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树家风、立家规、传家训、铸家魂”的文章林林总总,让人目不暇接,已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热点。工农商学兵各界人士彼此呼应,波澜壮阔,上至各级干部,下至平民百姓,对“树、立、传、铸”的内容或习读之,或研用之,竞相求证,蔚为大观。在信仰危机、道德失范、环境复杂的年代,“树、立、传、铸”的盛行,是对社会生活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的。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就必须树立良好的家风,作为自己的人生坐标,处处遵循,处处体现出强大的精神感召力。

  什么叫家风、家规、家训?所谓“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是教育规定家人及后代子孙的准则。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家训”是指对家人及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训导教诲。家教家训是规范家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在过去,如果有违反家规、家训行为者是要受到家法的惩罚的,当今社会则不能施以家法了,但若是有违家风家规家训者,则要受到严厉的批评教育和道德的谴责,严重的违纪、违规、违法行为,则将受到党纪、政纪、国法的严厉处罚。

  有了“家规家训”,不一定就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家风”。一家人中,有人严重违反家规家训,那这家人就不能算有好的家风。“家风”犹门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即构成了家风。家风门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几代人的约定俗成、长期完善,共同认可,祖孙世代相传延续的言行准则。持之以恒,努力不懈,共同自觉践行准则和习惯,才能形成自家的独特家风。

  家风与家训是一个家族掌握文化知识,作为社会精英的象征。好的家风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能够做到像古圣贤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格物致知诚意,就是要我们“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也就是说我们要推究家风约训的原理,从而获得修、齐、治、平和做人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古今中外,许多名门望族都有自己的家规家训家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国初期即颁布著名的“圣谕六言”即: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曾国藩九个兄弟姐妹绵延至今,其后裔有370多位,其中卓有成就者大约240多位。如此兴旺长盛之家,可谓是人才辈出,这与其曾氏家规、家训、家风对子孙后代的家庭教育环境是有着密切关系。历代的耕读之家、名门望族、书香门第、豪门贵族乃至帝王将相之家都有自己的家谱、家规、家训和家风,这些名家的家规家训家风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典范。没有家谱、家规、家训和家风,就缺乏延续家兴业旺的环境。

  对于我张家一门,我们的先祖早就有家风、家教乃至约训存题,无外乎就是“忠贞孝友,耕读济世”之家风,其前一种之表现,成为家风;其后一种之表现,则成为家教。有二副和我家相关的对联写得好:“帷幄策成,岭南诗就,先贤功绩垂青史;累世忠贞,宇内孝友,后世无忘尔祖风”“忠亲忠友忠大道诚以待人;恕人恕己恕万物毅以处事”。所谓忠贞孝友就是要我们家人一是忠道:即爱国、守法、顺天、不逾矩。做事情要有道德底限,更不能做违法犯罪的事,而且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行事,不可倒行逆施。二是坚贞:慈而有度,严而有格。要有坚贞不屈,倔强峥嵘之气,坚韧不拔,贞静祥和之心。凡事都要有毅力,否则再高的智商与才华也会一事无成。凡事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追求完美,同时,能够给自己留有余地也是一种智慧。三是孝亲:即孝、慈、爱。对父母孝,对子女慈,对家人关爱。四是友善:即恭、俭、让。要虚怀若谷,性格温和,品性善良,有仁者之风。要以包容之心对待天下苍生,不过于苛责。为人踏实,礼貌,要用真心待人、交友不说谎,不虚诳,守信用,知感恩,有容人之量。所有事情的发生,无论好坏,都要多看积极面,多用无罪假定,敏感的寻找其中机会,而非报怨,这是与人交往的基础。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孝顺长辈,兄弟和睦,关爱子女,此谓忠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谓忠友;忠君守法,顺天应人不逾矩,此谓忠大道。三忠,非诚信无以为。恕人,即仁义,温和,善良,包容天下苍生;恕己,律己不可过,修身养性之法也;恕万物方可超然处世,自有福报。三恕,非强毅不可达。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家风家训又有了不同程度的拓展,从爱国、治家、做人、修身等不同的层面充实了新的内容,即:先国事、急国课、守法纪、重纲常、志高远、慕先贤、讲民主、重集中、讲文明、重和谐;善治家、承祖德、孝父母、敬尊长、友兄弟、教子孙、和妯娌、睦族邻、慎婚姻、重节操、尚勤俭、警懒惰、戒骄奢、禁苟取;习文武、思进取、为良官、严奖罚、崇才学、明伦理;重本业、亲贤达、远小人、惜人缘、恤患难、周贫乏、解纷争、擅取舍;修德行、隆孝友、崇礼让、务忠厚、守信义、学忍耐、尚谦虚、守静笃、忌浮躁、修口德、远声色、绝情欲,弃疑滞、言宜慢、心宜善、戒非为等。我家的这些家风和家教给了我一生深刻的启迪和教益。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亲常常让我背诵我们的家风家训,用很多栩栩如生的家传故事来激发我对知识的渴求,赋予我惜时勤奋之秉性,坚忍不拔之毅力。据说我的太爷在我爷爷不到一周岁就病逝了,太奶张魏氏20岁守志,在感情上的忠贞不二,颇得乡邻称道。在太奶的谆谆教导下,我的爷爷素以勤劳、睿智、友善和持家有方著称。到我父亲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非常优裕了。我的爷爷虽然生长在农村,但却深得 “一等人忠臣孝子,二件事耕田读书”之道,对子女管教甚严,我的伯父母、父母亲分别走出农村考取了大学,走上教书育人的岗位。

