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花是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别名有:朝颜、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等名字,朝颜就是早上开花的意思;喇叭花顾名思义就是花的形状像喇叭,至于黑丑、白丑、二丑的名字,黑、白是说牵牛花的子有黑白两种,“丑”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是这样解释的,说“盖以丑属牛也”,所以就黑、白丑了。关键是牵牛本名,有传说,不足为凭,就以另一位大医药学家陶弘景为准吧,他说:“此药始出田野人牵牛谢药,故以名之。”

牵牛是一味中药,《本草纲目》有详细的介绍,主治:“治水气在肺,喘满 肿胀,下焦郁遏,腰背胀肿,及大肠风秘气秘,卓有殊功。但病在血分,及脾胃虚弱而痞满 者,则不可取快一时,及常服暗伤元气也。”

但在我眼里,牵牛就是牵牛花,就是夏秋早晨迎着太阳张扬绽放的喇叭花,是温柔细腻娇弱的尤物,是小女孩梦想中的喇叭裙,是鼓舞人士气的号角。

牵牛花有蓝、紫、桃红甚至白色的,村野、田边、庭院、街角哪里都能看到,在盛夏的浓浓绿意里格外夺目,和它同属旋花科的田旋花、打婉婉花与它相伴就相形见绌,颜色单一浅淡,花型也小很多,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我不是想贬低田旋花等,实在是事实胜于雄辩。但田旋花等有一样长处是牵牛花比不了的,田旋花只要开起来,就从早开到晚,牵牛花这不然,只能早上开,太阳当头的时候它就卷起花瓣了,它怕把自己丝绒一样美丽的衣衫晒褪色。

牵牛花的据说不是本土植物,但在中国至少也一千多年了。唐诗里没有提及,宋词里提到一次,宋诗里则多次提到,也许就是从宋时,牵牛花开始登堂入室走入大众的视野。

先从宋诗中选两首吧,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写的。

秦观《牵牛花》

银汉初移漏欲残,步虚人依玉栏杆。

仙衣染得天边碧,乞与人间向晓看。

秦观和我的看法差不多,他说牵牛花的颜色就跟仙人的衣衫一样美,人间要看还是乞要来,只能早上看的。

写花最多的宋诗人杨万里自然也不会错过牵牛花。

牵牛花

素罗笠顶碧罗檐,脱卸蓝裳着茜衫。

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簪。

杨万里说牵牛花美,有蓝色的有红色的,喜欢攀爬竹篱,它的攀爬是“翩然而至”的洒脱,是惊艳式的绽放。

还是回到宋词吧,只有蒋捷写到。

蒋捷是南宋末年人,不仅仅是“末年”,还赶上南宋灭国,作为南宋的进士,他深感亡国之痛,为表其志,隐居不仕,也因此被时人称道。因写《竹山词》被人称“竹山先生”、因写《一剪梅·舟过吴江》中有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被称为“樱桃进士”。是宋末四大家之一,词自然多抒发怀念故国的情思,不免悲凉、寂寥。

他在《贺新郎·秋晓》中提到牵牛花。

渺渺啼鸦了,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计无此、中年怀抱。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烟未敛,楚山杳。

蒋捷早早起来,天边还是鱼肚白,正是秋寒时节,天上挂着几点星星,月亮微微发黄,连院里的篱笆都落不下影子。篱笆上攀着牵牛,开着几朵兰花。正是清淡的秋景,那树上的几颗红枣正和那牵牛交相辉映。

秋风袭来,吹乱鬓发,和秋天一起老去。心有郁结,我的故国何在,只让我落得现在“万里江南吹箫恨”的境况,眼前烟雾笼罩,楚山迷蒙,就像我的心境。

蒋捷国破家亡,心怀愁、恨。眼前的所有景致都不能让他释怀,再美的牵牛花,再鲜艳的红枣,勾起的都不是愉快的心情。可见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牵牛花,能够投射到心里的美丽的牵牛花。

唉,遗憾,宋末的牵牛花。

现在,我们何其幸哉!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