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是禾本科薏苡属一年生粗壮草本植物。也叫药玉米、水玉米、晚念珠,都很形象。但称为薏苡仁的更多。

我在没见过薏苡植物前就知道薏苡仁,那是儿时,很多女孩的脸上有雀斑,俗话“蝇子屎”,爱美的女孩子很介意,大人也很介意,于是薏苡仁就出现了,大人们说喝薏苡仁粥就治“蝇子屎”。我就喝过,薏苡仁更像高粱米,不过颗粒更大一些,薏苡仁粥不好喝,虽然不苦,但味道寡淡,薏苡仁还粗粝,不好下咽,在淡淡的几颗“蝇子屎”和难咽的薏苡仁粥之间我选择了“蝇子屎”,所以至今我的脸上那几颗“蝇子屎”还健在。但坚持喝薏苡仁粥的我的小伙伴,她的“蝇子屎”也在,她的“蝇子屎”比我的多而且深。

虽然没有治好我们的“蝇子屎”,薏苡仁却从此留在我的记忆中,一直以后的岁月里,每当我对自己的蝇子屎介意时,就喝几次薏苡仁粥,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再后来,薏苡仁粥就是去湿气的重要食物,我也再一次开始喝薏苡仁粥,不是为了去蝇子屎,是为了去湿气,湿气没去了,但我不怨薏苡仁粥,因为喝薏苡仁粥从没有坚持喝过三天以上。

后来在一处植物园见薏苡时我还是高兴的,那种终于见到本家的高兴,而且我是自己判断出来的,不免为自己判断植物的能力小小的骄傲一番。

薏苡的历史很悠久,虽然以薏苡入诗入文的极少,但有关于它的成语,薏苡明珠,意思是把薏苡当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故意颠倒黑白,糊弄是非。看到这里还是让人一头雾水,讲了其中的故事就知道了。

此故事在《后汉书·马援列传》中,先摘录原文表示故事的真实性:“初,援在交址,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马武与于陵侯侯昱等皆以章言其状,帝益怒。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茔,裁买城西数亩地槁葬而已。宾客故人莫敢吊会。严与援妻子草索相连,诣阙请罪。帝乃出松书以示之,方知所坐,上书诉冤,前后六上,辞甚哀切,然后得葬。”

大意是马援在越南常吃薏苡仁,发现其中的好处,回来是就带了一车,权贵们以为是明珠,等马援分给他们几个,没想到马援就没这心眼。权贵们不高兴,但敢怒不敢言,因为他此时正得宠。马援死后,权贵们的机会来了,马上告御状,皇帝很生气,吓得马援妻子和儿子都不敢把马援拉回家乡埋葬,而是就近草草埋了了事。后来马援妻子向皇帝请罪,才得知其中的缘由,赶紧诉冤,前后达六次,这才化解了此事。

伏波将军马援何等的英雄,没想到因为一车薏苡仁,死后受到迫害。因此有了成语“薏苡明珠”。后来的历代史书中多有引用,可见这冤枉是何等的惊心动魄。借此就再引用几段史书以感其厉害吧。

《后汉书·吴佑传》:“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旧多珍怪。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薏苡兴谤,王阳以衣囊邀名。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旧唐书·王珪杜正伦等传论》:“正伦以能文被举,以直道见委,参典机密,出入两宫,斯谓得时。然被承乾金带之讥,孰与夫薏苡之谤,士大夫慎之。”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谤,斯不可忘。”

再后来唐代白居易有《得微之到官后书因成四章》之三:“侏儒饱笑东方朔,薏苡谗优马伏波”。

可见薏苡明珠的事件历朝历代都少不了,但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更遑论在权利机构。

放下感慨,到宋朝看看,断少不了薏苡明珠的事件,但是咱不是探究薏苡明珠的,不是要用薏苡明珠这样的事作为介绍薏苡仁的植物,是见识宋朝的薏苡的,所幸真有,在陈亚的《生查子·药名闺情》中。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陈亚是北宋人,仕宦阶层。喜欢以药名为诗词,据说有药名诗百首,比如:“风月前湖夜,轩窗半夏凉”等为时人称道。

但清·冯金伯在《词苑萃编》中不以为然:“宋陈亚,性滑稽,尝用药名作闺情《生查子》三首,予谓此等词,偶一为之可耳,毕竟不雅”。其实我不这么看,何来不雅?

现在看陈亚“不雅”的“药名闺情”。

离别后,相思日渐加深,书信难以表达我的情思。信中的每一个字都表达我们不能相见的相思苦痛,郎君以一定要明白我的心意。

分明记得当时郎君离别时约定的归期,最晚到了樱桃熟了就回来了,但是现在菊花都开了,还没有等到你回乡的消息。

妻子思念丈夫,用药名写出来,是有趣,不是滑稽,但是我不和冯金伯争论,他在“那边”,他滑稽他的,我有趣我的。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