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瞬间传遍了中国,并很快流传到柬埔寨、越南、泰国、缅甸、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甚至在希腊和非洲都有歌手翻唱的王琪作词作曲和原唱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描述了牧羊人和养蜂女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牧羊人在可可托海放牧,养蜂女丈夫早逝,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在可可托海放蜂。两人相遇后深深地相爱了。或许养蜂女感觉自己不配嫁给放牧小伙儿。于是,她在深夜离开了,牧羊人却一直苦苦等待苦苦寻觅。后来得知养蜂女嫁到了伊犁。歌中这样唱到:“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还是那里的杏花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让更多人知道了“那拉提”,也让那里成了令我无比向往的地方。

       2021年6月30日,我在新疆旅游时,来到了歌词中所说的“美丽的那拉提”。我们旅游团一行12人(包括旅行社的女领队)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出发,途经尼勒克新疆黑蜂遗传资源保护区,欣赏了大面积的油菜花田,穿越从唐布拉避暑山庄到乔尔玛的“百里画廊”,到达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境内的那拉提镇,下榻在君豪酒店。

   “那拉提”是蒙古语,意为有太阳的地方。相传,13世纪上半叶成吉思汗西征之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饥饿寒冷的军队翻过山岭,看到了草原。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得大叫:“那拉提!那拉提!”也就是说,看到了太阳。

        7月1日,吃过早餐后,我们旅游团分乘两辆7座小型旅游车,前往那拉提草原风景区。

        那拉提草原位于新源县那拉提镇东部,属于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那拉提草原在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东端,地处天山腹地,被称作天山深处的绿岛,有“人间天堂”之美称。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在世界众多的草原中,有四片大草原被公认为“世界四大草原”。它们分别是: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新疆的巴音布鲁克草原、那拉提草原和位于南美洲南部阿根廷中东部的潘帕斯草原。


草原牧场.jpg

(草原牧场)

        9点钟,我们到达了那拉提旅游风景区。一走进游客服务中心,我就看见两块石刻标记。一块用中文和英文写着:“国家AAAAA级景区 那拉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颁发 2011.1”,另一块用维吾尔文和汉字写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 那拉提 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厅监制 2004.3”。

        那拉提风景区是新疆著名景区,为伊犁州旅游龙头景区,也是“神奇西北100景”之一。为了综合反映西北旅游景区建设风貌,引导海内外市场畅游西北大美景观,在西北各省区旅游部门指导下,由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处主办,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联合问卷网和西北旅游融媒体联合发起了“神奇西北100景”大型网络评选活动。2018年4月13日,“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重磅发布了“神奇西北100景”榜单。那拉提风景区自南向北由高山草原观光区、哈萨克民俗风情区、旅游生活区组成。草原总面积1012平方公里,三面环山,平均海拔1800米,河谷、山峰、深峡、森林交相辉映,巩乃斯河蜿蜒流过,山泉密布,溪流纵横,植被丰富,风光秀丽,环境优雅。

        那拉提风景区主要有两条旅游路线,一条为空中草原线,往返45公里;另一条为河谷草原线,往返36公里。

        按照旅行社领队的安排,我们先登上了景区开往空中草原的区间车。空中草原,就是在高山上的草原。车沿着山路盘旋而上,大约9点半钟,到达山顶的一个观景点后,我们下了车。


空中草原那拉提浮雕墙.JPG

(空中草原那拉提浮雕墙)

