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白色的卡萨布兰卡

  2019年的4月,我和朋友们去摩洛哥、葡萄牙和西班牙旅游。路径与参观内容由我们与旅行社一同商定,在双方都认可的前提下做出15天的完整行程。4月7日,全团22人于天河机场乘法航班机飞往巴黎,在巴黎转机前往摩洛哥名城卡萨布兰卡。计划在摩洛哥逗留四天,前往摩洛哥几座著名的古城卡萨布兰卡、拉巴特、梅克内斯、菲斯、舍夫万莎与丹吉尔游览。

  我们旅行第一站是飞往北非的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它位于摩洛哥西部的大西洋沿岸,是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摩洛哥的历史名城。我对卡萨布兰卡的印象是源于早年在国内看过的电影《卡萨布兰卡》,才知道远在北非有座卡萨布兰卡的城市。而电影原名《北非谍影》在中国上映时名为《卡萨布兰卡》。这是一部反映二战时期的爱情故事片,于1944年获得第16届奥斯卡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三项奖。因此早年在中国放映时就引起轰动,片中旋律优美的主题曲《卡萨布兰卡》也被影迷广为传唱,也是百听不厌经典歌曲。故事讲述二战爆发后,欧洲许多人为了躲避纳粹的铁蹄而逃离自己的家园。摩洛哥北部城市卡萨布兰卡便成为从欧洲到美国的重要中转站。里克·布莱恩是一个美国人,他在卡萨布兰卡开了一家“里克咖啡馆”,常常有各种肤色和各种身份的人聚集在这里。里克用自己手中宝贵的通行证帮助来咖啡馆的不速之客,即反纳粹人士的捷克抵抗运动的领导人维克多及其妻子伊莉莎·伦德(她曾经与里克·布莱恩有过一段恋情)离开卡萨布兰卡。在最关键时刻,里克对伊尔萨的深情让他选择牺牲自己的幸福成全所爱的人。于是在卡萨布兰卡的机场,里克击毙了阻止维克多和伊尔莎离开的纳粹党德国少校,目送着自己最爱的女人奔向自由。至今,令人提心吊胆的生死攸关的那一幕还深深印在脑海里。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从深刻的记忆中走进了现实,见证浪漫的卡萨布兰卡。这该是多么难得的一次实现梦幻的真实体验。 

_MG_4292a小.jpg  这一天,大巴停在里克咖啡馆附近,我们急急忙忙穿过并不宽敞的马路,直奔里克美式咖啡馆而去。眼前三级台阶上两扇门是开着的,而五级台阶上的棕黄色店门又是紧闭的地方是里克咖啡馆,如果没有导游介绍,我们怎么也不会把这地方与名扬世界的里克咖啡馆联系在一起,因为它实在是平常得与普通住宅无二样。但是雪白的高墙在参天的棕榈树映衬下,透着安静的闲情逸致,小小的窗口还摆着一部老式电话,有着不可抗拒的迷人魅力。导游还介绍,正因为里克咖啡馆因电影而名扬海外,慕名而来的游客太多,所以要想在此感受一下不一样的咖啡或者酒的味道,还得提前一周预定。因为一部电影而名扬世界的白色浪漫的城市恐怕唯有卡萨布兰卡。于是我们大家都在里克咖啡馆门前打卡留念。请相信我,不会遗忘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卡萨布兰卡,那么奇妙,那么浪漫、又那么古老、还那么怀旧,那么深沉隽永,又那么爱恋。啊,里克咖啡馆,百年之前的卡萨布兰卡。

  到卡萨布兰卡后,才知道卡萨布兰卡——Casa Blanca西班牙语意思是“白色的房子”。卡萨布兰卡原名是达尔贝达,是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被誉为“摩洛哥之肺”、“大西洋新娘”。人口约290万。这里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气候温和宜人,也是北非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

