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大地,是一片革命的热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铸就了伟大的“东进精神”,苏中大地上吴家桥保卫战、郭村保卫战、黄桥保卫战、苏中七捷等战斗战役的胜利,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出了苏中人民的智慧与力量!

  1946年春,苏中人民还沉浸在打败日寇的胜利喜悦中,而国民党军却抢占抗战胜利果实,蓄意挑起内战,驻苏中的新四军部队和苏中军区地方部队及地方政府干部,进行了战略撤退,史称为“大军北撤”,几经转战最终撤退到了山东解放区首府——山东临沂地区。扬州江都籍革命烈士张健(张正鸿),当年就是这支大军中的一员,服役于时华中军区机关供给部,时华中军区部队转战于苏鲁豫皖地区,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战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1623454943244721  2.jpg

  要革命就会有牺牲,1948年春,张健烈士在一次执行任务途中不幸光荣牺牲。牺牲后,当时部队驻扎的山东临沭县“大韩庄”全体村民,尤其是解维达家人配合部队上的同志安葬了烈士,从此,沂蒙大地上的这个小村庄,矗立起了一座用木牌作墓碑的烈士大墓,大韩庄的村民们,三代人七十多年传承着伟大的沂蒙精神,传承着军民鱼水情,演绎着不同时期的拥军时代精神。特别是,大韩庄的解维达一家,祖孙三代,坚持七十余年,为烈士守护大墓,等待烈士亲人来寻找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解维达的小孙子——大韩庄村委会主任解现军,小时候就常听爷爷奶奶和父母讲过,1948年,他家曾住有部队上的同志,其中有一位大高个干部姓张,是扬州人,待人和气,在一次整训新兵时,因发生意外而牺牲。张健烈士牺牲在大韩庄解维达家,当时解维达本人也是当地的一名共产党干部,烈士牺牲后,解家老太爷还主动捐出了自己的寿材,让烈士能能卧棺而葬,村民们把烈士墓垒得高高大大,称为“大墓”,是大韩庄人心中的一块“圣地”,每到清明时节,村民、村干部和村小学的老师学生都来为烈士墓培土并祭拜烈士。“当时,上等棺材价格不菲,太爷爷毅然捐出自己的寿材安葬烈士,这件事令部队同志十分感动。”解现军说:“从那时起,每年清明节给张爷爷上坟就成了解家的惯例。”

  “村东头的烈士墓又高又大……”70多岁的退休教师韩兆民回忆道:1958年,他上小学时,每逢清明节都来这里扫墓。后来他当了老师,就带领学生给烈士扫墓,几十年从未间断。韩老师说:“虽然不知道烈士的家在哪里,但烈士牺牲在俺们大韩庄,从此他就是大韩庄的人。”

  “俺那时15岁,记得在烈士下葬时,村里男女老少全来了,个个放声痛哭!”87岁的韩兆富是当年的亲历者之一,得知烈士要起棺移灵,老人扛着铁锹又赶来了。

  大韩庄村党支部书记韩佃华介绍说,2018年,大韩庄纳入临沭经济开发区,村庄整体拆迁。两年多来,全村所有祖坟已全部动迁,但唯独保留了这座烈士墓。“我们有个强烈心愿,希望能找到张姓烈士的亲人。”

  2020年7月28日,扬州烈士张爷爷即将离开大韩庄,迁往滨海革命烈士陵园安葬。清晨7时,临沭县委、县政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郑山街道办事处的相关领导及大韩庄村两委干部齐聚在竹林边的大墓处,在外暂居的乡亲们亦纷纷回到大韩庄,送扬州张爷爷一路走好。

1623454943410221  3.jpg  “烈士张爷爷迁葬烈士陵园,俺既高兴又不舍。”67岁的韩兆宽说:“大韩庄有韩、解两大姓,都把张姓烈士当亲人。如今,相守70多年的烈士爷爷要离开大韩庄,乡亲们个个依依不舍。”

  为表达对大韩庄村民及解家祖孙三代义务守护烈士大墓70多年的敬意,张健烈士之孙张广立、张广世与老革命解维达的孙子解现军一同走进大韩庄村公墓,向大韩庄的先民和解家长辈鞠躬致谢。五十多岁的解现军含着眼泪告慰先人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扬州的亲人来了,烈士张爷爷又归队了,你们的愿望今天实现了!今后,我们和张爷爷的后人也会成为一家人,世代传承这份红色真情!”

  苍马山麓埋忠骨,烈士“归队”叠翠峰!热血与热泪铸就了革命的丰碑,中华儿女的革命情怀和英雄情节让苏鲁人民心连心!

1623454943723149  4.jpg

  赴山东临沭大韩庄寻获祖父烈士墓经历有感:

  鲁苏兄弟唇齿依,

  革命情谊紧相系;

  曾经国破烽烟起,

  战场壮士前赴继;

  沂蒙圣地豪杰聚,

  华东转战燃斗志。

  祖父忠勇身殉国,

  英烈厝葬大韩庄;

  七十余载墓依旧,

  解韩守护如家郎。

  张家夙愿代相传,

  孙辈寻墓大韩庄;

  沂扬两地多方襄,

  滨海烈园青史彰;

  先祖逝世为国殇,

  英灵永享日月光;

  埋骨何须桑梓地,

  思念梦回扬州乡。

  神州大地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物华天宝齐鲁地,

  人杰地灵江淮疆;

  国强民富初心愿,

  复兴德润中华邦!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