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微风吹拂,我陪同爱人去村外公路上散步。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树下花草沾满露珠。田野里麦子一片金黄,像一幅金黄色的地毯铺在田间,散发着浓浓的清香气味。我与爱人边看边聊,心里有说不出的快乐。看到快要成熟收割的小麦,顿时触动到内心深处的乡愁和割麦的情景,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展现在眼前。

  在我们豫南农村,每当小麦快成熟收割的时候,当地群众赶庙会,上集市去购买木杈,扫帚,绳子,木掀,筛子,镰刀,农机具,柴油,面粉,草帽,农膜,蔬菜等麦收用品。群众备麦货的劲头难以表达。

  在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每年麦收时节,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收割小麦仍用传统的镰刀,起早贪黑,把割下的麦子用牛车,人力架子车拉运到麦埸。那个年代收麦,县,乡,村领导干部全力以赴下乡帮农民收割小麦,中小学生教师放假也帮助农民收割小麦,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捡麦穗搂麦。我当时正在上中学也回到农村收麦。在麦收时,父母亲天不亮就起床,父亲磨镰刀,母亲去厨房烧水做饭。早饭后,父亲拉着架子车,车上放着木杈绳子,母亲?着篮子,提着水桶,我手持镰刀跟在父母亲身后,随着老少爷们急匆匆地向田间奔去。在割麦时,大人割六垅,我割四垅。因手脚笨,割麦时跟不上趟,累得浑身是汗,没干两天,手上磨出血泡,累得腰疼腿疼,胳膊被麦茫扎得红肿。当时我想:收割小麦是大事,再苦再累也不能吭声,免得老少爷们笑话。割割累了,歇会儿,喝点用柳叶泡的茶水,饿了啃口馒头。在劳动中我暗想:当农民吃苦受累,真正懂得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收割小麦这把活是环环相扣,麦子运到麦埸,摊晒,堆垛,打埸,扬场哪一环节都不能少。在打麦埸时,当时生产队用的是牛驴,骡马配套拉石磙碾埸,有些生产队牲畜少,还得让男女群众拉石磙碾埸。个个别先进生产队购买小三轮拉石磙碾埸,在当时来说还很新鲜,是个稀罕物,提高了劳动效率。加快了打麦埸的进度。扬场也是技术活,群众把碾好的麦粒与麦糠混合拢成园锥形后,等到傍晚或早晨天气刮小风在扬场,扬场需两人配合,轮換作业,一人用木掀把麦粒麦糠顺风抛向空中,另一个人用扫帚扫去落下的麦糠杂质,然后把把扬净的小麦晒干入仓库。在当时,群众扬场我在旁边学着干,不到半天时间,我也学会扬场,到现在也没忘记扬场这项农活技术。实践使我体验到:农村是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有学不完的枝术和本领。

  日月穿梭,光阴似箭。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天南地北,党的好政策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福祉,到处呈现出勃勃生机。看看现在的农村,旧貌变新颜。田成方,林成网,道路四通八达,田间机井配套,高低压线路纵横交错。如今农民割麦使用的镰刀,石磙,牛车,架子车已退出历史舞台。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民割麦用上联合收割机。你可以惊喜地看到,收割机在麦田来往穿梭,他们依靠订单农业,承包作业,一条龙作业等农机服务,增强农业科技的支撑力。在麦收当中,农民感到轻松快乐,他们开着小型运输车,四轮车在田间路边树荫下等候拉运麦籽。当金黄的麦粒装进车箱内,存入仓库时,那内心的喜悦挂在脸上,喜在心头。不少农民啧啧称赞道:改革开放政策好,给农业农村插上腾飞的翅膀,农民过上好日子,种地不交税,还给补贴钱,还是共产党领导的好啊!

  看到麦收的现场,农民的欢快心情,我感慨万千,人,还是过去的父老乡亲,地,还是这片黄土地。田间劳作却不是一样的风景,时代的变迁,党的好领导,好政策,给农民带来幸福。

  麦收,我难以忘怀的记忆,不忘的乡愁,永远定格在脑海里。社会主义新农村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更加美好,辉煌灿烂。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