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觉醒年代》是为纪念建党100周年而推出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该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共机关刊物为时间线,形象地再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建党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画卷。电视剧吸引了众多青年的目光,也一度让“00后”为之泪流满面,带给人很多思考。围绕《觉醒年代》,山西师大文学院转专业学生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内容:《觉醒年代》观后感触

  时间:2021.5.12

  地点:山西师大12205教室

  参加成员:梁璧馨、李瑶、罗雨菲、陈佳宁、胡嘉怡、毛灏昊、景雨宣、马思涵、张一平、贾润玉、张露丹,(为记述方便,以简称梁、李、罗、陈、胡、毛、景、马、一平、贾、露丹来表示)。转专业.jpg

  主持人梁:很高兴能有这次交流的机会,看过这部剧后,大家肯定有许许多多难忘的人或者事件,谁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呢?

  罗:我先说吧。在观看完《觉醒年代》三十八集之后,最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陈独秀先生离开北京大学的那个场景。钱玄同、刘半农等为他来践行。“本有冲天志,飘摇湖海间,偶然憩城郭,犹自绝追攀,寒影背人瘦,孤云共往还,道逢王子晋,早晚向三山。”这首诗是他赠给刘半农的诗,它写出了他对刘半农的知己之情,以及他的伟大志向、对中国可以重新站起来的坚信不疑的信念。季刚说道“好好的教授不做,非得去搞不伦不类的杂志,简直是无可救药。”陈独秀先生微笑以致。辜鸿鸣:“君去也,还斗否?”陈独秀答道:“息尚存,战斗不止。”这也体现出陈独秀先生为了革命、为了中国之未来做好了长期的战斗准备。在离行前,他们相互鞠躬致意,这个场景,深深的打动了我,这不仅是他们之间的相互致意,这也是他们对与未来中国胜利的坚信。

  主持人梁:对,我也是想谈一下陈独秀告别北大的场景。不过我的角度和雨菲稍有不同。我从中看出的是各个人物的个性特征。首先,我们看到了一个崇尚自由、仁爱包容、真诚谦让、求才若渴的蔡元培;还有光明磊落、热情奔放、倔强不羁、为了科学与民主,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而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陈独秀。蔡、陈二人静静坐在湖边,面对陈独秀呼之欲出要离开的话语,蔡元培首先从现在北大国史编撰处的现状出发,指出在申公离开以后,如果陈独秀也离开的话,北大的历史学科就塌了半边天。并且中国通史工作编撰已经过半,但如果他要离开,这个工程就要搁浅了,他越说越激动,话语之中满是惋惜与不舍。面对陈独秀多次说出要离开的话,他次次打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他考虑考虑再考虑一下。但陈独秀终究要离开,二人的对视之中,我看到了蔡公的惋惜和无可奈何。“那年大雪纷飞,我迎先生到北大来,如今天凉入秋,我却要送先生离开,不好受……我和北大都是你的后盾。”这短短几句话却让人动容,让人潸然泪下,他对人才的珍视也由此表露出来。对于蔡元培的挽留,陈独秀选择了拒绝,这“狠心”的离开,是他对自己目标的执着追求。此外,我还想说的是他在离别时赠给刘半农的诗,这诗不仅是他对半农的勉励, 更是他自身情感的流露——偶然憩城郭,犹有绝追攀。最让我心头一震的是他与辜鸿铭老先生的对话,辜鸿铭问,“君去也,还斗否。”他答,“息尚存,战斗不止。”短短几个字就将他内心的倔强不羁和坚持不懈表现出来。

  陈:我也来说一说。不过我想说的是《觉醒年代》39集的后半部分,陈独秀长子陈延年和次子陈乔年整装赴法勤工俭学的事。父亲陈独秀及时赶到上海,送别他们最后一程。在他们含泪拥抱,与父亲挥手告别回首离开的瞬间,画面旋即接连切入到1927年和1928年的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看守所。两位烈士拖着血迹斑斑的身躯,沉重的镣铐紧缚着血染尽迹的双脚,他们走着,向前走着!从艳阳蓝天到雨痕泥泞,他们坚定的步履却从未改变。

  两个时空的自由转化,象征着两种信仰的交替完成:赴法留学是他们从热衷于无政府主义到推崇马克思主义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转变之路的开端,这是初生;1927年和1928年他们接连被捕入狱,面对强敌宁死不跪,英勇无畏的牺牲,这是永恒。

  鲜红血迹染血旗,殷殷烈心照烈英。他们回头的那一抹笑,是告别,是接受,更是期盼!阳光渗过叶隙依旧普照大地,他们身后迸发之光也宣告着将有无数的志士仁人为新中国的明天继续奋斗不止。共产主义思中想照耀着他们,也将照耀着整个中国。

  他们走了,中国要醒了!

