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史记》记述《孙子吴起列传》一文中,讲述了孙武(以下简称:孙子)如何得到吴王阖闾赏识,并被“卒以为将”,最终打败当时强大楚国而威震天下的历史典故。我背诵不下千遍,渐渐地从中悟出了管理之道。这就是:要想做一名合格、成熟和成功的管理者,首先是要懂管理,然后才能会管理,知管理,敢管理和善管理。这五个层次的管理认识是我长期深入思考之后的结果。它对全天下所有的管理者都具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可让每一位管理者清楚认识到自己当前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处在哪个层面上,进而明白需要努力的方向、方法和目标。如此,才能充分发挥管理作用,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和顺利实现管理目标。

为便于大家对我上述的管理之道有更具体了解,先把原文拷贝如下: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

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 

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弗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

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司马迁)

 

这篇古文的大意是孙子姓孙名武,是齐国人。他写了一部兵法让吴王阖闾过目。阖闾看后说:“您的十三篇兵法我全部看完了,写的很好,但我不知它是否可行?能否先在小范围内为我操练一下看看实际效果吗?”孙子回答道:“可以!”为了增加操练难度,阖闾又问:“可以用宫中的妇人们来操练吗?”孙子答:“没问题。”

于是,阖闾从宫中挑选出180名宫女。孙子把她们分为两个队伍,让阖闾最喜欢的两个宫女担任各队的队长,要求她们每人手里拿一个兵器。然后严肃问道:“你们知道自己的心口、左手、右手和后背的方向吗?”宫女们答:“知道。”孙子明确要求道:“向前就是向心口方向,向左是向左手方向转,向右是向右手方向转,向后是向后背方向转。”宫女答:“明白”。规定确定清楚后,便在现场将斧钺钩叉(古时杀人用的刑具)等兵器排列出来,孙子考虑到这些宫女平时在宫中从没经过认真、严格训练,可能不会严肃执行命令,就又三番五次地对前面的要求讲了许多遍。然后用鼓声和旗帜指挥宫女们向右转,见状情景,在宫中一向随便惯了的宫女们觉得这十分好玩,不仅没有听从命令,服从指挥,反而一齐哈哈大笑起来。对此问题,孙子反思道:“要求不明白,命令不执行,这是主将的责任。”于是他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前面的要求讲了多遍,然后再用鼓声和旗帜指挥宫女们向左转,宫女们还是照样哈哈大笑,对孙子的命令根本不当一回事。对于再次出现的问题,孙子严肃地说:“要求不明白,命令不执行,这是主将的责任;已经完全明白,下级还是不服从,那就是下级主管的责任了。”为严明军纪,他命令执行纪律的兵士将两个带队的队长绑起来斩首。

正在阅兵台上观看孙子如何操练的阖闾,看到孙子意外地将自己两个心爱的宠姬绑起来准备杀头,大惊失色。急忙派使者下来传令道:“我已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我如果没有这两个爱姬,吃饭都没有味道,请你不要杀她们。”听了使者的传话后孙子说:“吴王既然已经授权我担任操练的主将,为了确保操练任务的完成,对于来自上级的命令有的可以不听从,不接受。”于是便将两名队长斩首示众。

用第二名宫女担任队长,重新用鼓声和旗帜指挥她们。宫女们无论是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还是跪下起立,所有的动作全都合乎规定要求,没有一个人再敢发出一点声音。这时,孙子派兵士向吴王报告:“队伍已经训练好了,您可下来随便指挥,即便是前面是刀山火海也会毫不犹豫地前进。”吴王听了后说:“请你回房休息去吧,我不愿下来看了。”孙子说:“原来您只是喜欢我书上的文字,而不能真正实践它。”

此后,阖闾知道孙子善用兵,任命他为大将军。以吴国3万人的兵力向西打败了拥有20万兵力的强大楚国,并攻入了楚国的郢都,向北威震齐国和晋国,名扬天下,这主要是孙子的功劳。

 

从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孙子不仅很懂管理,会管理,知管理,更敢管理和善管理。试想,如果他对管理的思想、原则和方法等内容没有深刻的认识与系统的研究。他不仅写不出博大精深、享誉中外和万古长青的军事巨著,更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冒险。可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的绝顶高手。下面我从入门级,您懂管理吗?初级,您会管理吗?中级,您知管理吗?高级,您敢管理吗?顶级,您善管理吗等这五个层面来分别论述管理之道之重点。

