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启程

      2021年4月7日,我与老伴儿及内弟、内弟妹一行4人,踏上了去往河南省濮阳市的征途。先是从山东省菏泽市下车,然后有专人接车专车送往河南,不知什么原因,这一段时间车票极其紧张,提前半个月购票,(河南亲属给信儿晚了)竟然一无所获(都是大龄老青年,当然不能坐硬座车车厢)。没办法,先抢到硬座车票再说,到时再想办法,有硬座车票垫底,不至于无票上不去车,这一段时间,每天盯着12306网站抢票,终于,4月3日凌晨5点,我顺利抢到了四张卧铺下铺票,大功告成,善莫大焉。

      7日下午5点,我俩准时出发坐462路公交车去天津与内弟光荣汇合。晚上7点多到了天津东站,找了个小店吃碗面条儿就进了候车室。检票时车站工作人员照顾我这个残疾人,将我和随行人员提前放入检票口,提前上车。22:20发车,一夜无话,第二凌晨5:17分准时到达牡丹之城~菏泽火车站。菏泽的早晨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好温馨,站前广场上,一群舞迷激跳正酣,汗流浃背。老家的内侄带着老家的一个内弟媳,一个堂小姨子接上我们,找到一个特色早点部吃了一顿当地特色早点。有水剪包,蟹黄大汤包,油酥饼,烧麦,炸元宵(没有馅,里面好像是白糖水,没见过),小米粥,小咸菜。别说,山东的面食真好(还有山西、河南、陕西,小麦之乡,面食是真的香,花样繁多,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小米粥香气扑鼻,粘稠糊碗。

       我是各种食品都尝了一点儿,真是美不胜收,不舍放下筷子,用小米粥灌缝,吃了个肚圆,说实话,我已多年没吃过这么美味的早餐了。

      吃过早点,内侄带我们去了不远处一个街心公园,叫做天香公园,大概取自牡丹花的美誉国色天香吧。由此我想到了刘禹锡的七律《赏牡丹》中的两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那首诗说的是河南洛阳,那也是中华牡丹两大产地之一。“洛阳牡丹甲天下,菏泽牡丹冠中华”。菏泽是牡丹之乡,名不虚传,很多建筑、街道、公园甚至商店字号都与牡丹有关。比如:国色大道,比如天香公园,这又让我不禁想起了国酒之乡~贵州仁怀茅台镇,以酒兴邦,以酒致富,以酒著名,什么国酒大街,什么酱香大酒店,不胜枚举。

        扯远了,这个天香公园里,到处是牡丹花坛,各种颜色的牡丹花赤橙黄紫,争奇斗艳,有的含苞待放,有的亭亭玉立,有的沐日怒放,有的迎风摇曳,有的娇羞妩媚,有的落落大方,面对游人,展露出一张张笑脸,欢迎客人的到来,人们争相打开手机、相机,疯狂拍照,留住一个个美丽的瞬间。有本地人,也有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此时,正是2021菏泽国际牡丹节举办的时候,花期正浓,牡丹盛开的时节,而正是菏泽到处都盛开牡丹花,人们随处都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牡丹花,所以就没必要到牡丹园去专程赏花了,毕竟,牡丹花是菏泽的市花,前年五.一我曾经去过菏泽牡丹园,那时已近尾声,花期已过,只剩下一些残枝败叶,这次在小花园里观赏盛开的牡丹,不枉此行。

      游毕,我们登车往河南进发。

      汽车顺着中华大街一直北行,路面平坦宽敞,车流不大,据说这条大道全长23公里,好像不亚于长安街。车到东明县,是鲁西南最靠南的一个县,是黄河沉积平原区,土地肥沃,黄河自这里进入山东到东营入海结束千里行程,隔黄河与河南濮阳市相望。

       按着路标指示,汽车一路南行,很快到了菏泽黄河大桥,大桥全长4.1公里,桥中央下面的黄河水,宽度超不过500米,浑黄的黄河水,缓缓流淌,没有了那波澜壮阔的感觉,与壶口瀑布相比,这里没有“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气势”,像一个大家闺秀般仪态万方,含情脉脉,那么娇羞,那么稳重。

