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

我们学校地处陕西西安,是离延安最近的一所综合性外国语大学。延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是党中央所在地,13年的岁月,这里的党史事件多,红色遗址多,红色故事多;这些红色资源是我们学习党史,宣传延安精神的独特优势。

 

 一  承载延安精神的《延安儿女的故事》,是陕西宝贵的红色资源

       4月底,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延安儿女联谊会会长胡木英大姐把他们精心录制和制作的长纪录片《延安儿女的故事》的光碟寄给我。两三天后,西安外国语大学负责科研和翻译的党争胜副校长,和我在谈陕西作家短篇小说和散文翻译版权时,看到了这个光碟,立即拍板翻译这部长纪录片。

这件事引起了相关媒体的关注。延安儿女的故事一直是延安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保育院》在延安的演出非常受欢迎,许多参观者和观众常常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上世纪80年代以此为题材的电影《啊,摇篮》曾火遍中国;90年代,当年延安保育院的老孩子们齐心协力,推出了多集电视连续剧《悬崖百合》,再次向全国人民追忆和传颂了艰苦年代那段在延安难忘的成长经历。

微信图片_20210629102717.jpg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陕西省委,陕西省委宣传部隆重推出了“理想照耀中国”献礼片48集电视连续剧《啊,摇篮》,又一次赢得全国高收视率——当全社会都在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不平凡百年时,人们渴望知道,战火中的延安保育院是什么样的,当年的中共领导人及烈士的后代如何在艰难中生存,在保育院度过了怎样不一般的童年;当父辈无暇顾及孩子的时候,他们靠谁来照顾,怎样学习、如何成长……这样的故事在繁荣昌盛的今天,强烈地吸引了亿万观众的视线。看电影,学党史;继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跨过鸭绿江》、《觉醒年代》后,《啊,摇篮》是第三部被推出的献礼片;《延安儿女的故事》正是《啊,摇篮》人物、故事口述及实录的史料原型。

木英大姐常说的一句话是“十年磨一剑”,献礼片《啊,摇篮》也是经历了10年的功夫,高度还原了时代的景物,用惟妙惟肖的表演,真实准确的故事与延安特有的文化背景巧妙结合,以全新视角和现代电视元素展现了延安时代的革命风貌。剧中生动鲜活的历史人物,有名有姓的革命后代,毛主席亲自批示成立的第一所中央托儿所(后为中央军委托儿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创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建院理念和实践;围绕着革命后代的养育成长的每一步每一个行动,无一不是延安精神的具体体现。延安的幼儿教育,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及共产党员为有牺牲多壮志的献身精神。

那些经历过苦难岁月的延安儿女们,深感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为了这段难忘的童年难忘的经历;为了那些为民族独立解放,舍生忘死、杀身成仁的英雄父辈;为了告诉年青一代,那远去的峥嵘岁月怎样磨砺了共产党人的顽强不屈,锻造了光耀千古的延安精神;这些已不再年轻的老大哥老大姐们,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动员了自己全部的人脉,不取分文地付出了全部心血和努力。这部长纪录片拍摄制作的全过程,就是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展示。当年出生在延安的红色后代,后来已成长为祖国各个行业的佼佼者。拍摄《延安儿女的故事》主创人员、摄制人员全是国家一流的专家,导演;中共中央宣传部拨专款支持该片拍摄。所有的延安儿女都在尽最大的力量完成这部长纪录片:不论走得多远,飞得多高,他们永远忘不了他们曾经生活过的黄土地,永远忘不了延安人民的养育之恩;不论他们如今身在何处,距离有多么遥远,他们永远属于延安,永远心向延安,是延安永远的儿女。

延安以最大的热情拥抱自己的儿女:从瑞金艰苦长征过来的党中央、中央红军,到他们成长起来的后代——周恩来总理亲自送过来的28100多名北京知青,受到了一代代延安人民亲人般地关怀和照顾;如同当年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在陕北创造了奇迹,北京知青也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书写了他们辉煌的业绩。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20年之后的1968年,他们的后代北京知青回到延安,赓续红色基因,再谱时代华章,使“延安精神”代代相传;被陕北老乡说成是“第二次中央红军到陕北。”

如今,延安儿女的往事在陕西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制作的电视剧里大放光彩,随着西北地区高校的多语种翻译,“延安精神”和延安儿女的故事不仅走向全国,还要传遍世界。

 

