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泉畅流的坎儿井

       在吐鲁番的葡萄沟,就看到有人在作坎儿井风景区宣传。坐在车上,又听到新疆民族歌唱家巴哈尔古丽那清脆嘹亮的歌声:“坎儿井的流水清呃,葡萄园的歌儿多,吐鲁番的天气暖呃,比不上我心里热……”这首《甜甜的歌儿迎宾客》更吸引我们前往坎儿井。

       在中国,清泉畅流的坎儿井,与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齐名,被称为中国三大工程之一。 近年来,由于它独特的观赏价值,也渐渐成为吐鲁番地区的一项旅游资源。

       坎儿井是我国聪明智慧的各族人民根据当地气候、水文特点,创造出来的一种地下水道工程。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600条,分布于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南疆的皮山、库车和北疆的奇台、木垒等地。其中以吐鲁番最多最集中,数量达近千条,总长约5000公里。  

1624325496384230.jpg       在坎儿井博物馆,我看到一个大的模拟沙盘:在漫漫浩瀚戈壁上,坎儿井就像一枝枝巨大的糖葫芦串,成行成列,散射向远方。有的地点,几道串珠式的链线,彼此交集,又从交集点上四面展开,形成了一种难以名壮的几何图形,煞是壮观。

       据讲解员解说,坎儿井的历史源远流长。汉代在今陕西关中地区就有人发明挖掘地下窑井技术,称为“井渠法”。西汉时井渠法传入新疆,后经新疆各族人民的辛勤劳作,逐渐趋于完善,发展为适合新疆条件的坎儿井。 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兴建的。据史料载,由于清政府的倡导和屯田措施的采用,坎儿井曾得到大量发展。林则徐到新疆后为推广坎儿井立下了大功。  

       坎儿井的结构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即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它的使命,就是吸引地下潜流,并将水引向盆地深处,进行自流灌溉。竖井的深度和井与井之间的距离,一般都是愈向上游,竖井愈深,间距也愈长,约有30至70米;愈往下游,竖井愈浅,间距也愈短,约有10至20米。竖井是为了通风和挖掘、修理坎儿井时提土之用。这样,坎儿井沿线四周沙砾中的渗水,都可以不断地被吸收进来,地下水越汇越多,直到盆地深处,地下渠道已到达地面,地下渠道的出水口再和地面的明渠连接,这样,不用任何提水工具,清澈、洁净的地下水,一年到头,都可以源源不断缓缓流出地面,汇向一个储水的涝坝。然后再通过条条小渠,进入千家万户,流到果园农田。

 1624325519145619.jpg     素有“火州”、“风库”之称、气候极端干燥的新疆吐鲁番,很久以来就出现大片的绿洲,这里的奥秘之一,就是在吐鲁番盆地分布有人体血脉似的坎儿井群。坎儿井有很多优点:可减少强烈水分蒸发,节约水资源;深藏地下,避免地表污染;由高向低,自流灌溉,不需外加动力;没有阳光曝晒,水温较低,是最佳“清凉剂”。

       我沿着一条地下小渠逆流而上,清清的渠水欢畅地流淌着,似在轻轻地歌舞,迎接着天南地北的游客。走一段儿就可以看到一个大圆洞,就是所说的竖井,而且因暗渠距地表很浅,空气流通好,在每个竖井处都生长着亭亭绿树,构成了坎儿井独特的景观。

       我敢肯定地说,凡是参观过坎儿井的人,没有不为它的设计构思之巧妙、工程之艰巨而叹服的。

 

       四、走进阿斯塔那古墓

       阿斯塔那古墓群,距吐鲁番市40多公里。这天中午,我们走近这块墓地,远远望去,茫茫戈壁上方圆十公里的土地上遍布着几百座古墓,宛然就是一个颇有规模的小社会。

      阿斯塔那在维语里是“首府”的意思,这个名字因东侧的高昌故城而得。高昌古城奠基于公元前1世纪,是西汉王朝在车师国境内的屯田部队所建的。高昌伴随“公元”纪年的开始,度过了最初安宁、繁华的七八个世纪。13世纪中叶,叛乱的蒙古游牧贵族一次次南下侵犯已是归顺元朝的回鹘高昌国,直至1275年开始的一场长达40余年的战争,高昌城从中国的版图上消失了。古墓11.jpg

       阿斯塔那古墓地,被人们称为高昌的地下博物馆,是高昌的历史档案库。这块公共墓葬地,埋葬的都是古代高昌王国城乡官民,以汉人为主,同时有车师、突厥、匈奴、高车等少数民族居民。墓形制为斜坡墓道洞室墓。古墓平面形状如“甲”字。墓室前方,是一条10多米长的斜坡墓道,墓道尽头连着墓室,是死者安息的地方,墓室一般高为2米以上,4米见方大小。

       我们沿着一条墓道钻进了一个墓室,看到了平躺着的两具干尸。同行的女士见到干尸,吓得急忙退出墓室。我笑着对她说,这可是世上难得一见的“宝贝”哟!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干尸完整无损,连眼睫毛和眼缝中显露的黑白眼珠都历历可见呢。

       随后,我们又进入了另外两个墓室,墓室内没有见到干尸。导游说,这里出土的干尸都被存列在博物馆里。目前,这个古墓群已经出土了22具干尸,在全国三个城市储藏陈列。其中,吐鲁番市博物馆5具,自治区博物馆7具,辽宁旅顺博物馆10具。近几年,吐鲁番干尸曾先后在洛阳、太原、济南、开封、合肥、南京、北京等13个城市巡回展出。

1624325644251778.jpg       在一座主人身份不详的古墓内,我们被色彩依然绚丽的壁画吸引住了。壁画里画着的是江南水乡,有人物,有鸟禽,有花卉,还有山水,形象逼真,线条流畅。导游介绍说这是一位高级军官的墓穴,很显然他是从南方来的,或许在当时就是一位颇有地位的屯田将军。他在临死前将“故乡”的风景画在了墓穴里,“故乡”伴随他跨越了茫茫的千年时光。将军的尸体因吐鲁番独特的气候条件而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同时被保留的还有这些栩栩如生的水乡壁画。导游介绍说,壁画因为使用了石青、石黄二种颜料而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同时经受时光考验的还有这位将军的思乡之情。

       据了解,在阿斯塔那古墓群的历次发掘中,仅出土的文书就达上万斤,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从晋到唐,当时丝绸之路上“丝”与“绸”的繁荣景象在出土文物中均有大量的见证,著名的绢画伏羲女娲图就出土于阿斯塔那古墓群。尤其珍贵的是,这里出土的干尸即中国木乃伊,可以与埃及金字塔出土的木乃伊相媲美,而且数量之多,闻名世界,叹为奇迹。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