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界,有的学者对《西游记》第一回首页卷首诗最后一句,“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这句诗,意思是“要知道会元功,必须看《释厄传》”,把会元功当作一种功法来讲。
我们来看一下《西游记》怎么说,究竟是什么?在《西游记》第一回首页上,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復載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吴承恩是在用古哲学世界史观,来解释宇宙时空的发展及他的创新思维。
吴承恩在《西游记》的首页,向人们说明我的这部书是用古哲学宇宙观写的。
他是在讲述,先从远古混沌期,到盘古开天的无极期,再到知仁,善的太极期,人类已知纪年, 最后以“要知道宇宙间的造化功德,去看释去邪厄求五行的西游传记”吧,论述的是宇宙间的发展历程。
吴承恩把宇宙时空观写入西游记,西游记中有很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使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喜欢。但孙悟空能够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不背着唐僧到灵山,而要一步一步走?这个问题就好解释了。
这就是吴承恩所认识的宇宙时空观与他的创新性思维,天上与地上时间与空间是不一样的,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西游记》中所指会元,应为宇之空间,宙之时间的总称。
“会元”这个词,在“百度百科”上都能查到,而在五百多年前,吴承恩就对会元作了详尽的论述,不可说他不存在着飞越性思维。
释厄应作释去邪厄讲。
请朋友们不要把“会元功”当作一种功法来说。不要把“释厄传”当作另外一部小说 来说,要看清《西游记》首页开头的意思,他不会用西游记首页去推荐去看另一部书吧。
五行八卦之说是《西游记》对宇宙观之构成之说:混沌期,无极期,太极期(知纪年)。八卦构成:
易(日,月)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相(阴仪:水,木二相。阳仪:火,金两相,),四相配土成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成八卦,历史上也是这样进化和认知的,唐僧,悟空,八戒,沙僧,白龙马在《西游记》中也是按脏象五行写的人物。
吴承恩又在《西游记》第一回中作了会元之数的论述: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也就是十二会为一元。称之会元,这就是宇宙的时空。
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又说明乾坤天地间,演变出天,地,人三才定位。
所以说,吴承恩是在宇宙间以天,地,人三才创作的此书。一是说了乾坤天地的大宇宙,二是说人体的小宇宙。悟空称心猿:
“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黄帝内经)。”
故悟空敢称齐天大圣,吴承恩他在西游记中借悟空之心表达了他对大思维的看法,他在天上的时空中能日行千里而他在地上的时空中只能一步一步行,时空的概念不一样。
《西游记》中的表述,在宇宙的时空里,天,地,人之中,人定胜天而不能不说他的思维是超前,在书中他也说明天上的时空与地上的时空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他在西游记中表达了他的思维和观点。
《西游记》中的二次西游的终点地,是广西灵山而不是印度。
很多学者在作着所谓的地方志、地理资料考,而把会元功当作人生真啼,令人贻笑大方。
第一回首页,吴承恩对会元之数作了详尽讲解,希望一些写者不要把宇宙时空观的发展当作“会元功”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