二  为有牺牲多壮志

   a855031ee2e04f28bf0a50e4c25ecb5d_th.jpg 《延安儿女的故事》筹划拍摄于2006年,经历了长达9年的策划、拍摄、剪辑及制作,最终在201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还是木英大姐那句话:“十年磨一剑。”

影片以雄壮的《国际歌》开始,“谨以此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行表达制作初衷的鲜红大字,引领出在炮火硝烟中苦战的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的影像,寓意了延安特殊的时代背景,叠印着“迎着硝烟炮火”“链接过去和未来”“书写无怨无悔人生”“传承永恒不变的精神”,传达了该片主题。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教育部长瞿秋白烈士,杨之华之女瞿独伊已是耄耋之年,她在用纯正的俄语领唱《国际歌》,一些和她一样在苏联出生在苏联长大,在苏联的国际保育院生活过的延安老孩子们都在用俄语合唱,他们歌唱他们的信仰,也歌唱父母的经历和他们的成长。当俄语演变成中文的集体合唱时,有更多的延安儿女加入其中,影像叠印出《国际歌》的最强音“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

产生于巴黎公社起义枪声里的《国际歌》是奴隶反抗剥削阶级斗争的进军号,这首歌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表达了无产阶级的觉醒和抗争,唱出了革命者慷慨赴死的大义凛然。124个被采访的延安儿女,上到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下到普通的红军战士, 都是听着《国际歌》、唱着《国际歌》长大的,在这首歌声里,他们以口述历史的方式,回顾了家庭的历史,回顾他们的父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如何选择了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自己的远大抱负;革命后代在党的关爱、人民的照顾、人民军队的舍命护卫下,在延安成长的故事。

延安儿女首推毛泽东主席的三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当他们的父母选择了救国救民,推翻旧制度的大义时,就无法眷顾到自己孩子的幸福安康,家庭团圆。毛岸英192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子,随着父母革命的足迹,小岸英耳濡目染了上海、广州、武汉的革命浪潮。1927年大革命失败,岸英和两个弟弟随母亲回长沙县东乡板仓隐蔽。1930年杨开慧被湖南军阀何键逮捕,家里的保姆和8岁的岸英也一同被捕。在监狱里岸英看到了军阀的凶残,更看到了母亲的坚强不屈。监狱的苦难历练影响了岸英终生:他亲眼看见作为共产党领袖妻子,开慧妈妈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从事革命工作的排除万难;宁死不吐露党的机密,宁死不和毛泽东断绝夫妻关系的忠贞。妈妈面对屠刀舍身取义、英勇无畏;是共产党员的楷模,是岸英第一个人生榜样。

妈妈牺牲后,毛岸英兄弟被送到上海。顾顺章叛变,上海党中央遭到严重破坏,党对烈士子弟的经济资助中断。小弟夭折,毛岸英兄弟俩在上海街头做苦工,流浪、饿饭、挨打是家常便饭,弟弟岸青被毒打成伤。地下党历经周折找到他们,1936年将两兄弟送往欧洲,转道莫斯科入了伊万诺沃国际儿童保育院。   毛岸英.jpg

毛岸英是延安儿女的杰出代表,当他回到延安父亲身边时已经是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打到柏林的苏军中尉了。他遵照父亲的教导,脱下漂亮的苏军军服,穿上父亲破旧的老棉袄,跟着劳模杨步才学习农活,一年多时间彻底脱胎换骨,变成了地道的延安人。

无论走到哪里,岸英都是冲锋在前的革命者。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他是攻克柏林的苏联军人;回国后他是延安的普通劳动者,是深入基层的土改工作队;建国后他在工业建设第一线北京机床厂,抗美援朝时他是国内第一个报名参军的志愿军,是入朝作战最早牺牲、永远安眠在朝鲜大地的志愿军烈士。他是毛主席的儿子,也是能干农活的农民、能做工的工人、能打硬仗的军人,是生活在亿万人民中的普通一兵。他的一生,平凡而伟大。

今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在北京与莫斯科的红场阅兵队伍中,同时出现了中俄“不朽的兵团”的游行。出生在苏联,成长于伊万诺沃国际儿童保育院,85岁的李多力高举着岸英大哥的相片出现在游行队伍中。毛岸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证实了他无愧于毛泽东的儿子,无愧于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朱敏是朱德元帅和贺治华的女儿,出生于苏联莫斯科,当年朱德夫妇都在国外学习,朱敏出生不久,朱德就奉命回国参战,不得不把贺治华母女留在苏联。朱敏被母亲送回国后一直在四川成都外婆家长大,直到14岁才被邓颖超妈妈接到延安。她长大后第一次见到父亲,却不得不在一个多月后再次与父亲分离——身为八路军总司令的父亲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女儿。短暂见面后更长时间的分离,是那个时代延安儿女的共同特点。

