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是禾本科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和同是禾本科植物的芦苇、荻苇是亲戚关系,对于“孤陋寡闻”的城里人来说,很难区分它们,特别是荻苇和芒,更让人一头雾水,我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基本区分开的。

这要感谢物质社会的进步,曾经的野草,堂而皇之的走进公园,在秋天的公园里独步,那一丛丛高大,头上云彩一般的芒,让人不由联想,“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而且还有粉色、褐色的芒,在湖边此起彼伏,随风飘动,竟然产生美轮美奂的感动,而这样的感动竟然出自芒,一种极为普通极为寻常极为低调的野草。

芒虽然不起眼但是有用,很久的过去我们的祖先不仅仅用它当饲料,还用它编织,主要是编织鞋,用芒编织的鞋就叫“芒鞋”,一会儿诸君就会看到芒鞋的用处。

有一句成语叫“芒刺在背”,我看此“芒”非彼“芒”,应该是麦芒的芒,麦芒的芒有刺,芒草的芒拂到人身上是温柔的,让人变的安静的。

成语“芒刺在背”显然不是“小清新”,因为有“刺”,一定是麦芒之类的芒。

不论是不是芒草的芒,还是看看“芒刺在背”的来历吧,见识一下不同的芒也是好的。

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接着就可以看看诗词中的芒了,不多,但是有。

先从唐诗开始,皮日休在《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径》

蒙茏中一径,绕在千峰里。

歇处遇松根,危中值石齿。

花穿枲(xi)衣落,云拂芒鞋起。

自古行此途,不闻颠与坠。

山中有一条露,很不好走,有松根,有危石,但是砍柴人自古就在这条小径走,从来就没听说坠落过,它们不过是穿着麻衣,脚蹬芒鞋,花穿衣而过,云脚下升起。

芒草编的鞋子当然不是什么好鞋子,但是就是穿上这样简陋的写照样翻山越岭,而且安全有效。

再看一首唐诗,是不惊人,人不寻常,就是唐末的伊用昌。

题茶陵县门

茶陵一道好长街,两畔栽柳不栽槐。

夜后不闻更漏鼓,只听锤芒织草鞋。

伊用昌是乞丐,出言不着调,长被人殴打,人称伊风子。但会作词,喜欢的调是《望江南》,常常与妻子唱和。有板有眼。别看人家夫妻行乞,妻子还有美色,富家子弟常言语调戏,但人家妻子人穷志不穷,不给那些人机会。有一天夫妻发现有死牛肉,就吃了,然后死了。后来有人看到夫妻所埋的地方,除了烂牛肉,没别的。这该是传奇了吧?

若是发生在今天一定是极大的网红。且看其诗。

茶陵有一道长街,两边栽的柳树,而不是槐树,深夜已经听不到敲更的鼓声,只听见捶打芒草,编织草鞋的声音。

没一句难懂的,平静的叙述,但是还是感到生活的艰辛,夜深了还要捶打芒草编织草鞋,只有劳动人民才会这么辛苦。但伊用昌没这么说。

再有关于芒的诗词就到了宋朝,感谢苏东坡,只有他的词中有芒草,在《定风波》中。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还是苏轼潇洒,此时他已经被贬黄州,想在这里安家置田,和朋友一同选址,路上遇雨,朋友感觉很狼狈,苏轼却很畅快。

已经听到雨打在树林里的声音,但是那又怎样,何不像阮籍一般长啸,而且从容行走。拄着竹杖,穿着芒鞋,此等轻便胜过骑马,淋雨这等小事有什么可怕的,穿一件蓑衣就在风雨中度过一生。

料峭春风,吹的我酒醒,不由感到有些寒冷。此时雨停了,斜阳闪着温暖的光辉照了过来,回头看风雨来处,就是归去的时候,心里想根本不去管它是雨是晴还是风,我自岿然不动。

这份洒脱不羁不是寻常人能学来的,就算是你穿上芒鞋,拄上竹杖,披上蓑衣,内心没有乾坤,也无法“一蓑烟雨任平生”。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