       车过大桥,大家下车稍事休息,老伴儿着实吐了一把,接着出发,车辆已进入河南濮阳境内,路面上车水马龙繁华混乱,全是大型载重货车。尘土飞扬,乌烟障气,前面不远处有一个治超管理站,大货车鱼贯而入,许是最近唐山丰南外地大货车在此治超站自杀身亡事件的影响,治超站未敢刁难司机,大货车很快就从另一个出口出来了,交通没受什么影响。我知道,濮阳是中原油田所在地,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城市,国际宜居城市,各种光环集于一身,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是有名的中华帝都,有“颛顼遗都、尧舜故里”之称,出过皇上呀,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黄河下游,濮阳名字的来源,是因为它处于黄河支流濮水北岸,古语说:山之南,水之北曰阳,因此得名。进到濮阳市近郊,环境好了许多,街道整洁,路灯排列有序,路灯很有特色,是一条伸展的龙,龙头是路灯,体现了帝都的霸气。不远处油田的几个磕头虫(一种采油设备)无精打采的打着瞌睡。听说,中原油田已经枯竭,已无油可采,中州油田已名存实亡,经济损失挺大,人民的经济收入已大不如前。当年,人们靠山吃山,依仗油田发展经济,城市发展迅速,楼房拔地而起,基础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如今,资源枯竭,像大庆一样经济模式需要转型了。


       二、随俗

       我们按照导航,开到了亲戚家附近,这次去的亲戚家,是老伴儿的亲姑姑,当年因山东老家贫穷,不得已,嫁到了二百里以外的河南濮阳,那是有山东是最穷的,逼得人们闯关东,大批山东人离乡背井,挑着担子,背着行李,拖家带口向太三省逃难,姑姑嫁到河南,还算是不错的结局,只是,命运多舛,姑姑30多岁,姑夫就去世了,留下了兄妹四人,娘几个相依为命,八十多岁时,姑姑也去世了。这次,按着当地风俗,儿女们要给老人过三十五周年祭日,这一点和咱们这个地方风俗大不相同,咱们这里家人过世,第一年和第三年要过祭日,第二年都不过。而在河南,开始几年要过,第十年、第二十年三十年都要过,而且,相当隆重,整个祭奠过程绝不亚于当时死人过世,在我这孤陋寡闻之人看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听我徐徐道道来。

      二表兄已八十多岁,与这个表妹从未谋面,这次也想以给老人过祭日的名义的远方的亲人见上一面,毕竟,来日无多,见一面少一面了。我到了一个叫“蔡王合”的村庄前,这里是濮阳市的近郊,很多人以供给市区居民蔬菜为生。打了电话,家里人出来接我们进村,村里都是砖房,看着还算结实,但很老旧,街道很窄,汽车对向都不能驶过,要想调头也很困难。

     到了表兄家,家人还有很多亲门近支和要好的邻居都在恭候着我们,见面寒喧着,无比热情,正应了那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大家都在院里坐着,太阳当头,晒得人们暖洋洋的,热的我脱下了外罩。不进屋,也是当地人的一种风俗,那里的气温,比咱们这里略高,那几天,咱们这里最低温度只有零下3度,那个地方则接近10度,早晨在菏泽车站下车时,感觉温度好温馨、好舒适呀。人们不进屋,是因为他们的屋里要比外面凉。2019年5月1日,我们在菏泽定陶县的屋里,白天睡觉都要盖棉被,厚厚的,很凉,地上放着的西瓜和香蕉吃到嘴里竟然有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感觉。所以,他们那里的棉被都很厚,每床棉被都要絮上十斤左右的棉花(他们那里是棉花产地),那一年,女儿结婚,山东老家的内弟妹来贺喜带新人来两条花棉被,每一床竟然絮有十一斤棉花,好恐怖。

     中午时分,操持人让我们去吃饭,灵棚搭在三表兄家里,一个很大的灵棚,里面各种祭用品齐备,和我们这里大同小异,最大的区别是前面摆着两个电动机器人,不断的鞠躬,一个穿蓝衣服,一个穿红衣服,应该是童男童女,但看着年龄稍大,挺有意思,我们上前磕头鞠躬,他们磕头,我身体欠佳,只能鞠躬,旁边有人告诉我,比划着三个手指头,意思是鞠躬要鞠仨,磕头的要磕四个,我纳闷,我们这里不论是鞠躬还是磕头都是四个,“人三鬼四”嘛。行奠完毕去吃饭,胡同里摆上了大圆桌,服务人员端上来一个大托盘,,里面摆放着一个个不锈钢小碗,碗里装着的是菜,菜是大白菜,里面有小块的炸豆腐,小块的像花椒肉一样的碎肉,谁吃谁就端一碗,像流水席,又上了一兜刀切馒头,那馒头直香,绝对是人工施碱,没有任何添加剂,我后来知道,那碗菜叫杂菜,是当地人逢年过节必吃的一种菜肴,平时还吃不上,因为煮的太烂,我不太喜欢吃,心想,要是有咸菜佐餐,我能吃两个馒头,这样只能吃一个了,他们告诉我,馒头村里有卖,一块钱四个,没法带,如果能带,我一定带回几个来。

