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世纪初,甲申春,几经展转,通过一条正在翻修的忐忑公路,从辽西经老河口踏入了鄂西北——水都丹江。如今高速纵横、环路相拥、街宽桥阔、高铁进京的丹江口,对照当时,真可谓云泥之别,人间天上。
       今返乡,回眸山青水碧、钟毓灵秀之大美水都,心心不舍,故留拙字以为念。

       

        一、丹江口与丹江水

       丹江水(七律·新韵)

       清泉突起下终南,携手均州汇汉丹。
       一坝封回千谷碧,两河湛透万峰蓝。
       润泽冀豫滋饥渴,承载舟楫渡苦甘。
       腹地龙神通血脉,腾飞荊楚秀长天。

       丹江口市,湖北省直辖,十堰市代管。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鄂豫两省交界处,东临鄂北重镇襄樊市,西连车城十堰,南接神农架林区,北交豫南名城南阳市,古有“三阳(郧阳、襄阳、南阳)腹地”之称。其建制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古称均州、武当,夏、商、周时,为豫州所辖,与雍州相接。春秋战国时期,曾属于楚,因境内有均水,所以又称均陵。秦统一六国后,施行郡县制,丹江口之地设置武当县,属于南阳郡。三国曹魏时改称南乡郡,晋朝太康时期,又改为顺阳郡。隋唐后,一直称均州,民国初改州为县。1983年,因南水北调工程,老均县被淹没在丹江口水库之下,迁至现址,改称丹江口市。全市总面积312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6万。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坝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所在地。

        该地属于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市年平均气温7.7°C至16°C,无霜期180至250天,年降雨量750mm至900mm,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略向东倾,平均海拔400米。最高点为武当山主峰金顶,海拔 1612米。植被丰茂,盛产柑桔、茶叶、翘嘴鲌等淡水鱼类。
       丹江,是长江水系汉江的支流,在丹江口市注入汉江,尧时即名丹水。因传说曾产丹鱼而得名,又说,禹之外孙丹朱曾于此治水,为纪念他,后人称丹水、丹江。丹江发源于陕西省商洛区西北部的秦岭南麓,干流全长390千米,为汉江最长的支流。
       汉江,又称汉水,长江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流经沔县(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
       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湖北丹江口市和河南淅川县,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丹江口大坝始建于1973年,自2012年加高后,库区水域面积达到1022.7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90.5亿立方米,被誉为“亚洲天池”。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开始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南、河北4个省市的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


      二、老均州与净乐宫

      老均州(七律·新韵)

       兵家古驿号均陵,秦楚烽烟旧梦中。
       千载营谋铜堡垒,一朝幻化水晶宫。
       仙踪道影融新境,琴律茶香恋故情。
       莫怨江河吞野陌,沧浪北去索功名。

       丹江口在春秋战国时称为均陵,上通关中,下达江淮,有控荆楚而扼巴蜀之称,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丹江口水库建成后,古均州城被淹没,均州一名就到此结束。古均州处于武当山下,全城以展示道教文化为特色。武当山的明代建筑群,实际上包括了山上以“真武祖师大帝”铜像为中心的道教宫观和供道家弟子及包括皇室人员在内的香客停宿的均州城邑两个部分。
        均州古城,为洪武五年(1372年)守御副千户李春修筑。周围8里,高2.5丈,宽1.2丈,壕深3丈,宽6丈。大体呈正方形,外层全部用15公斤一块的青砖垒砌而成,故豫西南、鄂西北一带历来都有“铁打的均州”之说。州城共有六座城门,其中东、西、南、北四门较大,为了方便舟船还设有上、下水门。北门有瓮城,是封建时代为防止劫案而专门修筑的刑场。
        净乐宫是均州城中一个大型建筑,约占全城一半的面积,是武当山古建筑群著名的九宫之首,是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宏伟建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座落于均州城内略略偏北的位置。宫门正对南城门而迎向高耸入云的武当山天柱峰。宫门外矗立着高大的石雕山门牌坊和一对形态如生的巨型铁狮,均属艺术珍品。宫门的东侧设有文习馆,西侧设有武习馆。宫内分三层宽1米、高4米的红围墙,均用每块25公斤的大青砖砌成,并建有祖师殿、圣公圣母殿、东宫、西宫、东西赑屃碑亭等大型建筑单元。一色绿砖碧瓦、青石栏杆、青石台阶,一米见方的青石板路面和庭院,落落大方,古色古香。除净乐宫外,尚有城隍庙、九仙庙、学宫、文昌宫、江西馆、陕西馆等古建筑。其中,规模较大而又有价值的是城隍庙,是封建时代举行庙会的场所。均州城总面积约三平方公里,人口两万余,包括城里、城外两大部分。城内主要是政治、文化区,城外主要是经济、商业区。城外的汉江沿岸,有高约二十米的护城大堤,总长度约二公里,城廓东南角的城墙上,有一座亭台式的魁星楼,分三层,高约二十米。


        三、武当山与武当派       

       武当山(七律·新韵)

       峰峦凸兀破长空,皇室殷勤筑九宫。
       四大名山皆拱拜,五方仙岳共朝宗。
       南临荒古神农架,北望繁华紫禁城。
       风雨沧桑传道法,太平天下不居功。

