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华诞铭初心,矢志不渝跟党走。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听党话,跟党走,明初心,记使命,传承和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银河悦读中文网以“见证初心——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为主题的网络征文于2021年3月9日正式拉开序幕,6月29日圆满收官。

  在112天的征文活动中,银河悦读中文网共收到来自哈尔滨、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宁夏、内蒙古、新疆、甘肃、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湖南、江西、海南、广东、四川等22个省市自治区的来稿369篇。其中,被授予金星作品140篇(纪实文学75篇,散文评论37篇,诗歌27篇,长篇连载1部)。

  征文投稿者,既有“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也有青春勃发的在校大学生;有“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退役军人,也有中小学高校优秀教师,有严明法纪的法官,也有奔波在外的农民工,还有各行各业的奋斗者……他们的来稿,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内涵深厚。透过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一篇篇深刻厚重的评论、一首首激情奔放的诗歌,让我们看到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更看到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苦难和辉煌。最耀眼的是这次征文活动中,一人多体,一人多篇,像赵富山老师一人就写了19篇征文,并且有纪实文学、回忆录、散文;香磨山人写了8篇,唐雄6篇纪实文学,邵魁诗歌、散文、纪实文学共6篇作品,还有许多作者散文、评论、纪实文学、诗歌,都有涉及。他们对这次银河悦读征文活动的关注和积极参与的热情、文章表现的赤诚,正是他们奉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最丰厚的礼物。

  一篇篇厚重的征文作品,是回望,也是眺望: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新征程。征文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在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


  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扭转乾坤,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扭转乾坤,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从小小红船成长为巍巍巨轮,使中国革命星火燎原,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做了国家的主人。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他们探索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的道路,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与时俱进,身体力行。他们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献给了中华民族。他们一生秉持“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初心,始终站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场。他们明大德,明公德,严私德,秉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他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为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的英名将永远镌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

  雷启文《毛主席贴身警卫柏灵回忆在领袖身边的日子》(沙海绿洲整理):是一篇感情真挚、史料翔实、文笔流畅、由作者与叙述人共同完成的口述历史。柏灵,原名雷启文,曾经给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做过三年警卫员,他追忆了在主席身边时的所见所闻,为读者还原了开国领袖毛主席生前工作、生活、业余爱好的全部内容:他解释8341警卫部队番号来历,用确凿无疑的事实回应了民间误读;他叙述主席废寝忘食的工作情况,展示主席为民操劳的真实场景;他讲述主席吃饭穿衣的生活细节,还原主席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他描述主席畅游“三江”的经过,呈现主席与百姓休戚与共的欢乐场面;他描绘主席对警卫战士生活、学习与成长的关心,还原主席与身边工作人员同甘共苦的生活经历;他追忆主席与各级干部讨论工作的历史,再现主席与领导为国操劳的种种历程。使人感受到主席对战士、对孩子的关心爱戴,对工作人员、对普通百姓的关怀爱护,对同事、对下属的关照引领,对国家、对民族发展的未雨绸缪。作品思路清晰,文笔细腻,感情饱满。多角度、多层面,为读者还原出19岁的警卫员在主席身边度过的令人难忘的日子,感染力极强。

  神农架人《走进伟大领袖的诗词世界》:歌颂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心怀天下,走过枪林弹雨,越过万水千山,用生命和真情铸就的宏阔诗篇。毛主席诗词,也记录了伟大领袖的情感世界,坦露了毛泽东的真情和大爱。文章以阅读毛泽东诗词领路,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带领读者走进伟人领袖的情感世界,探究主席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悟人间大爱,体悟世间真情。歌颂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表达对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无限的热爱和崇敬。