        这里叫做天界台,是河谷草原与空中草原的“分水岭”,取“人间天堂入口、天上人间之界”的寓意。路边有一片砖砌的平地,侧面是一面宽大的浮雕墙。浮雕的上部有一只展开翅膀伸出利爪的雄鹰和“空中草原那拉提”几个大字。浮雕的画面以中间线为界,左侧的人和动物头朝向右面,右侧的动物头朝向左面。左侧画面的主图是一个身穿民族服装的男子骑着一匹大马,前后配有牛、绵羊和山羊的图案,下部有两座哈萨克牧民的毡房;右侧的主图是一匹站在山上仰天长啸的狼,后面有五匹骏马,下部还有两个男女人物形象。整幅浮雕的下部是祥云图案。这幅浮雕反映出当地游牧民族的生活情景。雄鹰是哈萨克民族狩猎的主要工具,称为猎鹰;而狼是哈萨克人的图腾,来自于古突厥人关于狼母亲的神话故事。中国史料记载:最初,突厥只是匈奴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种族,但生性野蛮,且自不量力。在一次对外战争中,突厥族几乎被敌人灭绝,仅有一个小男孩逃过一劫。他无依无靠无食物。但幸运的是,一只刚刚丧失了孩子的母狼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给他哺乳,把他喂养长大。男孩长大后,和这头母狼有了感情,而且让母狼怀了孕。敌人听说此事后,派人来追杀男孩和母狼,以绝后患。结果男孩被敌人杀死,而怀孕的母狼在男孩掩护下,幸运地逃脱,生下了10个男孩。把10个孩子养大后,母狼自杀殉情。狼性十足的10个孩子重新建立了突厥民族,从此叱咤草原。


空中草原天界台.JPG

(空中草原天界台)

        从浮雕墙旁边的台阶走上去,是一个宽阔的观景平台。从这个平台沿着斜坡走上山顶,有一座大型的观景台联结着一条又长又宽高低有致的景观栈桥。大量游客云集在栈桥上,观光赏景,摄影留念,还有一位游客操纵着无人飞机拍摄周围的景观,给旅游增添了一抹现代情趣。

        天界台是那拉提空中草原的入口,站在最高点,可以鸟瞰空中草原辽阔壮丽的风景。青翠碧绿茂盛的牧草,铺展在宽广的平地和山坡上。在绿色的原野上,哈萨克牧民一座座白色的毡房点缀其间,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在草地上吃草。在近处几个小山头的山坡上,有的生长着细密的矮草,一片葱绿,全无杂色;而有的山坡上,却生长着各种高草,开放着不同颜色的花朵。目光越过空中草原的绿地向远处眺望,可见天山山脉高高的雪山,在阳光的辉映下,洁白耀眼,与草原相辅相成,构成一片油画般人间仙境的美丽景色,让人心胸开阔,乐而忘忧。眼前铺展的绿色草原,远处绵延不绝的青山,天边隐隐约约的雪山与蔚蓝的天空构成一幅无边的画卷,美不胜收。


相映成趣.JPG

(相映成趣)

        在尽情赏景、拍照之后,大约10点半钟,我们回到了雕塑墙前。领队安排大家以浮雕为背景照了旅游团合影。然后,我们乘坐区间车,下山进入空中草原。10点50分左右,区间车在一个有着几顶毡房的地点停了下来。下车后,看到那里有一个小型舞台和一个小广场。广播喇叭里传出的声音显示,这里会有一场哈萨克族婚礼表演。很多游客围拢过去,但是表演迟迟没有开始。一会儿传说婚礼表演要到12点钟才开始,一会儿广播说不是12点钟,而是很快就开始。那时,一位男主持人唱起了哈萨克民族歌曲。歌儿倒是唱得不错,但就是不见有婚礼表演的动静。我们等得不耐烦了,便上了车,向下一个景点开去。

        11时20分,区间车开到了空中草原路线的终点站“游牧人家”。其实,“游牧人家”是空中草原的综合服务区,有出售各种食品物品的商铺、餐厅、特色小吃、超市等,还有一些骑马、山羊拉车、与骆驼合影等娱乐项目。那里有一个比较大的广场。广场中央,一个方形水池中间有一对白天鹅的塑像。


雕像《恰秀》.JPG

(雕像《恰秀》)

