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生命的余晖

                                                 ——追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姜万富

  此刻,我的心情特别难受,我不敢相信他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两年前,当我观看以他为原型的小品《马背上的医生》中出演他时,细细品味他平凡又伟大的一生,感悟他执着的奉献精神。当演出结束他走上舞台与观众见面时,我从台下近距离仰望他瘦弱的身躯,在绚烂的灯光下慢慢变得越来越伟岸,心里充满了崇敬。如今,他却已经走了……让我们致敬这位用生命点亮雪域高原牧民新生活的时代楷模——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奖”姜万富。

  十七岁那年,他从黄浦江畔走出,来到遥远的西部边陲新疆昆仑山下,奉献了青春和全部。再回头,他已是满头华发,他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高原牧民们,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

  昆仑脚下敢比天。一九六六年初中毕业的姜万富坐了三天三夜火车,又坐了整整七天的汽车,才到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叶城二牧场,在这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他从住“地窝子”、开荒种地开始了长达四十三年的支边岁月。

  为了证明“上海青年不光能说,而且能干,是最棒的。”姜万富打破了牧场日挖土方56立方米的纪录,达76立方米,打破了日割苜蓿3.2亩的纪录,达3.6亩,月完成定额达到了平均水平的2.8倍,而他却付出了左手无名指骨折的代价,依然简单而快乐的生活在茫茫荒野上。

  最苦的那些日子里,一同来的知青们没有了笑容,一天干活下来,累得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想家,是所有知青的心愿,于是姜万富就掏出笛子吹上一曲,那清脆的笛声从地窝里飞出,在旷野里悠远悠长,成为连队最美的一道风景。

  踏遍青山终不悔。虽然置身于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姜万富却始终保持革命的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七月昆仑多奇象,风雪雾寒确无常。江南早过春光月,何人知此雪茫茫。”在他心目中,昆仑山,是考量男儿梦想的地方,他下定决心干出名堂,为了心中升腾的宏愿,为了不灭的理想而奋斗。

  来到新疆第二年,组织上安排他学习做卫生员。他在心里暗暗发誓:要用一生时间去努力,做一名真正的医生。以后牧场又送他去进修外科,他也由此成为牧场建场以来第一个外科医生。他非常珍惜难得的进修机会,没日没夜地努力学习,因为他知道,未来,牧场各族兄弟姐妹的生命就和他的医术拴在一起了,他不敢有半点懈怠。

  你很难想象这样一名医生,骑着毛驴,背着药箱,翻山越岭给各放牧点牧民们送医看病。一百多个放牧点散落在大山深处,最远的夏场骑上牲口从连部出发,要走一天才能到达,而最近的产羔场走一趟也要3个多小时。这里的气候非常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交通十分困难,牧区严重缺医少药,是国家重点扶贫单位。

  盛夏,姜万富顶着酷暑,忍着干渴,穿行在崇山峻岭中。寒冬,他冒着风雪,踏雪而来,把一串串深浅的印迹留在绿水青山里。他跑遍了那里的沟沟坎坎,为牧民送医送药,虽然他被牧民亲切地称为“驴背医生”,然而只有他和他心爱的小毛驴知道,很多时间,是他牵着驴在走,他和毛驴其实是亲密的伙伴。

   绽放生命的光辉。四十三年坚守如一,四十三个春去秋来,他从蓬勃的青年被岁月染白了头,背驼了,人廋了。他把人生最宝贵的15700多个日日夜夜献给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叶城二牧场的各民族兄弟姐妹们,为各族患者送医送药,解决了各族牧民群众就医难的问题,深受各族职工群众的爱戴,被牧场各族职工群众亲切地称赞为“神医”。

  然而你可曾知道,这成功的背后他付出了什么吗?多少次出诊途中跌倒、摔伤、甚至差点丢了性命,多少次忍饥挨饿、露宿风餐。年迈的父母临终他都未能见上一面,妻子回城他舍不得扔下那些朝夕相处的牧民们,最终分手了,带走了孩子,留下他孤独却倔强的背影。

  呵……姜医生,我凝望着你清瘦的脸庞,顺着你大写的沧桑人生,看到了你额头上的那道道皱纹,化作昆仑山脉跌宕起伏的山峦。我看到了你依然身穿白大褂,背着红十字药箱,骑着毛驴,行进在巍峨之间,那风中的背影愈发高大。犹如你钟爱的沙枣花一样,坚毅不屈,傲骨不倒,盛开在祖国的大地上!

