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很多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从中也可看出,艾草的医疗作用,还可以看出它是有香气的,当然,也有人认为那气味“臭”,总之是一种有着特殊芳香的广泛用于治病的草药。

      艾草除了治病还有文化含义,比如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都要插艾草,插艾草的原因是让其承担驱除邪毒以及妖魔鬼怪的责任,因为端午那天是“恶月恶日”是百毒之虫出没的日子。艾草因为它的辛香正可担当大任。艾草能不能驱除鬼怪不知道,能驱除蚊蝇那是亲眼所见,所以它的功用不是吹出来的。

       艾草除了“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以及延伸作用外,还可以食用,南方人是把鲜嫩的艾叶捣碎和糯米搅拌制成一种叫“艾糍”的美食,当然直接用艾草的嫩叶做蔬菜就太寻常了,北方人但凡吃艾叶的是把鲜嫩的艾叶和面搅拌蒸熟吃,这种吃法在北方很普遍,大部分的蔬菜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民间叫蒸“谷蕾”(口音记录)。

      艾草这些功用常见,有一种大部分人不知道,就是它还可以制作印泥,印泥的主要原料是朱砂、朱镖、蓖麻油、麝香、冰片和艾绒等,至于当天然染料就更是知之甚少了。

        尽管艾草有这么大的作用,古人也有不喜欢它的,屈原就把艾当做“恶草”。他在《离骚》中这样提到艾蒿: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节录)

       大意:

       兰草、白芷变节已经不再芳香,荃、蕙已经和茅草一样。

       为什么曾经的芳草啊,如今竟然和白蒿、艾草同流合污。

       难道还有别的缘故吗?这就是不好好的修行带来的危害。

       白蒿、艾草就这样相对于兰草、白芷变成无可置疑的“恶草”。后来的成语“芝艾俱焚”、“兰艾难分”、“ 兰艾同焚”等等,都是延续屈原的定位。有意思的是为纪念他的端午节正是最多用到艾草的时节,并且承当非常“正能量”的责任,驱除邪毒。屈原老先生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不论古人有多少对艾草的“偏见”,我还是独爱一种“艾”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艾。出自《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意思就是,我采葛藤、采牛尾蒿、采艾蒿,不论采什么,心里只有你,“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相思苦啊,但是那是有情的苦,那相思就是苦中有甜,就像艾蒿的味道,香,香的别致。这样有情的艾岂不是令人向往的艾?

       历代诗文中以艾入诗的不算多,咱就直接跳到宋朝,有诗有词,我很好奇那时的艾是什么样的艾?

     没想到宋诗中能找到写到艾的诗居然都是陆游的,分列如下:

      古风

      木生虽拱把,鲜不困斧斤。
      枯朽亦可全,又以芗故焚。
      嘉禾终銍艾,岂独草见耘。
      此理讲已熟,要当尊所闻。

        山房

       四纪移家剡曲傍,自茨生草作山房。
       寒侵夜艾知霜重,行遍天涯觉梦长。
       戒婢无劳事钗泽,课奴相率补陂塘。
       无衣已免豳人叹,数箔春蚕岁有常。


       雨晴至园中

       入夏经月雨,园路久已荒。
       今朝偶一到,蒿艾如人长。
       岂惟蛙黾豪,颇觉蜂蝶狂。
       怅然怀故山,舍东百本桑。
       迨此积雨余,枝叶沃以光。
       父老适相遇,藉草挥一觞。
       一觞颓然醉,笑语相扶将。
       赋诗示儿子,此乐未易忘。

       就以《雨晴至园中》为例吧。

       此诗是写他怀念故国的。入夏以来连续阴雨,园子里的路都荒芜了,今天雨过天晴偶然过来,发现蒿草和艾草已经和人一样高了。草丛中的蛙声气势雄壮,蜂和蝶也狂飞乱舞。见此情形不由得怅然怀念我的北方故国,那里的房屋东面长着百十株桑树,若是沐此雨水,那枝叶一定是肥沃光亮的。父老们相遇一定相互邀约举杯畅饮,一醉方休,欢笑声中相互搀扶。何等的惬意温馨,我记下这样的欢乐告诉儿子,你可别忘了,这是咱北方故国曾有的情景。

       艾在诗里就是杂草,即由此引出怀念故国的情怀,是喜是忧,是喜忧参半。

回到正题,看宋词里的艾,只找见一首,苏轼的《浣溪沙》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使君原是此中人。

       雨过之后的莎草地轻软新鲜,骑行之上没有一丝尘土,分外使人舒爽。我何时才能回归农家当个田舍翁呢?

       桑麻的枝叶上阳光好似泼洒下来一般,一阵风吹来艾草的辛香熏人醉。这是我向往的田园生活,或者我原本就是这样环境中人。

       苏轼向往田园生活不奇怪,大多数官场不得意的文人都是这样的想法,概莫能外。我只注意此词中艾的作用,很欣喜,竟然是让人陶醉的香味,如此甚好,这也是我向往的对世界的看法,愿一切皆是美物。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