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红岩》之路
嘉陵江游船、解放碑、磁器口、罗汉寺……好多景点,我们都一一打卡……至于红色重庆,《红岩》故事的具体诞生地,当然是重中之重了。
《红岩》,早在我读小学时就有深刻的印象,那时没能把故事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一直把小萝卜头与江姐的儿子彭云混淆成一人,后来慢慢才搞清楚那完全是两个人。
提到《红岩》,当然就会让人想起许云峰,江姐、小萝卜头……更会让人想起被称为两口活棺材的白公馆、渣滓洞…这些属于红色记忆的遗址,大都在远离市区的沙坪坝,古镇磁器口方向,我们也正好顺路逛古镇,可以一条龙式完成这重要的一环……
下了地铁走出站台,沿着赫然眼前“千年古镇……”的路标,我们锁定方向——古镇磁器口。一切都沉浸在逍遥逛古镇之中,选着好吃的土产、美味,品之前行,还是辣的居多……不觉中一尊铜塑立在面前,看了文字说明,方恍然大悟,原来这手拿草帽四顾的塑像,竟是《红岩》中疯老头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前辈,“鑫记杂货店”也同时映入眼帘,这店铺,正是其当年听从党组织安排,多次为渣滓洞、白公馆难友们,与外界党组织交换信息, 党的重要联络站之重地。没想到这红色文化竟在这古镇与我们提前不期而遇,没有思想准备的我们,马上提起精神,以庄严崇敬之心走进里已成为纪念传承红色文化,韩子栋纪念展室,展室。
原来当年看守们常带着装疯多年的韩子栋,到镇上“鑫记杂货店”买菜担米,也正是他趁敌看守贪赌打麻将之机,于这里成功逃脱,日夜兼程45天,才在河南解放区找到党组织而被传为佳话。如今,这里已成为纪念传承红色文化,韩子栋纪念展室,(可能店铺较小,只能叫展室)这里不仅展出韩子栋前辈早年奉命狱中装疯、隐忍坚毅,周密计划、沉着应对直至成功逃脱,也展出其多年来仍不忘初心,热爱新中国为传承红色文化,勤勤恳恳奔波忙碌。为那些早年战斗在隐蔽战线,为党献出青春生命,而不为人知的革命先驱、志士,蒙冤一直得不到澄清的张露萍等同志上书证明,每逢清明还带着子女墓前祭扫……小小展室,那1/1仿真的看守打麻将情景,摆放着酒坛的柜台……再度瞻仰门前拿着草帽四顾的前辈塑像……这一切令我们印象深刻,肃然起敬。
重庆歌乐山,山清水秀 ,风光旖旎,有着美丽动听的名字……可就在这一切都是美好的地方,却发生上演过与这湖光山色极不协调的一场场血腥悲剧,因而这里的白公馆、渣滓洞被人们称为“活棺材”。
白公馆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私人别墅,渣滓洞是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两处都因地理位置险峻隐蔽,而先后被国民党做为关押政治犯,爱国志士的监狱,最多时达三百余人,如江竹筠、许晓轩。杨虎城“小萝卜头”一家……1949年国民党反动派逃往台湾前夕,策划实施了震惊中外的11.27大屠杀,有近三百英烈在这里被杀害,仅15人脱险。
走进白公馆,左侧一棵石榴树写着许晓轩栽种……右侧一尊铜塑男童,带着鲜艳飘逸的红领巾实物,站立于花草丛中,但凡知晓一点《红岩》梗概的人,都会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小萝卜头……”
走进展室有许晓轩、江姐等前辈写给亲人的绝笔家书,托孤家书……“军统电台案”张露萍七烈士,还有江姐、陈然等前辈用红色被面等制做的五星红(国)旗……目睹这些,我们好像感受到了那一颗颗盼望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红心在激烈的跳动……仿佛他们都听到了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听到了毛主席的声音在庄严宣告……不仅仅这些家喻户晓的前辈先烈们,让我们极度惋惜,还有那么多不被我们熟知的志士先辈也都在新中国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之际,把鲜血洒在这里。
我坚信歌乐山每一块山岩都将被这红色浸染,因而更想多了解一些没有写进《红岩》,不被人们知晓的那些曾战斗周旋于隐蔽战线,蒙受屈辱,令人心痛而鲜为人知的先驱、志士,无名英雄,续写我心中《红岩》的续篇……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