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9日上午,我们一行三人来到三义村花果山生态农庄内,看见几位老人正在收拾关中农民收割麦子的钐子和镰刀,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小麦收获季节两三天即可全部完成。星韵民俗文化馆的馆长黄玉良为了让人们记住农耕文明的一抹记忆,组织了8位当年的收割能手,最大的78岁,最小的66岁,准备收割上边坡地上不到一亩地的成熟的麦子。

       钐子,又叫钐镰、钐刀。钐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高效农具,用它来收割麦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它是一个竹制的簸箕形多孔割麦农具。主要由一个刀片架、一个网包两部分组成,有两位老人认真研磨刀片,大家安装钐子后,集合向收割地走去。

       钐子主件有刀片、麦绰,配以木柄、滑框、拉绳。收割时,右手握住柄把,左手扯拉绳子,腰肢向左侧扭动,浑身使劲,利用臂力和身体扭动的惯力割倒小麦。该农具的特点是站立作业,不弯腰,而且效率高,一次可收割十几垄麦子,一个强壮劳力用钐镰每天可收割10亩小麦,比镰刀的效率要高出六七倍。我记得,当年一个村能使用钐子的人不多。

       一位老人选好开镰的方位,退后一步,摆开架势,一手紧握钐子木柄,另一只手拉直系在钐子上的皮绳,然后抡开钐子,“刷——”一声,一道弧形划过,那些经钐刃扫过的麦子,便齐刷刷地倒在竹皮做的网筐中。使钐子的老人将手中的木柄轻轻抬起,满筐的麦子便顺顺当当倾倒在身后的麦茬地上。割麦的老人抡着钐子一步一步,越走越远,他身后割倒的麦子越来越多,那些铺放在麦茬地上的麦子,麦穗一律齐齐地向右,厚薄也几乎一致。

223.jpg

       使用钐子是力量和技巧的结合,角度的把握和力气的分配都是在运动中完成的,其难度和妙处都在这里。老人们非常兴奋,有的说,过去用了几十年的钐子,连张照片都没有,这次有了照片,还有录像,非常满意。大家都说,钐子需要两人搭档,使钐子的人在前面钐麦,一镰接着一镰,钐倒的麦子连绵不断。跟钐子的人拿一把卸掉刃片的镰肘,弯着腰将割倒的麦子拢堆,捆好,然后直起身子,将捆好的麦捆提起,轻轻一蹾,“麦捆”便稳稳地站在麦茬地里晒太阳。大约从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农村机械化的发展,钐子这种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传统农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接着,大家用镰刀每人割了一片麦子,并表演了“走镰子”割和“围镰子”割。“走镰子”就是弯着腰,左手搂麦,右手握镰,向右后方割拉。速度快,但麦茬较高。“围镰子”是半下蹲,虽然效率较慢,但割出的麦茬比较低,累了还可以就势坐下歇歇。我记得1971年我在陕西大荔徐庄农建六师支援夏收时,专割倒伏的麦子,用的就是“围镰子”。

222.jpg

      割完后,尽管大家非常高兴,但都感到没有当年的气氛。我记得每到夏收之际,城市、农村的学校都要放两个星期假,参加“龙口夺食”。生产队安排好各个部分的人力,男女老少齐上阵的场面,非常感人。割完麦子捆好后,搞运输拉架子车,推独轮车,马车将麦捆送到场边。可以看到大人会装满一车割下来的麦子,小孩在车后面撅着腚推车。接着有人用耙子将遗漏的麦子再捆好运走。小学生进入地里捡漏掉的麦穗。

      用运输工具拉回来的麦捆,用铁叉、五股叉、六股叉等工具摊场,把麦秆均匀地摊在场面上,暴晒后,把麦秆翻转,打场是用碌碡将晒干的谷物反复滚压辗打,使粮食与秸秆和粮糠分开。打场结束后,用木叉将秸秆挑出后,就可以用木锨扬场了。扬场一般是两个人完成的。一个是扬场者用木锨,一个是扫场者用扫帚。风起了,扬场者站在下风头,用木锨将粮食与粮糠的混合物迎风扬起,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在风的吹拂下,便会看到金黄色粮食非常均匀地散在空中,靠自重散落下来。而粮糠纷纷扬扬地随风飘落。粮食便与粮糠分离了开来。

221.jpg

       随着农村机械化的发展,农耕文明延续了五千多年的传统农具,小麦人工收割、全民参加等夏收场面,逐渐被农业机械化所取代,农民彻底告别夏收半个月的忙碌。用钐镰收麦的场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难忘消失的夏收印象(新韵)

      张根劳

樱桃耀眼金红杏,

布谷声中夏令煌。

麦浪无边原野圣。

农民冒汗舞镰忙。

齐心动手收割累,

龙口夺食甩臂膀。

炎热田间贫苦乐,

运回场地碾出粮。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