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文中关于喝酒的事,均发生在部队禁酒令颁布之前。另,文中人物除实名外,均为虚构,请勿对号。

  一

  前两天,战友聚会。席间说起李连长,有人说,他死了。众人惊诧,怎么死的?那人端着酒杯卖起了关子,慢慢地喝了一口,又轻轻地放下,说,喝酒喝死的。

  李连长是东北人,当年转业时是正营职走的,他在部队的时候特别有名,原因是他能喝酒也爱喝酒。我之所以一直叫他连长,是因为我在他的连队当过新兵,他带过我。

  据说他是由于喝酒,因祸得福当上连长的。他在司令部任副连职参谋时,他的科长在库房里存放了两箱酒,时间一长,就忘记了。李连长有一次值班,偶然发现了库房里的两箱酒,一时酒瘾上来,就从里面掏出了一瓶,喝完儿没啥事,也没听说谁要找。如此,只要轮到他值班,到库房里拿酒就成了习惯动作,一次、一次的两箱酒很快就给喝完了。等到科长想起自己的酒时,看到的只是两个箱子里面满满的空酒瓶子。科长“一气”之下,推荐他到四连担任了连长。

  我当新兵时就分到了四连,老兵们介绍连队的情况,“春雷一声震天响,四连来了李连长”,四连战士不好管,但所有的老兵都怕李连长,尤其是怕李连长喝酒。李连长如果不喝酒,什么都好说,酒后要是遇上那个兵犯了错,李连长不打不骂,专门在连队熄灯后找谈话,他说,这是谈心交心。一小时、两小时……当天晚上谈不通,这不要紧,第二天晚上继续,直到深刻认识错误原因,坚决表态痛改前非不可。你想,战士训练一天本身就很疲劳,晚上还要站班岗,谁能抗住连长的这番折腾。因此,连队里的战士们无论老兵还是新兵都怕连长找谈话,只要听说李连长出去喝酒了,人员都老老实实地在位,该干啥就干啥,谁都不敢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四连在李连长带领下管理训练走在了全营的前列,李连长还“护犊子”,没有一丁点连长的架子,偶尔也爆个粗口,带个郎当话、口头语什么的,说不准还照谁的屁股上踢两脚,挨踢的战士反倒觉得温暖,笑着跑开,不一会儿又都聚在他的身边。李连长威严但也有灵活与幽默的一面,他会调节战士的情绪,有一次组织队列训练,本来是向右看,队列里却有几个人向后张望,方向始终不一致,拖拖沓沓。原来后面来了一列卫生队的女兵,女兵们英姿飒爽的样子,宛若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了男兵的眼睛。李连长顿时明白了原因,说,你们这帮小子真不挣气,听口令。随着李连长向前看、向后转的口令,全连正与那列女兵目光相对,待那列女兵走过,训练继续……青春期的战士们个个口号响亮。

  有一次,李连长带领连队在一个电站施工。电站要赶在汛期到来之前,把大坝上原有的石头护坡全部拆除,然后实施钢筋混凝土作业,无奈原来的施工队进展缓慢,电站领导情急之下想到了正在执行其他任务的四连。电站领导精心安排了一桌子菜,邀请李连长过去喝酒,李连长说啥也没答应。他说,这酒什么时候都不能喝,喝了就不是为人民服务。当即对全连作了个战前动员,他的动员简单也没什么内容,无非就是拿出四连的作风来。李连长身先士卒,预计一个连队一周的工作量,结果势如破竹,全连用了一个下午就安全顺利的完成了任务。这事儿传回了营里,营长笑着说,李连长好样的。

  李连长爱喝酒,但他不允许战士喝酒(部队要求战士除集体会餐外不得私自喝酒),对屡教屡犯的,李连长有招。有一天晚间,李连长查铺时发现一名老兵L不在位,到了熄灯时间,李连长衣服也不脱的在连部等着L。一直等到半夜,L才在外面喝酒回来,他正准备偷偷溜回屋里睡觉时,连队的通信员在门口截住了他,说,连长找。L做贼心虚,心里面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忐忑着在连部门前喊,报告。没想到,李连长热情地打开门,让他坐下。李连长从自己床底下拎出了两瓶白酒,说,今天犯酒瘾了,正愁没人陪,叫你来,咱兄弟俩人一起喝点。L刚刚在外面喝过一顿,现在连长又让他陪着喝酒,嘴里又不敢说不喝,忙点头,答,是。李连长说,是,是可以,但我先说两个条件。L忙说,连长你说什么,我都答应!李连长说,一是今晚咱俩喝酒的事,回去对谁都不能讲;二是千万不要影响明天早晨连队出操。L忙不迭的表决心。L与李连长一对一喝了起来,时间不长两瓶白酒全部见底。L告辞时两脚已经打晃,由通信员扶着才勉强回到自己的床铺。第二天早晨出操时,李连长精神抖擞、气宇轩昂站在队列前面清点人数,全连唯独不见昨晚与他喝酒的L,李连长威严地命令全连集体5公里武装越野。连队走后,李连长转身进了L所在的班排。连队跑步回来时,大家看到L小脸蜡黄地正在打扫连队门前院子,自此再没有听说L私自喝酒。

