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东方圣人孔子曾经讲到:“人以安居与仁德之地为好。如果择身所居而不选仁德之地,怎能算作明智呢?”如此简明意赅的语言,却道出了《孟母三迁》的内在文化宗旨!

  出于良好的道德修养与高度的自律意识,孟母一生追求于至善,时常净化自己的思想,倡导的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孟母之所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是因为当一个人放下自己的私欲心时,她对于外在的人与事物的感觉就会越敏锐,做出的判断就越迅速;当一个人的品味越高雅时,她的道德感就会越缜密,才智也会随之越发的精微;当一个人的志向越高远时,她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满足感就越纯粹,越强烈……

  一向清贫、勤俭度日的孟母,居住在热闹的集市旁边,没有盲从成为一名商人,但她也没有盲目否定什么,而是永远以“义”为依据!尽管此时的居住环境,对于日常生活十分便利,但是当孟母看到小贩们都想赚钱,拼命招揽生意时大喊的样子时……她领悟到:“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以利相交,利尽则散!” 当孟母看到孟轲学着小贩们大喊的样子时,她觉察到孩子在思想上、情绪上、言行上的细微变化,所以决定搬家到学堂附近。

  居住在学堂附近,孟母见到学堂里经常会有文人来往,作揖拜跪,相互之间均是以礼相待…感觉此处正是培养孟轲高尚品德之地!孟轲天资聪慧,见到文人的礼俗后……就向孟母提出要上学读书的想法,此时的孟母十分欣慰,不禁感叹说:“这才是理想的地方。”

  孟母为了提供给孟轲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含辛茹苦举家三迁实属不易,不愧是圣人慈母!那么,孟母是如何认知、解读“文人”的呢?

  中国文人,真正的文化人——不仅仅是指哪些读书识字之人…吟诗作赋之人…更可贵的是品德高尚之人,即德才兼备之人!正如《大学》中所言:“穷尽天理而使得心中无一丝一毫人欲私心之人!

  对于一名无私欲心之人而言,无论是从当代的西方心理学方面进行剖析,还是鉴于古老的东方文明——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人文观念,作为一名真正的文人,其文化信仰早已植入、扎根于内心世界——“利益他人”、“为别人着想”的文字表述,已经不再是描述“善良”的言辞,更不会是借题发挥的由头,或者说是虚伪的“口头禅”;真正的文人,在人生学习的道路上,永远是谦卑之人,积极奋进之人;真正的文人,心中永远是以“义”为依据,时刻检验自己言行之人;真正的文人,对于自己的过失,或者是不好的念头,自会觉得羞愧与反省之人,因为在真正的文人心中,“义”是自性中流露出的一种常态化表现,即便是在个人“名利”面前,也不会做出“争强好胜”的龌龊之事!圣人孔子曾经讲到:“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必定是比射箭了,双方作揖相让登堂,作揖相让而下堂,然后一起饮酒。这样的竞争,是君子有礼貌的争!”

  回顾自己身边的人或事物,今天的我们多是迷困于“名利”之相,却不自知,或者说是放不下…特别是在“金钱”方面,我们何为“得”,何为“舍”?“金钱”货币本是“流通物”,在个人的欲望面前,为何人人都想的是“争”一分,而不是“让”一分?为何只能做“加法”,甚至是做“乘法”,而不是做“减法”呢?人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对于那些身受“金钱欲望”折磨的人,目光短浅,烦恼不断,有甚者更是做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事情,由此损毁自己的声誉…败坏家风…以致于殃及祖德!

  《孟母三迁》的经历正如《论语》中“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孟母身为一名好学的母亲,她的所学……所思……所想……始终非常自信地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此,我们仍需要再次强调,孟母心中的读书是指——人之所以要读书做学问,是为了开发心智,增长见识,以利于实际事务,绝非是为了填充自己的私欲,搬弄是非,损人利己,争强好胜之需!

  孟母不愧是一位真诚的文化传承实践者!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她始终怀有一颗恭敬之心,并且孟母一向敬仰贤德之人,善于运用自己的谦卑之心与真正的文化人结成君子之交!由此可见,孟母勤奋好学的信念不是局限于形而下——停留在“嘴巴”上,不是趋于形式化,更不是趋严献媚,攀缘于谁……

  当下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勇于学习,实践孟母择邻的真实内涵,将孟母的贤德精神发扬光大,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与召唤!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君子无戏言,家事无小事……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