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来到昆明,时间长了,又是积癖难消,总想把书里看到的、往日听到的七彩云南,由耳闻变成目睹。一段时间下来,觉得这云南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教科书,是浓缩了华夏文化的大课堂。云南,一件件往事,一桩桩的历史遗存,使得我忘记了“养老”,还想像过去那样,件件弄出个所以然!

  前些日子,云南朋友出去采风,我瞒着孩子去了普洱,参观了茶马古道遗址。  茶马古道,这个历史留下的几千年的往事,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我在普洱茶发源地——普洱市易武县易武古镇,看到了那棵千年的普洱茶树,看到了那保存完好的腊梅坡古道,看了雕塑,听了讲解员的精彩讲述,回到旅店又吃了一顿古香古色的传说中茶马人启程饭菜,晚上又看了反映千年马帮的声电视频,真的心潮涌动。闭上眼睛,那山,那路,那水,那马帮的铃声……仿佛我也穿越到历史的往昔:在那怪石嶙峋,风雨征程路上,运茶人沉重的背背和马蹄彳亍,人马同样沉重的脚步,仿佛就在你面前走过。

  他们昼夜不舍,披星戴月,历险山山水水。去,带去普洱茶;回,含着血泪的欢乐,换来马匹、药材,西域的彩陶,……不能久留,生活迫使他们又一次备足普洱茶砖、茶饼、茶包,告别妻儿,开始了下一次的行程……

  云南朋友告诉我,普洱,是历史上滇南茶叶集散中心,也是一个重要驿站。向北,去青藏高原,向南,到南亚各国,历史上有“银思茅”之称。——原来,滇藏茶马古道这只是其中的一条!

  中央电视台曾办过【茶马情歌】的电视节目,它的取景地点就是这条古道上的一个驿站。我去了,看到了当年的古迹遗存,仍然保存着原始原貌,清新脱俗,不见杂陈,一看就知道历史文化的沉淀,在人们心中尤为厚重——当然是政府部门的重视也令人感动。

  茶马古道的出现,是历史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的产物。    

  在祖国的大地上,西北青藏高原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兄弟民族,那里大部分在海拔三千米以上,人们生活以糌粑、奶类、牛羊肉为主,缺少蔬菜、果类。人所攝入多是高热量、高脂肪等燥热食物,天长日久,过多的燥热脂肪无法得到分解,但茶却有分解高热高脂肪功能,酥油茶是西北民族兄弟不可缺的饮料,只是那里不产茶叶!

  于是,在民间出现了西北各族人民与内地开始了以茶易物的往来。后来,由于内地生产的发展,国防和运输需要以茶易物发展成除茶马互市之外,用内地的丝绸、盐巴、瓷器、生活用品换成西北的马、皮革、药材、西方熏陶等。再后来,如此的民间往来,逐步发展成大宗的贸易团队,并得到朝廷允许,出现了大小股交易的道路——形成了以茶马互市为主的贸易形式——茶马古道!

  千百年来,这一特殊的贸易形式有了特定的含义,赋予了特定的历史概念,诠释了汉藏民族之间互相不可分共同发展的情谊。

  根据历史考证,远在秦汉时期即有茶马 互市,那时称“蹚古道”。到了唐宋时期,基本形成了三条线路,即川藏道、青藏道和滇藏道。

  不过那时民间形成了一个 不成规矩的规矩:交易的限制是“番不入汉,汉不入番”!

  但,藏汉交易要有个场所,这个地点就自然的选在西北和内地交界之处:一个为茶马人修马掌,为背背人煅背杵的地方——叫打箭炉,即后来的康定。

  那时,三条古道,青藏道融合了陕甘马帮,集中到雅安,同川藏道在一起到打箭炉;南来的滇藏道马帮在大渡河畔的泸定集中,再到打箭炉,参与同青藏的贸易商人进行易货。

  茶马互市发展成贸易通道,与当时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及朝野当局重视,有一定的关系。

  元朝时,康定还是一片荒野,由于形成交易场所,商人马帮到来,空地上出现了帐篷,有了吃饭的“锅庄”,慢慢的出现了居住的房屋,交易场所。到后来所谓的“番不入汉,汉不入番”的藩篱打破,逐渐形成了市镇,而藏汉交易场所又向西移到了昌都。

  大渡河畔的泸定,也由于是滇藏道货物集散,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由清政府投资架上了铁桥。

  由于打通了进藏壁垒,去拉萨形成两条固定的古道:一为川藏线,由雅安西行经炉定,康定,巴塘,昌都,拉萨。再向西,到尼泊尔,印度,去西亚,这条线国内长三千一百公里;另一条线即为滇藏线,以普洱茶为主,南起原产地(西双版纳或思茅),经大理,丽江,中甸,昌都(或察隅),洛龙,工布江达,拉萨,西行江孜,亚东,缅甸,尼泊尔,印度,国内长达三千八百公里。

  入藏道路崎岖艰险,仅雅安到康定一段,驮马难行,基本是人力搬运:由特制的背装绑在背上(当时称“背背子”)负重40斤,日行二、三十里,途中休息,不可卸载,只靠背下的铁杵杵在石头上小甛。年长日久,在古道的石头上至今还可以看到铁杵的痕迹,今天居然成了古道一个景观!

  由康定到拉萨,除了跋山涉水,还有荒无人烟的草原,遮天蔽日的森林,高山峡谷和湍急河流。有时在狭隘山道,如遇到二马相对,双方进退两难,这时只好根据马的体质作价,把体弱的马推下山崖,容一方过去!

  马帮长途跋涉,栉风沐雨,露宿野外,还要防匪防兽。 高原之上,空气稀薄,风霜雨雪,时有不测!民谣: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的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腊,学狗爬……,传到今天,可见当年茶马古道的艰辛!

  公元六世纪初期,吐蕃兴起,是茶马古道与中原朝廷民间贸易逐渐兴盛的开始。但唐文成公主,金成公主联婚进藏之路——唐蕃古道,与茶马古道不是一个含义。

  由于 茶马古道开通了内地同大西北高原地区的贸易往来,千百年来,沿途有大批城市乡镇兴起,留下了遗址、遗迹,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凉凄苦的人和事,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开拓精神,打开了通往世界的道路,增进了友谊!

  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一样,是中华民族在自己的生存发展中震惊世界的开拓壮举。虽然是经历千年风雨沉淀的往事,仍然在散发着民族开拓进取精神的光辉!

  2013年3月5日,茶马古道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