      下午,来了一辆卡车,上面装着乐器、音箱,幕布、桌椅板凳,布满了电线,原来是文艺大棚车。这种车我见过,很多河南人开着这种车到咱们这样卖艺挣钱。表兄家请来的这个大棚车,开进胡同里,打开前、左右车帮,放平,下面放上支架,一个活动舞台就成型了,有一个液压装置次将一个架子升高展开就成了棚顶,在露天就可以挡风遮阳避雨。驾驶室后面话上幕布,对面放一个投影仪和计算机联上,一个简易舞台就装置完成了。别小看这块幕布,这是和我们这里的白事乐队最大的区别。晚饭开始了,这次把我们远道来的娘家人请到了院里的餐桌,由三表兄坐陪。院子里破破烂烂老两口都七十多了,没人收拾院子,连屋子都不收拾,院子里破铜乱铁,残破的工具,枯枝败叶,角上用破砖围成一个圈,里面有几只鸭子嘎嘎叫着,墙边有一排土坯垒的窝,里面间杂着几只兔子。里面屋角一一个简易厕所,无以名状的秽物臭气熏天,直冲脑门儿。一张圆桌上铺一块白色一次性塑料布,周围摆上一圈塑料圆凳,凳子上打满了眼儿,显得很破旧,防止别人偷。一瓶雪碧摆上桌子,接着上菜,很小的碟子里分别摆放着酱牛肉、拌猪肝、麻酱拌云豆角,那个麻酱真香,绝对没有任何添加剂的纯正芝麻酱、拌藕片、炒辣椒,反正见到热菜了,主食照旧是馒头。我不喝酒,馒头就麻酱拌云豆,一碗杂菜,吃一半,剩一半加水放汤,三表兄拉着我喝酒,别人告诉他我不喝酒,他意犹未尽,喋喋不休,我找个借口躲开了,我实在应付不了这种酒鬼,天渐渐黑下来了,文艺大棚车演职人员到位,音乐声震耳欲聋的响了起来,观众开始人不多,奏乐者情绪不是很高,随着观众越来越多,乐手们来劲儿了,唢呐声高亢激昂,电子琴音声浑厚,小锣音清脆悦耳,笙吹清越高雅,音质柔和。吹唢呐的可能是个班主,也是主要演员。他吹的唢呐高亢嘹亮,昂扬激荡,,音调多变,各种曲目都是以他为主,幕布上介绍,他是河南省民间文艺调演唢呐演奏二等奖,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会儿《百鸟朝凤》,一会儿《青松岭》插曲,一曲《打虎上山》,背景上就出现了童祥苓扮演的杨子荣形象。一曲义勇军进行曲国歌奏响,幕布上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从金水桥走过来,威武雄壮慷慨激昂,让人精神振奋,群情激荡,这一点是和我们这里的乐队完全不一样的地方,文艺大棚车情景交融,声情并茂,人在画中,声溶景内,观众们喊声不断,情不自禁。表演计划到晚上十一点,八点刚过,我感觉凉意阵阵,外衣抵挡不住寒气钻进肌肤,我只得退堂,打道回府了,感觉意犹未尽。

       回到二表兄家,二表兄的儿媳妇安排我们住宿休息,派车把我们送到濮阳市内的翰林院小区,那是二表兄孙女的新房,孙女刚结完婚,就随着姑爷去成都上班了,房子没人住,让我们当了客房,房子很大,三室两卫,设施齐全,当时是三千多一平米,120多一平米。舒舒服服睡了一夜,盖着崭新的厚棉被,并不觉得热,在家里,我可是一直盖着毛巾被(停止供暖以后)过冬的呀。