您懂管理吗?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管理者,首先应当系统学习一切有关管理思想和理论,掌握计划、组织、激励、沟通、控制和创新等常用功能、原则与方法,同时还要了解和研究古今中外一切著名管理案例。否则“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懂得在任一环境条件下,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对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实现组织既定目标。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孙子是很懂管理的,他对军事与政治、谋略、作战、地形、虚实、行军、火攻和用间等等方面的要素及关系均有系统思考和深刻认识。故敢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拿给可决定个人生死的吴王阖闾过目。并满怀信心地接受吴王的检验。不像有的管理者,不懂装懂,随心所欲瞎指挥,结果搞得组织内部乱七八糟,鸡犬不宁和怨声载道。这都是不懂管理的必然结果。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习管理切不可像昔日楚霸王项羽那样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学兵法,略知其意后,不肯竟学。”他虽凭借独有优势屡立战功,在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并自立为西楚霸王。但却终因自己修养不够、狂妄自大、寡谋轻信、刚愎自用、暴戾凶残、嗜杀成性等等缺陷导致众叛亲离。在楚汉战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在乌江边自刎而死,年仅30岁。抱憾终身。

由此可见,要学管理就应专心致志,学深学透。只有这样,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像孔子学琴一样,不满足仅仅只会弹奏,还要不断练习以求更加熟练,进而掌握弹奏的技巧,体会琴曲的意境,揣摩作曲人的创作背景和与人物性格。我想,孔子之所以能“异于常人”成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定与他的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分不开。

《中庸》有云:“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意思是:有未学的东西,要学会,没学会是绝不可放弃的。有不懂的,必须问明白,问了还不晓得,也是不会舍弃的。有思考得不明白的道理,也需要思考清晰了才罢休。有未辨别之义,必须辨明,辨不明也绝不放下。未力行之事,同样要切实奉行,行不切实也不放弃。他人学一次就懂了,我不妨学百次而后成。他人学十次则能,我不妨千次而后成。真能如此去修学,虽然愚笨也会变得聪明睿智,虽然柔弱也能自强自立。

您会管理吗?

学习和掌握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后,就要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但懂管理不等于会管理,因为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管理者根据不同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技巧。一般来说,不同的管理者由于自身的修养、追求和方法不同,管理结果也千差万别。如有的只会纸上谈兵,一遇问题就束手无策;有的容易偏听偏信,主观武断下结论,有失公允;有的自认比下属优秀,瞧不起下属;有的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时时以领导者自居,随意指责他人;有的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心口不一;有的面对冲突难以自制,随意发脾气;有的比较官僚,不能深入实际及时发现问题苗头;有的下达任务方式单一,不明情况瞎指挥;有的只问进展不问困难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初级管理者由于缺乏必要的历练而经常遇到和出现的问题,如果处理得好,就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激化矛盾,给自身形象和实际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孙子对管理之道可谓非常精通,他“治众如治寡。”采用分级方法,把一百八十名宫女分为两个队伍,同时他还非常善于用人。让阖闾的两个爱妃担任队长,他为什么不选其她的宫女呢?原因就是孙子知道这两个爱妃在这些宫女的心目中的地位。由于孙子考虑到这些宫女平时在宫中的主要任务是服侍吴王,对其它的要求既不关心也不在意。所以,孙子没有用复杂的道理和过高的要求来实施操练,而是用三岁小孩都明白的的基本常识让宫女们了解自己的具体要求,在宫女们表示完全理解明白后,他用最简单的标准来要求宫女们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操练。他为何要采用鼓旗来指挥呢?他在《军争篇》中作了必要说明即:“《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可见,孙子不仅非常了解操练对象的基本情况,又能根据这些宫女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而不是像战国时期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和三国时期的马谡那样只会说不会做。结果反误了自己和许多人卿卿性命。

       在当下许多管理者当中,有的是学了管理理论后走上管理岗位,有的是在实际工作中表现突出被提升上来的。不管哪种情况,一旦走马上任,就要面对千变万化的实际,会不会管?能不能管?这是对一名管理者是否合格的基本检验。如果不能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深入了解、分析和处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就会犯瞎指挥、乱弹琴的毛病。轻则让被管理者无所适从,心有不满,重则还会给单位带来巨大损失。因此,管理者既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要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技巧,像孙子在《兵势篇》中所说的那样:“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和《虚实篇》中“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如此方能使问题迎刃而解,不留后患。

       您知管理吗?