1941年朱敏被送到苏联莫斯科第一国际儿童院学习,因哮喘病发作,刚被送往白俄罗斯夏令营疗养,德国鬼子就打进来了,朱敏和20个外国孩子被关进集中营沦为小囚徒;1943年8月,她又被装入闷罐车,押送到德国东普鲁士,在集中营里服苦役。朱敏牢记父亲的教导,在苏联一直使用“赤英”名字,始终没有暴露身份。面对法西斯的残暴、发霉的黑面包、苦役和身为囚徒的侮辱、鞭打,她咬紧牙默默忍受,顽强地活着,度过了四年地狱生活,落下终身病痛。1945年1月苏联红军攻克东普鲁士,朱敏才离开集中营,流浪了几个月后被送到波兰一个苏联难民收容站里,经过反复盘问,人们才知道了她的真实身份,中国红军总司令的女儿在德国集中营四年服苦役,居然没被发现!朱敏这是何等超人的忍耐和坚持啊!

1946年1月朱敏重返莫斯科完成中学和大学学业,1953年毕业于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学成回国后分配到f071a6926cc1f848a84bd63f36cc1289.jpg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听说朱敏要当教师,朱德爹爹很高兴,当年送朱敏去苏联时,他就告诉她将来国家建设需要大量人才,要努力学好本领建设祖国。1963年朱德专门给朱敏书写了一张条幅:“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决反对修正主义,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做一个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为国培育良才,做诲人不倦的好教师,朱敏勤俭朴素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师岗位上为国家培养了许多出色的外语人才。1986年朱敏从北师大离休后,继续发挥余热,为了满足退伍军人参加地方建设的需要,她筹划并创办了中国军地两用人才大学(现北京军地专修学院),并担任名誉校长。这是一项以军队培养为基础,地方开发使用为目的的综合性教育工作。朱敏没辜负父亲的希望,为党为祖国为军队培养人才奋斗了终生。

1995年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俄罗斯政府向当年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老战士颁发了由总统叶利钦亲笔签名的纪念奖章。中国有18人被授予纪念奖章,其中一枚授予朱敏,表彰她不畏强暴,严守身世,顽强地在集中营活了下来,最终回到莫斯科的事迹。

 

 三  生死离别间  寻亲情未了

       毛岸英、朱敏的故事代表了所有延安儿女的共同特点。《延安儿女的故事》第一集采访的54个人,当他们降临人世时,和每一个婴儿一样,都是用第一声啼哭宣告新生命的到来;但是延安儿女的故事却不同寻常,他们的父母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解放年代里的斗士,迎接他们啼哭的是血雨腥风、野蛮屠杀。这些在不同时间、地点出生的54个婴儿的啼哭勾勒出了同一条脉络——共产党人从创建到延安的漫漫雄关:他们出世的第一声啼哭就预示着苦难的开始。父母是革命者,他们的家庭和后代就注定和苦难分不开;为了人民和民族,所有的革命者都在小家与大家的选择中,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延安儿女的故事》惊心动魄,有多少烈士抛下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慷慨赴死,那些稚嫩的婴儿、懵懂的幼儿转瞬就成了孤儿。《生死离别间》22名烈士子弟的故事,是共产党人英勇牺牲的悲壮长廊,是革命者艰苦跋涉的苦难历程。出生即永别,烈士后代的口述与当年场景再现,强烈冲击了观看者,忍不住泪长流……先烈们敢于奋斗,敢于牺牲,因为共同的革命理想:选择苦难、拯救中国就是选择对后代对未来的大爱,就是选择中国的光明前途。

苦难,是因为失去父母关爱;但烈士子弟们所经历的要比一般孤儿更加艰难——反动派对革命者举起的屠刀,不仅砍向革命者,更要“斩草除根”,于是这些革命烈士的后代不得不隐姓埋名,从童年起就要学会和残暴的敌人斗争,他们的人生苦上加苦、难上更难!《苦难的童年》展示了烈士后代的生存状态,为了活命四处漂泊,为了生存去当小工、做童养媳,甚至坐牢成为囚童。那些幼年的孩子,谁能算得清他们身上有多少道疤痕?心中有多少伤痛?

