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朝政腐败,金兵趁机南犯,真定是金兵南下必经之路,于是在这一带,演绎了一出出军民奋起抗击金兵的悲壮活剧。


  三万军民自动抗金兵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十月,金太宗下诏攻宋。金军兵分两路,西路军以左副元帅宗翰(粘罕)为统帅,自大同南攻太原。东路军以南京路都统宗望(斡离不)、六部路都统挞懒为主将,自平州西攻燕山。十一月,东路金军占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十二月初,西路金军统帅宗翰首先派使臣前往太原,要童贯“急行奏请只且割与河东、河北两路地土,以大河为界,存取大宋宗庙社稷”。童贯立即逃向开封。宗翰随即南下,占朔州,克代州(今代县)、忻州,遂围太原。同月,东路金军进至三河,大败宋军郭药师部于燕山府东之白河(当即今北京通县东潮白河),又败另部宋军于古北口(今属北京),郭药师以燕山府降金。之后又陷保州(今保定),围中山(今定州),一路烧杀抢掠,直逼真定而来。
  面对金兵的野蛮入侵,中山、真定3万军民自动联合起来,扼守关隘,伏击金兵,消灭了金将蒲察、绳果和他们率领的数百名骑兵。宗望立即派杰烈速等人率数万骑兵前往围剿。抗金军民英勇反击,用锄头、镰刀、长矛和金兵展开殊死搏斗,杀死金兵近千名。但因缺乏集中指挥,在数万名金兵的围攻中,两万名义士壮烈牺牲。
  当金军进围太原、占领燕山府消息传到首都开封时,在金军大举南下的情况下,昏君宋徽宗只想逃跑,在爱国臣子吴敏、李纲等人逼迫下,于当年十二月下旬传位给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


  三将领慷慨殉国
  东路金军在攻打中山、真定两府时,未能攻占,遂越城南下。钦宗即位后,东路金军相继攻占庆源府(今赵县)、信德府(今邢台)。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正月初,东路金军又占领相州、浚州,宗望连破数城后,统领数10万金兵南犯黄河,腐败的宋朝已不堪一击,黄河南岸的守军焚河桥溃逃,沿河防线很快便被击破,金兵直逼首都汴京(今开封)。消息传到开封,作为太上皇的徽宗立即于当天半夜出逃。东路金军迅即渡河南下,初七日即到达开封城下,开封军民在执政、东京留守李纲的率领下,打退金军的多次进攻。宋帝惊慌失措,在一干投降派的怂恿下,向金兵赔款割地,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以求和。以李纲、种师道等爱国老将为首的主战派坚持组织京城军民抗击金兵。宗望、宗翰攻不下汴京,只得北撤,再次困攻中山、河间、太原等城,逼迫守城宋军交城割地。
  虽然宋钦宗下诏割让三镇以求和,但太原、河间、中山三府军民不接受割地诏书,宋钦宗在李纲等坚持抗金与三镇军民抗拒割地的形势下,二月中旬废除割地议和的协议,并派种师道、姚古、种师中等率军增援太原。西路金军主将宗翰只得留下部分金军继续攻打太原,自己退回大同。东路金军也在宋将种师中率宋军尾随的情况下,暂时退回燕京。
  种师中西进增援太原,主力于寿阳与金军遭遇,五战三胜,继续向榆次进发,至杀熊岭,离太原尚有百里。这时,另两支援军失期未能到达,而种师中部又饥困交迫,金军侦知,即重兵围攻。激战近半日,种师中身先士卒,带领宋军力战,但是,兵困粮乏,种师中身中四枪,仍奋力拼杀,终至壮烈殉国。师中战死,河东其他宋军也连连战败。
  八月上旬,金太宗以宋废除割地和议,命宗望、宗翰分率东西路军第二次侵宋。九月初,金兵攻陷太原。接着,宗望率军东进,直逼井陉。宋将种师闵率军镇守井陉,得知金兵来犯,速将城内和各要塞的乡民护送到天台山深处,以避战乱。然后招募义勇,加筑城防,分兵把守小作口、王家谷和固关三寨,亲率军卒埋伏于山谷两侧,准备与金兵决一死战。
  九月初三,宗望率领十余万金兵涌进井陉山谷,种师闵一声令下,山上号角齐鸣,鼓声回荡,顿时乱石飞滚,箭似流星,金兵死伤一片。宗望指挥金兵反攻。种师闵指挥士卒迅速后撤,退守井陉城。城内守军只有数千人,面对数万金兵的轮番进攻,守城的将士同仇敌忾,一次次打退金兵的攻击。经过7天的惨烈战斗,终因寡不敌众,城池被攻破,种师闵和数千名爱国将士壮烈殉国。
  金兵攻陷井陉,一路东来,直取获鹿。真定知府李邈和宋将兵马都钤辖刘诩看到金兵人多气盛,获鹿小邑难以固守,便把获鹿守军集中到真定,一共2000多人,准备迎击金兵。
  李邈见金兵就要攻到,急派人抄近路往朝廷报信,一连奏报34封,都被扣押,不能上达。这时,宋帝吓破了胆,坚持投降,下令各路军民停止抵抗,甘愿作金国的“侄皇帝”。这激起了宋军将士的义愤,但也涣散了宋军的士气,面对十倍于己的强敌,何去何从?有人劝李邈开城投降,被李邈当众处斩。全城将士满怀仇恨迎战强虏,且战且守,坚持40多天。十月初,西城门先被攻破,宋军虽腹背受敌,面临绝境,但个个顽强不屈,殊死巷战,最后全部阵亡。刘诩在诸城门失陷的情况下,策马挺刀,巷战突围不成自杀殉节。知府李邈率众巷战,寡不敌众,要投井自尽,被左右拦住,被金人俘获。
  重镇真定以二千宋军抗击东路金军主力围攻近四十天后被攻占。宗望强迫李邈跪拜,李邈不屈不挠。金人用火燎他的胡须眉毛和两腿,他毅然不肯屈服。宗望感叹:“此人高节不可屈。”于是将他拘押到燕山府。金庭意欲利诱他投降,许他任沧州知州,他笑而不答。后来金人命他更换服饰,他愤而大骂,金人击打他的嘴巴,鲜血满口,他愤而喷向金人,终至被杀。知府李邈就这样慷慨殉国。


