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想知道长寿湖的来历吗?你想知道青石砬子为什么不叫青石砬子,而是叫鹰嘴褶子吗?长寿山为什么叫长寿山?新城、长山的名称的由来吗?这里有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她会告诉你这一切的…… 

——作者题记

提到长寿湖,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这里的石海、石林、水库、新城、鹰嘴褶子……抚今溯源,这里曾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中尤以长寿湖的常家公子与乌珠姑娘的情缘,因其美丽动人而溢美于世,成为人们口中的谈资。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位于长白山张广才岭下石头河畔,住着一户姓常的人家,户主叫常山,是个员外郎,老来得子,取名常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精心抚育孩子长大,并在孩子六岁时请来了私塾先生教孩子读书识字,习文练武。常山老夫妻和儿子常寿三口之家其乐融融。转眼,常寿到了十八岁。

常寿日日守书房,难免烦闷,一个人到外面玩耍,这一玩就乐不思蜀了,直游嬉到几十里外的乌珠河畔,乌珠河环绕中的青山更是鸟语花香,惹人心醉。正在欣赏美景之时,忽听前面传来一声呼救声,常寿寻声望去,看到一条巨大的蟒蛇叼着一个穿白衣服的姑娘,正往丛林深处逃奔,常寿立马搭弓射箭,正射中蟒蛇的腹部,这条蟒蛇顿时丢下了姑娘,常寿紧接着又连发二箭直射蛇的七寸处,不大会这条蛇就一命乌呼了。常寿扶起吓晕的姑娘,一边呼唤着,一边撕下自己的衣服替姑娘包扎伤口。直到姑娘苏醒过来。

常寿想:好人做到底,索性送姑娘回家吧,从姑娘口中得知她家就在不远处的朱府,也是个大户人家,姑娘的名字叫朱珍,送姑娘回家后,姑娘的母亲朱夫人知道了事情的原尾,热情的留常寿呆两天,大宴小宴,盛情款待。

常寿恐家中二老惦记,不宜久留,便起身告辞,朱夫人唤来姑娘,朱珍前来谢别,朱珍经过调养,恢复了往日的模样,常寿不看则已,这一细看,弄得个常寿魂不守舍的,恍然如梦中,娇龄中的朱珍,她真是娇艳无比,绚如夏花之灿烂,灼如荷花之出绿波。常寿怔了半天,方才回过神来,于是急忙揖别朱家。踏上回家的路。

常寿回到家中,书也不读了,武也不练了,饭也不吃了,整日躺在床上,哀声叹气。父母亲惊问其故,常寿便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老人,并说:“阿妈,我要娶朱府的朱珍姑娘。”

 听了常寿的话,常山夫妻俩暗中合计着,感到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也到了说媳妇的时候啦,于是就请来了刘媒婆去朱府提亲。

刘媒婆到了朱府,左一个“恭喜,”右一个“恭喜”,向朱夫人提亲,说常家是慈善人家。颇有家资,常员外仅有一子,相貌英俊,文才武略,无所不晓,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人家。没有想到,朱夫人却摇头不肯,只推说:“我也只有这一个女儿,今年才十六岁,还小呢。”刘媒婆说:“年龄小不要紧,先拿生辰八字,把亲事定下来,成亲的事过两年再说也行。一说不行,二说不肯,说到后来,朱夫人发脾气了,常公子是好,还愁找不到媳妇吗?为啥偏要找我的女儿?不行就是不行!”