       皇室家庙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地位闻名于世,是道教圣地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一名,始见于秦朝。至魏晋隋唐时期,武当山已成为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贞观年间,唐太宗诏武当节度使姚简到武当山祈雨而应,敕建五龙祠。乾宁年间,被列为“七十二福地”第九位。明永乐十五年封为“大岳”,高于五岳之上。永乐二十一年,敕建的大岳太和山,历时12年,建成9宫、8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建筑群,史称“北建故宫,南修武当”。1994年12月17日,“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武当派是“以武当山为本山,以信仰真武,重视内丹修炼,擅长雷法及符箓,强调忠孝伦理、三教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一个道教派别。由张三丰于明代创立,其主要特点是:以崇拜“真武大帝”为主神;重习三丰武当内家拳技;主张三教合一,以“道”为三教共同之源;注重内丹丹法,主张性命双修。


       四、道文化与道教

       道教(七律·新韵)

       羲皇探地复察天,八卦阴阳世代传。
       太上青牛出古道,逍遥傲吏梦漆园。
       修心莫忘寻清静,冶性还须法自然。
       祸乱平息妖孽远,无为名利不求官。

        道,是中国古典哲学里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始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以及孔子的《周易·系词传》。孔子和老子的学问,都来源于《易》,孔子的儒学、老子的道学,各自表达了对《易》理的独特理解。一定意义上,《道德经》、《论语》、《诗经》、《周礼》、《尚书》都是《易》的另类表达形式。也就是老子、孔子各自导‘道’的成果。孔子一句“吾道一以贯之”,的概括能力,明显高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壮大、衰落的周而复始,无不被汉字、汉语所左右。具体来说,无不被依据《易》理造出的文字和读音所左右。只要用汉字,只要讲汉语,就都在用易理说话,用易理造出的汉字表达主张。尽管《易》理读不懂,他已经化入了一个个汉字中;尽管春秋笔法失传,他已经化成了千百个成语、千万篇传世的华章。‘春秋笔法’和《易》,就是中华文明独特的“非常道”:智慧在其中,传奇在其中,可以君子万年,可以经营四方。
       道文化是一门研究生命学,宇宙学,物理学,社会学的哲学思想,包括了天文地理,医疗养生,命理风水术数,军事政治等各方面,是涵盖内容最广,影响力最大哲学思想体系之一。
      道教是在道家文化的基础建立起来的本土宗教。是一个民俗文化与社会团队组织,属于道家文化的一部分。起源于东汉末年,由张道陵天师所创,以道为最高信仰,在神鬼观念上以黄老道家为理论根据,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神仙方术地方神话为基础,结合当时的巫术,中医形成了道教思想和科仪体系。
       道教圣地武当山,是道家文化主题思想与人文、自然的完美结合,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亮点,是修真、悟道的人间仙境。


       五、太极拳与养生

       太极拳(七律·新韵)

       医卜山星外一拳,无极化育古今然。
       身形巧妙云游水,步法轻灵雾荡烟。
      上下腾挪心似紧,去回闪躲体如闲。
      八荒引动先天炁,觅性寻真见本源。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在中国武术拳种中具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形式上可分为武术类太极拳、体操运动类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关于太极拳起源问题尚存争议,大致有两类观点:一类认为太极拳是陈王庭所创,发源于陈家沟;一类认为此前早有太极拳,大约南朝韩拱月、程灵洗开始,经唐朝许宣平、李道子,宋时程必,元时张三丰,明清为王宗岳、蒋发、张松溪,清中叶陈长兴发展起来。总之,太极拳的出现绝非一蹴而就, 必然有一个萌生、发展、壮大、成型的过程,是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形成的,这也说明了太极拳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武当太极拳在道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集武术与养生为一体的传统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拨千斤,后发先至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智慧,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独特功效,实为中华武术之精华,东方文化之瑰宝。
       在武当山及道教文化的影响下,习练太极拳在丹江口市蔚然成风。江边、广场、公园、绿地,朝迎晨露、夕挽红霞,随处可见队队排排演练各派各式太极拳的群体。给这个原本清新可人、宜居宜旅的小城,增加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六、道茶与茶道

       道茶(五律·新韵)

      晓雾涤神静,香风入骨麻。
      清明撷短绿,谷雨炒新芽。
      锦案诗陪酒,春郊月伴花。
      泥陶拈玉指,宠趣卧蒹葭。

       据史书记载,中国古时植茶、制茶、饮茶多在道观寺庙风行,由此也出现了名山道观出名茶的现象。武当道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功效和浓厚的道教色彩,与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寺院禅茶并列为中国四大特色名茶。武当道茶绿茶产品色泽翠绿,汤色清淡,香浓持久,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
       茶道,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社交礼仪,一种以茶为修身养性的生存方式。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而净化思想、净化灵魂,提升认知、提升悟性,学习礼法道德,领略传统文化,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琴棋书画茶酒诗花,素来被称为人生八雅。自古至今,不仅为文人墨客、达官显贵所青睐,也被社会各界喜好、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