《啊,摇篮》专门有一集是说从新疆监狱里释放回到延安的小朋友们,对周围的环境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就是监狱生活给他们留下的人生阴影。有的从出生以来就没有看见过蓝天绿树,没有看过和善的笑脸和亲人的照顾。他们看到的世界只有敌人凶狠的皮鞭和带血的刺刀。

db31075fc2ae466fbb428cec7adc6c73.jpg到延安就是回到了家,所有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孩子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延安儿女”。但是就在被精心保护的中央托儿所也会有敌特潜入,他们杀死了刘伯承的女儿刘华北,鲜血洒满了睡觉的床铺。当时华北的父亲刚被任命为抗战战区的司令员。以残害幼小的生命来动摇刘司令员抗战的意志,凶残的敌人打错了算盘。刘司令员说,华北不光是我的孩子,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孩子。华北的血警示了所有将士,激起他们更大的斗志——为了孩子,为了祖国的未来!

孩子是家庭最大的牵挂。孩子安全,上前线的将士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将幼子寄托在保育院里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那是家长们离开后,更像家的地方。孩子们在那里会受到更好的照顾。家长们因此可以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在延安的保育院、托儿所里,不止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发生同样的故事:孩子入托不久,父母就双双牺牲在前线。在《延安儿女的故事》长纪录片里,在《啊,摇篮》的电视剧中,不少八路军家长临出征前送来的是不具备入托条件的幼儿,有的刚一岁,母亲把孩子交到托儿所所长丑子冈手里转身离去,从此孩子再也没有见到过父母。

将幼小孩子寄托在保育院里,是战斗在前线的家长最大的放心。将孩子托付给保育院,就是交给了党,交给了战友,就是交给了家里人。军队的孩子,童年时谁没有在保育院中寄宿过,谁不是保育院阿姨哄着睡觉,陪着生病?寄宿,贯穿了部队孩子的整个幼年、童年、少年直至青年,这样的生活模式就是来自延安,来自那风雨如磐的艰难岁月,来自我们奋不顾身的父母,来自亲爱的党对她忠诚的党员的照顾与安排。在延安保育院,集体共产主义生活模式已经展开。

《啊,摇篮》表现的故事情节在《延安儿女的故事》中得到口述历史的印证,124位被采访者中的烈士子弟有43位,占比35%。这些惊心动魄的数字,也仅是牺牲在共产党奋斗征程的一部分现实生活:无数共产党员一次又一次地前进、牺牲、奋斗,经历了无数磨难,才走上了胜利的坦途。《延安儿女的故事》和《啊,摇篮》用延安儿女们亲身的经历、珍藏的实物和丰富的细节,以小见大,佐证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延安儿女的经历就是父辈革命人生的折射,也是革命大家庭彼此关爱,保障所有孩子健康成长的见证。

 

四 红50b6fcdef6684e3eb46b1d9c5b46d3b4.jpeg色摇篮里的温暖阳光和爱的海洋

       延安的幼儿教育,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及共产党员为有牺牲多壮志的献身精神,也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英勇献身的党员最大的人文主义关爱。17个烈士遗孤作为一个讲述群体,用他们的故事表达了党组织对烈士们深深的怀念和烈士遗孤深深的爱:当一个不屈的战士倒在敌人枪口下,他的儿女便成了活着的战友们寻找的目标。父母们生前几乎无暇顾及的孩子,牺牲后就是战友们心里最大的牵挂,寻找烈士们失散的儿女变成了革命者的积极行动。

寻找情未了。为了寻找这些失散的儿女,党组织动用了极大的力量,从苏区到白区寻遍中国,地下党克服了重重障碍,不惜付出生命代价。因为寻找到烈士们的后代,不仅为了血脉的延续,更是为了革命理想的传递:

儿父临刑曾大呼;我今就义亦从容;

寄语天涯小儿女,莫将血恨付秋风。

毛岸英是这样,朱敏是这样,无数先烈的后代都是这样,当他们被党组织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并带回延安时,就成了被整体关爱的对象。《延安儿女的故事》里有24人讲述了他们的经历,一到延安的保育院,这些儿童就成了“公家人”。《啊,摇篮》里托儿所所长丑子冈原本准备上抗大到前线杀鬼子,当延安中央医院院长傅连璋把办托儿所的任务交给她时,作为共产党员的她,无条件接受了任务。从6个孩子到100多孩子,从6孔破窑洞到齐整的四合院,从半大孩子到懂得养育、保健的合格人才,丑子冈和保育员们付出了多少努力!她得到了毛主席批给孩子们的急需物资,还得到了主席给托儿所的提名。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些孩子虽然远离了父母,甚至永别了父母,他们却在延安,享受着革命大家庭无尽的关爱和春天般的温暖。

在这里,父母没有官职的高低,都是敢上前线打鬼子的英雄好汉。父母是大八路,孩子们都是小八路;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是他们子承父志的原因之一,延安儿女们有共同的志向,就是朱敏回答父亲朱德的:“长大后当八路,打鬼子!”