其实,刘媒婆哪里知道夫人的苦衷,朱府原本是蚌仙府,朱珍就是珍珠仙子,而仙界和人界是不允许通婚的,这是后话。

亲事不成,常寿急,常老太太也急了,年岁大的人经不起上着急火的,一急就急出病来了。常寿是孝子,看到母亲病了,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安慰说:“阿妈放宽心,儿今年才18岁,早哩,过两年进京赶考,中了功名再娶也不迟。老太太调理几天,效果不是很明显,老中医说:“这个病要用灵芝调剂,方能痊愈,为救母亲,常寿决心到山上去采灵芝草。

灵芝大都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中,常寿翻山越岭寻灵芝,不慎从崖壁摔下来了,昏迷过去。醒来,见一个白头老翁在抢救他,老翁看他面白皮嫩的,是个书生,便说:“采灵芝是赶山人的事,让佣人干就行了,你一个读书人,为啥还要吃这个苦头。”常寿说:“我是为救母亲才这样做的,阿妈为我急出病,我理应尽这份孝心。”同时,把自己和朱珍姑娘的事,以及母亲为此事急出病的情况都一五一十的对老翁讲了。

老翁听了哈哈大笑,说:“看来你我还是有缘的人呀,难得你有情有义又孝心,我先帮你疗伤、采药。在山路旁拔了几株草,搓挤出汁来,抹在常寿的伤口处,哈,真灵,伤好了。老翁还献出自己珍藏多年的灵芝,并从腰间摸出一枚钗子,要送给常寿用,常寿看到这个钗子笑说:“老大爷,这是女人的饰物呀”?老翁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钗子。”说罢,用钗子在岩壁上划了个圈,怪了,不见岩屑掉落,但岩上却出现一个洞,过了一阵子,岩壁又复成原样。哈哈,常寿想,我有了这个宝钗,就不怕他朱府门高墙厚,壁垒森严了,还愁见不到小姐吗?于是便对老翁千恩万谢,收下了钗了。

常寿回到家里,侍候老母亲病好后,便瞒着家人,去了朱府。趁着天黑,他用宝钗在朱府围墙上划了个圈。钻进了府,步入后花园,并顺着丫环的笑声摸到了小姐的闺房,隐了起来,等到夜深人静,全府人都睡着了,他便在朱小姐房门划个圈,进到房内,朱小姐睡了,一盏油灯还亮着,常寿站在床前看,真是灯下女子月下郎,小姐比在初见时还漂亮十分,看了足足两个时辰,想离开,舍不得,再站着,又太累,就斜靠在朱小姐的床头再看。看着看着,迷迷糊糊睡着了。

待小姐一觉醒来,发现床头旁睡着一个男人,大吃一惊,刚想喊,再一端祥,脸上腾的一下飞出了两朵红霞,这不就是日思夜想的情郎吗?于是,急忙把他唤醒扶起,两人相见,如梦中,互相倾诉了爱慕之心,从此,常寿与朱小姐经常幽会于闺中,并且私定了终身。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种事不久就被朱小姐的母亲知道了,朱夫人便于夜里闯进闺房,将常寿和朱小姐逮个正着。眼看着生米煮成了熟饭,朱夫人急得手足无措团团转,她本是喜欢常寿的,只是碍于仙人殊路,所以才不同意,但事情已发展到这程度了,也只好徒唤奈何,她问常寿:我们朱府深沟高墙,戒备森严的,你是怎么进来的?常寿于是便把自己母亲生病,深山采药,幸遇白头翁,获得宝钗的事情原委,一一道来。朱夫人闻听此言,面露喜色,于是就说:“你知道那老翁是谁吗?他就是我的娘家长兄,俗语:娘亲舅大,连我长兄都在暗中支持这桩婚事,我也不说什么了,你快快回去叫媒婆来!”

常寿没料到这门亲事就这样容易定下来了,赶紧走归告诉母亲,再托刘媒婆到朱府提亲。朱老夫人把朱小姐的生辰八字拿出来,说:“当家的不在,我作主了,嫁!只是有个条件讲在前,我这个女儿离开娘家,出嫁时我不收聘礼,常家也不要计较嫁妆,过了门,也不必回亲,在夫家好好过日子就是了。”

