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就是灰条、灰灰菜,也有叫狗尿菜、猪菜、灰苋菜、粉仔菜的。但凡认识二种以上野菜,灰条就会在其中。太常见、太寻常,以至于不需要时完全可以熟视无睹,需要时分分钟就可以采摘回来。

藜是藜科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这个必须说,它除了是“杂草”还可以食用外,还可以治病,比如具有清热、泻火、通便、解毒利湿、杀虫的功效。

灰条是有年代的“老草”,《诗经》时代就记录,有时说它好,代表兴旺,有时说它是杂草,需要剪除。

说它茂盛的是《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意思是:南山有莎草,北山有藜草,赞美这位君子,是国家的基石,祝愿君子,万寿无疆。

说它是杂草的是《诗经·小雅 十月之交》:“抑此皇父,岂曰不时?胡为我作,不即我谋?彻我墙屋,田卒污莱。曰予不戕,礼则然矣。”其中“田卒污莱”的“莱”就是藜,就是荒地杂草,是要去除的。

到了唐朝,藜依旧是旧藜,在庄稼地里就要剪除,比如宋之问的《早发始兴江口虚氏村作》:“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他的故园莱是杂草,是要修剪的。

在山村就当菜吃了,比如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吃了“蒸藜”就来到了宋朝,当然缺不了藜,虽然入诗词的少,但是有,只是和前朝不一样的藜,还是 苏东坡为诸君提供。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这是苏东坡谪居黄州是写的。远处树林挡住的大山,近处竹林挡住了围墙,小池塘边长满衰草,树上蝉儿乱叫。小鸟儿在空中上下翻飞,红荷映照在水中传出细细的清香。

村子外面,古城墙旁,我手柱着藜杖缓缓朝着夕阳走去。昨夜三更下了不大的雨,今天才能享受一日的清凉。

这就是苏东坡,不管身处什么境遇,得开怀处且开怀,哪怕是“偷得浮生半日凉”呢。

还有一首词提到藜,还是苏东坡,宋词离不了苏东坡,宋词中的植物也离不了苏东坡。

浣溪沙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村外的麻叶、苘麻一层层一片片,村里不知谁家正在煮蚕茧,满村子都能闻到那特殊熟悉的香味。隔着篱笆缫丝的女人们欢声笑语,那是劳动中的女人最可爱的景象。

须发皆白的老翁拄着藜杖,喝的醉眼迷离,吃着新麦做的饭果腹。问起豆叶何时黄,到那时又有新鲜的豆子可以吃了。

这一次是村翁拄着藜杖,可见藜杖那时是“大路货”,人尽可拄。只是真有一杆结实的藜杖我看不容易,毕竟是草本植物,就算长得老了木质化了,也还是不够粗壮,不知我们的先人是怎么看重藜,并用它来做藜杖的。

当然,现在的人感兴趣的还是藜可以吃,解腻。这是现代人非常需要的。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