延安始终被国民党严密封锁着,289d1432e3034f4ca49c42884fdf513f.jpeg医药、物质、食品、营养品都极其缺乏。但处在极度困境的延安保育院里,竟然有西方的奶粉、鱼肝油、丰富的食品、讲究的西式呢子服、还出现了以洛杉矶命名的托儿所,这些都是宋庆龄妈妈转送到延安的爱国华侨捐赠的大量援华抗战物资。中央首长将这些珍贵的援助直接送到了延安的托儿所、保育院,在毛泽东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看来,正在成长的孩子们比大人更需要营养和食品;孩子优先,这就是老一代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在物资极度匮乏的环境里,烈士及前线将士子女们享受了最好的保育条件。

在这种呵护下,延安儿女一起成长,有26个人叙述了同样的故事,他们可能不认识亲生父母,不了解他们的亲兄妹,但他们有比亲人还亲的大哥哥大姐姐、小弟弟小妹妹,有共同的叔叔阿姨、爸爸妈妈。党的阳光抚育他们成长,延安是他们温暖的家。

《啊,摇篮》用影像表现那些为了保护孩子们冲出包围圈而英勇牺牲的战士和老百姓,令人肃然起敬。因为战争远离甚至永远失去了父母的孩子们,稚嫩的脸庞,清澈纯洁的眼神,无需任何演技就已深深感染了观众;从80年代电影《啊,摇篮》,唱到建党百年的电视剧《啊,摇篮》的同一首延安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为我打月饼,爷爷是个老红军啊……”跨越了42年,听到现在仍会让人泪流满面——打完月饼后红军爷爷去世了——他是在烤月饼的炉灶旁过世的,在孩子们吃月饼的欢声笑语中永远离开了;他喜爱孩子们,孩子们喜爱他;剧中的孩子和剧外的观众都哭得稀里哗啦,那个慈爱的红军爷爷每天拖着作战致残的腿,背着做饭的锅走在孩子们前面,为了孩子们宿营时有饭吃有热水烫脚。他和小八路通信员俩人要管那么多人的饭,还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吃上中秋的月饼。红军爷爷是保护孩子们的另一种红军战士形象:他们既是战斗员,也是工作员,还是炊事员、保育员。刚成立的保育院时伤残的老红军、半大的孩子都来了,丑子冈像捡到了宝,说炊事员,通讯员都有了。结果两人干得果然出色。 

在千里大撤退时伤残的红军爷爷、小八路通信员、保育员们发誓要用命保护孩子,这是一种怎样的震撼啊—下载 (1).jpg—驴背上左右两个筐,100多个孩子分别坐在筐里,长长的队伍在保育员、警卫战士、老乡的护送下躲避着轰炸,躲避着袭击;为了孩子,其中有些人会在袭击中永远离开——满脸皱纹的慈祥红军爷爷,自己还是个孩子的小八路都留在了撤离时漫漫征程中;而100多个孩子一个不少,全部安全到达目的地。“不惜用生命保护孩子”,保育员们、红军爷爷、小八路、八路军战士们,支前的老乡们用行动、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誓言。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啊——当《啊,摇篮》片头主题曲响起时,甜甜的儿歌唱出了孩子们的心声:“有一种花儿种在我的家,生在黄土坡,活在山洼洼;千朵万朵花,朵朵是妈妈,摇篮守护我长大,守护我长大。”当那些因为战争失去父母的孤儿对着丑子冈、陈元晖、保育员阿姨们喊“妈妈”时,忍不住观众再次泪湿眼眶,这是一种怎样的爱,或许这就是共产党人大爱吧!