常家收到小姐的生辰八字,找算命先生算了一卦,吉中有凶。吉大于凶,把八字放在灶台上,看三日之内,饭碗,汤勺没有摔坏,这是夫妻和顺的吉兆,就拣个吉日,把朱小姐迎进了门。朱小姐十分贤慧,对公婆孝顺,对丈夫体贴,心灵手巧,精于女工,又识文断字的,进门三个月就有了身孕,常寿父母欢喜的了不得,常寿更是笑的合不拢嘴。

然而,好景不常,一日,朱小姐坐在窗前绣花,常寿捧着书在读。只见朱小姐在对着窗在说话,常寿探头看,窗外并没有人,就问朱小姐,你在跟什么人说话,朱小姐答道:“我爹生气了,叫我一定要跟他走,这可怎么好呀”?泪流满面的看着常寿,然后,朱小姐像被一种神秘的力量牵引着纵身跳出窗外,一道白光,瞬间没了影踪。

常寿赶紧告知母亲,常老太太骂道:一定是你亏待了她,惹她生气才回娘家去了,这样的好媳妇那点配不上你,还亏了你是个读书人!常寿委曲的说,我自己中意的女人,我怎么能亏待她呢?这件事实在太奇怪了。

过了几日,常寿按照父母亲的吩咐,带了二个家丁,抬轿到朱府接朱小姐。寻来寻去,竟然找不到朱府了,问附近的人,都说不晓得有什么朱府,问一个80岁的老妪,她说:朱府没有,但隔不远的地方倒有个朱氏祠堂。常寿找到朱氏祠堂,祠堂又小又旧,蛛丝成网,看起来是几十年没有香火了,常寿暗暗叫苦,哎呀,怪事连连,难道我娶的媳妇是神仙?是妖怪?

转眼又是一年,常老太太看着邻近人家,娶妻抱子,年岁不大的婆婆当了奶奶,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的,自己才一个儿子,好端端娶了个贤慧的媳妇,又一下走得没了影踪,有心想给常寿另行婚配,但儿子又死活不肯,自叹命苦,这一急两急,又急出了一场大病。常寿请来医生号脉,治了几日,依然不见好转,又“噔噔噔”地跑到山里,为母亲采配制药方的灵芝。

常寿采到了灵芝,回家时路过石海林密处,想起了那年送他钗子的白胡老翁,两年前的恩情还没有报答呢?要歇一歇,等等他。

过了好一会,白胡子老翁真的来了。常寿说:老大爷,三年前的恩情今日答谢,这一百两文银是答谢你的。白胡老翁看到银子哈哈大笑,说:我生活在深山老林,要银子没什么用,收起来,收起来,给你的宝钗是有用啊!常寿叹道:宝钗是有用,只是娶来的姑娘是妖怪,过了五六个月,走得连影子都找不到。那老翁问常寿:你真的还想她?常寿叹道,怎么会不想呢?我们恩爱一场,从没红过脸,她就是妖精,我也爱她,只要有爱,我就不管什么人呀妖呀的!老翁看着常寿坚定的眼神,高兴地说:好!我就是她的亲娘舅,知道她家搬到天鹅湖畔去了,你的儿子都一岁多了,想不想看看?“想,只是天鹅湖太远,我把灵芝送回家,明天就动身去”。老翁笑道:“你真的要去天鹅湖,我帮你马上去,立马就回来,误不了你送灵芝。”常寿说:“老大爷,你是在说天书呢?”白头翁认真地说:”我说的是真的,只要你的相公鞋和我的草鞋对换一只就行,记住穿草鞋的脚落地,穿相公鞋的脚抬起,眼睛紧闭,我送你去见你的媳妇。

常寿半信半疑,换了鞋,二只手搭在老翁肩头,闭上眼,只听耳边呼呼直响,只消片刻,老翁便说:天鹅湖到了,常寿睁眼一看,发现此间山环水绕,层峦叠翠,看不到一处房子,只有一条松花江,白茫茫一片,哪有人家,老翁指着一块大岩石上的一个小孔说:你用宝钗在小孔上钻三下,就有人接你,去和老婆会面。常寿拿出宝钗,在小孔上钻了三下,只听“吱呀”一声,岩石裂开,现出一个水晶宫,门里出来一个老人,见是常寿,吃了一惊,连声说:“女婿来了,快进屋。”进了屋,朱大人叫朱小姐抱着儿子过来相见,又摆酒宴款待,翁婿相见也是格外亲近,直到深夜才散。

