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发表过的教育文章结集出版,书名为《唤醒孩子创造的潜能》,后改为《梦系桃李》,这两个都是我所写的教育文章的名字。一九八三年以来,我一直醉心于文学创作,可以说,写教育文章不是我的主攻方向。然而,写了这么几十年,我所写的小说、诗歌作品有很多没有得到发表,在文坛上,我仅仅是个千军万马中的一个小兵,普通一卒,恰恰是我的教育文章,基本都在教育报刊上发表了,我的研究被学界认为冲到了教育科研的前沿,攀登到了一般教师还尚未到达的高峰,这也许应了“有心栽花花不放,无心插柳柳荫浓”这句俗话了吧。

      我是1978年参加工作的,到退休那年(2020年)正好是四十三个春秋了。刚开始参加工作时,虽然也参加过多次乡村级教研会,也应征写过几篇教学论文,但是其中的观点、做法都是一些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探索意义。那时候,每个星期六学生都是半天课,下午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政治、业务。在我们学校,每当学习业务时,校长时常给我们念教育报刊上发表的教育教学文章。记得有几次念的是计铁士老师的教学论文,念完以后,校长给我们介绍,计铁士是我县某校教师,后调到县进修校任教研员。计老师的教学论文往往结合课堂教学实践,阐述自己独特的发现、深刻的感悟,文章观点新颖,材料翔实,论证充分,在教育教学方面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会后,我跟校长借来那本刊物,抄下这篇文章留作参考资料。抄写中,我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那时,我跟计老师素不相识,直到多年以后,我在中文大专结业考试的时候,他是我们的监考老师,他看见我卷子上的名字,跟我搭话,我俩才得以相识。

       某一年的冬天,乡教育办组织全体教师来乡里观看了电视录像,是魏永生老师的讲座,当时教育界还没称他为著名教育家。魏老师穿着极其朴素,讲话平易近人,生动有趣,他一气讲了两三个小时,把我听得入了迷了。他的民主教育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魏老师说他担任了盘锦中学的校长以后,还一直兼任着两个班的语文课,他一年至少得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外出开会,他不在家,也不用找人代课,学生亦没有放散羊,他们能够进行轮流备课、讲课,还能进行自学,跟老师在家没有什么区别,期末考试他任教的两个班的成绩在全校总是名列前茅。现在看来,他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无为而教”,不过当时我还没有这个概念,魏老师也没有这样来概括和称谓,他自己称做“民主教育”。这以后,我比较注重收集魏老师的教学文章,一旦发现,或抄到本子上,或剪贴到资料簿里。

      此后我比较注重搜集教科研资料,以丰富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有一天,我到一个同事家去喝酒。喝酒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家用报纸糊的棚上有一篇教学文章《把悟性还给孩子》,我就不住的仰头看,把脖子都仰酸了。第二天,我又来了,带着纸和笔,我站到凳子上,仰着脖儿,看一句抄一句,花了两个多小时时间,才把这篇文章抄下来,回去就编入我的教研资料库里。有一天我去中心校办事,在学校卷柜里发现一本《魏书生与民主教育》,我如获至宝,借回家来,边读边抄,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都抄下来了。

      1991年,我在新胜村小学任教。有一次,我读了《小学生报》上的一篇文章《要注意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文章里引用了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小诗一口气罗列了十一个意象,勾勒出一幅辽阔、苍凉的古道天涯图,表达出一个赶考书生独自浪迹天涯的孤独、寂寞的心境。我没有过多考虑景物间的内在联系问题,而是从这首曲中得到启示,原来构思文章的过程就是罗列事象、物象、意象的过程。我从这里得到启发,在作文教学中“发明”一个“罗列作文法”。以前我们在布置学生作文之前一再叮嘱学生“不要罗列现象”,其不知,这样就关闭了学生文章构思的大门。任何写作者包括著名作家,在写作之前都不外乎是根据立意在脑海里把所经历的人、事、物等统统罗列一番,因为凡是写文章的,开始都得经过占有材料和选择材料两个阶段,拥有的材料越多,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大,否则,就谈不上选择。发现了这一奥妙,我就在班里进行了一次罗列法作文实验,一年时间过去,孩子们写出了不少新鲜的、有生活情趣的作文。我特别喜欢这些小文章,就决定刻一本油印作文集,一者留作存档,二者介绍给其他老师。我刻完集子的最后一个字后,意犹未尽,直接刻了一篇教学论文《罗列也不失为一法》。