      第二天早晨,我们早早起来,收拾停当,走到小区外面等车,顺便跟小区保安聊聊天,从他口中我得知,现在濮阳房价在六千到九千之间,小区保安月薪二千五百元,一天管三顿饭,工作十二个小时,到六十岁就辞退,不让干了。车来了,把我们接到村里,早点仍然是馒头杂菜,上午开始行奠上礼,乐队又奏起来乐来,仍然是管弦乐,我想,中原大地,怎么也要有豫剧呀,真是心有灵犀,一位女演员登场了,不过她唱得不是旦角,而是老生。嗓音浑厚,略带沙哑,唱的哪出我不知道,唱的是谁我也不知道,不过有一句唱词里出现了“宋王爷”几个字,我知道了,她唱的是包公。唱的真好。后来又唱了一些旦角的戏,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中午时分,亲友家属们要下坟地了,纸扎的别墅、空调、汽车、冰箱、彩电全部搬到车上,四位抬轿子的上肩扭了起来,前面那位往后使劲,后面那位往前拱,扭扭捏捏,无比滑稽,大棚车卸车,腾开道路,众人向坟地出发,离村里稍远,主人看我身体不好,没让我去。

      这项活动,是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主持的,主持人姓宠,在新疆当过铁道兵,复员后从市物资局退休。

      礼仪主持人是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头儿,个子不高,戴着眼镜,说着浓重口音的河南话略加一点儿普通话,主持词合辙押韵,慢条斯理,幽默风趣,还有点儿韵味,我一句没听懂,就是觉得好听,偶而还加上一些新词儿,我听到了他说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一意奔小康”的语句。

     风月不同天,异地异风情,不同地域的风俗民情让我大开眼界。

 

      三、三表兄

      这次赴豫是受二表兄之邀,多年来,二表兄与天津这一支关系密切,常有走动。家里人也对二表兄印象深刻,尊敬有加,所以,二表兄相约,这边立马准备赴约。姑姑生有三男一女,老大早年夭折,所以二表兄就成了老大,而不知是什么原因,二表兄过继了出去,当了别人家的儿子,可能因此和亲娘稍有疏远,引起了在家的老三老四的不满。那哥俩也就对哥哥多有不敬,这件事也就不让哥哥掺和,连灵棚都设在了老三家,当然,为了避免兄弟间更大的冲突,就不以哥三个的名义操办,而以五个子侄的名义操办,每人出资五千元,多退少补。三表兄个子不高,胖墩墩的,脸有点黑,小瘪瘪嘴,给人以天然的喜感,笑咪咪的,很和善。他对村里人介绍我说,这是“俺弟,大学教授”不叫妹夫。

  晚上吃饭时,把我们这些娘家人请到院里,不和村里人一起进餐,我曾经介绍过院里的环境,引人注目的是院墙外面长着几棵高大的树木,叫不出来什么树种,有十几米高,遮天蔽日,树影婆娑,夏天一定是纳凉避暑的好去处。

      做为东道主,三表兄陪伴我们来了,主要是陪酒喽。只是,内弟没有酒量,内侄年龄较小,在长辈面前不敢造次,我是滴酒不沾,女士们也没有喝酒的习惯,因而,三表兄只能自斟自饮,自娱自乐。他喝酒,我们拿水和饮料对付,可巧,这位三表兄是个好酒之人,自己就可以把自己灌醉了,不喝正好,一喝就多,喝多了,话就密了,着三不着俩,越说越多,谁劝也劝不住,况且,我又特别讨厌这种“酒闹、酒乱”,千方百计离开这个酒鬼,找个借口,我就跑了,让他们去和他打“哑吧缠”吧。谁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第二天中午,下坟地回来聚最后一次“大餐”,我们又坐在了院子里,三表兄又当仁不让的坐在了我们旁边,操持人也看出了状况,立即把我们调到外面的一张桌子上,这次陪伴我们的是二表兄,大家坐定以后,三表兄端着酒瓶咣咣荡荡的走过来,刚要落座,发现二哥在此,便识趣的走开了,前面说过,哥几个不对付,老二老三水火不容。酒过三巡,二表兄吃过饭赶紧去张罗乡亲们去了,三表兄乘虚而入,马上左手端杯,右手提瓶坐在了我旁边,我起身要走,他一把拉住我的衣袖,死活不让我动,一桌子的人都让他放手,说我不会喝酒,他却越拉越紧,坚持不让我动窝,我无奈之下,只得重新坐下,结果三表兄热情地和大家对饮起来,那个热情劲儿让人不忍拒绝,我突然想起了评剧《红色交通站》的一句唱词:“马先生那个为人呐,那是真热情,虽然是见面晚,咱们还是有交情”。我终归还是忍不住了,抽冷子就跑了。不想也因此惹了祸,他借酒撒疯,闹了个不亦乐乎。后来,还跑到了二表兄那去告状,投诉我看不起他。唉!没办法,遇到这种神仙,让你生不如死,真是无可奈何。我有几个亲戚,也是这种情况,凑到一起,我宁可把酒送给他们让他们去家里喝,也坚决不请他们喝酒,我真受不了这种场合,不适应这种气氛。


