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是块热土。滹沱河从远古出发,西出太行,东奔大海,日夜不息地流淌过了多少岁月时光。岁月熔铸了这一带人的特殊精神气节——慷慨悲歌。这种气节,一如拥抱滹沱河入怀的巍峨太行,任万钧雷霆压顶,任如晦风雨剥蚀,永远挺直脊梁,傲视茫茫苍穹。这种民族气节和英雄情怀,在70多年前的那场抗日寇、御外辱的烽火岁月中,演化成了超越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历史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威武活剧。不由得,我们的耳边回响起“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我们在太行山上”……的嘹亮歌声,引领我们,用心灵去触摸那永志难忘的烽火岁月。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 “卢沟桥事变”,发起全面侵华战争,10月10日占领石家庄。仅仅三个月时间,石家庄属县大部地区陷于敌手。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造制了一起起骇人听闻的大惨案。

侵略者的残暴,激起中华儿女的英勇反抗。很快,到1938年2月,抗日烽火便在太行山上、滹沱河畔熊熊燃起,这里成了抗敌御辱的热土。人民战争的思想照亮了千山万壑、沃野千里。燕赵儿女续写着新时代的“慷慨悲歌”,演绎着全民抗战的壮举,谱写出中国历史上最动人的时代壮歌。

在石家庄这片热土上,奋起于山川、平原的八路军和地方武装,成为敌后神兵,给日本侵略者已沉重打击,用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诠释了燕赵儿女“慷慨悲歌”精神的时代新内涵,魂铸太行,血沃滹沱,用热血凝结成燕赵大地永不褪色的红色元素。

一、“七•七事变前”石门的抗日爱国民主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组织下,石门(石家庄)全市工农商学兵各界都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形成了抗日救国高潮。

石家庄正太铁路职员发起成立了正太铁路同人救国会,于1931年9月29日举行成立大会,通过了救国会章程,选出执行委员30人。当时,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只有马占山部孤军奋战,为了慰劳东北抗日将士,救国会发了慰问电,并发起了向该部捐款募捐活动。1932年1月28日,十九路军在上海奋起抗战,2月10日,救国会又发起募捐。

随着形势的发展,石家庄的工人群众抗日救国热情日益高涨,为了团结广大的工人群众,正太铁路同人救国会于1932年5月17日决定,将正太铁路同人救国会改组扩大为正太铁路员工救国会。

1933年1月,日本侵略军进犯华北,华北驻军抵抗日军。1月11日,正太铁路员工救国会做出募捐、慰问、宣传等5条决定,全路员工2830多人踊跃捐款,立即汇往抗战部队,并两次派人携带慰问品前往医院慰问伤员。救国会还组织了救国10人团、宣传队,在车站、街道和周围村庄宣传抗日救国,并对铁路员工进行军事训练。针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救国会多次致电南京政府、北平军事委员会,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御侮”。井陉煤矿工人在中共井陉县委领导下,于同年10月全体罢工,进行反蒋抗日宣传,散发了大量传单,书写了大量标语,激发当地人民掀起了抗日反蒋怒潮。

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以石家庄平汉扶轮学校、正太扶轮学校、正太铁路职工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为主体,投入“一二•九”运动,石家庄抗日爱国民主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潮。

“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的消息传到石家庄平汉铁路扶轮学校后,激起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学生会主席王桂田带领几名学生,将宣传品绑在石头和砖瓦块上,投进石门中学院里,第二天,石门中学院里抗日救国的标语传单随风飘扬。投石宣传后一天,平汉铁路扶轮学校联合正太扶轮学校、正太铁路职工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近千人举行了游行示威。第二天,全市又举行了有工人、学生、教员、市民约四五千人参加的示威游行,标语贴满了大街小巷,传单撒遍了学校、工厂、商店。

抗日救国运动,使石家庄的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妇女运动结合起来,形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先后建立了石门市妇女救国会、石门市青年救国会、工人救国会、商界救国会等抗日救亡组织,并成立了全市抗日救国领导机构——石门各界慰劳前方将士后援会,市内、正定、无极、新乐、束鹿等地,先后成立了反帝大同盟。各县中共党组织在农村建立农民抗日自卫队。许多工商界人士主动抵制日货,发起对日经济绝交运动。