  丹妮视觉《西花厅,有我美好的记忆》:作者饱含深情回忆了自己在西花厅得到周总理、邓妈妈的关怀、教育、鼓励的几件往事。因为作者的父亲当时是总理的外事秘书,作者的童年时代才有机会与周伯伯、邓妈妈近距离接触,她用平实的笔墨讲述了那段宝贵时光的生活:困难时期总理家里简朴的生活,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主动降低伙食标准;周末或过年过节跟随总理去看演出,接受文化熏陶;“我”因为得不到特殊照顾而失落,邓妈妈安慰“我”并告诉我要遵守规定、遵守纪律;“我”因为紧张陪周伯伯打球不顺畅,心中愧疚没能让日理万机的总理得到休息锻炼;总理看完电影鼓励“我”说说自己的感受。周伯伯、邓妈妈关心西花厅孩子的成长,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在总理诞辰123年周年之际,作者让我们看到了总理的平易近人、心系人民、心系国家,关爱、尊重、鼓励身边工作人员的孩子健康成长。这样的总理怎能不得到人民的爱戴、思念和缅怀?!

  顾保孜《他从没有离去》:“红墙女作家”顾保孜创作了大量领袖题材的作品,记录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她创作态度严谨,细腻,尊重历史,严肃写作。她的《周恩来最后600天》一书,真实详细地记录了周恩来总理生命最后三年多的艰难历程。身体上的病痛折磨、精神上的忍辱负重,成为周恩来最后的生命主题。可以说,周总理为国家呕心沥血,顾保孜呕心沥血写总理。文章里,顾保孜讲述了她历时十几年创作完成了《周恩来最后600天》的创作经过和真情感悟,感人至深。

  青梅煮酒《延安朝圣》:延安是人们心目中的革命圣地,每个去延安的人都是心怀敬仰去重温革命斗争的峥嵘历史,此所谓朝圣也。作者走路轻步,说话轻声,瞻仰轻静,源于她对革命先辈的敬慕。站在延河之滨,她深知延河水孕育了中国文明、见证了中国革命胜利,它的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早已超越了地理意义。登上凤凰山,参观革命领袖的旧居,她深感正是有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克服困难打败敌人,才有了新中国,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走进纪念馆,她在一件件的历史文物里仔细寻找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辉煌轨迹。延安之行,真实地表达了对党对革命对领袖的敬仰之情。


  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捍卫信仰,血洒疆场,写下了不朽青春

  中国近代以来,没有哪一个政治团体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拥有这么多为胸中主义和心中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有志之士。他们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苦,不怕死,“砍头不要紧,只为主义真。”为了信仰和理想,可用一生去奋斗,不惜用生命和青春去换取。

  独上月楼《毛泽民,一位卓越的早期共产党人》:作为革命领袖的“大后方”,毛泽民如青松般坚韧;作为红色共和国的“大管家”,毛泽民如赤子般忠诚;作为借助共产国际纠正王明等人错误路线的“大功臣”,毛泽民如丰碑般高耸入云。”年仅47岁就被反动派杀害的他,永远是中国革命的一座丰碑。文章小标题,提纲挈领,展示了毛泽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与兄长毛泽东的手足之情与革命情谊,更彰显了毛泽民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的卓越贡献。之外,行文中作者随着深入阅读,对毛泽民逐渐了解,逐步敬仰,直至深切怀念,给人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燕鹰《父亲的阵地》:挥之不去的心乡,不约而同的遗嘱,七十年前曾在这里浴血奋战,七十年后回到这里陪伴战友。老兵的子女们带着崇敬护送父辈灵骨魂归阵地,同样应该崇敬的是三千多名七十年前就长眠于这块阵地上却又无儿无女的年轻战士,他们是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

  碧古轩主人《雄鹰的战列》:作者用深情的笔墨,赞颂了祖国空军英烈们坚贞不屈、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北京航空博物馆,英雄墙上,1700多个空勤英烈的姓名,蔡云翔、孙生禄、杜凤瑞、陈志英、李剑英、余旭……一行行英雄的名字,诉说着一个个催人泪下、令人奋进的故事。用军人的坚贞与英勇,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史诗;连同他们的赤心,献给了他们的信仰。这些名字,是民族历史天空中一个个灿烂的星辰,是国家浩瀚思想里一个个璀璨的明珠。他们,与日月同辉,精神永垂不朽。这些名字,宛如一座座丰碑,铸成了一方特殊的战阵。贲张着血脉,怀揣着忠贞,高吼着战歌: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悠草深玫《背影里的忠诚》: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父亲不忘初心的一生:战争年代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父亲一生短暂,却正气浩然,时刻用生命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与承诺。作者以独特的角度走进英雄父亲的精神领域,在英雄父亲与普通子女之间架设起一座精神桥梁,真正认清英雄父亲的精神财富,致敬英雄的父辈,并自觉传承其精神,有效地强化了作品的思想教育意义。

