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一股清风吹来,空气是那么清新爽口。走出大门外,一片葱绿包围了寂静的小屯。

      各种作物茁壮成长着,农舍在优美的环境中拥进树木的怀抱。缕缕炊烟为一座座农居增添着耀武扬威的傲气。

      绿油油的水稻拥抱着小屯的南北路,迎着朝霞并在闪烁着的光芒中分蘖。

       湿地的特色无时不显的衬托出它对大地的情怀。那些随风飘摆的芦苇,虽然它的存在是湿地人天天看到的常态,但对于五月来说那就是父老乡亲舌尖上的美味。它为了一年一度的端午悄悄的踏着乡愁之路追风而来。

      绿色低碳的芦苇叶它包进了父老乡亲对这片土地六个月左右的孕育盛产出粘糯香甜稻米无限的情怀,装满了对忠臣屈原深厚的怀念。

       绿色盎然的五月,是撒下希望、期待丰收、温度适宜的季节。殷勤种下各种作物的父老是用大自然的情怀庆祝大自然赋予世世代代人的乡愁……

       代代人的乡愁路,舌尖上的端午,纪念屈原的日子在忙碌中悄然来临。芦苇摇摆着婀娜多姿绽绿的叶片,彰显着它对棕香端午的不弃情缘,在湿地上施展提醒着父老难忘的乡愁记忆。

       煮出绽绿的芦苇叶,把泡了几天发酵的粘米投洗干净,长满老茧的巧手母亲们把芦苇叶对折打兜、那晶莹剔透的糯米被芦苇叶抱紧系绳捆绑。粘米与芦苇叶的组合,充分印证了辈辈父老的聪明才智,和难忘屈原为国为民捐躯的离骚情怀。一锅香味扑鼻粘糯的粽子在每家每户的餐桌上传承着代代人对端午的情操。家户的门前,五颜六色的葫芦在微风中飘摆着。祛邪防疫的柳树条,桃树枝、艾叶草在门前绿满青山。

       拂晓,山区的一群群少年搭帮结伙爬上高山,为背屈含冤的屈原喊山助威。背上背着采集的一些中草药,看着家门前的憧憬,嗅着棕香,一溜小跑回到家中。

       湿地的少年也是如此,就等待着碧绿的五月,绽绿的这一天,和父母一起去祭奠忠臣。看看波涛汹涌的母亲河的大辽河。也想去高山喊山,可惜太远。可是我们有浩瀚的大辽河,有大海,沟渠河叉子,都可以代替汨罗江,因大自然水脉相连。         一家人站在辽河边上,庄严肃穆的摆上粽子供在辽河渡口的河床上,为忠臣深切哀悼默哀。太阳露出鱼肚白回转时和往年一样在路上采集一些野草药。像薄荷、扁竹芽,珊瑚草,还有治妇女病的益母草等等……来治愈平日里的小病小灾。望着家门前肃穆起敬的各种枝条,红绿葫芦,嗅着棕香,但一种敬畏怀念憧憬在心头。回到家中后,长辈们把酒杯高高举起说道:“孩子们咱们先敬敬爱的屈大夫一杯,没有先烈们负重前行,没有党的英明领导,哪有今天的棕香?哪有今天家乡五月的美景,好好读书,做一个爱国爱家,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材。”全家人严肃认真的听着,咀嚼着粽香,看着窗外的美景,砥砺前行的力量都在不言中。

       让悠久传承的粽子在华夏民族的绿水青山中世代飘香。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