1936年绥东抗战后,正太工人每人捐献一日工资,社会各界又捐献1000元,派慰问团赴绥远,慰问绥远抗日将士,绥远省主席傅作义复电致谢。

在全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宣传热潮。1936年夏,由工人、学生、商人、知识分子组成了庞大的宣传队伍,组织了歌咏队、话剧团,主办了《北风》、《北光》、《大家来唱》等报纸杂志,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正太铁路扶轮学校任音乐教员的赵子岳负责歌咏队,经常带歌咏队到工厂、农村、学校、车站、部队、街道去演唱,还编印了《大家唱》抗日歌曲小册子,经常到工人、学生、市民中教唱抗日歌曲。当时,《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在群众中很是普及。各抗日宣传组织分赴农村集市、庙会、市内街道、车站和驻军中,利用演戏、讲演、写标语、散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在歌咏队演唱抗日救亡歌曲时,经常有许多群众和军队的下级官兵与他们同声合唱。在东北军中进行宣传后,一些下级军官和士兵不仅主动参加了抗日活动,还纷纷要求打回老家去,抗击侵略者。正定七中、八师以党团员为骨干组成4个宣传大队,先后到藁城、无极、平山、获鹿、灵寿等十几个县,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抗日宣传活动。这次宣传活动,也培养和锻炼出了一大批学生积极分子,七中和八师有70多名学生加入了共青团,壮大了团组织的队伍。藁城、井陉等地的爱国青年学生也在共产党组织领导下,不顾国民党反动当局的阻挠和威胁,组织讲演团、宣传队,深入到集市和农村进行抗日演讲宣传活动。

二、烽火燃太行

(一)八路军主动出击挥铁拳

 “卢沟桥事变”后,红军改变为八路军,立刻风尘仆仆奔赴抗战第一线,来到石家庄太行山一带,不等站稳脚跟,就主动出击,向侵略者伸出铁拳。

八路军129师两战长生口。1937年10月20日、1938年3月20日,八路军129师386旅两战井陉长生口,两战两胜,尤其是第二次伏击战的胜利,迫使日军不得不调集更多的兵力来对付八路军,从而钳制了日军向晋南的进攻。刘伯承师长特意把缴获的日军战马、军刀、大衣等战利品的一部分,送给国民党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卫立煌敬佩不已,对身边的将领说:“还是八路军机动灵活的战术好,接连打了好多胜仗。”

129师骑兵团北马村歼灭战。八路军129师骑兵团,于1937年11月初,从山西和顺县来到赞皇县,在中共地下党和群众的配合下,建立起赞皇南区抗日救国战地动员委员会和赞皇抗日游击大队。骑兵团扒掉大陈庄南段铁路,以引诱敌人出动而歼灭。骑兵团的行动惊动了驻高邑县城的日军,于11月27日出动200多人,分乘18辆汽车,直扑骑兵团。当日,日军在赞皇北马村宿营,午夜1时许,骑兵团主力赶到北马村,向日军发起突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歼敌140多人,烧毁汽车18辆,缴获步枪、机枪近百支(挺)。

陈庄歼灭战。1939年9月,八路军120师在师长贺龙指挥下,在晋察冀军区部队、地方抗日武装和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援下,在太行山深山区的灵寿陈庄打了继平型关大捷之后的又一个歼灭战,日军水原混成旅团主力1000余众以及500余名伪军葬身于太行山的深谷乱石之中,连敌酋水原旅团长、田中省三郎大队长、川山中队长、北村中队长等指挥官都当场毙命。

百团大战。在这里,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坐镇井陉,指挥了震惊国内外的百团大战。战役的第一阶段,自1940年8月20日起,至9月10日止,共20天。这段时间的作战中心任务为交通总破击战,以破坏与截断华北敌军全部交通,作战重点以毁灭正太路和井陉煤矿为目标,石家庄至井陉,石家庄至平山,井陉至平山,井陉至获鹿,平山至获鹿的公路桥梁被炸毁,路基被破坏,沿途的电话线被割走,线杆被毁坏,使日伪军据点之间,长期不便互相支援。铁路中断,长期不能通车,严重影响了日军兵员和作战物资的运输,打破了日军集结重兵进攻昆明、重庆及西安的战略进攻计划,使侵华日军在军事上、经济上遭到重大损失。特别是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攻克被日军侵占的井陉煤矿,使日军损失更大。井陉矿是当时华北的一个重要能源基地,所产优质煤主要送往鞍山和日本冶炼钢铁,以供战争需要。井陉煤矿的破坏,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以战养战”的战略企图。

