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祥云县禾米甸坝子,只要说起照相的话,大家想到的第一家照相馆就是“国旺照相馆”,可以说“国旺照相馆”记录了很多人的美好光阴和重要时刻,会议、庆生、结婚、毕业、聚会……在“国旺照相馆”都留下过足迹。照相馆负责人杨国旺介绍说,自己一直都比较爱好摄影,经营照相馆已经快40年了。而其实除了经营照相馆以外,杨国旺的另外一个身份在最近这几年里也慢慢的被世人熟知,其涉足时间也和经营照相馆的时间一样的长,那就是搜集云南省尤其是大理州和祥云县相关的古籍文献。截止目前,其搜集的古籍文献种类涵盖地契、水利测绘图、执照、文书、判书、发票、印章、信件、碑碣、摩崖、乐谱等近60余种,近2万余件(套),是滇西屈指可数的古籍文献收藏大咖。


  爱好云南民族历史起源于一本书

  说起对云南民族历史的热爱,源于杨国旺幼年时在米甸街遇到了一本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名字叫《云南各族古代史略》的书,他在书摊上翻阅以后爱不释手,但是当看到这本书4.30元的定价,想到家里的实际经济情况后,杨国旺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心里百般纠结,可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他还是鼓起勇气尝试着回家和母亲商量。母亲看出孩子是真心的喜欢这本书,于是卖了家里仅有的2只鸡买下这本书。

  时至今日,当谈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年近古稀的杨国旺眼中依然闪烁着满满的感激和温情,他说:“我母亲也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她说我这么喜欢这本书,就买给我了”。从他的言谈中,至今依然能够感受到他母亲浓浓的母爱和卓识的眼光。在《云南各族古代史略》这本书中,编者详细介绍了云南各民族的历史起源、发展演进、民族大迁徙、民族民俗习惯和文化等内容,给年幼的杨国旺很多滋养和启迪。

  在以后的生活里,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他自己也买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其中由方国瑜教授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云南史料丛书》对他的影响最大。该书约1000万字,在成书的过程中参考了《四库全书》《云南志》《南诏野史》《滇考》《张允随奏稿》《宦滇存稿》《滇南界务陈牍》《华阳国志·南中志》《元混一方舆胜览·云南行省》《马可波罗行纪·云南行纪》《寰宇通志》《明一统志》等有关云南的篇章,可以说凡涉及云南历史的专书、专卷、专篇、专条,均有收录,是云南至今资料最多、最系统、最可信的一部大型史料丛书。

  《云南史料丛书》全面、系统地收录了从先秦至清末中国古籍中有关云南地方历史资料近400种(部或篇),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地理、社会、宗教、边事等,概行搜罗。该书作为一部研究滇史必读的专书,对杨国旺的帮助很大,在随后的十多年里,只要一有空闲时间,他就坐下来细细研读。现在他对云南历史、民族民俗文化、民族迁徙、各地山势地形等都能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无不得益于此。1626416739203023.jpg


  收藏古籍文献源于一张照片

  谈及对古籍文献的收藏,则源于家中的一张老照片,该照片是1972年的时候被杨国旺收藏的。它拍摄于清朝末年,照片中的主人翁李荣标是清巳卯科举人。杨国旺介绍说李荣标武举是其岳父的爷爷,是《云南通志》上唯一记载的2名禾甸籍人士之一(另一人是黄联村杨燝进士),因此家中一直珍藏着这张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张家庭合照,有花甲老人,也有孩提儿郎,他们的服饰、发饰、站立的次序位置等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取向,是一家人珍贵的合影和美好的回忆。杨国旺当时就想:如果没有这张照片,那么关于家族的记忆和荣耀是不是也就随着时间的流逝,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一个家族的历史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同样如此。凭借着对云南民族历史的热爱和日常积累的素材,杨国旺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讯息。于是,在后面的时间里,他便开始慢慢的留意着身边的这些古籍文献,看到合适的、有价值就把它悉数买下来,回家细细的研阅;遇到破损的,就悉心进行修补。同时他还利用空闲时间,邀约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骑着摩托车,走遍了祥云坝子大大小小的村庄,遍访古人遗留下的足迹。而在这个过程中最珍贵的就是遇到了《一沟三坝水利绘图册》《水册续》《米甸马营村鱼鳞册》《九篇辞赋》《梵首聖旨碑》《课幼指南》等资料。从这些古籍文献所记载的信息可知,明朝末年水目山、万寿寺、苍山等祥云和滇西各名山大川的历史文化源流以及禾米甸坝子水利工程测绘和建设、土地的分配制度等具体情况;晚清和民国时期革命烈士王德三的家族是“一门五贡生”,王臻、王之淞、王之溎等都是当时王氏家族的饱学之士;王孝达的家族是当时祥云县藏书最多的家族,其所受的是传统的私塾教育,家族的商号为“富春元”。这些古籍对祥云县的人文历史、水利设施和地理风貌等进行了客观、科学、详实的描述和记载,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文学美学价值。


  方寸认微光:甘当文化传承的守护者

  生活就是要把有价值的事情变得有意义,把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找到自己愿意专注的领域,然后全身心的去投入。

  杨国旺日常的空闲时间基本不打牌、不打麻将,大部分都花在了古籍文献的搜集、修补和整理上了,遇到古籍文献的细碎纸片儿也把它们张贴在搜集板上,以备后续查阅。这些年来,几乎将一生的积蓄都花在古籍文献收藏上,而他在这个领域也自得其乐、不觉疲累,找到了人生快乐的源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搜集的藏品范围也越来越广、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古籍文献、印章、乐器、木刻等都名列其中,有些古籍文献已经是存世孤本,因此也吸引了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大理大学、云南省博物馆和巍山县博物馆等高校和专门机构的青睐,多次到其家中查阅相关资料,而他也总是悉数奉上自己多年来的珍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有一些古籍文献爱好者愿意高价购买其所收藏的藏品,但是都被杨国旺婉言谢绝了,因为在他的眼中,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无价珍宝,代代传承才是实现其价值的最佳途径。他说:“我今年66岁了,也是年近古稀了,计划在接下来的10年里,把这些年搜集的古籍文献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和记录,就不知道到我76岁的时候能不能完成”。看似轻松的语调中夹杂着些许的担忧,是来自光阴无情的流逝,也是来自于对文化传承的隐忧。

  方寸认微光,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乡村摄影师,在自己选择的领域中,用零碎的点滴时光,拾起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地方民族历史珍宝,聚沙成塔、积水成渊,穿起时光中的珍珠浪花,给世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保护古籍文献的这条路上,发挥着自己平凡而灼人的热度。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