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记忆中一定有一个支援我们抗战,并为此献出生命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可你不一定知道,还有一个人称密码之父的美国人雅德利,在我们面对日本空袭一筹莫展之时,来华帮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忙。
1938年9月,化名为“罗伯特·奥斯本”的雅德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受聘国民政府,几经辗转从美国来到重庆。国民政府授予他少校军衔,并应他要求,安排30多名留日学生,组成专职破译小组。开始组建专门破译日军密码的中国情报机构。
1939年1月7日、10日、15日日军再度发动攻击,共投掷了10.8公吨的各型炸弹……
1939年1月12日到15日,雅德利和他的破译小组,已连续几天截获了几组密码。雅雅德利在抄写这些密码过程中,发现这些密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这些密码电报只使用了10个日文字母,可是日文有48个字母,为什么日军只用10个字母呢,并且让这几个字母反复出现呢?反复思考的雅德利忽然想起,日本人曾经为了提高发报速度,使用10个带有缩写符号的字母来表示10个数字,那么这一次日军会不会也采用这种方式呢?雅德利将截获的电报全部换成了数字,通过仔细研究这些有规律的数字,终于发现这是气象密码电报,很可能是关于重庆的云高、能见度、风向、风速等。怪不得国民政府高炮部队如同虚设。
到底是谁把重庆方面的信息准确而又及时地泄露给日军的呢?雅德利通过测向仪发现,密码电报是从重庆南岸发出,于是雅德利派人带着测向仪,秘密潜入南岸区。最终成功抓获发气象电报的日本间谍。雅德利本打算将计就计,让他继续向日军发布假消息,以便获取更重要的情报。可没等行动,愤怒无脑的国军就把间谍人员给毙了。雅德利只好亲自模仿日本间谍的发报习惯,继续向日方发布大雾等假消息,这让重庆上空的轰炸一度有所减弱。但假情报很快便被日军识破,而且雅德利紧接着又截获了一份更为隐秘、深奥的密码电报。这时雅德利才明白,他们抓获的并不是密码高手,真正的密码间谍仍然隐藏在深处。
1939年5月3日和4日,日本海军战斗机像一阵旋风似的直扑重庆。对重庆实施的无差别大轰炸。可恶的小日本投下了166颗炸弹,导致重庆下半城27条主要街道有19条被炸成废墟,25万重庆人无家可归。主要街道上到处都是被炸毁的建筑和尸体。仅5月4日这天,死伤人数就达到5000人以上。也是整个重庆大轰炸当中,直接死于轰炸人数最多的一次,开创了人类轰炸史上一次伤亡超过5000人的新纪录。抗战史上悲惨的“5.3”、“5.4”惨案就这样带着6000重庆民众的鲜血。发生了。
面对日军无级别的滥炸,国军花大力气部署的防空部队,还是没有打下几架敌机?这一切让雅德利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十分自责,为自己没能及时抓获为日提供密电的间谍而难过。他开始苦闷、抑郁,喝酒、打牌,他真的上火了。
一天晚上,雅德利摆脱了负责他护卫的士兵,闲逛到了一家不太显眼的茶馆。茶馆老板的名字叫乔治?麦凯,他是一名欧亚混血儿,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在茶馆,通过乔治?麦凯,雅德利认识了一位绰号叫“独臂大盗”的国军高射炮团的一位营长,他说自己的手臂是在战斗中失去的。他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不久就和雅德利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有时还把雅德利带到他的炮兵部队去参观。
有一天雅德利又去高炮部队参观,他就很奇怪的问:每次日军空袭的时候高射炮防空部队怎么就打不到目标呢?是技术问题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独臂大盗”并没有回答,只是很奇怪的笑了笑,雅德利对他似笑非笑的“诡异态度”印象很是深刻。
不久雅德利接连发现截获的密码存在永不重复等规律,他们经过反复推敲研究,排列出三个英语单词,雅德利突然意识到,这种永不重复的新型密码的来源很可能是一本英文小说,小说应该就是“密码本”。找到这个密码本,翻到这几个词,按照密码后面的数字向后移动位置,把新位置上的单词摘出来组合成一个句子,那就是真实信息。如果能够找到这本英文小说,就能够顺藤摸瓜找到隐藏在幕后的间谍。这时军统情报部门反馈的对内部人员调查结果却让雅德利吃惊不小,原来一个有疑点被监控的可疑之人竟是他的朋友“独臂大盗”。他曾用重庆附近一个川军步兵师的无线电台和上海的朋友通过密电,上海当时是日占沦陷区,雅德利甚感微妙,于是他决定从独臂大盗下手,去那里找寻那本英文书。
