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在延寿县城东的工商行家属楼中,有一住户人家,在周围一片低矮的建筑群的烘托下,显得器宇轩昂、鹤立鸡群。楼中有一普通人家,室内挂满了异彩纷呈的工艺美术品:国画、油画、木雕。刺绣,篆字……其中许多作品曾在省内外展出并获奖。这些令人啧啧称赞的美术工艺作品出自何日之手,人们都异口同声的说:她是民间艺人,青年画家刘坤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如同人生的链条环环相扣,任何事物的偶然中都蕴含着必然,要开启这座斑驳陆离的艺术殿堂的大门,探寻这殿堂主人公刘坤的人生轨迹,无疑是一把最好的钥匙。


  对艺术的挚爱

  在风光旖旎的张广才岭下,有一条绵延百里的蚂蜒河。1982年7月,刘坤就出生在这青山秀水的怀抱里,大好河山赋予了刘坤艺术的灵性,使她自幼就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三、四岁时,看到电视播放文艺节目,她就情不自禁地进行摹仿,她的宠物就是家中的电子琴,没有老师指导,她也能弹出动人的音响,人们都说她将来准是一块艺术的料子,她的奶奶还给她起了一个与艺术有关的乳名:艺萌。可是到了读书求知时,她却偏偏爱上了色彩,每当看到书上的花鸟鱼虫,山水景物,她就欣然临摹作画,那种锲而不舍的劲头叫人真不相信她还是个孩子。她的美术才华在1995年念初中时得到了初步的显现,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她的美术、剪纸等作品在同龄人中一枝独秀。也正因此,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阿城师范学校美术系,开始了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提高艺术水平的学海生涯。 2001年从阿城师范毕业后,她在哈大进修的同时,开始了潜心作画。用她自己的话说:绘画工艺是我的生命。她要把生命融入到美术工艺中去,做一名有口皆碑的“画痴”。


  在困难中崛起

  艺术创作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师范毕业的刘坤,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就业的压力。按说定向生毕业后应该定向安置,然而她毕业后却一直是等分配。眼看外地的同学陆续都得到了安置,她的心中不免郁郁寡欢,因为她自尊心强,不愿再寄生家中。心中的郁闷还可以用拼命作画来填平,然而来自外界的舆论压力却使她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说什么这么大岁数了,没个工作,这书是白读了,不能上班还是没本事吧。再就是起初曾支持她作画的个别亲属也投来了白眼和讽刺,说:“整天画画有啥用?又不当吃不当喝的,干脆找个人家嫁出去算了……”种种舆论与压力铺天盖地压得她难于呼吸。然而,刘坤却来不及顾忌这些,她把压力作为创作的动力,以不到黄河不死心的精神,把身心投入到工艺、美术创作中去,国画《沉香亭北》、刺绣《戏雨》《盛木雕》《对语》等一幅幅优秀作品在她的笔下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入门引路须师授。身居斗室的她最感苦恼的是学无名师,这种缺少实际指导和交流的情况往往限制了艺术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她拿出了平时节衣缩食积攒下的零花钱作为盘缠,利用参展、开会等机会到处拜访著名画家艺人,虚心向他们请教,在哈尔滨她先后向画家李建华、于进海等名人请教,增进技艺,还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近年来,省市文联领导梁梦阳等同志的关怀给了她深切的鼓舞,李建华副主席还和画家一道深入到她家中具体指导,使她的工艺美术创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崭露头角

  刘坤相信工艺美术事业不会无缘无故钟情于任何人,除非艺术家向社会证明其实力。因此,她在学习的同时一直默默地作画,认真地做人,不管世事如何变化,她对艺术的追求从未动摇过。她十多年如一日,朝着心中的理想目标步步前进,就如同一只静静地用心孵化蜕变的蛹,朝着有朝一日变成斑谰的蝴蝶而努力。

  刘坤的工艺美术作品有四类:绘画、木雕、刺绣、篆刻。每一类作品都反映出古朴迷人的风土人情。特别是国画与木雕,其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尤其耐人寻味。她的艺术表现手法日臻成熟,其中,《连理枝头》《晨》都创造出了一种以简驭繁,静中寓动、意蕴丰厚的国画意境。她在艺术审美取向上,一方面注重于传统的意象捕捉,一方面发掘自然景物的灵性和神韵,呈现于笔端,她用娴熟的笔墨和淡雅清丽的色彩,再现了乡村迷人的世界。木雕《三步曲》、刺绣《苍凉独步》等就是一批以自然风光不题材的代表作。

  辛勤耕耘,终结硕果。近年来,刘坤的美术工艺一经问世,就会引起美术工艺界同仁的关注。在连续四届“哈博会”上,她的木雕、刺绣作品多次获奖。2001年在上海、黑龙江联办的民间民俗博览会上,她的作品荣获优秀作品奖,在建国50周年全市书画展、迎接全国第十届冬运会书画优秀作品展中荣获优秀奖。2003年,她的木雕作品《三步曲》《对语》在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文化厅、省民协联办的首届“省文化艺术之冬民间美术大赛精品展”中荣获创新奖和优秀奖两项奖励。2005年,她又在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的指导下,与杜娟等人联合创作出了大型木雕《簪花仕女图》参加第五届“哈博会”,一举夺得“十佳精品”的桂冠。面对荣誉,刘坤说:荣誉并不是借以炫辉的资本,而是摧人奋进的动力。


  开创新天地

  刘坤清醒地意识到,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要拿出好的作品。必须要除浮躁、拒诱惑、尽天职、有理想。除了要务实地勤学苦练技巧层面中的“十八般武艺”外,更重要的是用这些本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和对生命的深层体验和感悟。实践告诉人们,一个艺术家创作的提升,在技巧臻至一定层面之后,而更多地取决于其“画外功夫”,包括文学素养、生活情感、哲学境界、创新思维等等,这可以说是艺术的一个基本规律。

  刘坤正是遵循着这一规律,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对此,我们将拭目以待。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