宋家庄战斗。还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发生在1942年8月的深泽县宋家庄战斗。这一战,英勇的八路军战士以不到400人,与前来围攻宋家庄的日军血战16个小时,击毙日军坂本旅团长以下官兵600余人,伤日军官兵300余人,毙伤伪军200余人,日伪军合计伤亡1000余人。而八路军仅仅伤亡73人。这次围攻宋家庄的日军,有一部分是从南洋战场调回来的。他们哀叹说,“在南洋作战也没有打过这样苦的仗,一个村庄的争夺,皇军竟死了这么多人,真不值得!”更让日军悲哀的是,马里据点的日伪军出动了100多人,仅回去了28人,中队长失望至极,只有自尽以谢天皇。跟着,又有7个日军士兵上吊自尽。这场以少胜多的战斗,打出了八路军的声威。宋家庄成了日军挥之不去的梦魇,称之为“送死庄”。     

此外,还有元氏马岭、黑水河围歼战,有行唐南龙岗战斗,无极小吕、王村伏击战,等等,八路军无不以劣势的装备、大无畏的精神,让蛮狠骄妄、叫嚣几个月灭亡中国、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尝到了苦头,扩大了八路军的影响,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战信心。

(二)敌后神兵显神威

在太行山上、滹沱河畔,活跃着正太铁路游击队、矿工游击队、传奇式的锄奸英雄井陉矿区耿晚子和锄奸队,平山回舍大枪班、灵寿牛庄民兵队、石门东郊手枪队,涌现了爆炸英雄李混子、让日军闻风丧胆的战斗英雄韩增丰和他领导的九区队、井陉的游击大王许二九、甲级杀敌英雄民兵游击队长赞皇秦增顺、民兵战斗英雄康福山和行唐北桥游击小队、杀敌英雄灵寿贡焕玺等群雄谱,用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演绎着一幅幅雄壮的“战寇图”。

在坚持敌后游击战中,石家庄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灵活机动地打击日本侵略者。典型的有正定高平村地道战、无极赵户村地道战等。电影《地道战》的创作素材就取自于高平地道战。

和地道战一样显神威的是地雷战,典型代表是新乐的李混子和他领导民兵开展的地雷战,他们活跃在在铁路线上,来无影,去无踪,使日军的铁路运输线常常中断,日军绞尽脑汁也难以阻挡。李混子被评为爆炸英雄。

在这片热土上,青壮年踊跃参军,“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叫儿打东洋”,涌现出一幅幅动人场景,彰显着民族大义!仅以平山为例,抗战初期的1937年10月4日到11月6日,仅仅1个月零3天,就有1500名青壮年报名参军,组建了赫赫威名的“平山团”,被誉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1939年6月,艰苦的战斗,“平山团”减员严重,又有600多名青壮年入伍,组成“平山营”,送到前线,补充“平山团”。

不够参军条件的,不论男女老幼,踊跃拥军、支前。“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就是杰出的代表。

在震惊全国的“百团大战”中,石家庄人民群众更是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战,为大战的胜利,发挥了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以“百团大战”主战场井陉为例,在整个战役进行中,可以说全民总动员,人人都参战,战斗打响后,参战的自卫队员就达6000多名。由民兵组成的担架队、运输队,抬伤员、运军火,有力地配合了正规部队的作战。妇女组成了慰劳队,分别设有洗衣队、缝衣队;各村的老年人也都行动起来,组织起老头、老婆磨面队。就连儿童团也不甘落后,组织割草队,20天共割草52余万斤,及时解决了部队的马草问题。而在平山,出现了“毛驴队”驮出百团大战胜利的壮观情景。