无论上个世纪80年代电影《啊,摇篮》,90年代电视剧《悬崖百合》,还是建党百年献礼大片《啊,摇篮》,素材都来自长纪录片《延安儿女的故事》。对于这部长纪录片的拍摄,中共中央党史办给出了这样的审查意见:

该影像作品政治导向正确,重要史实准确。这是一部很好的影像作品,”

从另外一种角度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生动鲜活,可视性和感染力很强,把人带到了那段已经远去了的峥嵘岁月。

 反映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老一代共产党人、革命者的高尚品格、情操。是研究中共党史的珍贵口述和影视资料。

对研究党领导下的医疗卫生、中等教育、幼儿教育等专门史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肯定了苏联、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有利于加强我国同俄罗斯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反映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造的重要精神之一——延安精神,下载.jpg在新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为此,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延安儿女的故事》正式出版发行,重大理论文献影视片创作领导小组审查通过该片在各级电视台播映。保留着124位红色后代亲自出镜并口述的珍贵影像,为研究中共党史、延安精神、共产党人的教育观、家庭观;为红色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五  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孩子在延安几乎是最高价值的象征。孩子是永恒美好的,他们成长过程表现了成人世界的整体素质。关怀妇孺、珍视生命,《延安儿女的故事》显示了共产党人一贯有之的精神。在敌对势力阴影远未消散的今天,重读这段历史,重拍相关素材的电视剧显得弥足珍贵。

延安儿女联谊会胡木英会长致力于红色文化传播,《延安儿女的故事》是主讲内容之一;多年来,她带领的延安儿女联谊会演讲团一直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团中央驻井冈山青少年夏令营等红色教育机构授课,与在井冈山江西省干部学院讲课的开国将帅后代讲师团交相辉映,几十年如一日,形成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共产党历史、树立我党光辉榜样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领军团体与中坚力量。

42年前的电影《啊,摇篮》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保育院的撤退延安途中发生的故事,而今年的电视剧《啊,下载 (2).jpg摇篮》则是全方位讲述了中央托儿所(洛杉矶托儿所)的历史,电视剧更接近历史的真实,丑子冈、刘元暉两个所长带领一群非专业的保育人员,在抗战时期的延安,一无所有地创立了幼儿园,庇护了战争中成长的孩子。虽然这是一个父母有级别才能进入的幼儿园,但一样的牺牲,一样的艰难,骑着大白马送来的孩子和父母抱来的孩子一样,转瞬就变成了父母双亡的孤儿。那些从迪化盛世才监狱里接回来的孩子们,他们特殊的生活方式与防御能力,让人无法忽略他们曾经面临的恶劣环境。无辜的孩子甚至诞生在监狱,只知道放风、受刑以及刑场,以为那才是生活的日常。

再苦不能苦孩子,但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不如草芥,革命者尤其是这样,他们的孩子也不能幸免。能顽强地在石头缝里活下来才能告诉后来者,他们曾遭遇过什么样的苦难。每集剧尾出现的口述者,他们真正赢得了人生,并有机会实现他们童年时期的梦想。他们的出现增强了电视剧的现实感,电视剧表现的是他们的亲历,是他们的人生。

1979年的电影是从解放战争时期一支由延安撤退的保育院队伍写起,着眼表现这些孩子和他们的护卫者冲破艰险,安全撤出包围圈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那时刚出现了一个崭新的电影命题,给观众看到只是延安的托儿所、保育院的轮廓。剧本原名叫《马背摇篮》。拍这部片子的上影厂导演谢晋,不同意将其拍成上有飞机,后有追兵的惊险片,他要表现的是战争中的“人性”,因此他用《啊,摇篮》来表现创作意图,这一改感动了亿万观众,使其成为不朽的红色经典。《啊,摇篮》获得1979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今年陕西省献礼大片电视剧《啊42004a881875825400b33b3870c81ec7.png,摇篮》更多地利用《延安儿女的故事》中的诸多素材,多方位展示当年延安的时代背景、延安的军民、以及围绕着孩子们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把当年延安的儿童保育、教育、医疗卫生等问题表现得更丰富更加细腻生动,把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的人性,写得更具体更形象更鲜活。虽然讲述的是80多年以前的故事,但故事节奏很快,很适合现代青年观看。角色塑造上更贴近人物原型,和演员以前塑造的影视人物大相径庭,以致开始都没能认出扮演者是哪位演员。剧中美术、置景、摄影、道具、配乐等方面基本上都是实景还原拍摄,既有年代感又合乎当代青年的审美特点;显示了陕西影视界用红色资源表现延安历史、延安精神,讲好红色故事的雄厚实力。

无论是拍电视剧,还是做好红色历史纪录片的翻译,陕西都正在践行习主席的指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

丰富的红色资源,独特的历史地位,延安有说不完的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和使命。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