  后来,我接到了军校录取通知书,到连部跟李连长告别。当时正值他家属来队,李连长非要叫我在他家吃饭,并说要当干部了,可以喝酒了。那时,我还没喝过白酒,李连长并没有较真,看着我半瓶啤酒就大红了脸,就再没有让我喝。但那顿饭,我记住了,是连队通信员开饭时从炊事班端来的,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加菜,只不过就是多了一瓶白酒和临时买来的几瓶啤酒而已。只要有酒,李连长不讲究吃什么菜,他甚至都不喝开水,口渴了拿起水桶里的水舀子就喝,生活如此简单,他家嫂子脸上洋溢着幸福与知足,绝对的夫唱妇随。

  我回到部队任排长后,与李连长时常遇见,他都热情打着招呼,有时见他是在训练场上,有时是到礼堂开会,有时是他刚刚喝酒回来,再后来,他到机关任职,一直到他转业。有人说,李连长转业搬家真简单,后勤部只派了辆小半截子车,就拉走了他的全部家当,他家里的大件是两个木头箱子和一家三口人。这些年,他的工资全都买酒喝了。

  说起李连长,我想到了汉朝的飞将军李广。李广对国家忠心耿耿,屡立战功。他擅长射箭,无必中把握决不发弓,行军打仗在遇到困境时,如发现水源,士卒没有喝够,他就不喝,士卒没吃饱,他就不吃;士卒们都乐于接受他的指挥。李广为人廉洁,所得赏赐全部分给部下,与士卒一同饮食,做了四十多年的二千石官,家中却没有多余的财产。后来,因与匈奴作战,带领部队迷路,举刀自刎。

  李连长是在转业十多年后,与一帮子朋友喝酒,在酒桌上去世的。那天,大家都没少喝。期间李连长说,你们先喝着,我有点困了,先在桌子上趴一会儿。其他人都没在意,又都接着喝酒,待宴席结束,人们准备叫醒李连长,可是无论怎么叫,他都没有反应,急忙把他放在地板上,又是人工呼吸,又是心脏复苏,李连长早已经不行了。

  李连长离开我们多年了,逢战友聚会,时常还有人谈及他,也有人把第一杯酒浇到地上,愿他在天堂能够喝到……


  二

  我当排长的时候,旅里接了一批某产名酒大省的新兵,这些新兵分配到我们连队近20人,到我排6人。这6个新兵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战士们一样,适应部队很快,热情阳光、积极向上,他们听招呼、能吃苦,由于刚到部队还不能讲普通话,说话满口的方言,我们虽然听的不太明白,但都愿意与他们交流。

  早操之后,整理内务卫生,这是每天的必修课,连队要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比。部队为什么能够锻炼人?动若脱兔,静若处子,用在年轻的士兵们身上再合适不过,他们出操时生龙活虎动若脱兔,整理内务时精雕细琢静若处子。《三国演义》记载,猛张飞当阳桥头三声怒吼,夏侯杰肝胆碎裂,吓退曹兵百万。新战士刚入军营理想滚烫、个性刚强,勇猛有余、沉稳不足,整理内务要在短短几分钟内把一床软绵绵的被子整饬得棱角分明、四四方方,练的是张飞绣花的功夫,修的是大事前的静气,强化的是实力和格局。通过整理内务,磨练心智,提升自我,新战士们学会了再急的事,也要慢慢来做。拿破仑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小小的整理内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革命军人,并作为优良传统延续继承。

  那时,部队的条件比现在艰苦,但每人已经配发了一个床头柜,床头柜主要用来放置个人物品,如挎包、雨衣、水壶、换洗衣物及信纸、信封和理论教材、学习笔记等,除此之外不允许放置(也放不下)其他物品。不过,也有战士在里面放了些香烟、零食或是探亲回来没来得及吃完的土特产,这些只要不影响统一,连队干部检查时并不较真,多是睁只眼闭只眼过去了。但是,如果检查出谁有打靶剩下的子弹、有封面着装暴露的通俗刊物等,则是发现一起没收一起,这是纪律。

  为了排里的荣誉,在连队检查之前,我都要提前检查一遍,看看卫生打扫是否彻底?物品摆放是否整齐?有没有违禁物品或卫生死角等。走到哪个班,班长要整队报告,并指挥每个士兵打开自己的床头柜,配合着检查。只有这样,我心里才会踏实,也形成了习惯。

