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的8月1日,我跟随大庄科乡红色经典采访团来到沙塘沟村。走到村口,“红色第一村”几个大字雕刻在石头上,遒劲醒目。影壁墙上,镌刻着鲜红的党旗、国旗,光彩耀眼。红字、红旗与远处翠峰碧嶂交相辉映,让我感受到这片英雄的土地蕴含的力量,胸中升腾起火热的情感。心脉激荡,让我更加想了解这里的革命功臣。张成旺老人的讲述,让我走近沙塘沟的英雄们,感受一个老兵的赤胆忠心。

  老人,个头不高,身材偏瘦,但精神矍铄。黑色宽边眼镜,飘逸的白胡须,透出儒雅艺术的气质,和齐白石大师很神似。我一时还不能将眼前的老人和叱咤风云的英雄连在一起。老人刚从地里干活回来,说话有底气,除了耳朵有点背之外,根本看不出年龄。通过交谈,得知老人1925年出生。92岁高龄!气色、神情、谈吐,哪里像鲐背之年的人?我们说明来意,老人条理清晰地讲述。根据采访记录,以“考验”为线索归纳整理成文。


  入党的考验

  张成旺13岁到19岁一直给地主扛长活。1946年元旦,刚满21岁的他加入县大队,同年6月1日成为正式党员。我们有些不解,解放战争时期,难道入党没有预备期吗?有,老人饶有趣味地告诉我们。慈母川张起是连队的指导员。他问张成旺,小张,培养你成为党员行吗?“行!”张成旺响亮地回答。给你一项特殊任务,青龙桥有个炮楼,敢不敢用炸药包把它炸掉?“敢!”张成旺仍然响亮地回答。作为一名战士,执行上级交给的任务,是天职,哪有畏惧和犹豫?哪怕是刀山火海都要勇往直前。张成旺这样想更是这样做,他背着炸药包深夜往那里赶,远远跑在部队前面。还未赶到青龙桥炮楼时,部队军号声响了,让他回来。张成旺告诉我们,这是入党前的考验,他用行动经受了考验。除了战前考验,入党还要看出身。张成旺从小给地主扛长活,贫苦农民出身,条件合格,填表后如愿地加入了党组织。老人讲这件事时,平静的脸上浮现出笑意。此时,我眼前这位儒雅的老人和勇敢的革命战士形象慢慢靠近着。


  受伤的考验

  1947年,张成旺所在的县大队一个连,穿过山岭攻打延庆大榆树国民党军队。当时由于条件所限,每人只有10发子弹,还要留下一发,以防最后关头万一被敌人捉住,不做俘虏而饮弹。双方在开阔地作战,枪声大作,忽然一颗子弹飞来,张成旺觉得右臂热乎乎的,一看鲜血冒了出来。他知道挂了彩,摇摇胳臂,感觉没有伤到骨头,就简单包扎后,继续作战。“您害怕没有?”随访的小记者问。“没事儿,这点儿伤不算伤。枪响了,不害怕;不响枪才害怕,不知敌人从哪个方向袭击。”“咱们武器不行,敌人子弹多,随便用。如果咱们也有那么多武器,就会更快地消灭他们!”我们要看老人负伤处。他往上挽起袖子,右臂肘关节上面,一元硬币大的伤疤清晰可见。我第一次看见作战留下的伤疤,触动心灵。战争离我们很远,远到书本上、影视中;战争又离我们很近,近到这村、这人、这伤疤,更深地领悟“平北红色第一村”几个字蕴含的深意。


  战斗的考验

  永宁城是国民党军队设在延庆东部的一个重要据点和军事要地, 1948年4月,张成旺在县大队的时候,参加了攻打永宁城的战役。部队将120斤的炸药用被子盖着,推进城里。被子有七层,并且浇上水,这样子弹打不透。炸药点燃后,发出巨响,离永宁3华里的吴家坟老乡窗玻璃被震坏很多。战斗异常激烈,双方伤亡惨重,血流遍地,踩上去“噗嗤噗嗤”直响。攻打北门的时候,他们蹬着如山的尸体攀上城墙,去和敌人作战,进行巷战、肉搏战。攻打永宁城的时候,第一次没攻进去,第二次才取得胜利。老人没有讲战斗细节,但我们可以情景再现,炮声隆隆中,战士们踩着血迹举枪向前冲,张成旺是他们中的一个。他青春时光被炮火烙热,被鲜血染红,壮丽的青春跃动在延庆的史册上。经过战斗的考验,张成旺在部队中迅速成长。


  南下的考验

  1949年,张成旺由县大队整编为独立七师,参加解放天津的战斗。解放天津后归入第四野战军。全国解放前夕,张成旺跟随部队南下,到武汉休整一段时间,又走到毛主席的家乡湖南湘潭县。印象深的是连续步行45天。一个半月的时间,翻山越岭、过河淌水。遇到急行军,一天一夜240里,走得人困马乏,脚底大泡套小泡。他做电话员,架线、通话,保证通讯畅通。部队在前面行军,他们在后面收线,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52年转业到河北宣化干电信方面的工作,不久回到家乡沙塘沟村。

  张成旺老人,还给我们讲述一件趣事。1941年左右,时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团长白乙化住在沙塘沟村,让张成旺给遛马。15岁的张成旺看见白团长的大青马同主人一样很威风,走出不远,就纵身一跳骑到马背上。白团长一看,赶紧喊他,小崽儿,让你遛马你骑上,快下来!张成旺笑着赶紧跨下马,老老实实地给遛马。老人讲到这里,笑了起来,浮现出孩子一般天真可爱,让我们看到英雄的另一面。当我们问他,看建国70周年阅兵仪式没有?老人边点头边说,看了!看了!特别高兴,现在一个汽车拉一个炮弹——那么大的炮!打仗的时候最好的武器是缴获小日本的三八大盖、三八炮。如果当时有现在的武器,就会早解放多少年?早就过上好日子了!这就是一名老兵的肺腑之言,这就是一名老党员的家国情怀!抬眼望,村北的燕羽山,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峰峦叠翠,燕翅冲天,更加高耸巍峨。是英雄像山,还是山像英雄?他们永远连在一起。

  根据采访张成旺老人事迹,作诗一首:

  战火纷飞入党时,负伤依旧向前驰。

  行军架线达千里,历练英雄燕羽知。

 左六为张成旺老人.jpg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