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子是各种古老农作物种发展最多,品种最多的粮食作物。从七千年前开始栽培,到现在有14万种,简直不可想象,和玉米、小麦一起雄踞世界三大谷类之中。

这样悠久的历史,这样大张旗鼓的发展,在久远的时代诗歌中一定有记载,果然《诗经》中有,甚至不看重农稼的士大夫诗歌的《楚辞》中也有,不妨拿出来,分别品尝一下南北不同稻子的味道。

《诗经·小雅·甫田》,诗有些长,截取一部分。

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大意是:先王后代的庄稼堆得到屋顶,先王后代的谷仓像山丘。于是要再筑上千座,于是要再造万座车辆。丰收了黄米小米和大米,农夫们高兴互相庆贺。这是神灵赐给先王的厚福,我们祝愿他万寿无疆。

这当然是让人愉快的稻子。

《楚辞·招魂》,此诗更长,只截取有稻的部分吧。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

稻粢穱麦,挈黄梁些。

大苦咸酸,辛甘行些。

大意:整个宗族聚集在一起,饮食丰盛品种多样。稻谷大麦,还有黄粱。有苦咸酸各味,再加上甜辣调和。

《楚辞》中的稻子是放到第一位的,这就是南北的差异。南方自古以稻谷为主食,北方以黍子为主食,特别是黄河流域一带。不管怎么说稻子是重要的粮食没问题,要是做酒稻子就更重要了,郑玄《三礼注》云:“凡酒,稻为上,黍次之,禾又次之。”

后世诗词中描述稻子的有一些,比想象中的少,就以唐诗为例吧,过滤掉让人悲凉的稻子,专捡光明的,最喜欢王驾的《社日》,可以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鹅湖山下稻子、谷子长的茁壮,村里百姓家的猪舍、鸡舍都半掩着,已经是傍晚,桑树和柘树的树影已经拉到很长,庆祝春社的集会刚刚散去,每家都有喝醉酒被家人搀扶回家的人。

这是农耕时代最好的氛围,一年之计在于春,百姓祈祷今年稻梁丰收,正好稻梁长的旺盛,大家在一起祈祷鼓励,一年的辛苦此时可以缓解,于是一起饮酒直到酩酊大醉,然后劳作,期盼稻梁丰收。

宋词中还真有几首提到稻子。黄庭坚的稻子要品尝,辛弃疾的更喜欢,咱就一一来过吧。

黄庭坚的《拨棹子·退居》

归去来。归去来。携手旧山归去来。有人共、月对尊罍。横一琴,甚处不逍遥自在。
  闲世界。无利害。何必向、世间甘幻爱。与君钓、晚烟寒濑。蒸白鱼稻饭,溪童供笋菜。

“归去来”自然是化用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以表示自己归隐的志向。此时他的原配妻子孙氏去世,黄庭坚心情很不好,就产生了归隐的想法。还是归去吧,只要有人与你把酒相对,月下对酌,再横一把琴,哪里不是逍遥自在的地方。

等闲世界,我不和他们计较,自然也没有利害冲突。何必对世界充满幻想。与朋友相约,傍晚时分,蒸白鱼,煮稻饭,村童再为我们做上竹笋美味,岂不是人间一乐事?

黄庭坚是不得已为之,就像当年的陶渊明,他的稻子是苦中作乐味。

接着品尝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明亮的月光惊飞了枝头栖息的喜鹊,半夜里清风伴着蝉鸣。农人们在满溢着稻花香的村里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的蛙声,似乎也为农人助兴祝贺。

天上月明星稀,山前雨点疏落。曾经熟悉的在社林边的茅店,就在那转过的溪桥边。

这是辛弃疾被贬官闲居在江西时写的词,看到稻子可以期待的丰收,不由高兴着农人的高兴,完全顾不上介意自己的处境,他是深深浸入其中的看客,就在社林边的茅店观看,那里他熟悉,他热爱,和农人一样,他也嗅到了稻花香。

自从他芳香的稻子让人品尝之后,后世的人趋之若鹜,《红楼梦》里李纨的住所“稻香村”当然是取了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好意象,李纨的自号“稻香老农”自然脱胎于此。再后来,北京有个百年老字号叫“稻香村”至今犹在,谁敢说不是取用辛弃疾的稻花香呢?我当然不能免俗,一眼就中了他的稻香毒,不能自拔。

稻子在这里结束恰是时候。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