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挚友朱吉荣老弟从浙江寄来旅澳华人作家张本常先生的科普作品集书稿《海天墨迹》,囑我作序。我和作者素昧平生,捧着这散发着浓浓墨香的厚厚的、重达几斤的打印稿不免诚惶诚恐。

      论资历,张本常先生是一位资深的老教育工作者,全国著名的物理教员,从教数十载,德教双馨,桃李满天下。论岁数张先生长我一岁,是我仁兄。我大半生办报纸当报人,术业较杂,学识平平,有何德何能为张先生的鸿篇巨制作序?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全国迎来科学的春天。曾从军校铁道桥梁专业毕业的我,十年后有幸调到刚刚恢复的市科协出任科学普及部部长。几年中创办科技报、组建科普创作协会,办讲座,向群众普及现代科技常识,编辑出版多种多学科科普小册子,繁荣科普创作引领全民向科学进军。

       从此多与科技工作者接触,也从此奠定了我的办报生涯。如此想来自己也是科普的行内之人,看看本常仁兄的科学文集还是可以的,权当重操旧业,再次重温当年科普编辑的职业生涯。 

       本常老兄专业知识底蕴丰厚,著作颇丰,写些“舞文弄墨”介绍科学常识的冲动自然也就难以泯灭。张本常的专业是物理学,但他自幼就对历史和中国古典文学充满浓厚兴趣,因此,随意搞起科普写作在他来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粗粗看过《海天墨迹》书稿中共有19篇文章,其中物理教学论文约占半数,这些教学论文早已发布在国家级权威学术期刊上,我自不必多言。其余一半则是科普文章,其写作方法全部是科学随笔。

        从《飘逸的歌剧院》到献给地球日的《大气遐思》;从太空探索叙述的《星野迷茫》到月球起源的新假说《月宫梦幻》;从探讨史前未知文明的《玛雅之谜》到走遍地球另一端的游记散文《美.加.墨掠影及随想》;回忆自己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几十年经验的《教研情踪》以及《自然与智慧的美境》等文章。 

       文集中每一篇科学随笔无不围绕一个科学话题,由浅入深,深入浅出,行云流水的阐明一个科学原理以及发现、发明过程,世界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运用如花的文学妙笔透过旁征博引、形象描述,生动的告诉读者一个核心知识,使我们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获得科学知识的润泽和普及。 

        本常仁兄深知科学传播和普及不是自娱自乐。一个科学作者写出一篇科学文章(科学随笔),如同制造了一件精神产品,当它进入消费环节,被别人使用之后,价值才体现出来。如何顺利地让这些产品的价值得以体现?要注意的无非是有用和有趣。对于某个具体科学领域中相对而言知识层次较低的读者来说,帮助他们获得新知,解答疑惑,是为有用;对另外一些读者来说,将科学信息、科学描述略加改造,使之具备一定的(广义的)娱乐属性,是为有趣。 

      本常仁兄认识到,有用和有趣所针对的不仅仅是科学传播,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了所有信息的传播过程。我们打开电视、互联网或者报刊,所看到的那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大体上都包含在这两个方向之内,这应当作为科普创作的基本出发点。    

       从文体的角度而言,科学随笔是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种说明文——科学说明文。所以,科学随笔大抵要遵循说明文的规则和要求来写作。但是科学随笔又不能像说明文那样单纯止于说明,而要写的耐人寻味、生动活泼,富有文采。 

       以《大气遐思——献给4.22地球日》为例。这篇文章的要求是“将问题理解透,再用通俗有趣的语言表达出来”。仁兄用庐山的云雾山中与飞机在万米高空的祥云足下起笔,接着阐明大气的对流层与平流层概念、大气中紫外线的挡伞作用、无线电波的反射镜、温室效应,最后呼吁人们要关注环境爱护好大气圈。倡导由此可见,这样的文章倡导的是人类要承担一份责任,捍卫一方净土。