  张林初《播撒革命火种的广州农讲所》:讲述了妻舅贾力更播撒革命火种,转战革命而牺牲的故事,使人深感革命发展的力量和艰难。


  一代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建立了卓越功勋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百年革命和建设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为这份伟大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有战功赫赫的老兵,有常年坚守边疆、巩固国防的戍边英雄,有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还有在脱贫攻坚一线挥洒汗水、忘我奉献的楷模……他们处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岗位,工作任务不一样,他们的事迹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虽然不一样,却都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民造福的情怀,都有共同的初心,共同的优良传统。他们用个体的微薄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他们“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这是一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体现,是功勋党员为党和人民作出的杰出贡献,让我们礼赞他们的崇高品格,崇尚先进、见贤思齐。

  天路过客《雪域忠魂》:西藏,一片广袤而神秘莫测的高原,雪域天路沿线的烈士陵园,深藏着雪域忠魂、政工名将、谭冠三将军打仗,平叛,种粮,种菜,种树等摄人心魄的英灵故事。谭将军奇崛的人文素养,惊天动地的事迹,创造的“老西藏精神”,加以作者信手拈来而精确妙用的多种修辞,形象生动而妙语连珠的语言,使得忠诚为党、精忠为国、献身西藏的谭冠三将军形象高高矗立在我们面前。西藏百姓称他是“菩萨将军”、“格萨尔式英雄”,是共产党派来拯救西藏的“红汉人头领”。毛主席赞扬他是“阵地最高的政治工作者”,因为他创造了马列主义与西藏实际相结合的范例,是“高原红色文化的奠基人”、名副其实的“政工名将”。杨尚昆赞誉他是“优秀的共产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政治工作者。”他铁血剑豪背面的政治卓越和坚强党性,魂系雪域的气象万千,威名与高原同在,永恒不朽。

  独上月楼《生死瞬间的自觉选择》:这是一篇主题集中、文辞洗练、线索明晰、架构稳健的纪念散文。中共党员、“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面对留学机会和祖国尊严,毅然选择撕掉护照;面对美国国籍毫不犹豫选择了“否”;面对世界知名大学加薪挽留和台湾方面的邀请,坚定不移选择回到新中国……面对生命最后10秒,自觉选择了保护绝密文件。一系列选择贯穿全文,简明且生动地展示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家国情怀。作者显然被文章所纪念的人物深深感动,于是,读者也被感动。

  萧索《寻找万连长》:文章以石化部副部长季铁中寻找当年一起战斗在白山黑水中的老战友“小万连长”为线索,回忆了抗联少年连英勇奋战的英雄事迹。他们在赵尚志的领导下,初战天台山,血战双龙沟,报仇二黄山。在小万由于伤病告别并肩战斗的战友后,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自觉地担当起共产党员的使命,在不同战线继续战斗。解放后,他不居功不炫耀,默默地工作在最基层。我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平凡和伟大。

  远山云《心中圣地 人间沧桑》:大巴山是父亲的圣地,父亲是“我”的圣人。父亲身材高大,性情刚烈,九死一生,经历非同寻常。于1932年被爷爷送入红军,转战南北。抗战中英勇作战,被授予勇士称号。战争中一次次负伤,却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文革”挨批,刚烈不减。离休赋闲,本可享受安逸生活,却心系家乡,不改初心,为人民谋幸福。为家乡谋发展,为国家谋富强,将国家的变革、家乡老区的脱贫和他的执拗,戏剧性地系在了一起。他拖着一副不中用的身体,干着一些力不能及的事情,为家乡修水库、修公路、建林场、帮贫扶困。“我”同父亲帮助老家制定了详细扶贫方案。1993年,父亲带着家乡脱贫的遗愿离去。作者以父亲和自己依恋家乡、建设家乡为线索,用人物和家乡面貌对比的手法,倒叙的方式,含蓄而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以大巴山变迁的缩影,见证奇迹,告诉世人:过去40余年里,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一个最落后的中国红色老区,发生了最不可思议的巨大变迁,这是一篇献给建党百年的厚重精品佳作。

