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的爸爸郭智丰一百零一周岁的诞辰,爸爸离我们而去也已有 27个年头了。在我的印象里,爸爸是个小个子,身高在1米7左右。他皮肤白净,性情温和,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是爸爸喜欢运动,喜欢摄影,对机电器材有特殊的兴趣。几个孩子中,爸爸也许最信任我,所以在晚年的时候,就把他的笔记交给我,希望由我来整理。爸爸的笔迹不大好认,我看了无数遍。可是几次动笔,几番毁稿。到这个时候,我才感到,对爸爸的一生,我了解得还是太少太少,对他的精神世界,更加难以全面解读和呈现。

  然而,我还是再一次坐在电脑前。为了爸爸的信任和托付,为了我们兄弟姐妹对爸爸永远的怀念。

  第一章 烽火惊破少年梦 两千里路云和月

  少年梦

  爸爸1919年出生于四川岳池。岳池在武则天当皇帝时就建县了,以境内源于岳安山的岳池为名,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个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的县,丘陵和平坝交错,西北高,东南低,渠江和嘉陵江在此汇合,山清水秀,盛产稻米,号称“银岳池”,自古有“川东粮仓”之称,所谓 “云岳上池千年城,两江鱼米万代耕”。岳池,东邻广安,东南接华蓥市,南邻合川县,西南连武胜县,西,北界南充县,东北倚蓬安县。县境南北59。66公里,东西宽59公里。幅员面积1457.09公里。

  奶奶说,岳池县有个城关镇,历来是全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镇里有个大宅院,就是“郭家大院”。爸爸就出生于此。老宅院的祖屋里供奉的老祖宗,是唐代的宰相郭子仪,大院里的人最爱听的戏文“打金枝”,讲的就是这位老祖宗的故事。(这所院子在我姑姑去世后,爸爸征求了侄子的意见后,捐给了岳池县的党史办或文史办。)奶奶中等个儿,白白净净的,也算是殷实人家的女子吧,说话满嘴的文词,家里家外的人都1618035012150783.jpg称她为“郭先生娘子”。奶奶的童年应该在清末,可她的脚还是被缠成了“三寸金莲”。这个大家庭,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爷爷这一辈,早已家道中落。爸爸小时候,为了维持生活,我的爷爷最初是当店员,后来在大竹开了个小面馆。奶奶还得给一些大户人家的太太,小姐做个针线绣工以补家用。不论怎麽讲,爸爸和姑姑还可以读书,在那样的年代,也就不错了。

  听奶奶说,爸爸小时候可听话了,聪明,爱上学,成绩好,尤其数学,数一数二。但是,他像女孩一样腼腆,话很少,没开口先脸红。最怕的事,就是让他毕业后去店里当店员。我曾经问爸爸为什么,爸爸说,他喜欢读书,希望一直读到大学,将来做个科学家或者文学家。他愿意做学问,不愿意和人打交道。这性格,也是真干不了店员。一直读到高小,他就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小书呆子。

  然而,一些事情的发生,彻底改变了爸爸的人生。

  上高小了,学校新增了一门“国耻课”,这门课深深吸引了爸爸。

  教“国耻课”的老师叫郭秋痕,瘦瘦高高的,是个充满激情的青年。他从1840年讲起,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一桩桩,一件件,说到激烈处,老师热泪纵横。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瓜分,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煎熬,四万万中国人民已经到了该觉醒的时候了!爸爸第一次从地图上了解,生他养他的国土有多么辽阔,第一次从老师那里听到了祖国的苦难和现状;第一次知道家门口以外的世界那么大,那么复杂;爸爸,这个岳池县的小小少年的心灵被大大地震撼了。

  然而,这门课才上了一个学期,郭老师就不见了。听说他被关进县里大牢,最后以“共产党”罪处死。这么好的老师,为什么被杀?这门课还能不能上下去?共产党是什么组织?共产党有什么罪?……心存无数问号,不知由谁来答!爸爸脑子乱哄哄的,全没了方寸。

  转眼上了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国文课来了新老师——张志诤。他烟不离手,被同学戏称“张烟灰”,很搞笑。但是,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每当批改作文时,常把爸爸班里的几个好学生叫到他的寝室里,一一批改,指出问题。他给爸爸的评语:语句通顺,内容贫乏,缺乏思想性。他劝爸爸多读点课外书报,推荐了《读书生活》《世界知识》《中学生》等进步报刊。爸爸按他的提示去了学校图书馆,《读书生活》刚被政府查封而收了起来,《世界知识》还有点生疏,不看不知道,看了大长见识。这些书籍使他脑洞大开,心灵像开了一扇窗,新奇的知识瞬间给大脑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思维自然活跃,有了更多更快了解世界,了解祖国的念头。他拼命地阅读他能找到的一切进步书籍,杂志,只想让自己的头脑充实,展宽眼界,更上一层楼!