  卡萨布兰卡最为著名的地标建筑当属哈桑二世清真寺,它位于卡萨布兰卡市区西北部,坐落在穆斯林世界的最西端,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它是世界第3大清真寺,排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它也是西北非最大的现代化清真寺。据说它的建成缘于国王的一个梦,梦里国王曾接获安拉的真言:“真主的宝座应建在水上。”于是我们站在广场上远看这座清真寺,其中三分之一面积建在海上。高耸巍峨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宣礼塔高200米。哈桑二世清真寺的建成是缘于摩洛哥举国捐赠,筹集建筑资金5亿多美元,动员了3万名工人和技术人员移沙填海,耗时6年建成。清真寺整体结构与布局非常宏伟壮观,它是摩洛哥所有信徒信仰的所向,也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的眼光。

  我们有幸进入哈桑二世清真寺内参观,这也是我今生第一次与清真寺零距离。我无宗教信仰,此前对穆斯林的了解可谓是文盲,因此进入哈桑二世清真寺时特别听从导游所交代的注意事项:不得大声说话,不得狂妄地走路,进入寺内必须脱鞋。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与信仰是每个游客应该做到的。于是我们全团人员严格遵守。

_MG_4269a小.jpg  宽敞的寺内极其安静,我们立即被这里肃穆而神圣的气氛感染,于是我们极为自觉静音,彼此交流仅用手势。寺内的富丽堂皇着实让我们见识了不同与法国巴黎圣母院,俄罗斯伊萨基夫大教堂,以及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奢华式样。殿内没见有精美的雕塑,突出的是美轮美奂的大立柱如同艺术品一样夺目。这里的所有是另一番景象:五颜六色的大理石和马赛克,在四面墙壁上镶出阿拉伯人喜爱的几何图形。大殿内铺着红地毯,高高悬挂在寺内的20米巨型水晶吊灯照耀着大殿,清晰地展示出伊斯兰教风格立柱精致的立体面,同时把平滑大理石地面反光成巨大的镜面,大殿的顶是不同几何平面构成的,明显有别于欧洲教堂的穹顶,可见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与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有着鲜明的区别。殿内所有结构的繁复,装饰的豪华无不令人震撼。其细微的装饰处处精雕细刻、极其精美、同样是极尽奢华……印入眼帘的一切是初见的新奇,工程的宏伟不亚于发达的西欧国家,其审美无不令人叹为观止,无不彰显了伊斯兰教的智慧结晶,无不折服伊斯兰教的工匠们技艺超凡。

  我们还参观了清真寺底层的洗浴室。那些莲花般的大理石喷泉是信徒们在祈祷前沐浴用的,这也是我们看到过的最豪华、最别致的洗浴场所。

  到了穆罕默德五世广场,广场留给我的印象是游客太多,还有许许多多的鸽子频繁地飞落在广场,一点也不畏惧人的干扰,是因为有人买鸽食喂它们。有的孩子追赶吃食的鸽子,噗!那些鸽子像一阵风似的集体起飞在人们头顶盘旋,很快这些小精灵又落在有鸽食的地方享用它们的美餐。这儿是孩子们的乐园。而我们因游客太多只停留了一会就离开了。

  我们一群人初见卡萨布兰卡这座特别的白色城市,统一的白色房子依山而建,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奇对视觉冲击而感到的震撼。卡萨布兰卡的建筑房屋真不愧是“白色的房子”留给人们的印象深刻。不知道这白色的房子与他们的信仰是否有联系。至今无解,就当是一种特别的审美吧!

  来到卡萨布兰卡大西洋海岸边,不仅是广袤的蓝色海洋令人赞叹,还有湛蓝的天空纯粹得迷人,漂浮在远处的朵朵白云酷似手牵手漫步在蓝色的世界里惹人醉,沿岸的风光是摩洛哥人的美丽家园。原来想象中的非洲已经被眼前的景致完全颠覆了。在这里见识到的伊斯兰教文化与艺术,令人大开眼界。