       集子印出来以后,我感到这篇论文有点新意,主要是对罗列的“反其意而用之”,就想投出去一试。那时我主打方向是文学创作,仅有的一点稿纸都想用到诗歌、小说创作上,写论文我舍不得用好稿纸,于是用蜡纸刻了一张稿纸模式,印了不少“稿纸”,我用这种自印的稿纸抄写了这篇论文,投到《黑龙江教育》编辑部。大约十多天以后,我收到了编辑丁怀武老师的回信,丁老师在信里让我再次修改、誊写、寄来,在文稿的字里行间,密密麻麻写满了批语和修改意见,比如在第五段旁边,丁老师建议我引用鲁迅《拿来主义》中的语句。打开《拿来主义》,我一下子就找到了我应该引用的语句:“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我根据丁老师的意见,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了,用老师寄来的稿纸,抄写好了,再次寄了出去。到年末,我收到了编辑部寄来的样刊,我的论文发表在《黑龙江教育》1991年第12期。

       1993年,我被调到青川职业高中教语文。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语言苍白、缺乏生命力,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语感,即他们的语言缺乏生活,缺乏那种活蹦乱跳的情味儿。于是,我鼓励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搜集民间故事、俗语、谚语、歇后语、歌谣等,学生作文的语言感染力越来越强。根据这次实验的体会,我写了第二篇论文《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因工作忙,懒得抄,我让一名学生替我抄了一遍。寄给《黑龙江教育》后,我收到编辑魏永生老师的来信。他在信里指出:“文章也有可商量之处,有些我写在了一边,有的改了一下,不知当否,请酌。从你的信看,文章不是你抄的,所以繁乱不堪,有难以卒读之感,请你最好以端楷抄清,然后寄我,附上一本稿纸备用。另:文章题目能否再生动些,换个形象点的最好。”我按照魏老师的建议改好了文章,最后加了个正标题,成了《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这篇论文发表在《黑龙江教育》1993年第6期上。

       2001年暑假期间,我到哈市参加了由哈尔滨市教研院组织召开的教研培训会。会上,我听了讲座和几节教研课,其中一节数学课《6的乘法口诀》。课上,教师没有把口诀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玩摆小棒的游戏,每六根小捧一组,一共摆了六组,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摆的小棒组数和总数,编出6的乘法口诀来:“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从这里,我感悟到创新教育的意义,就是把已经存在的东西隐藏起来,假设它们不存在,让学生通过实践寻找规律,重新创造出来,使之再次存在——这就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意义所在。在会上,我还听了著名教育家吴正宪的数学课《求平均数》,教学的开始,吴老师让两组每组三名学生到前面进行拍球比赛,两组学生比赛的成绩被记在黑板上。两轮以后,教者举手加入第二组继续进行比赛,两组成绩出来以后,教者强行宣布第二组获胜,从而引起第一组同学的强烈抗议,认为这样的成绩“不公道”,这样,关于求平均数问题就被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并提了出来,继而推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吴老师的教学告诉我们,问题不能由教师提出来,共同解决,问题应该通过教师的引导,通过一场有趣的活动,由学生来发现并寻找解决的办法。可见,课堂教学不能一味地牵着学生鼻子走,要时而引导,时而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所在。我根据这次开会的感受,回来写了《引导与放手》、《自度与师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吗》等一组论文,先后发表在《哈尔滨教育》上,然后又被《黑龙江教育》、《青年教师》、《教学论坛》转载。在2002—2004年度的《哈尔滨教育》上,几乎每期都刊载我的教育文章,编辑愿意发,我就玩儿命地写,尽管那时候都是“爬格子”,很辛苦的,我乐此不疲。正如有人说的那样,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编辑的赏识,使我越写越多。至今,我还记得那些赏识我的编辑老师的名字:于洪林、刘雨群、李静、张德军等等。

       我在《人民教育》上读到一篇文章,谈的是“无为而教”,我感到这篇文章很有价值,教育的最高境界即是“无为而教”。结合这篇文章,我重新研读了老子的《道德经》,感到老子的“无为”思想不是孤立地提出来的,是在当时的人们仅从主观意愿出发,不顾客观规律而“过为”、“胡为”、“乱为”的境况下提出来的一种矫正措施。例如孟子的《揠苗助长》、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等文章都是讽刺和批判这种“过为”、“胡为”和“乱为”行为的。教育教学也跟种庄稼和种树一样,必须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进行培养,切不可我行我素、主观行事。但是,教育教学也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休,单纯的“有为”和“无为”都不行,就像开车一样,必须同时具有油门和刹车设施,才能保障安全、有效地行驶。有了这个想法以后,我在《引导和放手》、《自度与师度》思想的基础上,写成了《有为教学与无为教学的关系》。文章开头引用了陶行知先生喂鸡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有为与无为二者的不可或缺,只有有为教学与无为教学的有机结合,辩证处理,才是课堂教学高效并实现创造性价值的保证。我把《有为教学与无为教学的关系》投到全国教育报刊,都泥牛入海,只有《黑龙江教育》编辑李莉老师回话了,她让我把五千多字的原文压缩到1500字以内。2019年11月,她以卷首语的形式在《黑龙江教育》第11期刊发出来了。