  韩世忠以少克多
  此时,身为单州团练使的爱国名将韩世忠,正率兵屯于滹沱河,得知李邈全军覆灭,悲愤欲绝,誓为真定将士报仇雪恨。他率部入赵州(今赵县),与王渊合兵守城。入冬,宗望派一员主将统步骑万人围攻赵州城,韩世忠灵活指挥,打退金兵的多次进攻。日久,城内粮草渐缺,情况危急。有人主张突围而逃,有人主张弃城投降。而韩世忠和多数将士坚持固守,宁死不逃。
  没有粮草如何坚守?韩世忠自有奇谋:偷袭敌营,从敌人手里夺取。
  在一个风雪弥漫的深夜,韩世忠亲率数百名勇士,闯入森严壁垒的敌营,火烧营帐,刀劈金兵。正在帐内睡觉的金兵看到通天大火,听到人喊马嘶,以为宋军大兵来攻,纷纷逃窜,自相残杀。金军将领慌忙穿衣挂甲,出帐迎战,却被四散的惊马践踏如泥。其他金将急忙率领残兵,逃回真定。这一仗,宋军以少胜多,缴获了大批粮草、军马等物资,打击了金兵的锐气,激发了人民的抗金斗志。


  五马山义军抗金兵
  由于朝廷腐败,真定一带不久便被金兵占领。但当地人民的抗金斗争此起彼伏,出现了许多自发的抗金武装。著名的“五马山寨军”就占据赞皇县五马山,长期坚持抗金斗争。1616744016134151.jpg  

               五马山寨旧址

赞皇县东十里有五马山,以有石马五匹而得名。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侵入境,五马山附近农民自愿结成义勇民兵,依山水结寨,屯聚自保。九月,太原失守后,宋和州(今安徽省和县)防御使马扩到真定募兵。十月,真定失陷,义勇民兵推举马扩为首领上太行山抗金。
  靖康二年,金人押送宋朝皇室3000余人北撤,行至庆源(今赵县)时,宋高宗之弟、信王赵榛趁机逃亡,藏匿于真定境内。为了扩大抗金力量,马扩迎赵榛为首领,统管各山寨,之后,山西、河北军民闻风响应,队伍迅速扩大到十万人,对金军进行骚扰和打击,威震远近。他们还联系坚决抗金的宋将宗泽,给金兵以重大威胁。为了取得南宋政权的支持,赵榛派马扩到“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呈上奏章,恳请宋高宗赵构北伐,收复失地。但南宋朝廷只求苟安,阻拦北伐之议,只是虚授赵榛为“河外兵马大元帅”,马扩为“都元帅府马步军军都总管”之名,仅“选数千乌合之众”给马扩,并下诏严禁义军一人一骑渡河南下,皆须驻屯原地,听从诸路帅司“节制”,不得随意行动。马扩失望而归,只得领数千名老弱残兵北返,途中困在大名一带,无法与山寨义军会合。对于马扩到“南京”请令,金兵初以为赵构将会派大兵北上,便急攻五马山寨,义勇民兵孤军奋战。金天会六年(1128年)九月,金兵切断水源,山寨义勇民兵终因寡不敌众,连战皆败,山寨陷落,信王赵榛不知所终。不久,马扩也兵败于清平(今分归山东省临清市、高唐县)。
  五马山寨义勇民兵的英勇斗争虽然失败了,但对当时整个抗金斗争影响很大,激励了其他地区人民的斗志。后来,金兵再次南下进攻南宋时,江淮人民又打起了五马山寨的旗号坚持抗金斗争。
                 (资料来源 石家庄市政协文史资料)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