  二  古老梦幻的古城

  拉巴特是摩洛哥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也是四大皇城之一。

_MG_4352小.jpg  拉巴特王宫,位于拉巴特市中心,始建于1785年,占地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据介绍:宫殿式样各异,其中里亚德宫最为宏伟壮丽。大门上用黄铜雕成图案,绿玻璃瓦屋顶,宫内多是式样各异的宫殿,其中哈桑二世用于接见宾客的里亚德宫尤为宏丽,这里还有哈桑二世的父王穆罕默德五世的陵墓。非常典型的伊斯兰教建筑风格,同样彰显了悠久历史积淀的文化氛围。首都只要有重要人物到访或者有特殊情况,皇家宫殿一律不对外开放,因此,导游告诉我们,麦克苏尔清真寺、穆罕默德5世陵寝只能外观。无缘参观被摩洛哥人民称为独立之父的穆罕默德5世陵寝及其王宫,于是我们前往另一个古城——菲斯。

  菲斯也是有着一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宗教城市,菲斯河孕育了这片土地,适宜农耕,所以菲斯在阿拉伯语意为“金色斧子”,也有“肥美土地”之意。半山腰上的菲斯(Fez)市,可俯瞰广阔的平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重镇。它是摩洛哥第一座皇城。老城市区有9000多个街道交错密布,当地导游特别叮嘱:要我们紧随他前行,否则穿街走巷很容易迷路。我们参观了许多手工作坊,皮革染坊,各种色彩的皮革手工制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浓郁的皮革味道扑面而至,实在无法忍受有强烈的刺激味道,于是草草地逛了一圈便离开了。

  离开菲斯,我们去了向往已久的蓝色的舍夫万莎小镇。

  我呢,一直打心里喜欢的颜色就是蓝色。喜欢天空变化多端的蓝色、喜欢大海的湛蓝色、喜欢湖水浅浅的湖蓝色、喜欢绸缎的滑爽的深蓝色……于是我日常用的手包,挎包、四季的服装都有深浅不一的蓝色、连家里的窗帘、床上的铺盖都少不了蓝色的织品。因此向往舍夫万莎小镇当然是很自然的。

_MG_4680小.jpg  小镇因蓝色而成为世界上三个最漂亮的蓝色小镇之一。也许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希腊的圣托里尼、印度的焦特布尔以及摩洛哥的舍夫万莎。

  当我漫步在舍夫万莎小镇时,蓝色的梦幻的童话般的世界环绕着我,使我内心一直激荡着一种满足的情绪。峰回路转的曲折巷道,沿街的特色店铺房屋都蒙上了一层梦幻的蓝色,这里有着淡蓝,深蓝,天蓝,海蓝,青蓝,湖蓝,冰蓝……构成了她独有的舍夫沙万蓝。我们流连于此,在尽情地体会这儿出乎意料的梦幻。还有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各种传统工艺店、纺织品、小吃摊、杂货店,无不洋溢着神秘浓郁的阿拉伯风情。还有喜欢与中国游客打招呼的商家,不拒绝我们在他们的店铺门口拍照。也许是想通过我们小小的镜头向外宣传他们的世界。但是有一点得注意,我们不要把店主摄入镜头里。

  舍夫沙万是个山城,房屋依山势而建,蓝白相间的房屋错落山间,波浪形的红色琉璃瓦屋顶顺势而下,宛如色彩缤纷的抽象画,行走在高低起伏的街道上往往要爬上爬下。舍夫沙万临近地中海,空气清新,古色古香,适合徒步旅行,也是休闲和购物的好地方。


  三  丹吉尔

  4月11日这天,我知道我们已经到了摩洛哥北部的古城丹吉尔。这也是我们在摩洛哥最后一天的行程。对这里的一切,我同样感到新奇,瓦蓝的天空不像在国内我生活的城市那么稀罕,这里的蓝天白云一直与我们相伴。形态各异的朵朵白云总是令人想入非非。它与地面的白色建筑遥相呼应,天上人间虚幻与现实完全和谐地统一体。

