闲暇,整理书厨,翻出了一张拍摄于南京中山陵的老照片,是四十五年前我和原扬州市委宣传部李厚尧副部长的合影。年代久远,照片已经泛黄。手捏照片,细细端祥,我在江都县委宣传部通讯报道组学习时的那些人那些事儿,便一幕一幕地浮现在眼前。

        时光倒回至1975年11月。当时,我在嘶马公社任团委副书记,兼做公社文秘和通讯报道工作。为提高我的写作水平,使通讯报道工作跃上新台阶,公社领导推荐我到县委宣传部通讯报道组学习培训一个月。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

        到了通讯报道组,和蔼可亲的黄建勋组长(后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对我的学习培训作了周到安排。前几天侧重理论学习,掌握新闻和通讯的文体区别等知识。后面大部分时间用于写作实践,掌握采访和写稿本领。黄组长嗓音洪亮,他指着靠墙的一排报刊架子对我说:“小杨啊 ,理论学习主要靠自己。我们这里有这么多报刊杂志,学习条件得天独厚,特别是《新华日报通讯》等刊物,还有我们组里发表文章的剪报本,你要认真阅读,细细咀嚼,相信对你会有很大帮助的。”他还指定李厚尧副组长(后去市委宣传部任职)等为我的指导老师,要我踏踏实实地向他们学习。李老师平易近人,工作认真,作风踏实,水平高超,硕果累累。我为遇到这样的好老师,心中暗自高兴。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提前来到办公室,做好打开水、扫地抹桌、夹报纸等班前杂务。上班后,我便认真旁听组里每天的晨会,并做好记录。晨会上,老师们报素材,定主题,说打算,谈经验,叙体会,让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晨会后,我便抓紧时间阅读报刊杂志,寻觅我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当老师们需要我帮忙,比如剪报、誊抄复写和投送稿件等,我便丢下手中的报刊,抓紧完成任务。那时宣传部还没有打字机,老师们反复修改后的稿子,需要誊抄后送审。有时需要一式几份,就只能用复写纸复写。新闻稿短,两三张稿纸,时间不长就可完成。通讯稿比较长,有时要复写八九张稿纸,就得费时。握笔的手指经常红肿起泡,泡破后隐隐作痛,我用胶布贴起来坚持写,从未叫一声苦。老师们写好的稿子经组长和部长审核后,便由我送邮发出。重要的或者时效性较强的稿件,还要专门送达。一次,李老师采写的一篇通讯稿,需要急送新华日报。因我没去过南京,为了日后方便,李老师便带着我登上吉普车,去认识新华日报的门牌。任务完成后,李老师象兄长一样,带着我这个“土包子”,游览了玄武湖和中山陵,让我开了眼界,见了世面。于是,也就有了李老师和我合拍的这张照片。我从心底里感激李老师。

        一个星期后,老师们轮流带着我下农村、进工厂,指导我采访、写稿。在不长的时间里,我采写了两篇新闻稿和一篇工作通讯,经老师们指导修改后,被新华日报和省广播电台录用。当看(听)到“本报(台)通讯员”几个字时(那时稿件录用不具姓名),我心里甭提多高兴呢!

        一次时间很短的学习培训,为我的写作之路打开了大门,收获越来越多。由于我的努力,1976年,嘶马公社的通讯报道工作走在了全县的前列。这年11月以后,我先后在县委办公室和县检察院任职,始终没有放下笔杆子。为单位的文秘和宣传工作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退休以后,我仍在写作。不过,写作的类别和体裁跟在职时有所不同,以散文和小小说为主。退休以来,我见诸报刊和新媒体的文章有400余篇。

         饮水思源。领我走上写作之路的人们,我终身不忘。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