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长篇文学名著之一,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产生在元末明初之际。

  这部小说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兴衰的历史,在广阔的画面中展示了这一时期群雄纷争的政治,军事场面和各领风骚的风云人物,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古代历史演义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很大的一部作品,堪称“演义”小说之最佳者。

  罗贯中在创作这部历史小说的时候,充分运用了大量的轶闻逸事和民间传说,创造性的进行了“虚”的大胆塑造,但如果没有作者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那么无论有多少材料和史实,也都不可能产生出这样一部威武雄壮,七实三虚的《三国演义》来的啊!

  那么,罗贯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据他的朋友贾仲名在《录鬼簿续编》中说,他的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南北飘流,不知其所终。

  他经历了元末社会的大动乱,曾一度热血参加过农民起义军,有人说他是一个有志图王者,还有人说他跟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的张士诚有过接触,但有关罗贯中的政治思想方面的材料,保存下来的很少。

  他生活在三国故事的民间口头文字和戏曲舞台盛行的历史时期,耳闻目睹,必然会让他受到巨大感染。

  他的这部小说从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的黄巾起义写起,到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历时近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刻画了这个混战时代的大批豪强战将的不同形象和性格,演出了一幕幕悲壮的戏剧,也是历史形象,艺术形象的生动感染,灵感和创作冲动的产物。

  有关这段历史的故事,很早就在民间流传了,三国故事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

  南北朝时期的裴松之为陈寿的《三国志》作注,便就采用了许多的民间传说故事。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娇儿诗》写道: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可见,当时人们对三国的人物和故事已经是比较熟悉了。

  到了宋代,三国故事更为盛行,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的“说话”艺人中出现了“说三分”的专家,在影戏舞台上,也有表演三国故事的节目。

  苏轼的《东坡志林》曾说: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

  由此可见,三国故事在宋代不仅流传很广,而且已经具有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

  但是,宋代时期口头讲话的三国故事,没有记录流传下来,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元代至治年间新安虞氏刊印的《全相三国志平话》一种,全书上图下文,分上中下三卷,已初具《三国演义》的规模。

  金元时期,三国故事开始被大量搬上了舞台,据钟嗣成的《录鬼簿》等书的记载,元杂剧中的三国戏,就有四五十种。

  罗贯中就是在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和上述平话,戏曲的基础上,采用高超的技巧将民间口头艺术整理加工成了文字创作,依据《三国志》及裴松之作的注,通过摘录和复述,直接将史书改编再创作成为小说,虽说是取材于史籍,更重要的是来源于宋元人“说三分”的评话,它的价值不仅叙述了三国历史,而且创造了艺术性较强的三国故事。

  从他的创作中可以看出,他对黑暗腐败的封建政治不满,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向往一种以纲常名教为支柱的统一和安定的政治局面。

  现在我们见到最早的《三国演义》是明弘治甲寅序,嘉靖壬午刊印的《三国演义》,全书二十四卷,每卷十则,共二百四十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

  此后,《三国演义》的刊本越来越多,仅明末就有二十多种,但这些版本大同小异,内容也都没有多大变化和创新,最流行的本子是经过清初的历史小说批评家的毛纶,毛宗岗父子二人修改过的一百二十回的《三国演义》,这个本子在文字,回目和情节方面对嘉靖本都作了更鲜明,生动,完美的统一。

  毛氏父子评改的《三国演义》,其指导思想既有封建正统思想,又有儒家的民本思想,让这本书固有的封建正统思想愈加浓厚而显豁了,他们战胜了以往的一切旧本,将《三国演义》雕饰成了一部成熟,精致的艺术品,以一种崭新的定本姿态流传至今,无疑的是研究,评论《三国演义》的集大成者,不论功劳大小,总起来说都是大有功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