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金”,这几乎是每一位读过书的中国人都知道的一句话。为什么沉默是金呢?“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这估计就是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对“沉默是金”的注解了。

  其实,沉默还有其他一些理由。举几个例子与诸位文友把玩。

  聂卫平的职业是下围棋。聂先生有一大业余爱好--打桥牌。聂先生的桥牌不是一般水平,他经常在一些相当高层次的桥牌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记者(尤其是好记者)那种刨根问底的精神有时也令人讨厌。一次,有一位《棋牌报》的专业记者遇到两位国内桥牌界的权威人物。记者问:“依二位看,聂卫平的桥牌水平怎样呢?”两位桥牌大师王顾左右而言他。对记者的问题避而不答。记者严重不爽。

  后来,这位记者先生在《棋牌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两位桥牌大师的沉默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分析。记者认为,此类沉默有两种原因:一是被评者水平太次,权威人物根本不屑于评,评了反倒有失身份;二是被评者水平太高,高到可与专业高手等量齐观,而这位被评者又是个非专业人士。评他水平业余吧,人家的成绩明摆在那儿。评他水平与专业高手等量齐观吧,那咱这真正的专业高手的脸面往哪放呢?显然,聂先生的桥牌水平不属于太次的那种……

  后面的话记者没明说。那意思就是:正因为聂卫平这个业余牌手的桥牌水平太高,高到让权威人物脸上挂不住的程度,所以权威人物只好选择沉默。此为有苦说不出的尴尬之沉默。

  当年,米开朗基罗受邀为新落成的大教堂做穹顶雕塑。雕塑完成了,教皇带着一大帮主教们前来“验货”。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当然是美轮美奂。主教们看得笑逐颜开。那些雕塑反映的都是《圣经》里的故事。对于这些故事和人物,主教们当然都是评论权威。

  教皇开口了:“小米啊--××的鼻子好像高了点,他的鼻子是没有这么高的。”

  助手们都为米开朗基罗捏一把汗。老米的臭脾气业界闻名。有谁当面说他的作品不好,他一定要和你辩个脸红脖子粗。若你能把老米辩服了,他能老羞成怒地挥起大锤把自己殚精竭虑的作品当场砸掉。

  助手们胆战心惊地看着老米。老米二话不说,叫助手们抬了架长梯子来,从地上抓起锤子和凿子,爬了上去。

  老米在××的鼻子上叮叮当当地敲打一阵,碎石屑纷纷落下。

  老米回到地面,看着教皇。教皇笑容可掬:“对了!对了!这就合适了。”

  主教大人们前呼后拥地跟着教皇走了。一位助手看出了破绽,问:“米老师,××的鼻子并没有动?”

  米开朗基罗答:“当然没有动?”

  “那?……”

  老米伸开握着凿子的手,那手心里还留着小半把碎石屑:“这些都是从地下带上去的。”

  我敢说,当时若有政治学院的教授在场,一定也会高呼:“老米,I服了YOU!”

  面对教皇(绝对权威)的无理批评,米开朗基采取了另一种沉默。此为强烈自爱下的技巧高超之沉默。

  秦桧杀岳飞的故事国人皆知。当时很多人问:“杀岳飞,何罪名?”秦桧的回答后来成了名人名言--“莫须有!”

  其实,秦桧面对众多质询的回答也算是另一种沉默。此为居高临下的不屑之沉默。

  上面这几种沉默似乎都有点另类。当然,更大面积的沉默还是跟“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理由直接相关的。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康乾时期的“文字狱”,当代的“反右”、“文化大革命”。在那些历史时期,不沉默是有杀身之祸的。张志新烈士不沉默,杀身之前还要把舌头割了。

  所以,大家不要被本文前面的几个例子所误导。我说了,那只是与诸位文友把玩而已。“沉默是金”的首要注解还是“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