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地道战》,可以说,大江南北妇孺皆知。但是,你可曾知道,《地道战》的创作素材取自于抗日战争中石家庄地区的地道战,主要人物、事件的原型是正定高平村的刘傻子和高平地道战。

  早在电影创作时,主创人员在高平村召开了老民兵座谈会,高平村的地道战吸引了主创人员,决定以高平村的地道战和党支部书记、民兵队长刘傻子为原型,创作电影《地道战》。(2004年电影《地道战》剧组重访高平村的题词)

         1626918474932972.jpg刘傻子1916年出生在高平村一贫苦家庭,1940年参加民兵游击队,历任民兵游击队长、中队长,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刘傻子带领高平村人民,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配合八路军打伏击、抬担架、扒铁路、割电线、埋地雷、炸公路,挖地道。1944年,刘傻子被区、县评为“战斗英雄”,同年12月出席了晋察冀边区政府群英大会。1945年农历3月23日,在反击日军围剿、保卫高平村的战斗中光荣牺牲,年仅29岁。

高平村的地道战始于1942年冬。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极其艰苦的阶段。从年初起,日军即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大肆“蚕食”,1942年又发动了对冀中空前残酷的“五一”大“扫荡”,冀中基本上变成了敌占区,冀中平原上,日军碉堡林立,公路、封锁沟密如蛛网,环境极端残酷。

      残酷的形势并没有扑灭冀中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的烽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冀中抗日军民创造了平原地道战,不仅起到了有效保存自己的作用,掩藏了群众和伤病员,掩护了党政机关、兵工厂、报社等,而且具有攻防作战功能,成了积极主动消灭日军的重要战斗形式。而石家庄的平原地区,同整个冀中一样,也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地道战,书写了石家庄抗日战争历史的辉煌一页。

       石家庄地区的地道战,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早在1941年冬,新乐、晋(县)深(泽)(无)极、藁(城)无(极)等县一些干部从群众利用红薯窖、古墓躲避日伪军搜捕中得到启示,开始在一些村庄群众家中或野外挖掘隐蔽洞作掩护。后来,普及到不少村庄,地洞也不断扩大,由简单的掩藏洞扩展为攻防兼备的地道,轰轰烈烈的地道战在广大平原兴起。

     高平村的地道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起来的。从1942年冬开始,经过一年的努力,到1943冬,全村挖村外干线2条,村内干线3条。地道全长数十里,动土10万余方。村外干线:一条往西通韩家楼,供侦察敌情用;一条向东通村东沙疙瘩,供转移或袭击敌人用。村内的3条干线与各支线相连,并与各地道口、井口、屋顶工事相通,形成能打能防、能攻能守的地道连环和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

1626918623310388.jpg (高平村抗战时期地道遗址)

      从1943年春到1945年5月期间,日军多次进攻高平,其中较大的合围进攻就有5次,出动兵力200人以上的2次,300人以上的1次,500人以上的1次,1000人以上的1次。日军的每一次进攻,都被高平抗日军民用地道战而粉碎。而最为激烈的战斗,要数1945年5月的那一次。

      1945年5月4日,日军对高平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合围进攻,这是日军动用兵力最多的一次,也是惨败最厉害的一次进攻。

       在这次进攻高平之前,日军为侦悉高平村民兵实力和地道构造情况,曾进行偷袭,在田间把民兵周小三和周洛白抓走,周小三丧失民族气节,向日军供出实情。

      日军这次偷袭,引起了高平的警觉,预感到这是日军大规模进攻的前奏,立即做了充分战斗准备,严阵以待。

      果然,1945年5月4日,日军纠集正定、灵寿、行唐、新乐等地的日伪军以及特务、便衣队共1000余人,携带轻重机枪、钢炮、毒瓦斯和燃烧弹等武器,在汉奸周小三带路指引下,于当日凌晨兵分5路,向高平奔袭而来。高平早就做好了迎敌准备,全村划分5个战区,指定了负责人,各战区配备民兵十余人,并动员全村群众齐参战。