 老丈人对常寿说:“女婿,这是洞府,你夫妻可以相见,但不能同居,晚上我们在一起睡。” 常寿暗想:丈人也太不近人情了,我们夫妻一别三载,连在一起都不让。等丈人睡下,他便悄悄地摸出门,去找朱小姐。刚寻到小姐房前,老丈人就起来了,铁青着脸说:你也太不像话了,不听我的话。拉着常寿前头走,走到洞门口,老丈人把常寿一推,推出了洞,门呯地一声关上了。

常寿这回是真的急了:“哎呀,媳妇还没出来呢,我就被老丈人推出来了。”他摸出宝钗,在岩洞的小孔狠劲钻,这一钻不要紧,洞府里地动山摇,一片惊叫声,老丈人急忙说:“女婿住手,我让你们夫妻团圆还不行吗?”赶紧把女儿,外孙送了出来。

常寿领着媳妇,儿子找到那白头老翁,白头老翁正在那边等着,朱小姐见了老翁,红着脸跪在地上三叩九拜地说:“谢谢舅父,全靠你成全了。”常寿也便跪下再三拜谢,老翁笑呵呵的说:“我是念你们俩有情有义,才助你们一臂之力,好了,现在你们夫妻团圆,这宝钗,我就收回了。”

常寿夫妻拜别了娘舅,带儿子走回,走了五、六天才到家。敲敲门,一个老婆婆出来,常寿吃了一惊:“哎呀,阿妈,几十天不见,你怎么头发全白了?”常寿太太知道是儿子回来了,泪水潸然而下,“儿啊,你怎么一去二十多年不回家,我日思夜哭,双眼都瞎了”。常寿明白了,自己到水晶宫一夜,人间就是二十年”。

朱小姐掏出手帕,擦擦老太太的双眼。嗬!老太太的眼睛看见东西了,她急忙叫来了老伴,老两口她看看儿子,看看媳妇,看看孙子,欢欢喜喜。

转眼间又是一年,这一年适逢干旱,地干裂三尺,老百姓都为没有水吃而发愁,怎么办呢,常寿和媳妇一合计,决定去找娘舅来看看,想想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于是俩人就来到大鹰山石林处,等了不大会,亲娘舅出现了,详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让他们回去等着消息,他俩刚到家,抬头望见一只老鹰从大鹰山背坡不远处飞起,这老鹰拍打着翅膀,在大鹰山石头砬子当腰徘徊盘旋,嘴里还叼着一个宝钗,不久,它一个猛子扎下来,把叼着的那个宝钗一下子吐到地上,顿时,就看到清清的泉水从地下咕咕的往上直冒,不久,一面明若镜子的、方圆三里的湖面出现了,那老鹰在湖面上旋呀旋的,突然用劲一扎,扎到湖水中央,变作一个状如鹰嘴一样立陡的石磖子。

人们从常寿那得知,这个湖是山上的长寿老人用宝钗吸来的水,于是就把这个湖叫做长寿湖,而长寿翁原来是一只老鹰变的,于是就把这石头磖子叫:鹰嘴磖子。

有山有田又有水了,从这时起,常寿一家过上了更加富裕和美好的日子,常寿的父母亲都活到了九十多岁,死后埋在山脚下,从此人们就把那座山叫长山。常寿和朱夫人不仅相敬如宾,而且儿女成群,五世同堂。

看到长寿湖畔,人多的住不下了,常寿又在湖外新建了一个城,供子孙居住,人们习惯称那座城叫:新城,后来又叫长寿村,长寿背靠的那座山也被命名为长寿山,常寿夫妻百年之后,无疾而终。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