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我与老伴儿去海南越冬,同行的还有陈庆民夫妇。初次来到这四季如春的海岛,为晚年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每天逛公园,游海滩,悠哉游哉,其乐融融。


在海南似乎感觉不到季节在变换,转年2020年的早春如期而至。3月1日,我们四人又去野外游玩。来到海南,望见挺拔的椰树和枝头澄黄的椰果,早已萌生攀爬椰树的念头。于是,我选择了一棵椰树,告诉陈庆民爱人陈晓雨给我录相,老伴和陈庆民为我照像。老伴考虑我的安全,不认可我冒这个风险,但我自信有这个能力。于是,我双腿盘在树干上,两臂抱住树干,手足并用,一抱一登地往上攀爬。这时陈晓雨一边录相一边为我助威:“七十二岁能爬树,真厉害!英勇不减当年,往上爬,加油!”两位照像的选择不同角度进行拍摄。当爬到树冠下面时,我双腿紧紧夹住树干,两只胳膊张开,像鸟儿振翅一样,留下瞬间特写镜头。

攀爬椰树的视频传到了网上,同学和文友们相继赋诗点赞。此时我联想起小学三年级时爬电线杆子的往亊,也随意奉和了一首《自嘲》:

1630135029509926.jpg少年读书一顽童,课间常爬电线杆。

老师训斥言无奈,每天检讨写两篇。

花甲能登猕桃蔓,古稀又攀椰树尖。

老夫聊发少年狂,力不从心难如前。

提起爬电线杆儿的事,我就想起了我小学一到四年级的启蒙老师孙学礼老师。我的老家是延寿县安山乡双合村万金屯,是个黒士淌金流油,河泡星罗棋布的魚米之乡。上个世纪的1956年8月,我八岁开始上小学一年级。学校就在东边离家二里半地的青山屯。中间有一条小河,水量虽不大,但常年不断流,屯中的人称东小河子。小河的上边,搪上几根木头就算是桥了,这是我们上学的必经之路。春夏秋冬,岁岁年年,这座小桥,这条土路,印下了我们童年的足迹。

当年的校舍,破旧的草房。四条腿的板凳,书桌是一块木板。那时没有国电,电线杆子系的铁线是小广播和电话线。家家有个小广播喇叭,每个村有一部带摇把子的电话。

学校通知开学了,我们几个小伙伴凑到一起,兴致勃勃地走向上学之路。每个人可以说是轻装简从,有书包的是自家缝制的,没书包的只有两个挎兜,还有的是一块布头。来到学校,孙学礼老师在门口迎候。不谙世事的几个小伙伴见到了老师,不知该说什么,只是一笑了之。孙学礼老师,当年30多岁,一米七八的个头,身材魁梧,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他虽说年龄不大,但教龄已有十来年了。因教师少,都是复式班,即一个教室两个年级上课。上半时给这个年级讲课,下半时给那个年级讲课。孙老师教一二年级,对我们初进校门的孩子格外关照,像父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得到学生们的认可和喜爱。孙老师一手楷书的板书字,一笔一划,规矩严谨。孙老师的讲课,循循善诱,由浅入深。他批评教育学生,刚柔并济,体贴宽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1630135088465173.jpg我上学以后,由于孙老师的耐心教导和自已的刻苦学习,我的成绩在全班始终名列前茅。我和另一名女同学刘艳霞,从一年级至四年级,每次期末考试都是前一二名。在期末总结会上,孙老师把我们俩安排坐在讲台前,做为榜样让大家学习。孙老师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我们刻苦学习的精神,肯定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志向,然后发放奖品。那时候的奖品,只是铅笔、橡皮、笔记本而已。虽然奖品低廉,但是我也感到非常自豪。署假寒假,几度轮回。

春天,桃花水泛起了波澜,河边的冰凌花盛开,河边的杨柳嫩芽初绽。桃花水冲毁了上学路上的小桥,有的学生逃学了,有的学生辍学了。孙老师面对孩子们失学的现实,不忍心让孩子们一辈子没有文化。于是,孙老师决定在桃花水汎期,亲自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每天早晨,他赤着双脚,挽起裤腿,来往背送我们过河。春扎骨头秋扎肉,那冰冷的桃花水,老师的苦痛可想而知。在孙老师的感召下,想掇学的孩子复学了,师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署去寒来,冬天的日子更难熬。由于那个年代各个家庭一贫如洗,捉襟见肘。没有像样的棉衣服,没有保暖的厚棉鞋。雪花纷飞刮起了大烟泡儿,大雪壳子嵌下了我们深深的脚窝。孙老师为了我们早晨到校不致于空巢冷灶,起大早去学校教室点燃火炉。劈柴禾,收炉灰,之后回家吃早饭。当我们来到学校时,教室热乎乎的,桌椅整整齐齐的,师生问好笑脸相迎。上课期间,对于穿戴单薄的学生,孙老师把他们安排在火炉旁,以便安心舒心地学习。在孙老师慈父般地关心关怀下,学生们各科的成绩不断攀升。

转眼念到了三年级,我由童年进入了少年。学习成绩居高不下,但已变得顽皮淘气了。很多课间,我经常在操场的电线杆上爬上爬下,令老师非常不悦。有几次,每天写过两次检讨书。孙老师经常把我叫到教导处,时而严厉,时而婉言,教育我要注意安全,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不要让老师家长抄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老师的耐心说服下,课间我不再去爬电线杆儿了,而代以做操、踢毽子、玩皮球的游戏。

六十年过去了,孙学礼老师早已作古。回忆少儿求学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如今,我已73岁了,共和国的同龄人。眼前的事,过后就忘。而怀旧叙旧,却历历在目。

值此,三十七届教师节之际,回忆当年孙老师的谆谆教诲,抒写孙老师的师恩师德,也算了却一桩心事。

向教书育人的园丁学习,向桃李满天下的老师致敬!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