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着,听松涛阵阵,如歌如诉。面前层层排起的大理石墓碑,分明是一列列勇敢者的战阵,挺着不屈的胸膛,用生命诠释信仰的力量。

  并不是所有的名字都镌刻在墓碑上,有名字的烈士2859名,他们都是勇士,年轻的勇士,其中多数是将自己的热血洒在了面前的那座山上,那座山叫孟良崮。革命即将成功,新中国就要建立,但他们没有等到那一天。还有两千多个无名烈士,他们在这片热土留下了躯体,留下了一片赤诚之心,唯独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每一座墓碑中央都雕刻着一颗红星,醒目的红色在这苍绿的海洋里显得格外耀眼,寒来暑往,风霜雨雪消磨去物的材质,却磨不掉红星的忠贞。长眠此地的英魂,有名字的,或没有名字的,有松涛相伴,以红星为荣,此生足矣。

  我久久地在一尊墓前肃立,轻轻地走近,献上一束鲜花,也献上一位后来人对无产者前辈的敬重与怀念。斑驳的阳光下,青冢里年轻的魂灵似乎有了诸多的灵动与光鲜。1624423217830513.png

  22岁,这个年龄,是要在大学课堂上读书,是要在爱恋的海洋里徜徉,是要在父母的身边依偎的。而她,却选择了革命,选择了艰苦和危险。

  青黑色墓碑背后,是一方小小的坟茔,那是一位来到世上才18天的女孩,静静地躺在母亲的身边。她是这所墓园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为了革命,为了新中国,她和母亲一起,同样舍弃了生命。

  陈若克,八路军山东纵队直属工作科科长,山东省妇救会执委,八路军第1纵队政委兼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朱瑞的妻子。陈若克与她未曾满月的孩子,已在沂蒙山长眠了80年。

  这位童工出身,自小体弱多病的上海姑娘,16岁起便参加了工人运动,17岁那年,她站在党旗下宣誓:“从现在起,我的思想,我的身体,连每根头发都应该是属于无产阶级的!”到延安后,她在“华北军政干部学校”负责党支部的青委及民先工作。半年后,与朱瑞结婚,夫妻携手并肩,战斗在华北和山东的抗日前线。

  在艰难困苦和疾病折磨中,她引用“新女性”中“除死无大难,做工不再穷”两句话勉励自己。因此,在各种情况下,她都可以从容不迫。在与日伪军最残酷、最艰难的战斗里,她怀孕后身子已经很困难,还积极地对同志们安慰、鼓励,镇静得一如平日。

  1941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冬天里,部队为避开日伪军合围向后撤退,来到位于蒙阴东北部的大崮山,陈若克也一同转移来到这里。

  那天拂晓,在冬日的寒风里,日军开始了对大崮山的猛烈轰炸。隐蔽在山洞里的陈若克在给孩子做衣服,床上的布震动起来,石头灰土呼啦啦往下掉。

  陈若克极力躲避身子,保护着孩子,她多想找个清静的地方,把孩子平平安安地生下来。她知道,自己与朱瑞结婚3年多,第一个孩子生下时,便因鬼子“扫荡”,孩子得了重病无法医治而死去。

  从拂晓一直打到天黑,独立团和加强排打退了日军十几次冲锋。战士们子弹打光,刺刀拼弯,阵地前尸体横陈。

  半夜,一股日军从山背后驾云梯摸上来,部队决定突围。陈若克指挥着家属和群众从山顶往下撤退,分两路突围。由于阵痛加剧,陈若克的行动越来越缓慢,渐渐地与突围的队伍失去了联系。走了五六个钟头,拂晓时,她终于支撑不住,生下了孩子。孩子的哭声引来了日军。她被捕了。

  日军断定这女人是个“人物”,一定掌握重要情报。先把陈若克用铁丝捆住手脚,关在一间小屋。一天一夜之后,陈若克竟然水米未沾。其后,陈若克母子被押往沂水城的宪兵司令部审问。

  日寇把陈若克横放在马背上,手脚用绳子拴在马鞍上,婴儿则装进一条马料袋里背着。婴儿被马草扎得扯着嗓子哭喊,母女俩就这样颠簸了一百多里路。

  陈若克的心都要碎了,那是她和朱瑞的孩子啊!那是她的心肝,孩子又有什么罪?一出生却要忍受这种虐待?但是陈若克强忍着,绝不在日本人面前掉一滴眼泪。

  在日本宪兵司令部,面对审问,陈若克一脸的坚强和仇恨,只求速死。对于死,她是随时准备着的。日本宪兵要她说出她的丈夫是什么人,他们把陈若克按在地上,用烧红的烙铁压在她的背上、胸部和脸上。她一声不吭,直到昏死过去。