  丹吉尔也是一个历史悠久命运坎坷的古城。我正站在直布罗陀海峡丹吉尔海湾港口,这里是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往来的船只,从这儿可东进地中海,而西出可入大西洋。正因为如此,此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始建于6世纪的丹吉尔,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它曾经很多次受到异族人占领,而且战火也一直徘徊的这片土地上,直到1956年摩洛哥独立后,摩洛哥政府才从侵略者手里收回丹吉尔的主权。现在丹吉尔人口约31万,是摩洛哥最大的旅游城市。丹吉尔城沿海滨山坡而建,分老城与新城两个区域,风和日丽,气候宜人,白色住宅、绿色山野和蔚蓝海水交相辉映,是一座风光明媚的海滨山城。丹吉尔有不少名胜古迹。如古罗马的公共浴池和制油店遗迹、著名的卡斯霸大灯塔、穆罕默德五世发表独立宣言的纪念碑和大力神洞等。

_MG_4792a小.jpg  斯帕特尔海角灯塔,它位于丹吉尔西面十二公里的直布罗陀海峡入口处。海拔约300米面。面对辽阔大海洋高耸的塔身,即使相隔很远的往来船只也能清晰可见。

  以灯塔为界,一边是地中海,一边是大西洋。

  忠实的海鸥一直盘旋于灯塔的上空陪伴着它。我站在岸边,看空中的海鸥点点,也看恒久耸立的灯塔,过往的海船它早已司空见惯,但它从未懈怠过自己的职责——指引航船方向。我突升敬意,心中默念:灯塔,你是值得敬重的指路明灯。

  第一次站在地中海与大西洋交界处,我朝海面方向望去,海水是同样是湛蓝的,让我想起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也巧,此时也正是春暖花开之际。这海风不一般,它裹挟着两个海洋的气息吹拂我的面颊,温柔地撩起我的发丝,令人神清气爽。

  在这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标处,教授老师们没有忘记在此留个影。

  在离丹吉尔不远的大西洋海边,还有一个奇怪的洞穴,当地人称之为“大力神洞”或“非洲洞”。洞穴不算大,进入洞穴后光线较暗,但令人称奇的是,洞穴内有一个不规则的洞口,导游告诉我们这洞口酷似一幅非洲地图的翻转版,甚至连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都有。它是千百年来海浪冲击岩石自然形成的。我们透过洞口能看到大西洋的局部。当时脑海里并无非洲地图的形状。我立即找了一个合适的角度拍下了透光的洞口。(后话:回到家后特地将当时拍摄的照片翻转180度,再对照非洲地图,果真眼前非洲洞的照片酷似非洲地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令人折服,的确是太不可思议了。

_MG_4854小.jpg  此后,导游带我们到另一处的海边。下午的阳光,暖暖地照着我们,拉长的影子落在脚下的海水里,带着咸味的海风吹拂我们的发丝,坐在有阶梯的露台对着地中海赫赫有名的Cafe hafa,像很多老牌明星比如甲壳虫乐队等来过这里一样,喝这儿的下午茶,是绿茶里放入薄荷,加一点糖,从杯口里散发出薄荷的清香,是另一番风味,这就是我们远道而来想要感受的不一样的茶的味道。还有,这儿的服务生都是男士,端茶倒水,服务热情,态度温和,似乎没能觉察出非洲人固有的那种粗犷。

  顺着岸边望向远处,阶梯式的露台沿海岸排开,密集地摆放着桌椅,已经是座无虚席。无疑,这儿的薄荷茶生意蛮红火的。

  接下来的一天,我们清晨四点半起床,赶往丹吉尔海湾的港口,乘海轮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去西班牙的格拉纳达,一个具有地理和自然景观的多样性的城市。海船起锚离开丹吉尔海港时,我们与摩洛哥道一声:再见了摩洛哥,再见了丹吉尔。

  一路走过摩洛哥的几个城镇,这才知道,上帝是如此地眷顾北非的摩洛哥,它打破调色板把最好看的颜色泼在摩洛哥的土地上。白色的、土红色的、蓝色的。

  有人问过:世界最美的风景在哪儿?我一直以为在路上。你会永远觉得下一个要去的地方会有世界最美的风景、让你心动、让你兴奋、让你神往、无穷的下一个地方等待你的到访……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