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第一湾

  距丽江县城70公里,距中甸县城130公里的地方,中甸县南部的沙碧村与丽江县石鼓镇之间的长江,本来向南涌流,到此却突然向北折去,形成著名的长江第一湾,这里就是诸葛亮“五月渡泸”、忽必烈“革囊渡江”的要津。

  浩瀚的长江自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发源,奔流直下,向南涌去,由于阿尔卑斯运动,使石鼓镇南部抬升为高山,地貌被改变,所以,迫使长江来了个一百多度的转弯,掉头北去。长江的这个急转弯造就了一片开阔的江面,水流轻缓,碧透如凝。两岸柳树成荫,菜花铺金,青山积翠,秀出江畔。

  当我来到长江第一湾,正是早晨阳光尽情地洒在江面上,江水如染,满红泛红,天如水墨画,水似天际流,水天一色,风景壮丽。浩大的长江使人胸襟也倏然浩大,激情奔涌,气吞山河。有什么恩怨对错不可以随波逐流?有什么狭隘心境不能豁然开朗?有什么孱弱的人生不能勃然奋励?虽然千回百转,虽然高低起伏,挡不住长江毕竟东流去的浩然壮志,一次停歇和回旋,是为了再次闯关夺隘,澎湃前进。长江第一湾的豪迈就在这里。

  沙松碧村对岸的山岗上,即为古老的石鼓镇,因山上有一面汉白玉雕的鼓状石碑而得名,为明代丽江木氏土司白族扩张努力得胜的记功牌。另据说因诸葛亮立有一石鼓而得名。石鼓镇地势险要。元初,忽必烈兵分三路,从西北进军西南,偷袭南宋大后方时,其中兀良合台所率的一路,曾在石鼓和沙松碧一带与宋军激战。忽必烈亲征大理,即在石鼓镇渡江。1936年5月,贺龙、任弼石、关向英率领的红二方面军从这里渡江北上。现在石鼓镇依然矗立着红军渡江纪念碑,站在碑下,令人回想起当年千军万马渡江的壮举。

  走过石鼓镇,展现在我眼前的民宅古色古香,青砖瓦房鳞次栉比,石阶路狭长,小巷幽深,穿着纳西族服装的居民质朴忠厚。路过小店,一阵流行歌曲的歌声袭来,为古镇注入现代的风潮。


  万朵茶花

  母亲平生都喜欢花,平时不出名的小花,在自己家的居室里也被勤奋的妈妈伺弄得争奇斗艳。这次丽江之行,我有意带妈妈专门观赏一下那棵“中华无双地,云岭第一枝”的茶花王。

  茶花王生长在距丽江县城13公里的芝山上。相传这棵树系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所植,先有茶花树,后有玉峰寺宇。由于历代喇嘛的精心培植,用茶油擦树杆和根部,茶花王保养得很好,虽经五百多年风吹雨打,仍苍劲繁茂。树高约3米,盘根错节,冠盖如玉。根部为一树两品,所以,花叶亦为两色。每年立春开花,立夏花谢,在7个节令的120多天里,先后分20余批竟相开放,每批千余朵,共开两万余朵,因而号称万朵山茶花。花多为并蒂,最大的大若七寸茶盘,九芯十八瓣,灿若锦霞。每到开花季节,玫瑰色和粉红色的山茶花便满树生辉,绚烂之极,红透春夏。

  这真是一棵奇树,奇在它万花争妍,奇在它五百多年春满人间,奇在它无论游人怎样纷至沓来,以怎样的目光,怎样的心境审视它,它依然故我地纷芳和美丽。五百年的默立,五百年的静美,不为浊世所污染,无论是万花怒放,还是零落得只剩下最后一朵孤花,茶树王守住的是它那高洁至美的本心。


  玉龙雪山

  南北绵至35公里的玉龙雪山,位于丽江城北15公里处,地处横段山脉南段,金沙江东岸,十三峰如玉塔擎天,拔地而起,玉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直插云霄。

  为上玉龙雪山,大侄儿特意放下刚开业不久的素食餐厅生意,亲自驾车陪伴我们于头天晚上,赶往丽江古城住在茶香小筑客栈。第二天车子刚刚上路,天不作美阴云密布,可快到云杉坪时,阴云散去,顿时霞光似金,镀满了雪山,玉龙变成了金龙,雪仿佛欲融。侄儿诙谐地说,这是奶奶给我们带来的天缘啊!但千年雪山经久不化,永远冷竣地傲立高原。

  走在云杉层叠的山岗上,阳光回暖我的身体,清气涤荡我的胸臆,奇景美化我的心灵。环顾四野,天蓝得像刚洗过一般,云杉青黛,夹然挺秀。初夏的云杉坪生机盎然,云丝丝缕缕飘在天空上,轻柔绢洁,雪山银光闪亮,美如玉石。

  实在是太钟情玉龙雪山,这里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使我倾心,雪山草原赋予了我优雅的情绪,能坐在玉龙雪山下,让久久跋涉的灵魂有片刻的休憇,享受尘世之外的宁静和清丽,我已感到非常幸运,虽然一下山,我又得置身于滚滚红尘之中。

  2021.5.26 (首创首发)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