  柴英《柴木林,用一生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作者的父亲是一位救死扶伤的老军医,一位用一生践行为人民服的初心的老党员。他为抢救磷中毒病人不顾个人生死,为救农妇生命,不怕承担后果。他为了一个生病的战士涉水上岛,他为了试制“冻疮酱”不惜冻伤自己,为试验“止血药”切开自己的血管。他为了小小银针创奇迹,反反复复在自己身上试针,用针炙治疗聋哑青少年,用针灸救活小葵花。老百姓感谢说:你救了我们这个家。他心里装着病人,唯独没有自己。这样的军人实在可敬,这样的党员实在可赞。

  丁振阳《播火者》(长篇连载):真实是生命,艺术是翅膀。长篇报告文学《播火者之歌》就是一部给真实插上金翅膀的好作品。主人公李庆文是辽宁农科院副院长,是1987年1月12日获国家殊荣的19位“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之一;还是全国首届“十大扶贫状元”之一,在辽阔的塞北乃至辽沈大地也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作者通过“奔向主战场”“打响第一炮”“绿色的冬天”“魂系蒙古贞”“两大攻坚战”……再现了主人公李庆文在阜蒙县任科技副县长和在阜新市任科技副市长期间的真实动人故事,再现了李庆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塞北粮食连年大丰收,农民脱贫致富,而呕心沥血,献身农业的时代风貌。故事曲折,情节动人,令人爱不释手。

  贺西泉《追星杨利伟》:追星,似乎是当下少男少女们的专利,他们所追的是文体明星。然而作者所追的是民族之星,军人之星,最明亮的星,那是他们的母校空军第八航校最耀眼、最令人骄傲的星——翱翔太空的航天英雄宇航员杨利伟。飞行恐怕是世界上所有行当中最危险的职业,杨利伟不仅选择了飞行,并且勇敢地成为中国飞上太空第一人。幸运的是,作为母校的老战友,杨利伟亲自带着作者一行参观航天城,详细介绍他的航天经历,他们亲眼看到潜水池里,景海鹏、聂海胜、翟志刚、费俊龙、刘伯明、刘旺……一池的英雄好汉在训练,真是惊喜连连。他们才是民族最耀眼的星,人民心里最仰视的群星,每一位共产党员就是一颗星。文章讴歌了我们民族真正值得追崇的星,很有现实意义。

  锁阳小可《壮丽的人生》:一首叙事长诗,满怀深情,饱含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全面的记述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四机部部长钱敏同志辉煌灿烂的百岁人生。 让人们认识了一位有着78年党龄,为祖国解放、国家建设做出不朽贡献的老前辈。钱敏,12岁投身革命,是暗夜里进步思想的播火者;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指挥员;是新中国重机工业开创、电子工业发展和西南大三线建设的领导者之一,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身。他用热血忠魂铸就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壮丽人生,他告诉国人,什么才是“民族的脊梁”!全文荡气回肠,一气呵成,情感真诚,叙事清晰,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弘扬优秀共产党人伟大精神的诗篇,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教材。作者也是一名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用自己的方式,献给建党百年最好的纪念礼物。

  老胡《学党史,颂辉煌》:一首四言古风,五百六十个字,以昂扬的节奏,赤诚的丹心,澎湃的激情,骄傲的姿态,自豪的心理,高度凝练形象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坎坷和艰难、成长和壮大,屹立东方和强盛于世界。全诗节奏铿锵,振奋人心,昂扬斗志,增强信心,笃定信仰,激励人们坚定信念,扬鞭催马,奋发有为,为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建设添砖加瓦,奉献人生。