5专区平山、井陉(北)、建屏、平定(北)、灵寿等县4万余民兵、自卫队,积极配合各部队对铁路、公路、碉堡、通讯等敌设施开展破击。一夜间,彻底破坏了正太铁路,炸毁了北峪、乱流、移穰、盘石等桥梁、涵洞,收复了乏驴岭、北峪、娘子关、微水、上安、下安等据点,截断了平山至李村、威州至孙庄等公路。灵寿县1700多民兵连夜冒雨赶赴井陉,破击了井陉矿支线及正太铁路南峪段铁路。建屏县1400多民兵破击了建屏北部的公路、通讯,使大河、李村、蒲吴、威州、南西焦、平山城、获鹿城的日军陷入困境。矿区工人拉掉电闸,带领部队砍断铁丝网,越过壕沟,攻下井陉矿,炸毁了乏驴岭铁路桥,攻占东王舍车站,并和部队一起破坏了矿上的存煤及挖运煤的设施,使日军在井陉矿的经济损失达3000多万元。

晋察冀第5专区新乐(西)、行唐、正定,冀中第7专区晋县(南)、赵县,冀中第8专区深极、藁无等县群众、民兵,在晋察冀军区及当地党、政部门领导下,积极配合主力部队,对本区域的铁路、公路也展开了大破击。行唐县3000多民兵、正定县1000多民兵及新乐民兵配合第30团、17团、22团,破坏了平汉路正定至新乐间的铁路,两次炸毁沙河大桥。新乐民兵炸毁火车1列,割电线2000公斤,扒路基29公里,抬走铁轨5公里,烧毁枕木200多根,锯电线杆百余根,使日军在平汉铁路停止运输达1个月之久。灵寿至行唐,灵寿至化皮,灵寿至正定,正定至化皮公路全部被破坏。元氏县上千名民兵、群众,拆除了平汉路窦妪至大陈庄段铁轨,烧毁了枕木。在石德线,冀中第7专区晋县(南)、束冀县几次出动万余人大破石德铁路,破坏路基25公里,砍电杆330多根,收割电线1800多公斤,使石德铁路藁城至衡水段处于瘫痪状态,推迟了日军的通车计划。

晋察冀第5专区,除有1.8万多民兵活动在破击前线,还有约10万余人在后方从事运粮、磨面、缝纫、柴炭、蔬菜等后勤供应,护理、慰问和转运伤病员工作。诸多准备工作中,筹备粮秣的任务最为艰巨。平山县驻扎边区机关部队多,当时中央规定,每百人负担脱产人员最多不超过3人,仅有20万人口的平山已超过了5000人的负担额。为了完成任务,平山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从150多个村庄动员了7.2万人,3.6万头毛驴,完成了87万公斤军粮、30多万公斤饲草,12.5万公斤马料的筹集运输任务,并动员妇女为部队烙了数万张饼。井陉县完成军粮33.8万公斤。

在井陉境内,常坪、桃王庄一线沿途设有交通站、慰问站,供应开水,发放慰问品。每个交通站,配有约60副担架,420名民兵负责抬运伤员,运送弹药,后方医院设在群众家里,房东给伤员端水喂饭,照顾得殷勤周到。少年儿童除了站岗、放哨、查路条外,还烧开水、割草喂马。8月下旬,行唐县民主选举结束,各界群众1000多人集会,会上传来破击战的胜利消息,立刻群情激奋。他们听说前方八路军战士缺少鞋子,当即脱下自己脚上的鞋子捐献。之后,这种脱鞋捐献的精神迅速在全县扩展。数日内全县就捐献鞋子6400多双,袜子100多双,毛巾400多条,羊30多只,猪10多头,蔬菜水果400多公斤,慰问信1300多封。

三、 血沃滹沱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中,作为抗战的最前线,石家庄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抗日英烈。英烈血洒杀敌前线,英烈捐躯敌后隐蔽战线,英烈慷慨就义于日寇的监狱刑场,用生命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篇章。

(一)滹沱河畔抗日英烈谱

挂云山六勇士

在井陉县东北部,井陉、平山、鹿泉3县交界处,有一座嵯峨峻拔、高耸入云的山峰——挂云山,1940年,在抗日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的时候,抗日军民曾在这里浴血阻敌,六壮士跳崖壮烈殉国,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壮歌,其英魂永驻,浩气长存,世代传颂。