       以前我发表论文都是有稿酬的,三、五十元、百余元不等,多少就是那点儿意思呗,就是不给钱,我照样写论文、投稿,谁让我爱好这项事业了呢。可近几年来,因晋级材料必须有论文获奖证书或有论文发表,许多人便趋之若鹜,有的到报刊或网上抄袭,有的找人替写,甚至有人成立了论文代写代发公司,写论文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营销产业,教育刊物也以收版面费作为经济来源和生存手段。现在我写论文不但得不到稿酬,还得倒贴(给人家拿版面费),写论文这项事业遭到了贬值。我是以搞教科研为乐趣的,不是以晋级为目的的,一篇论文给人家拿出千八百的,犯不上,也拿不起,所以,以后我写论文只能做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做,写出来冷藏在电脑里长期休眠。更多的同志不用时他也不写,用的时候,抄一篇算了。有时,有的同事定级要发表论文,而自己还不会写,就跟我要论文,我把他的名字署在前面,我的名字屈居在后面,版面费由他来掏,这样,我的论文通过“坐车”的形式也得以发表了一些。

      好在发表卷首语不要钱,而且每个刊物都需要,写的人也较少,论文不能发表,我可以发卷首语嘛。卷首语,学术上应该叫它教育随笔,一般都是八百到一千字左右,短小精悍,发人深省,而且韵味十足。常见的卷首语有一个固定的框架,都是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开端,从这个故事中引发出一个有关教育教学的哲理出来,给人以醍醐灌顶般的启迪。之前,我看到《哈尔滨教育》上刘正生老师常发这种小品,很耐人寻味的,看得多了,我也写起这种小品来了。例如,我看了张爱玲的小品文《非走不可的弯路》,觉得很有意思,就借用了其中的故事,结合一个教学案例:青年教师朱海燕自恃参加过高考,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想用她一人的时间来为学生节省时间,办法就是自己加班加点把重点题、难题,做得非常简洁、概括,简直就是走出了一条通往答案的最短的路。如此去给学生讲解,让学生掌握,也就是给学生提供一条通往成功的最短的路。为了巩固,她发下卷子测验,却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懂。她怀着抱怨的心情向王能智老师请教,才知道是以自已的聪明办了一件最傻的事——以教师的努力替代了学生的努力。以此说明,弯路才是学生进步的阶梯,捷径是通过弯路得以发现的。这篇教育随笔被《陕西教育》作为卷首发表以后,又被《新课程》、《黑龙江教育》、《辽宁教育》等刊纷纷转载。此后,我又有《错误也是重要资源》、《小圈子与大境界》、《火把与眼睛的启示》、《“磨镜”与“磨砖”》等教育随笔在全国教育报刊上发表。

       我的教育文章,有谈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素质的,如《罗列也不失为一法》、《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开启孩子的第三只“眼睛”》;有谈如何唤醒和开掘学生潜能的,如《唤醒孩子创造的潜能》等;有研究“无为而教”的,如《有为教学与无为教学的关系》、《引导与放手》、《“自度”与“师度”》,有研究教师的教熵与学生的学熵的,如《谈教师的教熵与学生的学熵》,有记述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的,如《梦系桃李》、《自行车上的美丽人生》等等。敝帚自珍,对于这些文章,在一般人看来,也许是很乏味的,而我自己却是非常珍爱它们的,这是我来到人世间献给教育的唯一的小小礼物。

      2020年3月,我从教育岗位上退了下来,离开了奋斗了四十二年的教坛和天真可爱的孩子,以后恐怕我也写不出论文来了。面对发表过的这些论文,我不知道怎么处理。结集出书吧,得花两万多元钱,书出来以后还没人买,没人爱看;扔在那儿让它自消自灭吧,还对不起它们自身的价值。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编辑出版,真可谓是“知不可为而为之”。但我自信,总有一天会被社会重视起来的,这也是我的一个“梦”。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