  主持人梁:是呀,电视剧中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难忘的人和事,这些都是通过一个个细节表现出来的,你们还记得有哪些直击心灵的细节?

  一平: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胡适、陈独秀、李大钊三人的友谊。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新青年》内部产生了较大的分歧,他们对国家的政治态度产生了不同的看法。陈独秀和李大钊已经明确的表示要选择马克思主义,希望通过俄国十月革命来拯救中国,最终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胡适不同意他们的看法,胡适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不太稳妥的想法,社会主义的发源地是德国,但是德国却放弃了走社会主义道路,虽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可是革命胜利才不多几年,未来的道路无从得知,可是美国依靠自己的制度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成功,且有目共睹,所以胡适认为中国要想得到发展必须照搬美国的制度。我看到这一幕时,也多少能理解胡适的想法,那时的中国积弱积贫,没有前进方向,这样国家何去何从,因此,不论胡适还是陈独秀,他们都在尝试着选择一条适合中国走的道路。由此可见,中国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胡适、陈独秀、李大钊他们三人信仰虽异,友情笃深,作为朋友他们允许人各有志,不得不说他们三人行至今日,这份情谊也让人觉得弥足珍贵。最后他们在山野间畅谈,不醉不归,第二天便分道扬镳,山岳相隔。人生若有此佳友,便是一大幸事!

  主持人梁:我们了解到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年代,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爱国者,爱国主义是他们共有的品质,但是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也是这样,从影片中我们可以领悟到每个人特有的气质,谁可以说一下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呢?

  马:民国是大师辈出的年代。《觉醒年代》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之下,生动地刻画了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物形象,这使革命先辈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更为立体,也更利于我们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以陈独秀为例,学过历史的我们都知道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革命家,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在那个国情危急的时代,他倡导五·四运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做出了极大贡献。但《觉醒年代》却没有局限于他的贡献,而是对他进行了多角度刻画,通过他与妻儿的相处,让我们感受到他的严肃与温情,使得人物形象更为鲜活。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看到一个更贴近生活的陈独秀,而不再是一个囿于课本中的他。他有着先于常人的思想意识,又有着对文学的非凡见解,他与同道者共同探讨时事,为中国的未来谋出路,勇为先锋,为万民开道。这是那个年代人物独有的气质;有默默的书卷气,亦有不畏将来的意气,超脱于芸芸众生,却又甘愿拖着天下万民开出一条路来。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胡适……那个年代的大师,都在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手,撕开阴霾,追寻那一轮红日。

  主持人梁:对,影片中为我们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除了陈独秀外,还有疾恶如仇、冷峻孤愤、以笔为枪的鲁迅;沉稳坚毅、作风质朴、乐于助人,为了真理和正义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钊;志存高远、激情豪放、脱下长衫走入工农的青年毛泽东。他们用自己不同的思想和行动,装点了那个时代的舞台。

  在追剧时,我也看了相关的访谈节目,看到了演员们为塑造角色的付出的努力,看完这部电视剧,你认为他们的演技怎么样?和你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差距大吗?

  胡:我想说一下《觉醒年代》中陈独秀的扮演者于和伟,我认为他的演技是中国演员的典范。他将陈独秀这一历史人物生活化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剧中陈独秀在面对吴炳湘的又一次登门后匆匆赶往胡适家中,在路上他小心谨慎;在胡适家中关于《新青年》的继续创办、关于自己当下的应对,陈独秀做了统筹安排,在与几位文人的对话以及最后送别时众人端起冷酒后陈独秀的发言:“我从单打独斗创办《新青年》,到聚集这么多兄弟,开办一个事业、树起一杆大旗,我问心无愧,也非常知足。这杯酒我敬各位兄弟的挚爱。”又与每位兄弟敬酒时,与每一位友人对话,回忆当年,陈独秀眼角展笑与其他兄弟的不舍与感伤对比之下,更体现了陈独秀这一人物重情重义、有责任、有担当的精神。演员的台词上几次停顿以及情绪的转化将陈独秀的内心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展现了演员的台词功底。最后的对手戏是与他的妻子,两人相视、无言,只有眼里潺潺的泪水,停留许久后,相拥而别。他们的言语无声地融在演员的神态里,现实中我们往往对至亲之人不必太多言语,尤其是在分别之时,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接触足矣,演员从生活中攫取灵感更能打动观众。演员演绎角色时往往无法演绎情绪,而是通过动作、心理、神态来表达个人情感。在这一表达中演员要过滤掉自己,深入到角色中,演员将自己代入了时代、走进了历史人物内心。用面部表情、神态、自然的动作表达自己心中的情绪,这些情绪落在文字上可能是长篇的心理活动,也可能是几个重情绪的概括,在影视剧中我们看到的却是演员的一举一动和忠于角色的赤诚的心与信念。我们感慨这部剧传达给我们的精神信念之时也感谢演员为角色付出的心血。