1940年秋,正是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第一阶段,受到打击的日本侵略军纠集三、四千兵力,从石家庄、获鹿和井陉城、井陉矿区两个方向,向指挥部设在井陉三峪村的八路军左翼纵队扑来,进行报复和“扫荡”。八路军主力部队奉命转移,地方武装井平获游击大队三中队牵制敌人,把敌人引到挂云山,阻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县一区妇救会主任吕秀兰带领区基干队、青年抗日先锋队、儿童团及部分群众共约五、六十人赶来参加战斗。

日伪军对挂云山展开合围,用了将近一天时间,三四千人轮番发起冲锋几十次,丢下200多具尸体,被牢牢地吸引在挂云山。激战中,中队长李鸿山中弹牺牲,年仅22岁的吕秀兰勇敢地站出来指挥战斗。在完成阻击任务后,吕秀兰带领五名队员掩护其他同志突围。六勇士与攻上山的日伪军展开殊死搏斗,终因弹尽粮绝,被逼到悬崖边,宁死不屈,砸碎枪支,纵身跳崖,壮烈殉国,被人们称颂为“挂云山六壮士”。      

这次战斗共有40多名同志英勇牺牲,除了六勇士外,大部分烈士连姓名也没有留下。 

康血光

康血光,平山县韩庄村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了抗日救亡斗争。1942年任行唐县武装部组织股长等职。1943年初康血光被分配到三区武装部大队部工作,当时行唐平原、山地沦陷区碉堡林立,沟墙纵横,斗争异常艰苦.他领导、组织民兵、群众挖地道、埋地雷,开展游击战。1943年10月23日,康血光带领游击小组完成抗击敌人的任务后,在官庄村李洛昆家牲口圈里休息。天还没亮,三百多日伪军包围了官庄村,康血光被捕,被关押到疙瘩头炮楼角下一个深一丈、宽二丈的地窖里。这个地窖里还关押着十几名抗日干部和群众。

日军多次派投敌叛变分子进行劝降,都遭到康血光的叱责。不得已,日军中队长金津亲自出马劝降,同样遭到康血光义正词严地驳斥。恼羞成怒的日军开始用酷刑折磨康血光,狼狗咬、烙铁烫、皮鞭打,康血光被折磨得塌了原形,难友们都为他偷偷落泪,但他仍然拒不投降。同时鼓励一同关押的同志坚持斗争。

1944年2月2日一个阴暗的早上,皮包骨头、脚步移动很艰难的康血光被日军绑赴刑场,沿途一边走,他一边振颤着细弱的身躯高呼抗日救国,最后被侵略者用刺刀刺进了胸膛,康血光同志仍然怒目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万万岁!”壮烈牺牲。   

 蒲小偏

1918年出生在河北省无极县大陈村一个农民家庭,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1938年8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村教育委员、支部书记、小区执委等职。

当时,大陈村四周的小陈、东侯、王先、赵户、泊头等村都安了据点,在日伪据点的严密包围中,环境非常险恶,蒲小偏组织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斗争,割电线,扒公路,平毁封锁沟,锄奸反霸,同时还巧妙地利两面政权,同日伪周旋。

1942年“五一”扫荡后,环境更加恶化。赵户营雷小俊叛变投敌,由于她的告密,几名抗日村干部残遭杀害;她还公开登台为日本侵略者宣传。抗日政府多次教育挽救,她终不悔改。蒲小偏配合抗日政府,在1942年12月20日晚徐掉了雷小俊。

汉奸当晚报告了小陈据点。日军曹长福田带领日伪军在21日早晨包围了大陈村。蒲小偏被抓捕,福田指挥特务队把小偏绑在村公所的大树上,棍子像雨点般地落在小偏的身上.逼问他:“八路军在什么地方?”蒲小偏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知道!”日伪军又把小偏绑在梯子上灌凉水,还端来通红的火炭倒在小偏的裤兜里,把他吊起来,在一旁点着熊熊大火炙烤。小偏被折磨地死去活来,但日伪军得到的回答仍然是“不知道”。

无奈,福田只好下令把小偏拖到小陈据点,关进低矮、潮湿的牢房。在这里,凶残的日军对把蒲小偏进行了更惨无人道的折磨。把小偏的双手钉在桌面上,又用针蘸上油点着火顺着十个指头扎进去;将小偏的四肢打断。但蒲小偏始终没有屈服,连凶残的日寇也不得不说他“真是硬骨头”。

