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浴火重庆——山城蒙难
拂去岁月的风尘,回眸抗战以来那段屈辱的历史。
重庆这座山城,80多年前,在日寇血洗南京之时,就已担起了国民政府陪都的担子,开始了其在抗日烽火中倍受考验,炼狱般的日子。
1937年,中日开战,先是上海沦陷,接着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随之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随着战略地位的提升,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陪都,必然是日军轰炸的首选。
根据目前档案文献记载,日军飞机对重庆的第一次轰炸始于1938年2月18日。这一天日军空袭了重庆巴县广阳坝机场。紧接着同年10月4日,正式轰炸重庆市区,并大量使用燃烧弹,致使重庆市区大火两日,商业街道烧成一片废墟,死亡3991人,伤2323人,损毁建筑物4889栋,约20万人无家可归。
外国教会及英、法等国驻华使馆均被烧毁,就是挂着纳粹党旗的德国使馆也未能幸免。
然而这仅仅是6年零10个月,日军对重庆实施:“由空中入侵……”, 超级别大轰炸的开始。
1938年12月2日,日军总参谋长向侵华日陆、海军传达了大陆令第241号天皇敕令,亲自下令开始实施战略轰炸,从此置重庆山城于水深火热之中,人们白天不敢生火做饭,晚上不敢开灯点蜡,几乎每天都会遭至日机的轰炸。
日军对重庆除一直实施无差别(一律一样)大规模屠杀式轰炸,还曾进行过“斩首行动”,致使蒋介石至少有三次险遭日军飞机轰炸毙命。日本强盗重点轰炸市区,大量使用燃烧弹,每每轰炸即是火灾,当时市中区除部分砖混建筑,绝大部分是木质结构,捆绑房子,一烧就是火烧联营,从而不光炸毁房屋建筑,而且引起火灾。接连不断的轰炸,一起起火灾搞得消防官兵救火灭火疲惫不堪,死伤惨重。
日寇铁蹄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一场场燃烧弹屠杀式大轰炸,置山城陷入火难的深渊。侵略者妄图利用杀伤力较大的打击,来瓦解抵制国人对抗的士气,打击我军民抗日意志,震慑作为战时首都的重庆。
从此重庆成了“浴火凤凰”,一场接一场的救火鏖战,让广大消防官兵甚感疲惫、身心憔悴,力所不及……
面对这些,情报机构却在轰炸前后,总能截获大量的密码情报,都是日本间谍由重庆发给日军,感觉就是有人在指挥日军的空袭行动及汇报战果。可情报人员面对这些截获的情报却一筹莫展,望“码”兴叹……也难怪那些密布的国军高炮每每如同虚设,战果甚微(很少有敌机被击落),显然国军情报力量的薄弱,已置重庆更是于非常被动之中,实是令人堪忧。
怎样才能进一步搞好防控空袭,削减敌人的杀伤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