  日本人的算盘错了,他们想用暴力摧毁一个共产党人,一个八路军女军人的意志,他们失败了。

  看到遍体麟伤的陈若克,女看护杨以淑流下了同情的眼泪。

  “哭什么?我们既是中国人,中国人就应该有中国人的骨气。哭有什么用处!”陈若克从容坚定地开导她。

  诀别的时刻到了。刑场上,孩子因饥渴哭了起来,陈若克咬破手指,喂到女儿的嘴里:“孩子,你来到世上,没有吃妈妈一口奶。就要和妈妈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你就吸一口妈妈的血吧。”

  残忍的敌人在她和孩子身上一共捅了27刀,还割掉了她的头颅……

  这个热爱时装、热爱骑马、热爱丈夫、热爱孩子、热爱理想的女八路,以其年轻的生命和新生的女儿的生命,让日寇知道,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沂水呜咽,蒙山肃穆!

  马牧池乡东辛庄的王换于和儿媳妇经多方打听,终于得知陈若克被杀害的地点,在大娘的心里,陈若克比亲生女儿还重要。自从跟着丈夫来到沂蒙山,陈若克就住在大娘家,大娘成了若克的干娘。

  冒着生命危险,王换于和乡亲一起找到了陈若克和孩子的尸体,悄悄运回家里,含着热泪让家人做了一套寿衣。然后将陈若克母女残缺的肢体用衣服包好,秘密埋葬在院后的菜地里。随后又卖掉了三亩地,置办了一大一小两口棺木装殓了陈若克母女。

  陈若克牺牲后,她的丈夫朱瑞,这位当年曾目睹无数生死,指挥过千军万马而镇定自若的将军,见了妻女的棺材不禁号啕大哭,痛不欲生。送葬那天,朱瑞一定要最后看一眼自己的爱妻和女儿。可王换于大娘说什么也不让他开棺,怕他看见妻女那四肢不全、面目全非的遗体更加难过。深重的国仇家恨,令天地失色,日月无光!1624423259106077.jpeg

  朱瑞从此患了失眠症,他常常熬夜,天不亮就骑马出去。朱瑞是爱陈若克的,这爱藏于心里,更表露在行动中。在陈若克牺牲7个多月后,在“七?七事变”五周年纪念日时,朱瑞禁不住彻骨的思念,为爱人写下四千余字的怀念文章《悼陈若克》,读之令人泣下:

  “……我们又是夫妻和战友,我算是比别人更多地了解她,加之她又牺牲得那样壮烈,所以我不得不写,而且也不应不写。……

  她牺牲了,她首先完成了这一任务,而且是这样的英勇、壮烈,使人难忘!……

  她死得太早,是革命的损失!妇女的损失!也是我的损失!因为我们是衷心相爱的夫妻和战友啊!但她的死又是党的光荣!妇女的光荣!也是我的光荣!……”

  7年后,时任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员的朱瑞将军,在辽沈战役中触雷阵亡,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一门英烈,用生命书写了两个大写的字:忠诚。柔肠百转的爱,难以割舍的情,化作云烟,献给了崇高的信仰。

  陈若克牺牲11年后,孟良崮烈士陵园开始筹建,这位年轻的八路军女战士及其孩子,将同那场著名战役里牺牲的诸多英灵一起,迁葬此处。当地有关部门组织民工挖墓迁坟,按照当时价格,民工每挖一个墓坑可得工钱3角。当民工们挖好5000多个墓坑后,听说这是给为保卫沂蒙山牺牲烈士挖的坟墓。所有的民工没有一个人来取工钱,含着泪默默离开了,他们说,安葬在这里的人为我们连命都搭上了,我们为他们出点力,还要钱,我们还算人吗?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说起良心,不仅那些当年挖墓坑的民工。还有一对父子,在这沂蒙山下,长伴青山,守护着烈士英魂,看护着孟良崮烈士陵园。每日里擦拭墓碑,打扫卫生,修剪苗木……一干就是60年。

  1956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的已经是指导员的伤残军人陈立友主动申请,要到孟良崮烈士陵园当守墓人,住进了临时搭建的窝棚,拄着双拐挪动在一座座坟茔之间,整理墓冢,养护草木,硬是把整个陵园收拾得整洁、肃穆。为了陪伴战友,陈立友极少回家,吃住全在陵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当上级决定新人共同管护陵园时,陈立友主动要求让儿子陈守军来。但自己的儿并不愿意去干这只影伴孤灯的枯燥差事,更何况这个差事和父亲一样也是临时编外人员。

  父亲将儿子带到了烈士墓前,让儿子跟他一起擦拭墓碑,每擦拭一块墓碑,陈立友都会说出一个烈士的名字,并用低沉的声音讲述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父亲告诉儿子,还有许多的无名烈士,他们的故事等待人们去找寻,因为,他们是共和国的英雄,英雄是不应该被忘记被遗弃的。正是那一刻,陈守军下了决心,要像父亲一样,当好一名守陵人。