  到了学年末,张老师要去别的县工作,行前特邀爸爸班里的几个学生去饭馆吃饭,算是告别。席间,老师劝大家多读些鲁迅、茅盾、沙汀等人的书,还告诉大家“CP”“CY”都是进步组织。多年后爸爸回想,这位张老师,也应该是共产党人吧。不过当时同学们并不知道“CP”“CY”是什么,只是觉得挺新奇的。这是些什么样的组织?这些组织在哪里?张老师并没有告诉他们。也许时机不到,也许他们还太年轻。

  而这些,对爸爸和他的好友王询来说,真正是开启了一扇窗。十四五岁的少年,以前一直以为好好读书,就会前途无量,可以报效国家,可以光宗耀祖。现在看,光读死书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思想有抱负有真本事,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

  王询是爸爸的表哥、同学,更是一生的挚友。那时,他们行影不离:上学一路走,下学一同行,一起阅读进步书刊,一起研究数学上的难题。王询是个有主见、有胆量的人,他和爸爸谈了他的新想法,他们要立即付诸行动。他们邀了周锡畅、周德明、唐文奎(后用名袁新)、秦运皋等六位同学,要学《三国演义》里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结为异姓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永不分离。但又不想用叩头拜天地这种落后封建的方式。最后他们决定成立“青年互助会”,推王询为主席。因爸爸文笔好,被推起草会章。爸爸写了三、四条,大意是大家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他们在学校选好一间校舍,集中同住。他们每天起早跑步,冲冷水澡以强健体魄,寒暑假也都住在学校。他们还规定每人每天都要写日记,读书,不许看旧小说。还把家中给的零用钱放在一起,订阅《中流》《世界知识》《中学生》等进步刊物,并且七拼八凑弄了二十几块钱,请文奎的父亲帮助买了一石多高粱,因唐父熟悉粮情,可以适时卖出赚点钱,以便于长久订阅刊物。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让一切事情迅速改变。“七•七”卢沟桥事变,激起全国民众义愤,学生们开始走向街头,王询、唐文奎参加了抗日宣传和演讲。爸爸因不善言辞,性格腼腆,在众人面前不敢讲话而没去,心有愧疚。

  1937年10月,同学张志浚拿着《读书生活》,在课堂上大声读着抗日军政大学的招生广告,并公开宣称,他要到延安上抗大。

  爸爸和王询也把那本杂志反复看了几遍,集中关注在两点:一、家境困难的可免学费;二、毕业后愿意留下的,将分配抗日工作。那一年,爸爸马上就要初中毕业,家境已是一年不如一年。上高中,一年要几十块大洋,爷爷身体不好,生意也不行,哪里还供得了一个高中生?基本断了爸爸继续求学的路。他从小期盼做科学家的梦,就此止步。可毕业即失业,社会现状如此。就业无望,报国无门,前途在哪里?抗大,正像一盏黑夜的明灯,闪耀在他们面前,给了他们希望。“我们的前途就在那里!”爸爸和王询找来他们的四位朋友,商议一同去延安的事,竟是一拍即合,大家都同意。下一步就是说服家里,筹集路费。

  爷爷一贯崇尚“好男儿志在四方”,爸爸料定他不会反对。一封信过去,爷爷没有回信,只是托表叔张世元给爸爸寄了二十元钱。表叔还送爸爸一支旧钢笔和一件夹外套。真正让爸爸犯难是奶奶。延安是何处?奶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反正她坚决不同意爸爸去延安。她的独子就是她的天,怎能跑去一个她够不着看不见的地方呢?一提起去延安她就抹眼泪,爸爸是孝子,最怕母亲伤心。一时间谁也说不服谁,事情僵住了。

  眼看就到十二月了,真是着急啊。

  这天,王询父子、奶奶和爸爸,四个人齐齐整整坐在郭玉书家。郭玉书是个走南闯北的汉子,主意大。他做过川军,打过仗,见多识广。王询的爸爸和我奶奶,想通过他来说服孩子们放弃去延安。

  郭玉书,他可太能说了!谈天说地,天南海北,侃侃而谈。一席话,洋洋洒洒,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可最重要的是他说,共产党不像国民党讲得那样坏,红军个个都是英雄好汉,打仗勇敢,机智。共产党的队伍和老百姓一条心,还给农民分粮分地。他又说,娃儿们要抗日去延安也没得错,留也留不住。与其逼他们偷着走,还不如明着放他们走好。这样,家长还可以帮助他们筹划筹划,出出主意,做做准备,他们在路上也少吃点亏。现在想想,爸爸他们当时要是不走,也难逃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的命运。在命运面前,只有掌握主动,才能得偿所愿。

  一席话,说动了奶奶,再联想起老戏里的种种传说和故事,奶奶的心活泛起来,有点想通了。且不说,自古男儿走四方是个正理,况家里已经供不起儿子继续读书了。去延安不但可以上大学还可以有工作。总不能因为心疼儿子的一时,把他留在身边而毁了他的前程啊。

  奶奶是个识大体的女人,一旦想通,就立刻行动起来:向亲友借钱,准了。

      【待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