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白芷是从中药名开始的。后来喜欢辨别各种植物后就见到了白芷,在一处不大的药圃中,是被盛开的芍药吸引过去的,看够了芍药,嗅够了芳香,顺带就认识了白芷,还有柴胡、牛蒡子、射干、丹参、生地等等,至于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用并不在我的认识当中,对于中药,就是浅尝辄止,不对,就是知道中药的“本草”就行,至于这些草药能干什么,那是中医的事儿,我只管有趣。

白芷有趣还在于它很早就被我们的先人认识,并使用,首先是发现白芷的芳香,是为了芳香身体的。《礼记·内则》中就有记载,那时父母长辈会赏赐家族女性食物、布帛、白芷和泽兰,食物和布帛不用说是为了吃穿,白芷和泽兰则纯粹是为了芳香,是为了修饰的。

白芷还是屈原欣赏的“香草”,在他的带领下,《楚辞》中出现的各个诗人都喜欢,白芷就成了《楚辞》中出现最多的植物,“香草”植物。

就选屈原的《九章·悲回风》感受一下吧:“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

意思是:苦菜和荠菜不会在一片田里生长,泽兰和白芷在幽深处独自芬芳。

《楚辞》其中的一位诗人东汉·王逸在他的《楚辞章句》云:“性清洁者佩芳,德仁明者佩玉,能解结者佩觽(xi),能决疑者佩玦,故孔子无所不佩也。”孔子“各项全能”,所以“无所不佩”,其中一定少不了白芷吧。

虽然白芷深受屈原以及他的弟子喜欢,但后来的文人骚客写白芷的真不多。

唐朝有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湘水女神善于鼓瑟,那尧帝的女儿娥皇女英常常聆听。就连水神冯夷听了都忍不住闻瑟起舞,只是那哀婉的音乐让不得意的“楚客”屈原、贾谊等等更加难过。

凄美的音乐令金石悲戚,清澈的乐声直达苍穹。就连九嶷山的舜帝都被惊动,那“香草”白芷也因此散发出更悠远的芳香。音乐在湘江上流动,哀怨的声音随风传到了洞庭湖。

这样悠远清越的诗居然是试帖诗。

到了宋朝,白芷就是中药,已经不是人们佩戴的“香草”,诗词里出现就是以药名出现,而且担当的是白纸的“谐音”,在这样的“白芷”上书写无尽的相思。

就是陈亚的药名闺情《生查子》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此词反复使用,就不再介绍翻译了,诸君随意看关于此词中的植物篇就好。

最后,还是要把白芷的科属报出来的,这个不能忘。

白芷是伞形科当归属高大的草本植物。还有不忘的是白芷有美容的功效。

自知道有药名词,也就知道有药名诗,借此机会也搬出来,一同欣赏则个。

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皮日休创造的“药名离合诗”,就是诗中的上句末尾与下句开头一字构成一个药名,有趣的很。

皮日休《怀锡山药名离合二首》

其一

暗窦养泉容决决,明园护桂放亭亭。

历山居处当天半,夏里松风尽足听。

其二

晓景半和山气白,薇香清净杂纤云。

实头自是眠平石,脑侧空林看虎群。

陆龟蒙《和袭美怀锡山药名离合二首》

其一

鹤伴前溪栽白杏,人来阴洞写枯松。

萝深境静日欲落,石上未眠闻远钟。

其二

佳句成来谁不伏,神丹偷去亦须防。

风前莫怪携诗藳,本是吴吟荡桨郎。

诗的意思咱就不解了,能辨别出药名就不简单。

皮日休的两首诗里有决明子、亭历、半夏、白薇、云实、石脑,六味药,陆龟蒙的有杏仁、松萝、络石、伏神、防风、藳本六味药。

除了惊叹、赞赏、惊愕,急于辩药名,根本无暇顾及诗本身。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