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对于我们现在的城市人并不陌生,谁家早饭没有吃过燕麦粥呢?那是最现成实惠的保健食品。但是真见过燕麦植物的不多,或者见了也不认识。

燕麦和其它麦子,比如大麦、小麦等都属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燕麦属于燕麦属,大麦和小麦分别属于自己的属,只不过燕麦更耐寒、耐旱,是高寒地区的主粮。

燕麦也有野燕麦,或者叫雀麦、野麦子,在麦田的周边往往耀武扬威的长着茂盛的雀麦,风一吹,雀麦穗就像风铃一样摆动,婀娜多姿,比麦子好看多了。

麦子的栽培历史很久,超过五千年,但燕麦似乎不是很多,在久远的过去甚至没有进入人的餐桌,燕麦不容易脱皮应该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吃燕麦不长肉,这在缺衣少穿的旧时代就是致命的弱点,但是换到今天就不一样了,在人人减肥的时代,燕麦正是人们求之不得的尤物,什么热量低,富含膳食纤维,降脂降糖,甚至美容美艳,更甚至还可以壮阳,现代人不趋之若鹜才怪。

然而,此处一定要然而,明代万历年间编写的《救荒本草》就介绍过燕麦,一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专门应对荒年歉收的,所以叫“救荒”。《救荒本草》曾列过田旋花、苍耳这样今天不可能食用的草在荒年时也不得不食用,可见燕麦即使在那时也不过是不得已而替代粮食的“救荒本草”。那时燕麦是这样吃的:“舂去皮作面蒸食及作饼食”,很平常的做法,就像麦子一样,但只有够吃,人们是不去吃燕麦的,所以要介绍做法,怕人们不知道。

这就是燕麦沧海桑田的变化,它自知吗?

在《救荒本草》中找到燕麦,就能理解成语“兔葵燕麦”的意思了,兔葵燕麦出自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就是景象荒凉的意思。

再有“兔丝燕麦”,出自《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五年》:“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意思是如今那国子虽然担任学官,但是却没有真正讲学,就像是菟丝子一样,虽有丝的名称,其丝不能织布,就像野燕麦一样,有麦子的名称,其麦却不能食用。就像簸箕星不能当簸箕用,酒斗星不能装酒一样。”

看到了吗?不论唐还是宋,人们还把叫燕麦的麦子不当能食用的麦子,长燕麦的地方竟然是荒凉的地方,燕麦的“名不副实”“徒有虚名”“昭然若揭”。

宋词里提到燕麦的只有两首,都是化用刘禹锡的“兔葵燕麦”先从贺铸的《渔家傲》说起吧。

莫厌香醪斟绣履。吐茵也是风流事。今夜夜寒愁不睡。披衣起。挑灯开卷花生纸。 
  倩问尊前桃与李。重来若个犹相记。前度刘郎应老矣。行乐地。兔葵燕麦春风里。

贺铸在当时北宋的词人中是很有名的,因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介绍贺铸的时候都免不了介绍他是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也是宗室之女,意思就是正牌贵族吧,但他自己认为他是唐·贺知章的后代。这个贺铸很有脾气,长相也很奇特,长身耸目,面色铁青,又被称为贺鬼头。因为性格耿介,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一生仕途并不顺畅。但他的诗文却不寻常,能婉约还能豪放,婉约可以比肩秦观,豪放逼近苏轼,留下的词作有二百八十三首之多。

贺铸的这首《渔家傲》他自己解释说,是在一桌宴席上,有客人把酒倒在鞋里喝,喝多了,吐了。他有喜欢的人,催促招来,招是招来了,但却好似是素昧平生的人。于是晚上我不顾眼疾,写下此赋,调和二位客人。

他说别厌烦把美酒倒在绣鞋里,就是这样喝到吐也是一件风流事。今晚很冷睡不着,我就披衣起来,挑灯记录此次的雅事。

且问朋友你的桃花和李花,就是再叫来一个,你又能记得吗?前度刘郎就算来了也是老了,此地是行乐地,即便是兔葵燕麦,也是要逍遥在春风里。

这显然不是“正能量”的词,我就不多解释了。接着再看辛弃疾的《新荷叶·和赵德庄韵》。

人已归来,杜鹃欲劝谁归?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兔葵燕麦,问刘郎、几度沾衣?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
  有酒重携,小园随意芳菲。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春风半面,记当年、初识崔徽。南云雁少,锦书无个因依。

辛弃疾不用说了,宋词人中的最爱之一,除了他仗剑行天下的豪气干云,当然是他大开大合的豪放派词,但这首词不算豪放,且看。

我回来了,那树上的杜鹃还是一声声叫着“不如归去”,它是在劝谁呢?绿树如云,但只见黄莺儿翻飞期间。只可惜,此时兔葵燕麦,问刘郎,随风摇曳的燕麦曾有几次沾上你的衣襟?寻梦去,醒来还只见山环水绕。

带上酒,在旧日的园子里重游,芳菲依旧,但往日繁华,如今已经物是人非。曾经美丽的女子在春风中半掩芳容,我记忆犹新,后来,想要音信相通,却没有个凭借。

难得辛弃疾有这样的婉转柔情,读来别有一番滋味。正是结了刘禹锡的“兔葵燕麦”“动摇春风”才曲折的反映出世事无常。

我在想,这是我认识的燕麦吗?

我认识的燕麦就是燕麦粥,就是降脂降糖以及养生,与风情无关,与宋词无关。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