      四、经济帐

      这次河南濮阳的祭奠仪式所花费,我打听了一下,觉得有点儿意思。按当地生活水平来讲,因为是曾经的石油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人们或打工,或做买卖,或有工作,收入不低。也正如此,人们也敢消费,这是原因之一,其二,多年来,家家都有各种仪式,婚丧嫁娶,生孩子、过满月,上大学,找工作,都要庆祝,大操大办,一人办事,家家随礼,长此以往,支出不少,有出无进,感觉亏得慌,因此,表兄家也借机敛财,巧立名目,借老人几十年的祭日收礼。他们的习俗是上礼分拨,比如:我们是娘家人应该上多少,儿女亲家应该上多少,孙子辈应该上多少,女婿辈应该上多少都有定数。我与宠性大操儿闲聊,我说我们娘家人应该上多少?怎么上,主持人乘机给我上套:这个没有标准,上五千可以,上四千也行,三千两千也说的过去。我一听,这是扎古我呀,我才不上当,我说,上多上少跟我没关系,人家又是侄子又是侄女,人家说了算,我一个外巴拉子,说了不算,爱上多少是多少,主持人一下子就闷住了。后来,家里人商量,四家人以娘家的名义共上礼2000元。二表兄说,你们是贵客,上少了不好看,一般亲戚都上2000元,你们应该多上点儿,完事我再给你们退回来点儿,结果,我们上了3000元,当我们临回家时,主家竟然给我们退回来2000元,合着我我们每家只花了250元,内弟妹收的钱,其他人不知道,这事儿办的有点儿不光棍。怎么也应该给表兄们多留点儿。这次去河南,我给二表兄带去两瓶酒,给三表兄和四表兄一人一瓶,多了我也背不动,二表兄还送给我们一桶鸭蛋和鹅蛋,有几十个。四表兄还给了我半袋香椿芽。合着,千里迢迢去送礼,没吃亏还占了很大便宜。

   这次办祭奠,主家收礼七万多,除了亲戚们,乡亲们大都上一百元的礼,开支二万五千元,文艺大棚车花费三千,饭费算是大头,但花费还是比我们这里要少许多。你想,一碗杂菜,两个馒头能值多少钱?我一顿一个馒头一碗杂菜三块钱够了,就是有三百人吃饭,一千元顶天了,这里面被有关人员贪污肯定少不了。


      五、揽胜   

    每到一地,我是尽量领略当地风土人情,人文古迹,增长知识,增加阅历。百里不同天,十里不同俗,这也许和我是学文科的有关系。我想去濮阳看看谷俊山的将军府,据说非常豪华,但得知已被拆除了,可惜。二表侄拉我去了“戚”城,这是一座古建筑,相传是卫灵公的外孙孔悝的采邑,戚城是豫北地区保留的年代最久、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聚落城池。

      齐楚燕韩赵卫秦,“战国七雄”,我们总说卫国,但在什么地方却不甚了了,对卫国的历史也不清楚,连一知半解都谈不上。比如:楚国我们知道在湖北一带,吴国在苏州一带,燕国在河北一带,秦国在陕西一带,卫国在哪儿?谁也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我到此一游方才明白,卫国(约公元前1117年—公元前209年),是周朝的姬姓诸侯国,首都朝歌(今河南鹤壁市),帝丘(今河南濮阳),