        广场上还有几组雕像。其中主雕像名为《恰秀》,中间是一位老年妇女双手向上扬起,做撒物状;左右两侧是两位年轻女子,四只手拉着一块大布的四角,做接物状。“恰秀”是哈萨克族一种表示祝福的方式,就像藏族人献哈达、蒙古人敬奶酒一样。哈萨克族在遇到喜事时,会由年纪较大、儿子齐全、丈夫健在、本人德高望重、深受群众爱戴的妇女抛撒奶疙瘩、方块糖、水果糖、包尔沙克等,由年轻女子拉着一块大布把那些食品接住,让人们抢着吃,分享欢乐,这就叫做“恰秀”。人们相信,由这样的妇女来搞“恰秀”,会给人们带来吉祥和幸福。“包尔沙克”是哈萨克族的主要面食,又叫“朔州油果子”。其做法是:用牛奶加适量盐水和面(发酵的面为佳),然后搓成条状,用刀将和好的面切成菱形,再用煮沸的牛、羊、骆驼油或植物油炸成黄色即可食用。包尔沙克柔软,有油香味,又容易保存。


哈萨克猎人雕像.JPG

(哈萨克猎人雕像)

        在“游牧人家”的广场上,还有哈萨克猎人骑马架鹰、两匹烈马后腿站立相互搏斗、小牛吃奶和小羊吃奶等雕像,形象地反映出哈萨克牧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游牧人家”旁边,就是空中草原的边界了,森林、山脉、雪山近在咫尺。草原上有一条小溪,溪流上架设着小木桥,被人工建起的几道小堤坝拦住,形成错落的小瀑布,最后汇集成一片小湖。游人兴致勃勃地摆出各种姿式在水边照相,蓝天、白云、雪山、树木、草地、毡房、溪水和游人,构成一幅美观、灵动的画面,展示出天地人和平、和睦、和谐的立体自然美图。


立体美图.JPG

(立体美图)

        领队告诉我们,从“游牧人家”可以自费乘景区的区间车前往雪莲谷游玩。雪莲谷山势地形奇特,山顶终年积雪,在山顶雪线附近偶尔会有雪莲花盛开,雪莲谷因此而得名。每年五六月份,雪莲谷常有奇异的鲜花开放,景色壮丽。整个区域基本保持原生态,游人置身其中可以体验到空谷幽林的感觉。但遗憾的是,由于当天雪莲谷没有开放,所以我们没有机会观赏到雪莲谷的美景。

        12点钟,我们乘坐区间车返回游客服务中心,换乘另一条旅游线的区间车前往河谷草原游览。河谷草原沿线观光景点有草原部落、塔吾萨尼、乌孙古迹、依提根赛、代格拉斯、赛马场、森林公园等。

        区间车第一站是塔吾萨尼。塔吾萨尼,哈萨克语的意思是“美丽的山沟”。河谷草原是那拉提景区内的山下草原游览区,以连绵起伏的山地草原为主,是牧民春秋放牧的地方。从塔吾萨尼向南侧望去,由远而近,由高而低,依次可以看到白雪皑皑的山峰,茂密的森林,碧绿的山丘,平坦的草甸。在辽阔的草原上,铺展着黄色、紫色等多种野花,如巨大的绿色花地毯。巩乃斯河水舒展着柔美的身姿,映照着雄伟的雪山,在蓝天白云下,繁茂的雪岭云杉直指云天,牧民的毡房点缀着绿色的草地,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河谷草原循石赋彩.jpg

(河谷草原循石赋彩)

        在开放着许多小黄花的绿色草地上,摆放着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艺术家们在这些精心挑选的造型各异的石头上,用传统哈萨克族的花纹图案,把石头装饰得五彩斑斓,称为“循石赋彩”。艺术家们让这些美丽的石头,化身为草原上的精灵,赋予每块石头不同的精神面貌,成为草原的名片,闪耀出人文气息。

        塔吾萨尼还有一座白色的毡房,是那拉提乐队表演的舞台。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哈萨克族艺人们用欢快动听的哈萨克歌曲和优美的舞蹈吸引了众多游客簇拥欣赏。

        河谷草原其他的站点,大多为人造景点,没有多少吸引力。然而,其中却有一个人造景点引起了我的兴趣。不过这个景点不是新造的,而是建于2000多年前,名字叫做“乌孙王陵”。


乌孙王陵.JPG

(乌孙王陵)