       正巧,这天区公所准备发往各村的25箱手榴弹(1200多枚)还存放在这里,经区政府批准全部发给民兵使用。所以,这次战斗弹药较为充足。

       拂晓,在东北口第二战区值勤的民兵周成河、周金秀发现距村不远的孙家坟处有几个黑影正向村沿蠕动,周成河随手从屋顶拾起一块砖头,投向黑影,机警地喊道“看手榴弹!”偷袭的敌人立即向他们开枪射击,枪声使全村民兵迅速进入各自的战斗岗位。接着村里的信号鼓敲响了,全村男女老幼很快钻进地道。随之,战斗激烈展开。

       日伪军先由东北口发动进攻。守卫在这里的战斗英雄刘傻子和村支书孙文喜等民兵,钻出地道,站在屋顶制高点上,用手榴弹痛击敌人。接连击退敌人四五次进攻,毙伤敌14人。  

在战斗进行中,不少妇女也主动参战,帮助民兵运送地雷和手榴弹。在民兵和村民协力的英勇打击下,日伪军被击退,撤到民兵事先埋好的地雷区。守卫在地道内的民兵迅速拉响地雷,一声巨响,炸死炸伤3个敌人。日军在东北口的进攻被迫停止。

       同时,守卫在东南口的第一战区民兵以土墙、土堆作掩体,以手榴弹、机枪、步枪痛击攻击过来的日伪军。经过激烈战斗,毙伤日伪军6名,日军被迫退到村外。日军妄图重新集结进攻,民兵王建章在高房工事上居高临下,用自制的土炮连发数弹,炮弹在日伪军群中爆炸,炸的敌人四散逃命,伪军中队长肖秋来中弹丧命,敌人失去指挥,乱作一团,停止进攻。

       负责北口第三战区的刘双恩,听到枪声后,从家里背上武器,急奔战斗位置。刚一出家门,便和几个敌人在街里遭遇,他火速从身上抽出手榴弹向敌投去,炸死炸伤敌2名。敌再次扑来向他猛烈射击,他不幸腿部中弹负伤。这时,他忍受疼痛,又向敌投出一棵手榴弹,伤敌1名,敌见他负伤,又一次向他扑来,他为了不让敌人捉活的,毅然跳到附近一口井里去,敌追过来想要抓活的,两个伪军把井台辘轳上的井绳系到井里去捞他,他知道井内通有地道,便抓住井绳,当伪军绞到半截时,他用负伤的腿巧妙地一蹬井框,借力钻入地道摆脱了敌人。伪军忽然觉得一轻,却不见井中的人了,他们望着黑洞洞的井口,谁都不敢下去,只是向井内乱砸了一通,悻悻而去。

       第三战区的孙白旦在北口发现敌人后,机智地高喊:“民兵一排一班注意,发现敌情,准备战斗!”随着喊声,民兵孙宝贵与其父孙八月从家中冲出门外,喊着:“打呀!冲呀!捉活的!”接连向敌打出两颗手榴弹,毙伤敌数人,日伪军惊慌西窜。当这股敌人逃至区公所门口,区长江平用盒子枪突然向敌射击,趁敌人一阵慌乱,他迅速进入地道。敌人在区公所门口东张西望,寻找攻击目标,在地道内的民兵拉响地雷,日伪军死伤四五名,锐气大挫,仓惶退出北口。

      坚守在西南口第四战区民兵隐蔽在屋顶工事里,当日伪军沿夹道沟向村庄袭来时,他们用手榴弹将敌人炸得血肉横飞,毙敌数人。日军恼羞成怒,集中火力猛烈射击,在敌人强大火力下,民兵们撤离高房工事,通过地道转至街内预设地雷区,等待敌人。当敌人进抵村内真武庙雷区时,民兵拉响地雷,在猛烈的爆炸声中,敌人又丢下四五具尸体,惊慌逃走。

      在第五战区阵地上,坚守的民兵利用屋顶工事,用土炮轰击敌人,敌人发现目标后,集中强大火力向他们扫射,民兵周四成不幸中弹负伤,副中队长王六合为救护周四成,冲到前沿向敌射击,不幸也身负重伤。危急关头,富有战斗经验的周保全,用棍子挑起帽子向高处晃动,每高举两次帽子,就引来敌人一阵猛烈的枪声,接连几次后,日军发现上当,停止了射击,他们趁机迅速把周四成、王六合两人救护下来。