12月27日,血肉模糊的蒲小偏被日军拉到赵户营的村东口,惨死在日寇的残暴折磨中。牺牲时,年仅24岁。 

巾帼英烈 梁振英

梁振英,出生在新乐岸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十六岁那年,经姨妈黄文芝介绍,到县抗日大队参加集训,于1939年4月分配她到二区开展抗日工作,发动群众成立农会、工会、妇救会等组织,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很快做出了成绩。1940年9月到县西南最艰苦的三区,担任了武委会的妇女武装部长兼妇救会主任。不满二十岁的梁振英独身一人,在三区的西杨家庄安下身来,走村串户动员、组织妇女,为抗日部队做军鞋,减租减息等,时间不长就和木刀沟一带村庄的农民混熟了。她不仅积极做群众工作,而且寻找一切机会,开展武装斗争,打击日伪军,铲除汉奸。

1941年重阳节那天,在赶赴参加秘密会议途中,与日伪军“扫荡”队正面遭遇,不幸落入了虎口。

敌人把梁振英关进化皮炮楼,日本小队长吉子咸言先用“软”的手段,企图劝诱梁振英投降,被梁振英回绝。吉子咸言恼羞成怒,对她严刑拷打,逼她供出共产党地下组织和抗日组织,梁振英回答只有三个字:“不知道。”吉子咸言穷凶极恶地放狼狗扑上去撕咬梁振英,咬得她全身鲜血淋漓,她仍是坚不吐口。日本鬼子又把梁振英捆绑起来吊打,打死过去,用凉水泼醒,继续审问。这样死去活来反复数次,结果还是什么也得不到。吉子咸言惨无人道地命令日军污辱她,梁振英用尽全力拼命一撞,把污辱她的鬼子门牙撞掉。鬼子又割掉她的乳房,用刺刀剜她的舌头,最后连刺三十多刀。年仅十八岁的女英雄惨死在血泊中。

梁振英被惨杀的当天晚上,那个动手割去梁振英乳房的日本兵,在站岗时,突然嘴里惊恐地喊叫起来:“女八路来了,女八路来了!”从岗楼上摔了下来,一命呜呼。第二天,那个剜去梁振英舌头的日本兵,在骑马路过梁振英坟地时,一阵心惊肉跳,从马上摔了下来,惊马狂奔,鬼子的脚还套在马镫上,硬是被拖死了。这两件事也许是偶然的,但炮台上的日伪军和吉子咸言以为是梁振英阴魂不散,吓得整日心惊肉跳,一个人不敢站岗,天黑不敢出门,夜间听到一点动静,便如惊弓之鸟,呜哩哇啦往外跑。吉子咸言为了安抚军心,或者也为了赎他自己的罪过,特意为梁振英修了墓,墓旁建了一座高台,高台上树了一尊高约丈余的墓碑,上刻“女英雄梁振英千古”的碑文,并派两个日本兵看守着。吉子咸言下令:无论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凡路过碑前,必须行九十度鞠躬礼后,方可过去。

这件事在日军侵华战争中是极为罕见的,但梁振英的浩然正气,硬是吓破敌胆,说明中国人民不可辱,中华民族不可欺。 

巾帼英烈 杨岭梅

杨岭梅,1921年生于晋县南田村的贫苦农民家庭。1938年三月参加了抗日训练班,学习结束后,到晋县六区做妇女工作,不久任为六区妇救会秘书。她走村串户,第六区村村建立了妇救会,组织起来的妇女们纺线、织布、做军鞋、军衣,支援前线。她发动妇女送子、送郎参军上战场,并以身作则,动员十五岁的弟弟杨相保参加了曙光剧团,成为宣传抗日、鼓动军民英勇杀敌的宣传员,哥哥也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在杨岭梅的带动下,父母亲也成为支持抗日的积极分子,把家里的房子腾出来,让八路军被服厂占用,;她家成为八路军的“堡垒户”,抗日干部的落脚点。