        乌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崛起于我国西北地区。乌孙既是民族的名字,也是这个民族所建国家的国名。乌孙人是现今中国哈萨克族的主要源流和主体部落。在西汉初期,乌孙人游牧于天山以北。公元前2世纪初叶,乌孙人与月氏[yuè zhī]人都在今甘肃境内敦煌与祁连山之间游牧、狩猎,北邻匈奴。

        据不完全统计,遍布那拉提草原的乌孙古墓有200多座。那拉提河谷草原上这座乌孙王陵,有一条墓道通向陵墓。墓道前端有两个守护王陵的石人卫士。卫士单腿跪地,左手持盾牌,一人右手执长矛,另一人右手握弯刀。卫士身后,是两排各十根图腾柱,两两相对,排列整齐。图腾柱上雕刻着各种复杂的符号图案。据考证,这些图腾柱符号是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人对大自然中的日、月、川、河以及赖以生存的动植物崇拜而刻写绘画的大美之作,是草原远古文化的见证。这些图腾符号的出现,远远早于甲骨文,而许多象形文字就源于图腾。在图腾柱的尽头,左右两侧分别立着两座高大粗壮的石人翁仲。翁仲背后,就是乌孙王的土墩墓了。在古墓周围还能看到一些露出地面的大石块,据说,这些石头是死者生前作战功绩的记录,他打死过多少个敌人,就在墓周围摆放多少块石头。


乌孙王陵翁仲.JPG

(乌孙王陵翁仲)

        此处墓葬外型巨大,直径46米,高6.5米。墓地背靠天山山脉,依山傍水,青山照映,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根据遗存规模、规格及其周边环境推断,专家认为,此墓可能是乌孙王猎骄糜的王陵。

        中国古籍最早记载的乌孙国王名叫“难兜靡”。公元前177年,乌孙被月氏打败,难兜靡被杀。在乌孙国破家亡之时,难兜靡的儿子猎骄靡刚刚出生不久,遗臣布就翎侯带他逃亡。在逃亡过程中,布就翎侯把小王子藏于草中,自己去寻找食物。返回时,他看见一只母狼正为猎骄靡哺乳,又见一只乌鸦口衔肉块在猎骄靡旁边飞翔。布就翎侯认为这是神在佑助。后来,他将猎骄靡交给匈奴冒顿单于[chán yú](单于是匈奴君主的称号),并将其所见告诉了单于。冒顿单于喜欢这个得到神灵眷顾的乌孙王子,收养了他。王子长大后,匈奴单于将乌孙民众交给他统领。在匈奴的帮助下,猎骄靡带领乌孙民众向西赶走了伊犁河流域的大月氏人。乌孙在西域定居后,实力大为增强,成为西域诸国中数一数二的强国,不再臣服于匈奴,并表示愿意与汉朝交往。乌孙王猎骄靡还向汉朝提出了和亲的要求,派使者以千匹良马作为聘礼,求娶汉室公主,借此表示永结友好的愿望。

        据中国史书记载,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后,张骞建议汉朝与乌孙联姻,结为友好,“妻以公主,与为昆弟,以制匈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以江都王刘建之女16岁的刘细君公主(史称江都公主),嫁给猎骄靡。猎骄靡立其为右夫人。后来,猎骄靡因为年老,想把江都公主改嫁他的孙子军须靡,公主不从。汉武帝以“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嘱之,公主乃再嫁。不久,猎骄靡死后,军须靡继承了王位。细君公主为军须靡生下了一个女儿。公元前101年,在和亲4年之后,20岁出头的细君公主病故,安葬于新疆昭苏。

        汉与乌孙联姻乃至联盟,是为了遏制匈奴势力。被誉为“汉室和亲第一人”的细君公主,以柔弱的身躯肩负此任,为后来西域正式纳入祖国版图,促进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形成多民族融合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奠定了基础,名垂史册,千古流芳。

        在那拉提旅游风景区观赏了空中草原和河谷草原的美景之后,下午4点钟左右,我们在那拉提镇吃了午餐,然后出发前往旅游的下一个景点——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