      “牵手蓝天,你我同行”。每个地球人都要积极主动参与到防治大气污染行动中来,敢于制止污染行为,发现大气污染源及时取证举报,争做保护大气环境的忠诚卫士,让我们头顶的天空多一份湛蓝、让白云多一缕亮色、让地球多一分美丽。 

从大处说这篇科学散文也在启示人类,要同呼吸、共担当、齐行动,用实际行动肩负起大气污染防治、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的责任,使我们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更美,为实现中国梦、幸福梦增光添彩。    

       科学写作和其他类型的写作最核心的差异在于,前者必须提供切实可考的信息。其所述内容必须有所依据。这种可考信息的传达,往往是判定一篇科学随笔好还是坏的核心标准。所以,是否知道在哪里可以查找到相关信息,是否有快速有效的获得这些信息的渠道是科学写作的关键准备。因为科普作者所做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把这些信息传达出来。 

       我们这里说的是“可考”的信息,而非“可靠”的。事实上,我们并不认为科学传播一定要传播“正确的”信息,我们也大可以讨论些“不正确的”信息——被歪曲了的、传说中的、存在错讹的、似是而非的、陈旧的、完全胡说八道的伪信息。只是,在提及这些信息的时候,强调它们的“不正确”属性即可。这些“不正确”有时会成为一种调节气氛的手段,有时也可以成为传播的主题——告诉大家“谬误是什么?”

       科学随笔的愿景是“让科学流行起来”。在我看来,实际上现在科学已经脱离了“亚文化”的小圈子,在通往流行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了。大众文化产品中有很多以科学为主题的,或者借鉴了科学元素的,比如本书中《星野迷踪》已经成为很好的科学传播的着力点。 

       我们看“每当夜深人静,举首眺望天空的时候,总是让人暂时摆脱了市井的喧嚣,忘却了尘世的困惑。一颗未泯的童心,得以天马行空,奔向浩瀚的星野,驰往深邃的苍穹……”这诗意的开头,散文的语句犹如一篇清新优美的文学作品,十分引人入胜。作者要告诉我们的却是那梦幻的月宫、我们地球诗意的毗邻、浩瀚的星海、璀璨的星辰、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外太空以及宇宙的奥秘、地球外的生灵和那些光怪陆离的星球未解之谜。 

       这些随笔集的作品视野开阔,见解也有一种多棱镜般综合的色彩。作品题材涉及建筑学、地理学、天文学史、科学史、天体物理、IT文化、科学文化、学科构建等领域,其学术观点涉及自然观、生命观,生态问题,哲学、进化论、科学史观等,文笔恣肆汪洋,洒脱自然,体现出超越专业的文化视野,读之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读毕书稿,深深感到全书整体上透出作者一种杂家气象,体现出了作者杰出的知识、才华、情志和旨趣。应当看到科学随笔的兴起,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今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大数据、机器人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以克隆技术和人类基因组研究为代表的生物科技突飞猛进,纳米技术、航天技术、探月工程等新科技层出不穷……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科学随笔在实用性的技术内容之外,向我们展示了新兴科学技术背后的文化,以及科学技术带来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从学者的角度来说,科学随笔这一形式也有助于他们的学术成果走出书斋,走向大众,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

       当前科学技术正高速迅猛地改变人类的现实生活,这是任何一个人类社会成员都能感受到的。从减少碳排放量到探索新能源,从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到新型计算机的不断问世,我国嫦娥探月飞船和月球车平步月球……人类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受科学发展所造成的改变。 

       但是,在中国当代文学这个领域,科学文艺作品却是早已凤毛麟角缺位多年了。八十年代那些科普作家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或改行、或封笔。在书店里人们对科学作品较少问津,科学作品遭到前所未有的冷漠。这样的现象,在全世界都相当罕见。 

       我们希望张本常老兄坚守自己的科学普及创作,不断写出更多更好的科学作品,愉悦自己、教育子孙、奉献社会。毕竟科学强国、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全中华民族整体科学文化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科普作家筚路蓝缕、不计名利的辛勤耕耘和创作!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