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的心与天地道心相融——用心做人,用心爱人,用一颗真诚心,永恒不变教化世人!孟母一生中立身处世,均是遵循——立善心、行善果、行不言之教的真理……

  在上一章节的内容中,我们提及孟母把家搬到了孟轲父亲的墓地附近,其原因不是因为经济上的贫困,而是在生活实践中力行“孝道”!那么,在孟母教子的独特见解中,我们该如何进一步解读其中“孝”的内涵?此时,在孟母的思想中,究竟又蕴含着哪些人生哲理呢?

  首先,感恩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人类生命的诞生与延续是源于爱!因为心中有爱,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充满了“善”!天与地是“善”的;世间万物是“善”的,就连一花一叶都是“善”的;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细胞是“善”的;我们的目光是“善”的;我们的行为是“善”的;我们的言语是“善”的;我们当下心中的每一个念头都是“善”的!我们心中的“善念”,可以净化灵魂,可以端正思想,可以创造出无限的生命奇迹与丰盛的欢喜之境……

  出于对生命的感恩与尊重,我们从捍卫自己的生命到珍惜世间万物的生命——我们不再担忧未来,不再悔恨过去——感恩自己当下的“正知正见”,感恩一切我们所拥有,感恩一切我们所遇见…哪怕是生活中的困苦与烦恼——烦恼即菩提——一切人间的烦恼,都将会是引领我们开启人生智慧的黄金转折点……

  其次,“生”、“死”无常,了脱生死是人生之大事

  自然界中随处可见生命中之无常现象——每一个物种的诞生之时,也许就会伴随着另外一个物种的消失,就连那花开…花香…花谢…皆是无言的诉说!就我们短暂的人生而言—— “生”、“老”、“病”、“死”皆是自然规律!古今中外,又有谁能够幸免呢?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妇人失去了她唯一的幼子,悲痛欲绝的妇人费尽周折,找到佛陀寻求安慰,苦苦哀求佛陀,希望佛陀可以用伟大的慈悲挽救自己孩子的性命,面对这位痛不欲生的妇人,佛陀心生怜悯说:“我可以帮助你,但是你要去村里找到一家没有死过人的,讨要一把芥菜籽回来……”

  这个故事的结果大家可想而知,人生的终点——“死亡”是我们必须正视、并且勇敢面对的!在我们这些凡夫的心目中,“花好月圆”的美好生活是我们所向往的,也是我们每一代人都在不断努力追求的,可是每当我们提及“生死”问题之时,我们该如何积极的面对人生,该如何学会用微笑去接受、去坦然面对人生中的“爱”、“恨”、“离”、“愁”、“乐”、“苦”呢?

  试问一下我们身边的朋友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是否会对身体上的疾病产生焦虑感?我们对于疾病的疼痛折磨,是否会充满惊悚,从而产生厌世感?对于“死亡”的场景,我们是否会因为心生忌讳,而产生恐惧感?在临终之时,我们面对亲情关系、金钱关系等等之相,是否会有难以割舍,或者说是挂碍之心呢?

  “死亡”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既然我们人生的终点都无法逃避“死”字,那么,“生”与“死”对于我们今生的肉身而言,到底意味着些什么呢?

  再有,生命虽逝,灵魂永生

  即便是居住在墓地附近,孟母的内心时刻保持着正念与觉性,传授孟轲人伦文化——教规矩,培育孩子个人的才能——守规矩,要有道德底线——总之,理论要与与实践相结合,因为规矩方圆要有“智”,才能融合变通为“慧”!

  《弟子规》中言“事死者,如事生”的仁爱观念教导——对于已经故去的亲人、朋友们,我们要怀有一颗仁爱之心,时刻怀有思念、悲哀与惋惜之情义,就像是他/她仍然在世一样……

  同时,“丧三年,常悲咽,丧尽礼,祭尽诚…”的礼法教导我们——面对亲人的故去,我们万万不可天天哭泣,日日忧郁寡欢的样子,这样会伤及自己的身体,会让家人担忧。但是,亲人的故去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此时的我们不仅要有敬畏之心,更要用一颗真诚心去祭祀!对于活着的我们,也不应该贪生怕死,但是对于“死亡”,我们一定要“死”的有尊严、有意义!

  孟母此时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一种是引导,引导式的教诲可以创造出孩子心中的无限富有!但当孟母看到孟轲模仿啼哭的言行时,想必是违背了心中求知于“正念”的学习真理,随之便产生了搬家的念头……

  此时孟母教子的寓意是——教育孩子学习接受“死亡”的真相——启发孩子的心智成长——体悟我们的心性可融于自然的本质——深度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引领孩子用自己的觉悟,解读灵魂深处的哲学问题,从而学习用自己有限的生命热爱生活,真诚地拥抱生活——用微笑去包容、去化解我们对于“生”、“死”、“爱”、“恨”、“离”、“愁”、“乐”、“苦”的执着观念,从而坚信精神永存的道理,继承、发扬先人们的优秀品德……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