  鸿雁《百年看红船,风劲正扬帆》:骚体开端,从地理上一步步拉近距离,从时间上追溯到一百年前。骚体结尾,展望未来,中国充满希望和光明。首尾从形式到内容构成呼应,形成一个整体。中间部分前后对比,突出了百年间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秉持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终于迎来国富民强的新中国。从而形象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正确性,并使全诗极具说服力。

  洪燕峰《镰刀斧头的党旗上有他的风采》:记父亲洪引的不凡人生。父亲历经洋学堂熏陶,抗日战争爆发,中止学业投身抗战,延安抗大学习并组建抗大医院,随医院转战东北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和平时期带领医学战线人员在预防医学、防疫学、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学、病毒学、传染病学、健康教育等等诸多学科和重大抢救中做出重大贡献,用共产党人的胸怀践行不平凡的人生。从作者父亲身上,给读者留下一位对党忠心耿耿、默默为党工作、一生为党贡献的长者形象。

  大海星辰《历史将会把他们铭记》:19位老党员老干部,坚持二十年如一日,在荒沙肆虐的海滩上义务植树造林,把一个沙流风侵的海滨建成了绿树成荫的景观,引来了八方游客和诸多的高新产业,为威海市的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贡献着不老的神话。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赤胆忠心。他们大多已经长眠,但他们的形象不朽,他们的精神永恒。又一个植树节到了,作者满怀敬意地书写他们,令人敬佩不已。

  邵魁《黑土地上的爱恋》:开头便以场景带入,用人物的自言自语拉开了回忆的过程,回忆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延寿一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特级教师苏世政向我们徐徐走来。顺着时间,小苏在“我们要做新一代的义勇军!”的欢呼声中,在向党的宣誓中,在白发苍苍的老师的目送下,奔向了肥沃的黑土地,从此开始了他人生路上的崎岖驰骋。一切的人间困苦,所有的打击陷害,都没有让这个坚强的汉子倒下,而是越战越勇,越磨越锋利,他卧薪尝胆、殚精竭虑,为培养外语师资费尽了心血;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中俄的“化肥索赔”谈判上为中方赢得了谈判的胜利,多年以来,苏世政用自己的专长默默奉献着,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理念。


  一代共产党人勇于探索,忘我奉献,谱就了英雄凯歌

  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利益,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利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这些领头人以责任与担当,在扶贫路上,教育行业,保卫安全等各个岗位上,脚踏实地、努力拼搏,践行着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

  沙河小月《热血铸就金色盾牌》:沙河市公安局赞善派出所指导员李佳怀着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扎根基层,真真切切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疫情来临时,她将重病中的父亲托付给家人,主动请战、冲锋在前,毅然决然地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坚决守护着辖区人民群众的平安。驻村帮扶干实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和驻村干部的务实作风。用一名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实承诺,把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朴素情感化作实际行动融入所挚爱的公安事业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我们都是新时代的“追梦人”。

  天海蓝蓝《吴书记和他的美丽乡村》:这篇纪实文学,记叙一位奋战在乡村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深谋远虑,打造蓬莱“美丽乡村”;鞠躬尽瘁,当好“美丽乡村”带头人的模范事迹,虽然没有感天动地,但“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正是由于这一天天长年累月的脚踏实地、坚定不移,与村民荣辱与共,才得以实现“三园、两材、一苑、一场、一池”的宏伟蓝图,将一个长期落后的贫困村建设成为蓬莱“美丽乡村”,也正是因为这普普通通,才彰显出一位基层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博大情怀。当作者置身于美丽乡村的广场、鱼塘,蓝天、碧树,白墙、红瓦间时,触景生情,草就出“吴书记和他的美丽乡村”,事迹扎实,主题鲜明,前后呼应,语言精巧,是一篇很厚重的建党百年征文。