悄悄把书搞到手,这是件不宜暴露,不方便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一件事情。此时雅德利脑海瞬间浮现出一位年轻的中国女子,她叫徐贞,是几个月前雅德利在乔治?麦凯的茶馆认识的,徐贞不仅能弹一手好钢琴,而且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他们聊得很投机,很快成了好朋友。据说徐贞和汪精卫关系不错。
怎样接近独臂大盗呢?就在这时,他接到“独臂大盗”邀他几天后去他家吃饭的电话。巧得很,接着雅德利又接到了失踪多日不见的徐贞约他吃饭的电话,正想得到她的帮助,雅德利欣然应约,并索性讲明自己的真实身份,说出目前所处处境,请她帮忙查找一本英文书,徐贞答应了帮忙。
雅德利与徐贞做好准备,如约来到“独臂大盗”的住所。推杯换盏……就在雅德利急于想办法怎样巧妙的让徐贞得以行动之时,空袭警报突然响起,“独臂大盗”离开桌子,穿上军装,赶去高炮团执行任务。警报声越来越紧,灯这时也突然熄灭,一个仆人拿来几根蜡烛,雅德利趁势向徐贞使了个眼色,徐贞会心的借故离开了餐桌,悄悄地溜进了书房,徐贞必须尽快在这些书里,找到有雅德利要她找的3个单词的书。她紧张地翻阅着,幸运的是她在案头摆着的那本书的17、18、19页分别找到了那3个单词,而且这3个单词都有用笔画过的痕迹。这本书就是在中国生活过40年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写的那部,反映中国清末民初老百姓生活,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地》。
徐贞终于在“独臂大盗” 的书房有所收获,然后两人迅速离去。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徐贞查找时,门外一双眼睛,始终在门缝中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雅德利回来后,马上和他的学生投入破译上百份 “独臂大盗”发出的密码电报。其实“独臂大盗”的密码就藏在《大地》的书中,收发双方都有这本书,解密时,只要接报的人拿着这本书就能解开密码,他把发报日期的月数加上天数,再加上10,就能找到密码所在的页数。密码电报一份份地破译出来……
原来“独臂大盗”,是汪精卫安插在重庆的耳目,他每天通过暗藏在上海的联络员,向汪精卫汇报。更让破译人员震惊的是,有的密码电报,竟是发给蒋介石的炮兵顾问德国人韦伯的,原来这位炮兵顾问,几年前就已被日军收买为间谍。韦伯接到“独臂大盗”的密码后,他再转发给日军的空袭部队,密码电报的主要内容是,让日本轰炸机,保持在12000英尺以上的高度,因为国军的高射炮,最高的射程也就是10000英尺,这就是高射炮,在日军飞机轰炸时,不能击中的主要原因。
密码疑案得以破解,“独臂大盗”被逮捕,执行了枪决。德国顾问韦伯在事发后,再也没了踪影。
对于帮了大忙的徐贞,雅德利一直担心她的安全。于是在雅德利的劝说下,徐贞准备离开重庆前往国外,不幸的是汪精卫手下特工早已盯上了她,就在她去机场途中渡江时,汪伪特工蓄意制造了舢板翻沉事故,徐贞溺水身亡。
得知徐贞出事的消息,雅德利心情极度低落,此时他的真实身份已成公开秘密。近两年的重庆生活也令他的健康情况不断滑坡……
1940年7月雅德利离开了生活近两年的重庆,启程回国。
在徐贞的的协助下,雅德利领导的情报破译小组先后破译了大量日军密码,清除了多名汉奸,使得日军在以后的轰炸中不得不受制于重庆的天气和稍后改进的防空炮火,从而受阻而有所收敛……
雅德利虽然走了,但重庆仍有雅德利带出的那批学生。他先后培训超过200名密码人员,为国民政府培训组建的情报机构,一直坚持没有外援,独立破译,八路军缴获的三种日本陆军双重密码电报本,也通过他人转交了重庆,可见当时国共合作破译日电时是团结协作的。据说日本袭击珍珠港的情报也是他们提前就破译知晓,只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没有相信对他的提醒,故而导致被袭。
雅德利在渝领导破译小组多次破译了日军的密码,抓捕日本间谍,使我方对日空袭,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阻止,大大的削减了敌人的杀伤力,减轻了损失,为保卫重庆的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雅德利虽是高新聘请,来中国的初衷不是多么高尚,也许只是为了美金年薪,(国民政府支付年薪10000美元),但面对一次次大轰炸的惨状,雅德利早已不再仅仅只是为了那些财富,而是感同身受的想救中国人民于苦难,所以他依然对中国抗战作出了贡献,没有雅德利领导破译日军情报,培训组建加强情报机构建设,一定会有更多人员死伤于日军的“大轰炸”。雅德利无疑是抗战中为中国人民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该忘记他。
或许由于某些(保密或政治)原因,雅德利对中国抗战的贡献一直被掩埋在历史尘埃。直至2006年,人们才从央视相继播出的《探索发现》、抗日战争系列《密码疑案》中知道了他的名字,既然央视已播出,那么就让我们记住他吧。
让我们记住那些曾帮助过我们,为抗战做出过贡献的友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