      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应该是这一支脉。

      吕不韦、商鞅、重耳都是卫国的名人,还有子贡、仲由、吴起和荆轲,这些历史名人我们耳熟能详,尤其是子贡(孔门十哲之一,儒商鼻祖),子贡曾任卫国宰相,政绩斐然,而且非常会做买卖,他分析行情做生意,“日累千金”,也可能因此子贡金钱开路,为社会做点经济赞助,当代中国前些年就是这样做的,前些年,凡是大款、首富或所谓的企业家都成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些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私利,让一些有钱的人为已所用,或拉赞助,或蹭吃蹭喝,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何报答贿赂他们的人呢?权钱交易,我把你拉入人大、政协,给你个委员干干,反正委员不带长,放屁也不响,让你有个政治地位,满足你的虚荣心,过过当官的瘾,各取所需,皆大欢喜。看起来现代人继承了子贡的衣钵。国君把他选为政协委员,让他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富而优则仕”呀。文艺界的那些名人也是如此当道。但是,不管怎样,人家子贡有文化、有学历,有治国的能力。如今,拨乱反正,国家着手治理,不是谁有俩臭钱就可以跻身参与国家大政方针行列,将这些害群之马踢出了政治队伍,现如今贵如中国首富的马云等都被国家拒之门外了,想用钱左右政局,妄想。孔子的得意门生中,有才能的人比比皆是,但大部分穷的叮噹响,只有子贡德财兼备,仲由(子路)那可也是孔圣人的得意门生。通过这次旅行我方才得知,孔子周游列国,并非到处旅游,而是到别的诸侯国去办学,他在卫国办学馆十数年,培养了大批国家急需的人才。也解释了我脑海中多年存在的一个疑问:我一直认为,孔子出生于山东曲阜,他的学生应该只在当地,其实不然,他的学生遍及全国,他或者外出讲学,外地学生或者慕名来鲁求教。卫国首都朝歌我曾经造访过,另一个首都帝丘(濮阳)今天我也来了。

     春秋战国时,各诸候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卫国依附秦国竟然先后存活901年,传位41君,一直生存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直到秦二世时才灭亡,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戚城遗址位于濮阳戚城公园内,从厚重的木门进去,不远处有一座巨大的汉白玉雕像,是一个武士乘坐巨龙的雕像,下面铭牌上篆刻着“帝颛顼乘龙至四海”几个大字,传说,颛顼乃黄帝的孙子,也是五帝之一,我们常说“三皇五帝”,颛顼就是中华先帝,通过游览,让我对三皇五帝有了直观的认识,谁说这不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好处?中央电视台有一个“中国地名大会”栏目,里面的内容就包括这些地理知识,如果以后再出现戚城的内容,我是不是能够得分?

      雕像的东面有一个高大的土台,上面排列着七个着装像帝王的人物,下面的牌子上写着“会盟台”三个篆字。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合纵连横结成统一战线会盟的地方,因为卫国地处战略要地,成为会盟的重要地方,因此,在一百年的时间里,卫国多次举办会盟大会,此地也成为重要的历史遗址,全国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在花园的后面东便门处有一块水泥石碑,上书“江泽民视察处”,碑面已经斑驳,看起来有很长时间没人打理了,看着这块石碑,我心里默然哂笑,暗衬,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这块碑就可能被挫骨扬灰,不复存在了(恕我只能暗衬,不能直言)。

      因为下午四点要行奠,仓促浏览,走马观花,没有详细探究,打道回府。第二天下午两点多,我们踏上归程,再次跨过黄河大桥进入山东,再见,河南;再见濮阳,来日方长,有机会将深入瞻仰你的真容,品尝你的美食,领略你的中原风光。

      菏泽市位于鲁西南,地处鲁苏豫晥四省交界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境内有很多旅游景点,人杰地灵,名声显赫,据内侄说,2019年山东省基础建设资金有三分之一都投到了菏泽市,如今,菏泽牡丹机场已经通航,高铁也在建设中,现在的市容市貌别说和20年前我初踏菏泽不可同日而语,就是和两年前再入菏泽也是今非昔比。20年前,菏泽的路面都没有几辆公交车,没有像样的汽车站,当时的菏泽火车站还非常简陋,仅有的几趟列车也只是通到济宁,稍晚一点儿,车站都关闭了,如今,菏泽火车站是京九铁路很关键的一个站点。菏泽站气派、豪华,设施齐全,服务项目齐备,送站车辆可以直接开上二层候车室门口,是鲁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公路当年也不像样子,尘土飞扬,市井萧条。没有几座像样的高楼,完全是小县城的模样,下属的定陶县则是一个集镇。现在你再看,高楼栉次鳞比,公路大道通衢。二十公里外的定陶县现在已变成了定陶区,楼房宽敞,连农民大部分家庭都盖起了二层、三层小楼,阡陌纵横,水泥路修到了田边地头,农民下地都开着三轮车、四轮车,年轻人都去城里买楼房了,天翻地覆,沧海桑田,人民生活日益美好,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人民歌颂党的领导,歌颂习近平主席指挥有方,歌颂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窥一斑而知全豹,从当年山东最贫穷的两地之一的鲁西南的菏泽市(另一个最贫穷的地方是沂蒙老区)日新月异的大发展,能展现出中国人民齐心合力跟党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伟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