  一天早操后,我检查排里的内务卫生,当检查到一个新兵Z的床头柜时,Z站立在旁边,脸上表情极不自然,深怕秘密被发现似的,我注意到了这个细节。蹲下去看他的床头柜,他的物品明显比别人多,依次拿出外面遮挡的几本书,后面赫然摆放着两瓶高档白酒,怎么处理,让我打起了问号?刹那间我想,Z这是带来有用的,只是还没有处置,暂时放在床头柜里,外面再用几本书做以遮挡,以期待检查过关。我起身,说,物品多了些,再好好摆放一下。Z神情顿时放松,面部表情由紧张变得感激。我又继续了我的检查。

  不久,我任副连长,后又到旅政治部宣传科任副连职干事,再见到当年那些战士的时候,正是他们复员的时间,我回原连队任连长。

  又是一年雪花飘,又是一年退伍时。离队老兵们已经摘下军衔,脸上洋溢着回家的兴奋、喜悦和期待,但眼神里还有淡淡地不舍,连队的上空笼罩着离别的伤感、彼此的珍惜和真诚的祝愿……留队的为复员老兵送温暖,离队的要为连队做最后一次贡献……浓浓的战友情、同志爱。那几天,连那些所谓的“刺头兵”“不好管”的兵,也变了个人似的,特别有礼貌、特别懂事,让人感到这兵真没白带。

  有退伍经历的都知道,在老兵离队前,部队要组织点验,然后再进行行李物品的托运。点验主要检查有否私藏子弹、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违禁物品。在组织点验时,我又一次见到了Z,三年的摸爬滚打,Z长高了、魁伟了,但说话脸红没有变,依旧腼腆的样子。我叫着Z的名字,说,你自己把包打开。Z包里的物品并不多,几件衣服下面,又露出了原来的那两瓶酒。这酒至今都属一流高档酒,价格贵的离谱,看来他这是没有用上啊。我没有在Z的点验上浪费时间,说,装好,下一个。

  说句实在话,当初我看到Z那两瓶酒时,我也只是听过、看过,并没有喝过。相信我离开排长岗位的那几年里,连队的其他干部,肯定不止我一个人发现了Z的那两瓶酒,期间又经历了多少次大大小小的检查,大家都能够心照不宣,一起维护了Z的“秘密”。

  在当时没有禁酒令的军营里,连队干部们喝酒是经常的事,这些人喝酒不讲究品牌、不讲究香型,对纯粮还是勾兑也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这个酒度数高,那个酒不上头,反正上级检查要喝酒,见了同学、老乡要喝酒,家属来队要喝酒,比武得了名次要喝酒,培训学习要喝酒,逢年过节要喝酒,探亲前喝送行酒、探亲回来喝接风酒,受到批评喝闷酒,立功受奖喝庆功酒等。连队如果哪个干部有了瓶好酒,绝对过不了夜,其他干部早惦记着帮他喝了。虽说当时酒风很盛,但除了集体会餐,战士不准喝酒也是一条硬规定。不过,干部们从来没有和战士私下喝过酒,也没有让战士花钱买过酒。事隔多年,联想此事,感慨连队的正风正气,更佩服身边的干部们,他们爱喝酒,但喝什么酒、什么时候喝酒、喝什么人的酒、找什么人喝酒等,他们心里都有一个界限和标准。在连队,干部爱护士兵,士兵尊敬干部,官兵关系融洽也表现在人情往来上,如某个战士探亲回来带了包烟或拿了包糖或是别的什么土特产等,一般都是与战友们一起分享了,干部们也随着抽了、吃了,感情上走得更近,管理上却是同样严格要求。如果有谁私下收受了某个战士的贵重礼物,第二天整个连队的人可能都知道,背后让人戳脊梁骨的滋味可真是受不了。正是有了这样的环境,Z的两瓶酒才得以怎么样带来的、又怎么样带回去。

  我想,Z的两瓶酒保存到今天的话,一定是升值了。前不久,辗转得知Z,回到家乡干得很好,真为他高兴。


  三

  “战友欢聚日暮,沉醉不知上楼。千杯万盏不够,不见湘水北流。 呕吐,呕吐;兄弟情谊长久。” 这是我携妻子在湖南衡阳与复员回乡十九年没有见过面的16名衡阳籍战友相聚之后,填写的一首“如梦令·喜相逢”。

  战友见战友,开心喝大酒。当年,我有幸作为他们的连长,嘴里念叨着“两片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但愿你过得比我好”的祝愿,把他们送上了返乡的列车,没想到这一别竟然十九年。

