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9601204808782.jpg

(梅 静 全国第五届正体书法展入展作品:楷书《岁月文华》中堂 规格180cm×95cm)

我与书法结缘于中学时代,在学校的书法兴趣小组里,跟随一位擅长欧楷的老先生学了几年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后因忙于工作和家庭,毛笔一度搁置。直到15年前,随着年岁增长,内心逐渐沉静,我重新拾起这一爱好。

在本地书法前辈的指点下,我仍然将楷书作为主攻方向,先后临习《灵飞经》《黄庭经》《玉版十三行》《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等,2016年小楷作品入选第十届江苏省新人新作展。

但此时,我心中并没有多少欣喜,而是为自己书风工整有余、灵动不足而深深苦恼。经请教省内名家,我开始转习风格流丽的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主攻中楷。然而,经过两年多的刻苦临习,依然存在平均、板滞等诸多问题。

后来,有书友指点我,造型生动、富有意趣的魏碑可以使楷书活泼起来。于是,我北上拜访魏碑名家,并在他们的引领下,以《李璧墓志》为路径,系统学习优秀楷书所包含的艺术元素,如字形之长扁、结构之聚散、姿态之欹侧、墨色之浓淡等。初步掌握这些要领后,我根据老师的提点,尝试将《李璧墓志》对比强烈的造型特点与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流畅飞动的点画、线条结合起来,使自己的书风呈现清丽中见硬朗、柔美中有冲击力的效果。

其间,我还学习了篆、隶、行、草多种书体,以篆、隶之提顶用笔解决笔画薄弱问题,取行草之连贯气韵增强笔触的书写性。

2020年7月,全国第五届正体书法展征稿启事发布后,我将上述学习心得融入作品创作中,经过无数次调整和打磨,甚至逐字抠细节,终于在截稿前将作品调整到自己基本满意的状态。1619648291339305.jpeg

正如天生丽质的女子出阁前也要略施粉黛一样,在当今国展不提倡过度装饰的情况下,如何给作品恰当增色是每一位投稿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我的作品形式并不复杂,竖式三条屏(如图),我选用印有淡墨图案的浅黄色绢,配以白色隔条,整幅作品便具有古雅大方的气质。

近年来,为了提高书法家的文化修养,真正传承中国书法“我手写我心”的艺术精髓,中国书协在各项展赛中均将“作者自撰文稿”作为优先入展条件。由于我的本职就是写作,手边积累了不少文学作品,本次投稿,我选用泰山经石峪刻石的赏析散文《岁月文华》作为创作文本。或许,正是这篇质量尚可的文稿为我的作品最终入选奠定了基础吧。

作为已到中年的女性,在很多人眼里,我的生活辛苦而无趣。工作之余,我极少外出应酬、娱乐。几乎每天晚上,我都在灯下临帖、创作到深夜。休息日,我也常常奔波在外出访师、求学的路上。但我的内心充满愉悦,因为有笔墨可抒心意,有古人可以对话,我的每一分钟都是那么充盈而美妙。在人生余途上,我愿意与笔墨倾情相守,共赴佳境。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