  主持人梁: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如何将情节铺展在观众面前是一大挑战。谁能从拍摄角度这个方面来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

  露丹:在《觉醒年代》中,耳熟能详的革命先驱人物被赋予了极具个性的出场方式,在镜头语言的帮助下,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画面感十足。比如毛润之出场这一段,镜头两分钟的片段里,他自风雨和苦难中而来,如光一般耀眼!

  艺术化的镜头语言生动再现历史故事。该剧用暖色调烘托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用黑白相间的画面给人以深沉感,电影质感的视觉设计不仅增添了美感,也更加生动地将时代的风云际会全景式表现出来,极富感染力。

  主持人梁:一部电视剧的拍摄,总想给我们传达一些观念,你认为这部剧的主题是什么呢?

  李: 这部影片通过对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当时众多风云人物的描写,展现出了那个年代里青年奋斗者们的卓然身影,展现了他们充满理想,充满动力,充满活力,敢想、敢为、敢拼的青春热望。

  在那个民智未开的年代 ,面对一个腐败透顶、敢公然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专制政权 ,面对一个糜烂如斯、落败于此的国家,面对一个失掉自信与傲骨的民族 ,面对无数受苦受难的百姓 ,他们奔走于四方,为中国崛起苦觅良药 。他们积极探讨,寻求救亡图存的真理。期间过程艰辛而又曲折,但他们未曾放弃;即使多次身涉险境,但他们毫不畏惧,仍然坚持理想。再大的困难,也没有阻止他们前进的脚步。终于,他们做到了,他们唤醒了一众沉睡的炎黄子孙,他们让中国进入了觉醒的年代 。

  景:《觉醒年代》通过逼真的历史还原与再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代成因和历史必然。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国民人格的重塑和对民族精神的洗礼。立足于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的生动刻画,《觉醒时代》对新文化运动当中的群贤交锋进行了精彩呈现,新旧文化阵营中的知识分子公开开展的思潮论战,一言一行尽显人物的独特性格和思想观点。

  这部剧全景式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程,以厚重的历史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蕴、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具有创新意义的审美表达,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道路选择的正确性,更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饱满的情感灌注,致敬先驱伟业,颂扬了那个觉醒年代里一批共产主义者们的初心、信仰和理想。我认为它不仅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优秀之作,更是一部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

  主持人梁:这部剧在青年人中引起了共鸣,作为一名大学生,你认为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贾:百年前的觉醒年代,革命先驱尚在凄风苦雨中为抨击旧文化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大力倡导“科学与民主”,为传播新思想而奔走呼号;转眼间岁月轮替,我们在获得科学与民主以及全面社会进步的基础上进入了“新觉醒年代”,站在一代一代思想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应将客观、辩证地再认识传统文化、历史作为己任,在热血沸腾的历史中审视自己,收获历经坎坷却又一往无前的担当和勇气;在多元丰富的思想争鸣中回溯传统,拥有海纳百川的心态和本民族的文化自信。有了理想,奋斗才有目标;有了信念,人生才有航向。青年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时代号召,中国青年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与民族复兴伟业同频共振,始终树立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的最高目标,确保党的事业灯烛辉煌,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当代青年当以史为鉴,牢记民生之重、国运之重、使命之重。把握机会,努力学习,极力创造,补国之不足,拓未来之渠道,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

  毛:《觉醒年代》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巨作,通过重现建党先驱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贡献,让我们得以一窥百年前觉醒者们的风骨。在电视剧中,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见面后,听从建议逃往上海。在离行的马车上,难民们流离失所的惨象让他们不由心情沉重。百年前的中国,如浮萍飘蓬,就是在这样一个风雨激荡的变革时代,“新青年”们为救国图存上下求索,为让同胞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作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这份爱国情怀,跨越时空的隔纵,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炬火。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就是你我的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从来不应该是一句口号,它应被字字落实在我们的实践中,烙刻在我们的信念上。我们不必一定要做扶大厦之将倾的佼佼者,但一定要有一份光就发一份热。心怀信念,脚踏实地,学以致用,反馈社会。这也正是我们的国家所真正需要的。唯有此,我们才有资格去喊出:时刻准备肩负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梁:感谢各位的分享,大家的发言让我们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了新的火花。经过梳理,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觉醒年代》描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