  久别重逢,无数的感慨、无数的回忆、无数的酸甜苦辣、无数的关心与惦念,见面的那一刻,全部化作了杯中之物。那一晚仿佛就是我组织他们在连队食堂进行集体会餐,那是连队抗洪抢险荣立了集体三等功、那是获得了“集团军标兵连队”的荣誉称号、那是训练尖子比武获得了全旅第一名、那是陆空战术演习炮响靶落、那是原始森林光缆施工凯旋……我们并没有分别十九年,我们好像昨天刚刚见过面,每个人都是发自内心的敬酒、喝酒,畅所欲言、相见恨晚。那情景、那场面,每个人都已深深感染,拥抱、握手、碰杯、兴奋、高歌……我端起酒杯,带领他们大喊一声:“一、二、三”,“干、干、干”大家集体响应,杯杯满、杯杯干,狂歌痛饮、气氛欢腾。

  那一晚,我们喝出了李白“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感慨,喝出了苏轼“把酒问青天”的胸怀,喝出了欧阳修“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喝出了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潇洒,也喝出了湖南酒的醇香与浓烈,更体验到了衡阳战友们的真诚与直率。

  那一晚,我们铿锵的歌声,吸引了饭店所有就餐的人,其他包房里的人不时往我们这里张望,他们好奇地打听这是什么人在里面吃饭。饭店老板说,这是他开饭店十多年以来气氛最融洽、歌声最嘹亮,也让他最震撼的一次战友聚餐。

  那一晚,我喝了一斤多白酒,居然16个战士的姓名如在连队点名一样一个不落、一个不差。他们说连长喝了酒,思路更清晰,他们都愿意听连长讲话,我沾沾自喜,但我清楚也相信他们说的每一句都是实话而绝无奉承,我们五湖四海到一起,我们是同一个连队的战友,我们就是亲弟兄,这是唯有部队才有的特殊情谊。

  那一晚,他们谁都不愿意提前离开,尽管都知道第二天还要相聚。我主动提议结束了酒局,他们又护送我和妻子回房间休息,很晚了,还听到他们在外面商量着行程安排。

  我与妻子感动的是,第二天去南岳衡山,四、五台小车早已在宾馆外面等候,16名战士悉数出动,全体陪同。我说,你们都有工作,去一台车就可以了,晚上我们可以再聚。然而,他们谁都不愿意放弃,他们都要陪着我们夫妻登上衡山主峰。让我落泪的是,一个战友在部队时就落下了腿病本就步履维艰,而他仍然坚持踏上通往祝融峰的石阶,我和妻子好说歹说才劝住他在原地等待。前两天,战友群里有人发他要做肺部手术了,我心里揪了好几天,几次询问结果?最后检验出来是良性的,才长出了一口气。

  见到这些战友我确实高兴,但也有遗憾:一个战友抗洪抢险时失去了一根手指头,还超期服役了一年,身体又得了其他的疾病,走之后他几次找过已任旅参谋长的我,我让军务科长、卫生队长等帮着咨询政策、开具相应证明等,但由于当时没能评上残疾,对他的优抚至今落实不了;还有个战友考入了南京炮兵学院,我答应过给他邮寄连嘉奖的证书,由于忙碌与粗心也一直没有兑现……

  衡阳的16名战友,有的是国企的书记、有的是单位的主官、有的经营着企业、有的是普通公务员、有的是农民,但他们都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却因我们夫妻的到来,打乱了他们所有的计划安排,他们有的甚至专门从广州回来、有的干脆提前住进了我们将要住宿的宾馆。他们的事业、家庭,他们的团结、友谊,他们的朝气、活力,他们的热情、真诚,着实让我们夫妻欣慰、高兴、坦然、感动,更惭愧当年为他们做得太少。他们对接送、游玩、吃饭、住宿等,一定是提前开过协调会,专门研究过接待方案,甚至返程需要准备的土特产,也是反复进行了筛选,计划周密、特色鲜明、分工明确、保障有力,重情重义的衡阳人啊。此行,我彻底地明白了什么是青春无悔、什么是军旅无悔、什么是友谊长存,一辈子能够当过他们的连长,人生足矣!

  相聚的日子短暂,而分别则是常态。我要认真地记录下战友们的名字:黄济南、陆元明、廖玉荣、刘文绍、刘志刚、刘辉健、吕孝富、宁晓宏、汤辉、唐建章、王海兵、谢正元、邹高义、邹声凡、朱高华、杨建辉。

  回来之后,我还填写了一首“南乡子·衡阳”“初冬到三湘,一十九年路长。诸行业农工仕商,衡阳,蓉国里男儿强。  青鬓添新霜,曾经伏虎射天狼。再到异乡故旧多,无双,不是故乡胜故乡。”

  期盼再到衡阳。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