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周刊》已经创刊十五年了。虽说没有像永杰兄那样与《周刊》朝夕相处,倾尽了心血。可我也是《周刊》的一名忠实呵护着,与之相伴成长。每每提起《周刊》,都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如数家珍般的想多说几句。

  记得《周刊》是在新世纪的曙光下孕育而生的。那时,中国完成了“入世”的三年过渡期,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国有企业纷纷破产,失业人数巨增;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产业化的改革,使人民群众的负担越来越重,不满的情绪也开始慢慢滋生。更为可怕的是西方的“和平演变”,促使国内的自由化思想沉碴泛起,校闹、医闹、袭警、上访等违法事件层出不穷,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网络世界更是混乱不堪,色情、暴力,赌博、诈骗充实其中,严重的污染着青少年的心灵,扭曲着社会的公序良俗,有的还控制水军而企图绑架政府。

  《周刊》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刊了。她虽无意扭转这颓废的舆情,但也绝没有与其他媒体同流合污:以曝光问题为名,行榨取经济利益之实;以博人眼球为介,行扩大销量之需,而以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之态,弘扬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为教育人说话、说教育人的话、让教育人说话”。给学校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给师生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给家长教育子女找到了教材,给善良的人们开辟了心灵的港湾。

  《周刊》犹如一股清泉,滋养着人们干涸的心田;《周刊》犹如一缕曙光,冲破着空中的雾霾。一时间,其迅速成长的蓬勃之势,犹如朝阳,沐浴着咸阳的十三个县区,成为了家喻户晓、“洛阳纸贵”的宝贝。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这儿就不得不说《周刊》的创刊人、主编王永杰先生。

  永杰兄与我交往多年,既是良师也是益友。几十年来,一有时间就坐以论道,即使俗务缠身,通讯的联络也从未间断过,当然更多的是聆听他的教诲,拜读他的作品。

  永杰是咸阳文坛少有的“真人”。一是真性情,具有民国文人的风骨:学术造诣精深,却从不放弃学习;个人品行崇高,却从不放松自修;社会责任感强烈,却从不守圉于书本。对人对事往往能抽丝剥茧,发现问题的症结,用文字予以讽喻,对歪风予以鞭挞。也许正因为于此,也成就了“冷眼热泪”这个陕西有名的专栏。再一个真就是真感情。永杰为人真诚,不藏不掖,无矫揉造作,更无阿谀奉承,也许是生于黄土长于黄土的缘故,他骨子里有咱关中男人的情愫,作品很少写卿卿我我风花雪月,而把深沉的爱淤积在心底,紧盯基层百姓的疾苦,尤其是主编教育周刊以来,不断为基层学校发声,为弱势群体的讲话,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追求基层百姓的公平正义,也许正因为于此,咸阳上万名教师,没有人不知道王永杰的。可以说永杰也成就了《周刊》的辉煌。要说网红,永杰是当之无愧的咸阳教育的第一网红。

  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纸媒体却步入了低谷,倘若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其经营是十分困难的,《周刊》也不例外。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永杰心急如焚,多方走访,改革版面,连续推出了校长论道、名师风采、校园文学等栏目,还开播了自媒体“杏坛春泥”,让人便捷快速的欣赏到《周刊》的风采。

  人间最美四月天,芳草园里花儿艳。我爱《周刊》,爱她的公平正义;我敬永杰,敬他的文人风骨。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