   

                                            风中的背影

                                                      ——追忆全国道德模范王友农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举国上下众志成城,用大爱托起了生命之光,感动着中华大地,温暖着我们的心。

  同样,在上海市宝山区也有这样一位英雄的名字在传颂,他带领他的团队奋战邮轮港,用生命守望生命,最终因积劳成疾不幸离开了我们,享年只有五十一岁,他——就是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抗疫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人大代表王友农。

  他是一位守望者。在并不漫长的人生中,守望着东方邮轮大港的起航,守望着邮轮港的日落日出,守望着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是一位见证者。用飞扬的激情见证了邮轮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见证了邮轮大港崛起的雄姿,这里,到处都留下了王友农魁梧而矫健的身影。

  此刻,我漫步在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眺望映衬在浩瀚江水里的东方之睛,那种静谧和悠远令我心酸,我在浪涌的波涛里寻觅他的踪影。

  10年前,宝山区启动建设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从那时开始,王友农的人生,便与这个向海而生的梦想紧密相连。时任上海市宝山区滨江委主任的王友农,全程参与了全国首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的申请创建工作,为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初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5年的一天,他接到调令,出任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离开熟悉的公务员系统,转任刚起步的邮轮港公司的掌门人,这样的角色转变,对于45岁的王友农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人生转折。然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王友农义无反顾,脱下西服,换上工装,带上安全帽,一头扎进火热的建设工地。

  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不起眼的灰白色小楼,我环顾四周,感受着一位逝去的英雄生命气息。在这里,他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第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快乐港口、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共赢港口、示范港口”,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一流邮轮母港。

  风正劲,帆高悬。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建设赶上了中国邮轮产业蓬勃发展的黄金十年。王友农上任伊始,正值邮轮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黄金期,在他的引领下,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不断呈现创新之举,高效的通关服务流程带动全国邮轮港口向前发展。

  自开港以来,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三年登顶亚洲第一、五年问鼎全球前四,游客接待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开创国际邮轮经济中国时代,创造了世界邮轮经济发展史的上海传奇。

  作为邮轮经济的建设者、参与者和亲历者,这十年,王友农与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共同成长,一起欢笑、忧愁和抒怀,用他那温和却又果敢的目光,畅想它的美好明天。

  熟悉王友农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句话常常挂在嘴边:“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是的,这或许就是他的人生座右铭,他用这样富有哲理的话给自己最大的动力和信心,把满腔的热忱浇灌着邮轮港的春夏秋冬。

  当突发的疫情肆虐大地的时候,作为中国游轮母港的当家人,王友农白加黑、五加二连轴转,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扑在完全防疫上,累了靠在沙发上歇一歇,饿了端起早已凉了的盒饭。厚厚镜片里的雾气,挡不住他刚毅的神情。

  第一次摔倒骨折后,他干脆带着生活用品住进就办公室,拄着拐杖一瘸一拐颠簸在工作一线,从港口码头到医院,到处都留下他疲惫而不屈的身影,看的让人心疼,更让人感受到一种力量,今天,或许我们可以把他称作为一种精神,这就是不辱使命、永不停息的友农精神。

  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同事们说:他很少想到自己,工作这么多年,甚至连区级的荣誉都很少获得。遇到事情,他总是帮我们一起做,遇到荣誉,他都是让给我们。朋友们说:他阳光而率真,无论顺逆或逆境,从来没有听过他唉声叹气。

  王友农的妻子李国苹说:他常年早出晚归,在家里为他“留一盏灯”是她这个妻子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妻子说:“他留给我的就是一个背影,我留给他的就是一盏灯。”

  他是一盏明灯。是的,一盏灯,他就是一盏灯,一盏高高耸立在宝山大地上的夜明灯,照亮漫漫长夜,燃烧自己,温暖你我。

   如今,他走了,他是该好好休息休息了,因为他太累了。

  友农啊,亲爱的友农同志,你一直都是一个守望者,用你的生命守卫着脚下的这方热土,守望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守望着宝山崭新的未来。你的身影始终都在,在我们心间,在浩瀚的长江波涛里,在百年吴淞的画卷里,在滚滚向前的奋斗大军里,与我们同在。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