1940年3月30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清晨,晋县城日军宪兵队长带领鬼子汉奸包围了正在酣睡的南田村,把全村男女老少赶到村西口道沟北边的地里,把杨岭梅等三十三人抓到宪兵队,押进监狱里。当宪兵队长得知杨岭梅身份以后,就把岭梅当成重点审讯对象,企图从杨梅岭嘴里掏出共产党组织和抗日政府的秘密。金钱利诱,严刑拷问,刑场陪绑恐吓,杨梅岭毅然守口如瓶。日本鬼子更加疯狂地折磨杨梅岭。皮鞭抽,乱棍打,放狼狗撕咬,都动摇不了杨梅岭的意志和信念。无计可施的日军向杨梅岭下了最后的毒手。5月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上午,鬼子兵将杨岭梅绑架上街,经过县城集市,朝东城门走去。一路上,杨岭梅痛骂敌人的野蛮罪行。出了城门,日本鬼子把杨梅岭架到城墙边,恶狠狠地揪住她的头发,说:“你说谁是共产党,八路军,再不说,马上就叫你死……”杨岭梅仍然面不改色,拒不吐露半个字。日本鬼子兽性大发,残忍地割掉了杨岭梅的乳房,杨梅岭当即昏死过去。但她醒后,仍然坚贞不屈,痛斥鬼子、汉奸。穷凶极恶的鬼子、汉奸按住杨岭梅两臂,用长钉钉在城墙上。就这样,杨岭梅为抗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十九岁。

巾帼英烈 牛小群

1927年生于灵寿县东青同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她与母亲相依为命苦度生涯。1937年冬便成了儿童团的骨干分子,学唱抗日歌曲,站岗放哨,宣传抗日。1942年15岁的牛小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当选为村妇救会主任,白天,组织妇女搞军训,出战勤,拨工互助,投入大生产运动;晚上,带头上民校,做军鞋,纺线织布。她领导的妇救会,样样工作都跑在全区的前列。

1943年4月7日凌晨,宅里、南贾良等据点的日伪军包围了东青同村,把全村的人都赶到五道庙前的空地上,搜捕共产党员和抗日干部、游击组员,和公粮埋藏地。叛徒汉奸阎昌从人群中抓出了牛小群,鬼子队长见牛小群是个孩子,十分得意,认为打她几下就都说出来了,棍棒雨点般地落在小群瘦小的身上,打一阵,问一句,小群始终不开口。鬼子汉奸更加疯狂地折磨小群,灌凉水、压杠子,把头按到水缸里淹,轮番使用各种毒刑.小群被打得右臂折断,成了个血人,倒在地上起不来了,还是骂不绝口。

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者将小群枪杀在街道旁。小群用她年仅16岁的生命保护了同志,保护了公粮,用震慑群魔的豪气展示了燕赵儿女慷慨悲歌的英雄豪气。

少年英烈张六子

一首《二小放牛郎》,唱出了一位少年英雄为掩护抗日后方机关和群众英勇献身的动人事迹,七十年来传扬不息。而在冀西,王二小式的少年英雄不止一两个。在行唐县就有这样一位14岁的少年英雄。

小英雄名叫张六子,行唐县上方村儿童团组织委员。1943年正月初三清晨,日本侵略军包围了上方村,搜寻驻扎在这里的八路军后方机关,抢劫埋藏在地下的粮食。张六子跑前跑后帮部队和群众转移,自己却没能走脱,落入日寇之手。鬼子汉奸逼问他八路军和公粮窑在哪里?张六子回答不知道!鬼子抡起枪托把张六子打了个趔趄:“说,不说就打死你!”张六子还是一口咬定:“不知道!”鬼子、汉奸一拥而上,剥掉了张六子的棉裤棉袄,用绳索绑住双手,把张六子吊在了大槐树上,用抬水棍敲打张六子,追逼张六子说出八路军和公粮窑在哪里。直到把一根抬水棍打折了四五节,张六子还是铁嘴钢牙,咬定三个字:“不知道。”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又点燃干草往他身上烧,烧一下,问一句。赤身裸体的张六子被打得皮开肉绽,火一烧,伤口疼彻肺腑,但他直到昏迷都不改口。

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还不罢休,又把张六子解下来,用冷水浇醒,继续逼问,张六子仍然坚持一声不吭。日本鬼子折腾了半天,连一个14岁孩子的嘴都撬不开,恼羞成怒,竟用石头往六子脑袋上砸了下去。张六子当场英勇牺牲。

血沃滹沱,英烈们用热血凝结成燕赵大地永不褪色的红色元素。历史永远铭记着这些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英烈。

                  (资料来源 石家庄市政协文史资料 石家庄通史)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