  从蒙童初开到读书求知,我的父母亲教导我最多的话就是:每个成就事业的人,一种共同的精神素质就是对知识恒久的热爱,从知识本身获得快乐的能力,当然还要有承受知识与智慧带来的痛苦及代价的勇气。在做人处世方面,父母亲要求我的就是:为人要刚板正直,做事要坚决果敢,处世要平凡正直,不为无益的贪求。能守正直,则不会被环境所左右,能平凡,方能透彻的了解社会和人生,以谋对国家与社会之贡献。他们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是深恶痛绝的,嘱我:发奋读书求取功名,将来出息了就去努力改变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要清、慎、勤、敏,靠个人奋斗去立足于社会,不要寄希望于别人,包括自己最亲近的人。父母总有一天会离开,妻儿也是一个变数。但世上有一个人永远不会背叛和离开你,那就是你自己,只有一种能永远帮助你的东西,那就是你自己的本事”,当时我并没有完全理解这些话的含义,只是默默地照着做了,为学从政数十年,我才真正掂兑出我父母亲话中的份量。

  当我走出校门走向为文从政的工作岗位后,父母亲曾给我写过120余封家书,嘱我 “工作再忙也千万不要忘了学习写作,将来从政把写作当成业余爱好也不错,搞通讯当作家比在政界还难,那得要真才实学。古代张好古花钱买了个官,但不会长久,有了真才实学才能名扬千古,誉满桑梓”。父母亲的教育让我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依靠和挖掘自我潜在的力量,不断地探索未可知的领域,有所创新,有所作为,在探索中,要自觉限制对于外物的苛求,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独立和自由,这种对精神的追求往往是一往无前,锲而不舍的。回想多年来,我能坚持不懈地学习与写作,包括每日记笔记,全力以赴干好本职工作,终有数以千计的作品问世,成为省级作家、哈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县作协主席,获得许许多多奖励,不能不说是得益于我的家风和家训以及父母亲的教诲。 

  在社会生活迅猛发展的今天,我深感良好的家风训约,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核心价值观共分国家、社会和公民这三个层面:国家层面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良好的家风训约也有三个层面,即:爱国、治家和修为。国学和家风的三个层面,犹如鼎的三足,共同撑起真善美的境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中的父母、子孙,在社会中扮演的可能就是干部、工人、医生、教师、农民等,我们不能说谁的家风会完全彻底的使世风变好,但人人有好的家风这个世界就绝不会变坏。家风正如亚马逊雨林里的一只蝴蝶,它煽动一下翅膀引起的会是学风、医风、政风、社风乃至党风和国风的飓风。可以这样说:一个家庭的门风正了,民风也就正了,人心也就顺了。因此,从涵养传承一脉好家风做起,培养一个正直、诚信、善良、勤奋、宽厚的好孩子,各个行业和领域就会建立起规范合理的秩序……那么,整个国家和整个世界也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中国是礼仪之邦,历来重视传统的“树家风、立家规、传家训、铸家魂”,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我国早已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界,并且深深铭刻在国人的心中。让我们携手并肩,用千家万户淳正的家风,用我们民族的精神去影响世界,让世界“大同”的日子早一天到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