      在日伪军的猛烈火网下,难以继续坚守屋顶,村长周保全当即决定撤出屋顶工事,诱敌深入,寻机歼灭。他们边打边撤,把敌人引到一个未加封闭的地道口前。日军如获至宝,马上责令伪军下挖。刚挖不久,一声巨响,“看洞雷”爆炸了,伪军被炸倒。日军知道上当后,丢下洞口,向前进击。民兵孙寿和褚红春从地道瞭望孔中严密注视着敌人,群敌到达“老母庙”附近雷区后,立即拉响四五个地雷,毙伤敌十余人。逃敌刚到王风春家门口,民兵褚小连又拉响地雷,毙敌数人。

      闯进村里的敌人发疯似地乱抢东西,窜到孙五保家,把门一推,看门雷炸了,2个日本兵当场炸死。有几个伪军跑去王老成家牵牲口,一推门,门上吊的手榴弹响了。有的敌人瞅见院里有个笸箩,气呼呼地忙用刺刀去挑,地雷又炸了,几个敌人应声倒下。

       在村内,日伪军步步受阻,处处挨打,同时,县武委会组织许香、塔底、韩家楼等邻村民兵在野外有机地配合战斗,使日伪军腹背受击,半天工夫,不仅没捞到任何便宜,反而丢下了59具尸体和伤兵。

       气急败坏的日军兽性大作,抓住了周雪成的母亲,惨无人道地剁下她的双脚,推进枯井,用火活活烧死。同时,日伪军四处纵火烧屋,焚毁民房600余间。最后,拖着尸体,匆匆逃窜而去。

此次战斗,民兵中队长刘傻子、副中队长王六合、民兵周老好,刘双恩4人光荣牺牲,7人负伤。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高平群众参加大小战斗50余次,毙伤敌伪军150多名,生俘伪军30余名,缴获各种枪支35支,成为坚固的红色堡垒和远近闻名的抗日模范村。

       1626919437662086.jpg高平村的地道战,是石家庄地区地道战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村庄,绝不止一个高平村。无极县赵户村是又一个典型。

      无极县赵户村在石家庄地区地道战开展时间较早,而且影响也较大。

    赵户村在抗战时期属藁无县抗日根据地,县委、县政府和冀中主力部队经常驻在这里。1941年冬赵户村开始挖地道,昼夜不停。当年全村共挖主干道13条,隐蔽洞百余个,但小地道与主干未沟通,不适应作战需要。1942年春又陆续挖了50多条支干线,将各户小地道与主干线连接起来,形成了户户有隐蔽洞,并与村内地道干线、支线、高房工事相连,形成了村内地道与村外堑壕、防御工事相接的立体防御体系。地道全长15公里多,一般距地面2.5——4米,洞高1.5——2.5米,宽1.5米。每隔20丈挖一个大洞,能容一排战士,又有许多小洞,有的放东西,有的办公用,有的作厕所。洞内备有干粮、开水、被子、灯火及防毒用具。每个地道都有通气孔,地道拐弯处有迷惑洞,让日军分不清死洞与活洞。有的地方只能爬过一个人,且有民兵把守。地道设有上下翻口,有土袋和木板,防止日军灌水。出入口很隐蔽,有的在墙上,有的在牲口槽里,有的在锅台内,有的在炕洞里、猪圈内、草棚里、水井里、立柜下、草地里等。洞口设有陷井,里边有地雷、尖刀,上边有翻板、周围有地雷。地道出口有的挖到村边、树林,不用时盖土,用时打开。在地道内既能隐藏,又能打击日军。在一些高房的墙壁上有小孔可射击日军,并与地道连通,能上能下。地上地下、村里村外可灵活作战。

(在电影《地道战》中,有这样的镜头,日军进攻高平时,老支书敲响吊在大槐树上的大钟报警,这是高平村的真实场景。古槐被日军焚烧,大钟后来也毁。后高平村群众自愿捐款重修古槐和大钟,作为地道战遗迹精心保存。)

1626919479903107.jpg

      高平村的地道战,是石家庄地区地道战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村庄,绝不止一个高平村。无极县赵户村是又一个典型。