  王忠田《驰骋在国际广播大舞台的共产党员张敬然》:5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张敬然,在国际广播舞台上驰骋了30年,把自己最美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国际广播事业。做改稿定稿编辑,她精益求精;做记者,她采访国王、首相、议长,撰写了大量受欢迎的稿件;做主任,她成功组织了许多重大活动:退休后,她又是一个称职的党支部书记。她在只传声不见人的工作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搭建友谊桥梁,讲好中国故事,从一名柬语大学生成长为“资深翻译家”、“优秀党务工作者”。这一个个荣誉称号,见证了她对党的事业、对广播与翻译事业的坚守和担当。她是与新中国一同成长进步的共产党人,无愧于党的教育培养,无愧于时代的要求。

  香磨山人《延寿抗洪史上一曲壮丽的凯歌》:作者回忆30年前延寿县委县政府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延寿人民,战胜3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的感人事迹。共产党人心系人民心怀百姓,在关键时刻冲锋陷阵,受到了全县人民的拥护爱戴。抗洪精神就是共产党为国为民的精神。共产党的形象在人民的心目中越来越伟大。

  还有——

      退休老兵《庞焕泰,永不停歇的追梦人》,记退休老兵共产党人庞焕泰自发扶贫的故事;宋同文《永远的木棉花》,找寻烈士的足迹,向烈士致敬,向建党百年献礼!静若幽莲《沙漠上崛起的绿洲》:记彰武县治沙书记董福财的不凡奋斗故事; 张玉凤《守望竹楼》,记傣族园的缔造者范文武;弦歌悠扬《<经山历海>见证了新时代基层党员的初心使命》,以电视剧为线索,谈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安瑞平《他永远是一面旗》,记村支书盖德的先进事迹;沙海绿洲《老兵永远跟党走》,记述了志愿军老兵胡顺的故事;李亚文《绿叶的诉说》,追记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董福财的奋斗人生;梦秋《匡正倡廉,文学有为》,专访中共党员、公安作家、银河悦读网金牌写手宫桦的写作之路;唐雄《舍小家顾大家,为党旗添彩》,记转业军人共产党员海南省财政国库支付局派驻儋州市雅星镇合罗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中队长杨东柏的事迹。黄爱民《翻山越岭去远行》,记上海援滇干部张元军的先进事迹;江楠《祖国在我心中》,记优秀共产党员裴昱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白石亮《我的入党志愿书在珍宝岛战场填写》,回首作者火线提交入党志愿书的感人故事;南庄隐士《踏寻父辈红色足迹》,生动记录了一次红色旅游活动。

  阿紫 《在冬天的麦苗上,看到祖国的春天》,诗歌美妙,仿佛引领人在蓝天翱翔。具有浪漫意识和爱国情怀的阿紫,她的许多诗歌充满激情和正能量。也比较适合诵读,是许多主题活动的首选。这首《在冬天的麦苗上,看到中国的春天》,更是意象深远,蕴含着信念。左岸《党旗照耀着祖国》,行者《红歌告诉我们》,武立金《七绝 老兵心向党百诗颂百年》,穿越中的书生《少年啊,七月如你》,都是以抒情诗歌的形式,致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因篇幅有限,还有很多优秀作品没有纳入这次总结,相信大家在阅读每一篇作品后,会有不菲的收获。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征文活动,让我们从一篇篇厚重的纪实文学里,一首首抒情诗歌里,一篇篇书评影评剧评中,领略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见证初心,方知是植根于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之上的精神之花、思想之光,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薪火相传的力量之源。 

  由此,可以肯定地说,银河悦读中文网庆祝建党百年的征文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圆满成功!

      感谢中国毛泽东思想研究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新媒体文学委员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中国红色历程研究会、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红色宣讲团、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北京知青联盟网、中红网、中视网对本次征文活动的支持。

  感谢为本次征文辛勤付出的编辑和评委天海蓝蓝,邵魁,鸿雁,弦歌悠扬,空中白雪,大慰,安瑞平,李亚文,梁争。致敬放弃评奖的评委独上月楼,柴英,天海蓝蓝,鸿雁,邵魁。

  由衷的祝贺所有获奖者!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