  10年前,已癌症晚期的陈立友让家人抬着到烈士陵园看了最后一眼,临终前他把儿子叫到床前,叮嘱他要好好照管烈士墓,将无名烈士名字和信息找回来。

  带着父亲的遗愿,陈守军工作更加努力。除了看守管理陵园,他四处搜集烈士的信息,希望死者的英名得以确认,其事迹得以传承。哪怕再难,也要坚持做这件事。

  “咱活着的人一刻也不能忘记英雄。守着陵园就是守住了一段历史。我将按照父亲临终遗言一直干下去。”陈守军如是说。

  我在想,烈士陈若克为什么会这样,放弃了自己大城市的生活,来到陕北高原、沂蒙大山,做常人所不能之事,甚至不惜献出年轻的生命,包括刚刚出生的孩子的生命。

  是她不珍惜生命吗?不是,她热爱生活,注重仪表着装,向往一切美好事物。但她觉得用一袭苟活换得的是对党对人民、对自己承诺的背叛,她宁可不要这耻辱活,她但愿速死。这正是一代共产党人的坚贞与信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正是有了这样一个视主义为最崇高的强者的集群,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才能够取得成功与胜利。不是吗?赵一曼、刘胡兰、投江八姐妹、江姐……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与她们坚守的理想一起,永远存留于人们的心间。

  是她冷血,不顾及刚刚出生的孩子吗?世上所有的母亲没有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的,遑论这是陈若克在失去第一个孩子后,刚刚来到世上的宝贝。从哪个角度讲,她都不会让这个嗷嗷待哺,还没有见到父亲、尚未熟悉这个世界的女儿,就这样悲怆离去。她是不想让孩子成为信仰泯灭的筹码,求荣背叛的由头。于是,她用血作奶,噙着泪求女儿原谅。如果有来生,为母亲的,再做一次她的母亲。这一次,为了民族大义,只好让女儿委屈了。

  是她太刚烈,没有想丈夫的感受吗?是了,他和丈夫结婚没有几年,但他们两人感情甚好,相互挂牵。从陈若克死后朱瑞嚎啕大哭,以及那篇追悼妻子文章的字里行间便可以看出,战友的志同道合与伴侣的相依为命叠加一起,那种别样的情感确如醇香的酒,浓烈经久。22岁的妻子是不可能也不会轻易地将自己年轻的生命舍弃,而不顾丈夫的感受的。她早已读懂了丈夫,那是一个多么爱自己,又多么地爱这个民族、这个祖国,视自己的信仰为生命的人。或许,丈夫会伤心,但是,他更会为自己骄傲。因为,在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镰刀斧头旗帜上,有着自己的妻子和幼小的女儿流的血。血,很红,宛若鲜艳的花朵,永远地绽放。

  在家国之间,她选择了后者,丈夫应当欣慰。不是吗?18年后,丈夫与她一样,同样选择了壮烈的死。要知道,还有一年,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新中国就要成立了,丈夫却倒在了通往前方一片光明的路途中。

  苍天犹怆,长歌当哭。丈夫不甘心,他是去寻找先逝的伴侣去了。向后仰倒的那会,他一定大叫:我来了,等等我。苍穹中的魂灵,您可曾听到。

  蓝天白云作证,青松翠柏作证,我们看到的一切,绝不是人情的冰冷。冥冥里,那分明响着一阵阵爽朗的笑声,过往着一张张鲜活的笑脸,贲张着一个个充满血性、个性与人性的生命。

  今天,当年的无产者举起拳头宣誓加入的组织,已经有了百年华诞。为了兑现那个誓言,有多少像陈若克这样的人,为了诺言坚守赤诚,为了主义舍生取义。每个壮烈的或是平凡的身影,都是血肉之躯,都同样实践着自己的忠诚,坚挺着自己的脊梁,过活着自己的承诺。死与生,亲情与信仰,报赏与舍弃,在这林林种种的考验中,他们做出了非凡的抉择。

  生命只为一个信仰,无论谁能听见。理想的坚贞是无底深海,澎湃着心中火焰,燃烧无尽力量,那便是忠诚永在。

  斗转星移,寒来暑往,当年陈若克母女坟头上的一大一小两棵苦楝树,已经长高,长大,春风来,开出洁白的花,花儿发散着芳香,含着着苦涩与清甜。人们说那是陈若克和她孩子的英灵不散,在梳理头发,轻吟着歌儿,静静地,注视着人们,在怎样地生活,怎样地对待人生。心中的理想是否还如当年,为民族与大众,依然那般执着,那般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