      无极县赵户村在石家庄地区地道战开展时间较早,而且影响也较大。

    赵户村在抗战时期属藁无县抗日根据地,县委、县政府和冀中主力部队经常驻在这里。1941年冬赵户村开始挖地道,昼夜不停。当年全村共挖主干道13条,隐蔽洞百余个,但小地道与主干未沟通,不适应作战需要。1942年春又陆续挖了50多条支干线,将各户小地道与主干线连接起来,形成了户户有隐蔽洞,并与村内地道干线、支线、高房工事相连,形成了村内地道与村外堑壕、防御工事相接的立体防御体系。地道全长15公里多,一般距地面2.5——4米,洞高1.5——2.5米,宽1.5米。每隔20丈挖一个大洞,能容一排战士,又有许多小洞,有的放东西,有的办公用,有的作厕所。洞内备有干粮、开水、被子、灯火及防毒用具。每个地道都有通气孔,地道拐弯处有迷惑洞,让日军分不清死洞与活洞。有的地方只能爬过一个人,且有民兵把守。地道设有上下翻口,有土袋和木板,防止日军灌水。出入口很隐蔽,有的在墙上,有的在牲口槽里,有的在锅台内,有的在炕洞里、猪圈内、草棚里、水井里、立柜下、草地里等。洞口设有陷井,里边有地雷、尖刀,上边有翻板、周围有地雷。地道出口有的挖到村边、树林,不用时盖土,用时打开。在地道内既能隐藏,又能打击日军。在一些高房的墙壁上有小孔可射击日军,并与地道连通,能上能下。地上地下、村里村外可灵活作战。

      1942年“五一”大“扫荡”后,日军在赵户周围的村庄修建炮楼,把赵户村紧紧地包围在中间。中共藁无县委、县政府、各机关团体、县区游击队和军分区32团2个连、村干部、民兵等坚守在赵户村。从5月初到月底,无极县城日军先后数次围攻赵户村,被坚守的抗日军民打得落花流水。特别是5月23日,日军集中10来个据点4000余人,带有汽车、大炮、轻重机枪包围赵户村。上午11点半开始进攻,打到下午1时许,日军连续进攻5次,死伤100多人,也没有攻进村。在村南口日军进攻10多次,死伤80多人。下午5点日军又重新组织力量进攻。赵户抗日军民利用房上房下,地道内外,到处打击日军,打得日军蒙头转向。日军施放毒气弹,亦无济于事。一直打到傍晚,日军被打死300多人,不得不撤走。

        地道战初显威力,石家庄平原地区掀起了挖掘地道的群众运动。各地从县到村层层发动,动员18岁至45岁身体健壮的基本群众参加挖掘地道。 经过“五一”反“扫荡”,总结开展平原地道战的经验教训,为更适应作战要求,便于对付日军的水攻、火攻、烟攻、毒攻和挖掘破坏地道,把地道战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逐步将原用于单纯防御的“口袋洞”改造成村通村、户连户,既能隐蔽又能作战的地道。没有地道的村庄也都挖了地道。地道成了对付日军的地下长城,在反“蚕食”斗争中,特别是在“五一”反“扫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1942年5月30日,1000多日伪军包围了晋深极县白庄(现属深泽县),驻扎在该村抗日武装和地方机关不足300人,利用地道,抗击日军轮番进攻,激战一天,以伤亡20余人的代价,取得了歼灭日军400多人的胜利,连日军指挥官菅泽大队长也被打死。再如,日军加岛骑兵大队700余人向藁无县北侯村一带围攻。抗日军民进入地道,在各洞口处不断向日军射击、投弹,日军只见枪弹袭来,始终见不到抗日军民的踪影。后来,日军发现地道口,驱使伪军进入地道,进一个,报销一个,进两个,报销一双。气急败坏的加岛命令施放毒气,被地道里的群众安全堵住,命令刨开洞口,彻底毁坏地道,又遭到地雷轰炸。战至黄昏,日军只得狼狈逃窜。

        这样的战例,在其他县也不断出现。如位于晋县、深泽之间的田村,从1944年3月到1945年5月,民兵利用地道与日军作战20余次,先后毙伤敌200多人。1945年6月初,日军300多人包围田村又被民兵利用地道战击退。还有,栾城县南高村于1945年在原来藏身地洞的基础上,修建成户通、村通,能打能退、可攻可守的完备地道。当年7月16日至7月底,驻栾城县城日伪军曾5次围攻南高村,都被民兵协同区小队依靠地道击退。

       抗日战争中,冀中地道战,显示了人民群众的无穷创造力,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论持久战》)地道战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人民战争”伟大思想的生动体现。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