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是个很好听的名字,昌盛的蒲,李时珍就是这么解释的。他说:“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曰菖蒲。”

菖蒲的历史悠久,因为它的形状花色生长的季节引人瞩目,所以上久远的“历史花名册”很容易。

《典术》云∶尧时天降精 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

《吕氏春秋》云∶冬至后五十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于是始耕。则菖蒲、昌阳又取此义也。

可见菖蒲“不假日色,不资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的“高尚品格”。先人们对它器重是有道理的。那时还是看重品格的农耕时代,现在一切的衡量标准是以金钱为尺度的,品格是附属品。

菖蒲不是第一次写,仍然意犹未尽,还是先道出它的科属吧,菖蒲是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水生草本植物。菖蒲就是菖蒲,可以是尧韭、水剑、泥菖蒲,但不是唐菖蒲、香蒲。唐菖蒲是鸢尾科唐菖蒲属,香蒲是香蒲科香蒲属的水生植物。

从名字上最容易让人混淆的是菖蒲和唐菖蒲,它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而且唐菖蒲和唐朝一毛钱关系没有,它是原产于非洲好望角等地后经杂交的一个品种,主要产区是在美国、荷兰等地,但是却取了个特别中国化的名字,当然特别让人产生望文生义的直接联想,源自唐朝的菖蒲,但诸君,不是。还是回到菖蒲吧。

菖蒲入诗是在屈原的辞中。

《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九歌·湘君》:薜荔柏佤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九歌·湘夫人》: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其中的“荪”、“荃”就是菖蒲。就因为他老人家这么喜欢菖蒲,为纪念他创立的端午节,除了艾叶、粽子,菖蒲也是重要的一物。当然是取其“香草”的本质。

让人讶异的是这样美好的植物入诗的竟不多,唐朝就找到一首,是李白的《送杨山人归嵩山》

送杨山人归嵩山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我在那嵩山玉女峰那里,有千年修行的地方。既是要长久的修行,那就要有个好心情,好景致,我满意的景致,比如把那明月长长久久挂在东溪的松上,岂不逍遥自在?老朋友杨山人去采仙草,那起码是九节的开紫花的菖蒲,然后化仙而去。我呢或许年末去看你,是“青天骑白龙“般的去看你。

李白的洒脱我们比不了,他的归宿自然是仙化而去。

菖蒲还是要在人间“昌盛”的,时日就到了宋朝,宋时还真有几人为菖蒲赋诗,比如张九成、陆游等,陆游出现的机会多呢,就选张九成的诗吧。

菖蒲

石盆养寒翠,六月如三冬。

勿云数寸碧,意若千丈松。

劲节凌孤竹,虬根蟠老龙。

傲霜滋正气,泣露泫春容。

座有江湖趣,眼无尘土踪。

终朝澹相对,浇我磊磈胸。

张九成是夸菖蒲有松树的气节,充分展示了其本质品格,所以他和菖蒲相对时,就解除了胸中不痛快的块垒。

宋词中也有菖蒲,秦观的《迎春乐》和周邦彦的《醉桃源》,不妨一一感受一下。

迎春乐

菖蒲叶叶知多少。惟有个、蜂儿妙。雨晴红粉齐开了。露一点、娇黄小。早早被、晓风力暴。更春共、斜阳俱老。怎得香香深处,作个蜂儿抱。

菖蒲茂盛,能看见的是嘤嘤飞舞的蜜蜂。雨后花儿婀娜绽放,花心里只看到蜜蜂露出小小的身体。早上春风迅疾,凋零了花儿。年少人正当青春,转眼也会和夕阳一起老去。所以“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人生得意须尽欢”,想办法像那蜜蜂一样,投身在花香深处,和花儿紧紧拥抱。

这就是“婉约派”,赤裸裸的香艳。原本没什么,但把菖蒲,那个“孤高标格”的菖蒲放到一起,就“酷毙了”,香艳是和桃红柳绿梨花香在一起的。

再看周邦彦的《醉桃源》

菖蒲叶老水平沙,临流苏小家。画阑曲径宛秋蛇,金英垂露华。

烧蜜炬,引莲娃。酒香薰脸霞。再来重约日西斜,倚门听暮鸦。

秋天了,菖蒲叶子已经老了,曲径画廊处,正是南朝名妓苏小小的家,带露的菊花正芳。

点起芳香的蜡烛,美好的女子来了,因为醉酒脸上犹如霞光一样明艳。这都是从前,我们再约,“人约黄昏后”,但是美人不在,只有我独依门槛,听暮鸦声声叫。

又是一首香艳词,又和菖蒲挂上钩了,是菖蒲情何以堪?还是秦观、周邦彦情何以堪?当问屈原。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