管理不仅是理论的应用,还是经验的累积。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和由表及里”的深层思考。既下级为什么听?为什么不听?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为什么这样就容易成功?那样就会导致失败?其背后原因是什么?有无规律可循等等。如果管理者不能很快明白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那就会一直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层面上,如果一眼能看到底。就能抓住本质,找到有效的对策。孙子在这方面可谓驾轻就熟,炉火纯青。当他下达命令后看到宫女们不仅不听从,还肆无忌惮地哈哈大笑,便明白这个主要责任在自己,重新再次强调纪律后宫女们依然故我,就知道这个责任就要由下级主管来承担了。于是,孙子便命令帐前的兵士把两名宫女队长绑了起来军法从事。

由此可见,孙子对每一现象的背后的原因都心知肚明,知道该用何法来解决问题最为有利。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和“大师中的大师”的彼得·德鲁克先生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曾指出:“管理者知道什么时候应依据原则做决策,什么时候应依据实际的情况需要做决策”。这与孙子先生在《谋攻篇》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一名成熟、高明的管理者应该具有的重要素质。

你敢管理吗?

客观地说,懂管理、会管理和知管理对一般的管理者来说都不难做到,难就难在是否敢管理。就是说被管理者犯了不可饶恕的重大过错或刑罪,管理者能不能坚持原则?敢不敢依法办事?这是区分一个管理者是中级还是高级的重要分水岭。

孙子在这方面给我们作出了表率。他见宫女们依然不执行自己的号令,便毫不留情地就让兵士把两名队长绑了起来准备斩首示众。阖闾看到后大吃一惊,急忙派使者下来讲情,孙子在此时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胆略。他不但僧面佛面全不看,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还敢于坚持原则,理直气壮指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从而果断执法。这是他切实按照《行军篇》中的“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行军思想来执行的。他明白:“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篇》。

可见,孙子这样做不仅深谙管理之道,还得心应手。其结果使宫女们全部做到令行禁止,训练有素。他深知:“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九变篇》,若不这样,这个操练就搞不好。

毋庸讳言,无论是过去或是现在,大凡问题成堆的地方,都与管理者没有或不敢管理有关。有的在问题面前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总怕引火上身;有的看人下菜碟,以私废公,让大家不满;有的因生性谨慎,缺乏应有的胆识和魄力等等。可以肯定地说,大凡问题很多的单位,都是主要管理者不敢真管严管所致。这是不应该、不称职、更是不负责任的具体表现。它就从根本上破坏了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和公平性。我一直很奇怪的是,同样是中国人,为何到了外企或外国都能老老实实地遵规守矩,到了国内或其它单位有的人就经常随随便便地我行我素呢?我想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家敢于按章办事说到做到,而我们大多则是说得好听,做的不行。倘若全天下所有的管理者都能像孙子、司马穰苴和包拯那样言必行,行必果。勇于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和坚持原则。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行“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从而形成“杀一人而三军震,赏一人则万民悦”人人遵法守纪“不逾矩”的良好氛围。请问,还有谁再敢拿法律制度不当一回事呢?

 您善管理吗?

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令民于上同意也”、“上兵伐谋”和“无为而治”,从而达到“百战百胜”和“上下同欲者胜”之目的。正如孙子在《谋攻篇》中写到的那样:“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管理是手段,不是目标。这需要高级、睿智的管理者不仅能够急大家之所急,想大家之所想,帮大家之所想。还要告诉大家在前进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及对策。像《作战篇》中的“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那样考虑周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让大家自觉、自愿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信心十足地为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全力以赴。管理者不仅要“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还要善于用人。如《用间篇》所说“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任’者,必成大功。”

汉高祖刘邦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他即位后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时,要求大家“皆言其情”,说说他为何“有天下?”项羽为何“失天下?”因对高起、王陵等人的回答不满意,认为他们“公知其一,未知其二”。遂道出了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善于用人,他的那段:“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之评论名传千古。

一代“风流人物”毛泽东主席更是一位高瞻远瞩和卓尔不群的伟大管理者,他不仅有“改造中国与世界”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远大理想抱负,还有“在战略上藐视,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雄才大略,他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在他的英明领导下,涌现了一大批如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等等十分杰出的高级管理者。至于孙子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之所以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那都是他善于管理和用人的结果。这些著名人物都是善善管理的顶级管理者,都是值得我们用心学习的好榜样。

以上是我对管理之道的基本认识,这五个层次的管理思想,既相互联系、彼此独立又逐步深化。为从事管理工作的同道们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明确标准。我认为,管理不仅在于管理者懂管,会管,知管,敢管和善管,还要懂理,会理,知理,敢理和善理。做到“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和达到“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的最佳效果。限于水平,文中存有不足、不到之处,诚请各位专家、老师和好友海涵并诚请不吝指教。感激涕零!

书读百遍义自见,

余愚明道需逾千。

是否有理待众评?

诚请诸公婆莫嫌。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